11月19日晚間,阿里影業發布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個月未經審核的中期業績。報告顯示,阿里影業由於核心的網際網路宣發業務受到新冠疫情衝擊,僅實現營收9.27億元,相比去年同期15.01億元,約下降38%;但經營虧損方面,從過往期間約3.36億元,收窄至約1.96億元,同比收窄約42%。
在營收構成方面,阿里影業來自網際網路宣發的營收為3.81億元,內容製作的營收為3.82億元,綜合開發(含融資、商務植入、營銷宣傳、衍生品開發等專業服務)的營收為1.63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內容製作和綜合開發業務均實現正向增長,分別增長86.34%、40.52%,而網際網路宣發業務則受疫情影響,有較大幅度的下降,約67.71%。
來源:阿里影業財報截圖
但受益於業務結構多樣化、阿里巴巴數字經濟體內協同的管理手段,以及投資損失的減少,報告期內,歸屬於阿里影業所有者的淨虧損由過往期間的3.9億元收窄至1.6億元,同比收窄143.75%,減少淨虧損2.28億元。
自2020年7月中國電影院線復工以來,截至2020年9月30日,中國電影票房已突破60億,阿里影業參與出品和發行影片的票房為43億元,佔報告期內中國電影大盤逾70%。阿里影業表示,伴隨國內疫情穩定、上座率放寬及消費者線下觀影習慣的逐步恢復,集團參與投資及發行的影片於今年8月下旬起陸續登陸院線,但受電影市場的恢復程度、新片的供給以及不斷反覆的疫情影響,集團網際網路宣發業務仍受到較大衝擊。
財報顯示,網際網路宣傳發行是阿里影業目前最重要的收入板塊,主要由網際網路票務業務和網際網路宣發業務構成,可為用戶提供線上電影票服務及為影院提供售票系統服務。其中,網際網路票務業務中包含淘票票和鳳凰雲智,網際網路宣發包含燈塔,電影宣傳與發行以及電影內容投資。
據悉,阿里影業正通過發揮科技優勢,對平臺和產品的布局來對抗環境風險。目前推出的淘票票「快看」短視頻功能,使內容滲透率、購票轉化率都得到提升;而燈塔上線的「數位化宣發工作檯」,將宣發服務覆蓋到了全文娛行業。財報數據顯示,自成立以來,燈塔累計服務了國內88%的院線電影,合作影片票房達到600億+。
此外,以阿里魚為代表的綜合開發業務,在疫情下也表現出較好的增長態勢。報告期內,阿里魚聯動超過200個IP,為近2000個商家、2200萬消費者提供授權與電商服務,產生或關聯GMV超44億元。
未來,阿里影業計劃加強與阿里巴巴數字經濟體其他產品矩陣之間的連接,繼續提高電影和劇集的製作能力,為市場穩定地輸出優質內容。同時,也將加大對阿里魚與創新業務的投入,建立為內容宣發服務的新媒體矩陣,提升產業數位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