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零點整,武漢市正式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
這一天,距離1月23日武漢關閉火車站等離漢通道已經整整過去了76天。
在這段抗疫時光裡,ECMO(體外膜肺氧合,俗稱「人工肺」)這項被臨床醫生形容為是救治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最後法寶」的醫療技術,因為在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屢次「臨危受命」而被公眾所知曉。
它也被納入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之中,堪稱「救命神器」。
1月22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首次使用ECMO成功救治一位重症新冠肺炎患者。
3月31日,武漢市肺科醫院ICU內一名68歲的女性危重症患者撤下ECMO(體外膜肺氧合)。
主治醫師說:「患者來院時肺部損傷超8成,依靠ECMO艱難熬過25天,闖過了最兇險的一關。」最終,她被救活了。
4月4日,雷神山重症監護室的最後一位患者病情好轉,撤下ECMO成功轉院。
有則新聞上是這麼形容ECMO的:ECMO一響,黃金萬兩。為什麼這麼說呢?
接下來豬保君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神奇的「救命神器」。
01什麼是ECMO
ECMO全稱(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中文全稱是體外膜肺氧合,簡稱葉克膜。通俗一點來說,就是「人工肺」。
簡單工作原理就是讓血液從靜脈繞過心臟和肺,在體外進行氧合,變成富含氧氣的動脈血之後,再回輸到大動脈中。
這樣一來,就可以讓心肺暫時「歇工」,醫生就可以實施手術了,同時也不會影響身體其他器官的供氧。
由於血液繞過了心肺,在手術過程中也避免了大量出血,從而為心肺功能的恢復贏得寶貴時間,廣泛應用於危重病人的急救。
目前有兩種ECMO類型:
靜脈-動脈(V.A.)支持心臟和肺部。靜脈-靜脈(V.V.)僅支持肺部氧合作用。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各醫院對ECMO使用需求暴增。
按照新冠肺炎診療方案要求,建議對常規治療不佳的重型、危重型病例可採用ECMO進行挽救治療。
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司長羅俊傑在3月4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工信部共向湖北發送67臺ECMO設備。
據了解,經過緊急採購和國內徵調,再加上各地援湖北醫療隊帶的設備,湖北省集中了100多臺ECMO。
即便如此,面對眾多的危重症患者,ECMO資源仍然捉襟見肘。
02真的能「起死回生」嗎?
啟動ECMO考驗的是一家醫院的綜合能力,一般需要5人以上的專業醫護團隊。
不同類型的ECMO需要不同專業的醫護人員,比如ICU醫生及護士、心臟外科醫生、體外循環醫生、超聲科醫生等等。
據統計報導:心臟外科手術的患者,用ECMO治療的存活率一般是1/3;暴發性心肌炎的患者,一般能活2/3以上;呼吸衰竭的患者能活50%-60%。
據全世界統計,所有病種平均能活百分之四十幾,也就是小一半的病人。
而這些病人不用ECMO可能都不能存活。所以醫學界存在一個說法,叫ECMO重新界定了生死的界限。也是ECMO的意義所在——病人最後一道防線。
1、ECMO的作用
在此次新冠肺炎的治療中,ECMO主要應用在重症、危重症的挽救治療上:對於患有嚴重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患者,建議進行肺復張。
在人力資源充足的情況下,每天應當進行12小時以上的俯臥位通氣。俯臥位通氣效果不佳者,如條件允許,應當儘快考慮體外膜肺氧合(ECMO)。
2、ECMO的缺點
任何醫療技術都存在併發症,有些很輕微,有些則十分嚴重甚至致命。
在臨床中,ECMO應用的時間越長,併發症出現的機率就越高,危險性也會更高。
ECMO主要的併發症有出血、血栓、感染、神經系統、肝腎功能損害等。為了防止血液在體外循環的管路中凝結,需要抗凝,如同CRRT一樣(持續腎臟替代治療)。
如果只是心臟手術中幾個小時的應用,風險還比較容易控制。
然而如果像ECMO這樣長時間使用,患者發生出血的風險就會增加,嚴重時可能會顱內出血而致死。
03ECMO為什麼這麼貴
ECMO昂貴的治療費用,常常將患者拒之門外。
很多人都好奇ECMO為什麼這麼貴?因為產品,技術,醫生的管理三者缺一不可。
首先,ECMO並不像監護儀或呼吸機存在於每家醫院中,即使是等級最高的三甲醫院的重症醫學科,也不是一定有配置的。
目前全國的ECMO數量僅有400餘臺。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體外循環分會2018年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僅有260家醫院可以做ECMO。
國內ECMO設備價格區間從100萬元到300萬元不等,均價為165萬元,移動ECMO價格約300萬元/臺。
實際治療過程中,ECMO設備需要的耗材包每個報價也高達3萬元到6萬元。
縱觀全球範圍內,ECMO的生產廠家僅有三家,但皆在國外。除了美敦力外還有理諾琺(ECMO 品牌為索林)、邁柯唯。
而中國無一企業可以生產,是因為受到了技術門檻、臨床使用制約、市場需求等多重因素的影響。
另外一個重要的成本,是圍繞這臺設備的醫護人員成本。一臺ECMO需要的基本配置配置(僅參考):
外科手術醫生一名體外循環灌注師兩名對人工肺治療技術資深人員一名重症監護室醫生一名專科倒班護士三名
這麼多人需要每時每刻嚴密監控著機器運轉和病人體徵,費用自然昂貴。
除此次新冠治療外,使用ECMO並不在醫保報銷範圍,而且每天還需承擔各種藥物以及呼吸機支持等費用。
但是,ECMO花費是一個短期固定花費,與其他嚴重疾病的治療費用相比,它居於中等。
與某些中風、癌症、心肌梗死患者相比,ECMO治療病人的存活比例相對還高一點。
對於普通人家,如果醫生提出使用ECMO,到底上還是不上呢?
豬保君相信大部分人還是會毫不猶豫的使用ECMO,因為這意味著病人最後的生存機會,也意味著所有醫生護士已經下定決心和病人共同進退,他們整個醫療團隊,也需要付出120%的努力。
提出上ECMO之前,醫生已經考慮了你的費用負擔,同時這也意味著他們要擔負起更大的責任。
有人說:醫院想靠ECMO賺患者的錢?
換個角度想想,醫院如果真的想賺錢,也不會靠ECMO這種高成本的設備。
所以說患者家屬的理解和支持,也是對醫護人員最大的支持。
ECMO就像是可以將人起死回生的「仙丹」,想要避免死亡自然需要付出很多金錢。
儘管ECMO的治癒率不是100%,但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生的希望。
ECMO高昂的醫療費用,雖然不在國家社保報銷範圍內,但可以通過商業醫療險解決。
04醫療險也能改變命運
醫商業醫療險裡又分很多種類,有小病醫療、百萬醫療、中端醫療、高端醫療、海外醫療等等。
今天豬保君主要就講小病醫療和百萬醫療,因為這兩種醫療是普通人基本都買得起並且使用概率最高的。
1、小病醫療
主要是報銷普通的小病,比如感冒發燒住院打針等。
可報銷額度一般在1萬,社保報銷剩下以後的部分就可以通過小病醫療再次報銷,報銷比例一般在90%或100%,具體需要看產品。
這樣結合起來,基本不需要自己花錢了。
但小病醫療一般都需要搭配一份長期的主險。不過這樣保費預算又增加了,可能打亂家庭的經濟計劃,陷入兩難。
因此買保險的時候,一定要了解清楚對應險種的保障範圍,以及選擇專業靠譜的保險規劃師。
2、百萬醫療
也叫大病醫療,因為可報銷額度都是幾百萬,因此叫百萬醫療。
這類醫療有1萬的免賠額,也就是說,社保報銷剩下的醫療費減去1萬,再剩下的部分就可以用這類醫療100%報銷,用來彌補社保、以及小病醫療的不足。
因此,一般建議和小病醫療搭配購買,因為很多百萬醫療的免賠額,可以通過小病醫療報銷也算,這樣的話無論大病小病,基本都不需要自己花錢了。
如果可以,誰都希望自己無病無災,保持健康的體質,不住ICU用不上ECMO。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誰能預測的了明天要發生事情呢?
無論是ECMO還是其他疾病治療,費用都是非常昂貴的,這時候如果有足額的保險,可以解決高額的醫療費,至少可以防範疾病帶來的經濟風。
你說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