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醫學救治最後一道防線 ICU醫生執業人數增至6萬多人

2021-01-11 中國青年報

4000多家醫院設置重症醫學科,ICU醫生執業人數增至6萬多人

守好醫學救治最後一道防線

圖為2月25日,東部戰區總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李維勤(中)帶領醫護人員,在武漢火神山醫院重症二科病房為患者實施俯臥位通氣。範顯海攝(新華社發)

重症醫學是醫療救治的最後一道防線,也是現代醫院管理水平和整體醫療水平的重要體現。最近這5年,尤其是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重症醫學的作用,整個社會有目共睹。

ICU職業護士人數增加到10萬多人

「重症醫學是公共衛生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年來在國家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日常的醫療服務中,重症醫學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不久前舉行的國家衛健委新聞發布會上,國家重症醫學專業質控中心主任邱海波如是說。

「重症醫學規範化診療和質控工作在持續改進。」邱海波說,國家重症醫學質控中心初步建立了與省、市質控中心聯動的質控體系,各級質控中心在重症醫學質控網絡建設、診療規範、指南推廣、質控指標的修訂、評估以及診療行為規範、醫療質量提高以及保證醫療安全方面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過去10年間,全國設置重症醫學科的醫院數量由1000多家增加到4000多家,ICU醫生的執業人數增加到6萬多人,ICU職業護士的人數增加到10萬多人。2019年國家醫療服務和質量安全報告數據顯示,重症醫學科收治病人數達到211萬人,重症患者的住院病死率是8.3%,較前些年有穩步下降。

重症醫學科的質控指標也有逐步改善。調查顯示,反映重症感染治療緊迫性的感染性休克3—6小時集束化治療達標率,平均可以高達80%和71%。同時,反映醫院ICU醫療安全水平的醫院感染發生率穩步下降。

據邱海波介紹,從2009年開始推行全國的重症醫師專科培訓,目前已經培訓3萬多人,並在國家、省級、市級的不同層面開展重症醫學相關核心技術的培訓。

重症醫學是應急救援救治的核心專業

藉助平臺學科的優勢,重症醫學在公共衛生事件中發揮了引領性作用。「重症醫學是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救援救治的核心專業,在抗擊新冠肺炎的疫情中馳援湖北的4.26萬醫護人員中有1.9萬人為重症專業醫護人員。」邱海波說。

在疫情早期,重症醫學專家組第一時間提出早期預警,早期識別高危患者,阻止輕症轉為重症;重症治療關口前移,按照早期呼吸支持治療、早插管(應插盡插)、清醒俯臥位(應趴盡趴)、及時應用體外膜氧合技術等原則規範治療。「一線的救治經驗已進一步形成了中國經驗,成為中國新冠肺炎診療方案和國際救治指南的重要內容。」邱海波說。

此外,重症醫學專家組還及時提出重症專家下沉病區、專家組巡查指導、重症患者每人一策等重要舉措,並按照質控要求對所有死亡病例進行多學科會診討論,不斷完善新冠肺炎重症救治質控體系。

讓重症病房以外的病人不發展成重症

近幾年,隨著重症醫學專業快速發展,很多二級醫院以及縣醫院等基層醫療機構也開設了重症床位。在數量快速提升的背景下,如何保證這些新增重症床位的醫療質量安全?

對此,邱海波表示,中國重症醫學的資源總體相對不足,這些年在各方面支持下,取得了快速發展,但也面臨著幾個問題。「我們的醫療資源分布不均勻,對縣級醫院、二級醫院來講,重症醫學科的建設目前仍然是整個學科體系中比較薄弱的環節。」邱海波說,「跟別的疾病不太一樣,重症病人往往病情變化特別快,治療緊迫性非常高,而且往往難以轉院,所以加強二級醫院、縣級醫院的重症醫學科建設,是一個重要任務。」

首先,對整個重症醫學醫療資源進行總體把握,包括醫療團隊、床位、設備等,然後把情況反饋給這些基層醫療機構,讓行政部門去推動促進重症醫學科的建設。

第二,推動基層醫療機構建立早期預警。「不單單要把重症病房裡面的重症病人治好,同時還要讓重症病房以外的病人不發展成重症。」邱海波說,「我們在二級醫院、縣級醫院積極推廣針對重症患者的早期預警系統,實時監測患者的一些指標,捕捉病情加重的信息。這樣,重症團隊可以及時處理,未雨綢繆。」

第三,如果遇到比較複雜的重症病人,邱海波表示:「我們還有一個遠程ICU。國家重症醫學質控中心跟一些二級醫院建立了遠程會診系統,一種是簡單的遠程會診系統,一種是可以共享患者全部信息的複雜的遠程ICU系統,使用這種遠程ICU系統,我能在自己的醫院裡看到其他醫院病人的臨床信息,了解病人的情況,遠程指導病人的治療。」這種遠程的專家會診系統,保證二級醫院和一些比較偏遠醫院的ICU重症病人能夠得到最好的救治。

近兩年,國家在加強二級醫院、縣醫院的重症醫學質控體系,這樣能夠使得縣級醫院、二級醫院的ICU醫療質量水平夠跟三級醫院有同樣的標準,促進整體治療水平的提高。「我們希望重症病人無論是在三級醫院還是在二級醫院,無論是在中心城市還是偏遠地區,都能得到一個積極的、規範的、同質化的治療。」邱海波說。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相關焦點

  • 另類「白衣戰士」:安全處理疫情醫療廢物 守好最後一道防線
    而如何將這些廢物處理好,守好最後一道防線,成為切斷傳播隱患的重要步驟。2月9日,記者探訪寧夏唯一一家疫情醫療廢物焚燒處置企業——位於銀川的寧夏德坤環保科技實業集團,了解其如何將寧夏各大新冠肺炎救治定點醫院、隔離區醫療廢物「日產日清」。截至目前,德坤環保累計收集轉運處置疫情醫療廢物7502.83公斤,轉運距離超過5000公裡。圖為工作人員將醫療廢物桶運送至焚燒爐。
  • 白衣戰士古利明:守護生命最後一道防線
    白衣戰士古利明:守護生命最後一道防線 2020-09-07 18: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守好中樞損害的最後防線——專訪市中心醫院神經重症監護室主任嶽...
    為此,我們要枕戈待旦,在細緻入微救治患者的同時,還要不斷完善自我,保持學習的熱情與動力,掌握本專業領域最新的醫療技術,引領我市神經介入和神經重症專業不斷發展。」8月19日,在周口市中心醫院迎接第三個中國醫師節慶祝活動中,該院「最美醫師」代表嶽新燦發自肺腑的這段發言,引起了現場200多名醫護人員的強烈共鳴。
  • 秋冬季節心梗高發 醫生提醒:把握好兩個「120」築起救治防線
    秋冬季節心梗高發 醫生提醒:把握好兩個「120」築起救治防線 麗水網 - 來源:青田網  發布時間:2020-12-11 08:52
  • 一周14萬,ICU神器ECMO如何救治新冠肺炎讓人起死回生?
    在這段抗疫時光裡,ECMO(體外膜肺氧合,俗稱「人工肺」)這項被臨床醫生形容為是救治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最後法寶」的醫療技術,因為在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屢次「臨危受命」而被公眾所知曉。它也被納入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之中,堪稱「救命神器」。
  • 這5個醫學專業不能考執業醫師資格證,想當醫生的要慎重
    不過,有些專業還是很好找工作的,比如醫學相關的專業。由於社會的發展,這兩年高校的數量也越來越多,各個專業也層出不窮,很多報考率不高的專業其實也有被撤銷,比如:服裝設計與工程,教育技術、本科護理等;隨之而來的就有新增專業,比如:人工智慧,網絡信息安全等順應時代發展而新起的專業。學校撤銷或增添專業,都是本著對學生負責,對國家和社會負責的態度。
  • 在最後一道防線和「死神」對決——新冠肺炎危重症病人的驚心搶救記
    一道棘手難題擺在面前:不及時氣管插管,患者隨時會出現炎性風暴引起多器官衰竭而導致死亡;如果行氣管插管,患者目前的身體條件不一定能承受插管過程中的風險。 死神的腳步在逼近,「不能眼睜睜看著死神帶走他!」吳雄飛與前來馳援的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重症醫學科醫生賴巍一致決定,就地先插管。
  • 戰疫情|「重症醫學,本就是一場逆行」江蘇省中醫重症醫學科抗疫紀實
    雖然正值新春佳節、萬家團圓之際,但疫情就是命令,江蘇省中醫院重症醫學科全體醫護人員第一時間報名支援湖北抗疫,並主動加班加點,積極救治本院ICU內的危重患者,打響了一場全力應對新冠肺炎病情、積極救治每一個患者、不辜負每一份重託的戰「疫」。
  • 昭昭醫考:臨床執業醫師報考全科醫生的條件?
    剛剛結束了19年的執業醫師資格考試,也許有些同學不甘於僅僅做一個住院醫師,想要了解怎樣能提升自己,或者有些人想去基層社區或者診所工作那麼就需要了解到全科醫生,說到這,那臨床執業醫師報考全科醫生的條件是什麼呢?想知道,那就接著看下去吧。
  • 口腔醫學大專招生全日制錄取分數重點地區
    口腔醫學是屬於國控專業,有口腔醫學的統招全日制大專院校很少,現在口腔行業又是很火爆,一個好的口腔醫生各個醫療機構爭奪,月薪兩萬以上很少能聘請到不錯的口腔醫生。培養一個合格的專業口腔醫師所需要的周期很長,從高考到全日制專科或本科畢業再考到口腔執業醫師,起碼要六年或更長時間。。
  • 口腔醫學大專招生,就讀須知意想不到的前景
    口腔醫學專科生有沒有前途1.大專畢業就有工作了。拿到執業醫師助理起碼是6千以上工資。過兩年拿到口腔執業醫師證,工資一定是兩萬以上。這個時候你也可選擇自己開門診了。2.現在的狀況就是,種植牙貴的醫學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術門檻高,培養一個合格的專業醫師所需要的周期很長,人力成本也很高。當前,中國的專業口腔醫師仍不多,他所在的醫院月薪開到5萬元以上,都很難招到合適的人才。種植牙現在的價格行情各地都差不多,但實際上,3萬多元的一顆種植牙成本也就是三五千元,佔10%左右。可見人工成本多高。也就是說口腔醫生是多地位。
  • 全是醫學專業,有的人畢業之後不能做醫生,學生注意這5點
    現在學生們已經陸續開學了,從這幾年的情況看選擇醫學專業的學生還是比較多的。而且醫學專業分別有11大類,很受學生喜歡。 月一般女孩子有很多整形的,合計也是比較好的一個工作。但是學習這個專業的學生是不能報考執業醫師資格證的。學習這個專業是沒有辦法進醫院或者是美容醫院工作的。學習這個專業的學生大多數都去美容院做美容師了。所以想要當整形醫生的建議你們報考臨床醫學和醫學美容專業。
  • 記者探訪疫情醫療廢物處置:日產日清 守好最後一道防線
    如何安全、及時處理好這些疫情醫療廢物,確保醫療廢物無害化處理,成為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防線。2月10日,記者來到溫州市洞頭區大門鎮,實地探訪溫州市唯一一家疫情醫療廢物焚燒處置企業——溫州市綜合材料生態處置中心。  走進處置中心,工作人員「全副武裝」,配備N95口罩、防護服、護目鏡、橡膠手套等防護裝備,有條不紊地工作著,有的在對醫療廢物轉運車進行消毒,有的將醫療廢物進行稱重卸料。
  • 國家衛健委:26萬名醫師多機構執業 有效緩解基層醫療機構和社會辦...
    人民網北京10月28日電 (記者崔元苑)2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十三五」衛生健康改革發展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針對「十三五」時期改善基層衛生健康人才缺乏的狀況,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於學軍指出,目前,全國有26萬名醫師多個機構執業,有效緩解了基層醫療機構和社會辦醫人才短缺的問題
  • 六大專科精英譜 丨江蘇「重症醫學天團」ICU裡同死神搶奪生命
    截至3月6日,江蘇省援武漢醫療隊累計收治重症患者1125人,治癒或轉輕768例。援黃石醫療隊到達以來,累計治癒重症患者107人,黃石的重症治癒率由5.6%提高到65.1%。中央指導組專家組兩次到黃石調研檢查醫療救治工作,明確表示重症病例救治規範、策略合理,對江蘇醫療隊的做法給予充分認可。這些成績的背後,江蘇馳援湖北醫療隊中「重症醫學團隊」功不可沒。
  • 援鄂回顧 |在宜昌的最後一班,福建醫生守了患者15個小時,被稱為「生命的守望」
    4月6日,吳煒清和戰友們結束14天集中休整。吳煒清是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人民醫院麻醉科醫生,對吳煒清等福建醫療隊重症組的醫生來說,此行最難忘的,要數交接前(3月16日)的最後一個夜班,直到結束支援回到福建,吳煒清一直記掛著那一夜,他守護了整整15個小時的最後一個危重症患者。
  • 這些專業嚴重缺人,未來執業醫師前景如何?
    1 兒科醫師缺口近9萬 兒科醫師缺口近9萬,招生不足5000,中國0~18歲的兒童近2.8億,而全國兒科醫生的數量僅13萬。我國每千名兒童兒科執業(助理)醫師數僅為0.49人。
  • 決戰ICU(報告文學)
    來自天南地北的多支醫療援助隊會聚於此,共同捍衛生命的最後一道關口。  和金銀潭醫院一樣,武漢市肺科醫院,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西院區、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在每家重症集中收治醫院,在其他醫院的ICU病區,從死神手中搶奪生命的戰役從未停止。江城武漢成為中華醫護精兵集結地,僅重症專業醫護人員便達1.1萬名,佔全國總數十分之一。
  • 迪士尼裁員人數增至3.2萬
    【迪士尼裁員人數增至3.2萬】據路透26日消息,沃爾特迪斯尼公司周三表示,受新冠疫情導致的遊客減少等原因影響,將裁員32000名工人,主要涉及其主題公園員工。今年9月,迪士尼曾宣布裁員28000人,現在這一人數增加至32000人。該公司在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文件中表示,裁員將在2021年上半年進行。
  • 重慶永川煤礦事故唯一倖存者轉市醫院救治 在事故煤礦工作20多年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焦俊傑報導:12月6日,重慶永川,天灰濛濛的。兩天前,重慶永川區吊水洞煤礦發生一起事故,導致24人被困井下,經全力搜救,事故中1人獲救,23人遇難,目前搜救工作已經結束。現場有特警把守 多輛大貨車進入12月6日上午,儘管救援已經結束,重慶永川吊水洞煤礦下方距離核心區較遠的入口處,多名特警守在路口,車輛、人都難以進入。一些家在上面的村民也被攔住,層層盤問後才允許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