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揭秘!新冠肺炎病例救治中麻醉醫生感染為何遠低於非典?

2020-12-19 人民政協網

人民政協網北京4月4日電(記者 李木元 劉暢)新冠病毒的傳播力比SARS要高得多,參與救治的麻醉醫生為何感染率要比2003年非典低得多?在4月3日舉行的中國麻醉宣傳周媒體分享會上,中華醫學會麻醉分會副主任委員、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王天龍教授表示,麻醉醫生在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中特別是在給危重症患者插管時十分危險,之所以能將感染風險降到最低,是因為採取了新技術,優化了麻醉方案,防護措施更嚴密。


中華醫學會麻醉分會副主任委員、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王天龍教授


中國麻醉宣傳周媒體分享會會議現場


每年的3月30日到4月3日是中國麻醉周,今年的主題是「敬畏生命,關注麻醉——抗擊疫情勇擔當,重症救治我護航」。

醫學界流傳著一句話,「外科治病,麻醉保命」。「普通大眾對於麻醉醫生的認知可能還停留在打一針就走的階段,其實這種認識是不全面的。」王天龍表示,一個病人預後情況的好與壞,不光是打一針就能達到一個良好的術後的結局。所以從一開始給病人注射麻醉藥物,到之後對病人生命機能的維護,都需要麻醉醫生做很好的調控來改善病人術後的轉歸,降低病人術後的併發症和死亡率。這次在新冠肺炎疫情中,麻醉醫生參與了新冠肺炎患者的麻醉、氣管插管以及對重症患者的管理等很多救治工作。「只不過,在救治新冠肺炎患者過程中,大家看到的麻醉醫生工作表現更突出的是插管小分隊。」

王天龍透露,「因為採取了一些有力的舉措,從武漢前線麻醉醫生插管的情景來看,感染的比例特別低,我知道的可能就一兩個。」

王天龍解釋說,新冠病毒主要侵害的是病人的肺部,插管過程中,麻醉醫生距離病人頭部的距離比較短,如果控制不好,病人出現嗆咳反應,在局部短時間呼出的空氣氣流裡的病毒濃度是比較高的,很容易造成交差感染。所以說這是一個極為高危的操作。

我們一方面既要保證給病人插管成功,同時要防範對麻醉醫生本身造成的新冠肺炎感染。這個過程中我們有很好的方法,就是使用快速順序誘導氣管插管的方法,給病人打完麻醉藥,同時給予其充分劑量的肌松藥物,在事先有充分氧合的狀態下,用肌松藥讓病人沒有自主呼吸,然後進行氣管插管。這樣就能防止插管過程中病人嗆咳或者給病人加壓給氧時局部氣流洩露,造成局部病毒濃度過高,引起交叉感染。

另一個方面就是醫療器械的進步。SARS期間麻醉醫生感染的比例是比較高的,因為過去的插管技術沒有那麼先進,就是用普通的喉鏡把聲門挑起來,麻醉醫生要用眼睛看見聲門才能插管,幾乎是跟病人的頭部親密接觸,局部空氣裡的病毒密度比較高,這是引發感染的主要原因。這次新冠肺炎病人救治,麻醉醫生優化了麻醉方法,採取了可視喉鏡指引的氣管插管,在1米的距離外,通過遠端可視的屏幕引導就能看見病人的聲門,跟病人接觸的距離明顯加大。這樣一來局部空氣裡的病毒濃度也會降下來,降低感染風險。


麻醉副作用大小與麻醉方式沒有必然聯繫


談到麻醉,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問題,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如何選擇?局部麻醉的副作用是不是更小?

北京醫學會麻醉學分會常委、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張歡教授介紹到,局麻是用局部的麻醉藥專門打到某一個區域,產生局部的作用,讓這個手術部位沒有傷害性的刺激產生,病人不感覺到疼痛。局麻主要是針對一些短小的、淺表的,或者是一個區域的手術來開展的。全身麻醉更多的時候針對的是一些大型手術,或者是無法採用局部麻醉的手術。所以不同的麻醉方法實際上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個手術打算怎麼做,手術的範圍是什麼,同時也要取決於患者的耐受程度。

麻醉醫生對於同樣一種手術可能會有不同的麻醉方法選擇,這一方面取決於患者整體的情況,還有一方面也取決於麻醉醫生對病情的預估。如果是兩種麻醉方式都可以選擇的時候,那麼肯定要選擇一種他認為最理想、最滿意的方式來實施。

所以局麻和全麻對於不同的手術患者而言是不同的概念,並不是說局麻的副作用一定小,局麻也有一些不良反應存在。全麻如果掌握好的話,術後恢復同樣非常快捷。所以從這一點來說,麻醉方式的選擇和副作用之間沒有必然聯繫。


北京醫學會麻醉學分會常委、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張歡教授


張歡進一步表示,任何麻醉方式都可能存在副作用,比如全麻後病人可能會有乏力、嗜睡、頭暈、噁心、嘔吐等症狀,這在早期發生率還是比較高的。但是現在很多藥物都是短效的,可控性非常好,不良反應發生一般來說比較短暫,是完全可逆的。另外,患者術前狀態不好,全身情況比較差,加上手術比較複雜,創傷比較大,後續帶來一些身體的不適可能更多。所以不能單純把身體的不適完全歸屬於麻醉,它是一個綜合的問題。


麻醉藥物不是藥效強就是好藥


中國醫師協會麻醉學醫師分會全國委員、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馮藝教授介紹,在我國一些較發達的三甲醫院,麻醉相關死亡率只有三十萬分之一甚至四十萬分之一。如何降低麻醉死亡率?一個是藥品好、監護儀器好,還要操作技術好、人員培訓好。

什麼叫好藥?馮藝講到,是藥三分毒,沒有什麼絕對好和不好,適合你這個病人的、適合你這個手術的才是最好的藥物。所以好和不好取決於醫生對病人情況的了解、對麻醉的掌控。不是最貴才是最好,或者藥效最強才最好,有的時候病情不需要用這麼強效的藥物,對他來講就不是最好的藥物。


中國醫師協會麻醉學醫師分會全國委員、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馮藝教授


全國僅9萬多麻醉醫生,數量嚴重不足


麻醉是一門直逼生命底線的學科,它對麻醉醫生專業能力的要求很高,如何提高基層麻醉醫生的專業水平也是麻醉學界關注的問題。


北京醫學會麻醉學分會前主任委員、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李天佐教授


北京醫學會麻醉學分會前主任委員、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李天佐教授表示,目前我國的麻醉學科面臨很大挑戰,第一個挑戰就是麻醉醫生嚴重不足。麻醉學科是應對所有以外科治療為主體的患者救治過程的一個主要環節,需要我們有大量的人才、設備和管理的支撐。中國發展速度很快,就單從麻醉醫生的數量來看,和國際上相比差距是很大的。目前我國麻醉醫生大概9萬多人,面臨的年手術量非常大,非常疲勞。

第二個挑戰是麻醉科醫生風險高、壓力大。麻醉科醫生要保證一個病人,不管他有多複雜的疾病,接受多麼複雜的手術,都要能挺過來。這就意味著麻醉科醫生在整個手術當中,自始至終都要處於一個高度緊張的狀態。

「要全面提升中國麻醉學科服務能力,滿足社會要求,人才短缺是排在第一位的突出焦點問題。」李天佐表示,我們很高興看到,2018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七個部委聯合發布《關於印發加強和完善麻醉醫療服務意見的通知》,明確提出了未來的一二十年中國麻醉醫生應該達到一個什麼樣的數量,我們要做的包括:吸引更多的醫學生儘可能地從事麻醉專業;提升薪酬水平,體現麻醉科醫生的價值;更多宣傳讓公眾認識到麻醉科醫生的重要性,等等。

對於不同區域之間麻醉科醫生的數量、質量不平衡的問題,李天佐建議通過住院醫師規劃培訓、專科醫生培訓等方式來解決。

相關焦點

  • 新冠肺炎插管小分隊如何防範感染,專家:優化麻醉方案與方法
    如何保障一線麻醉人員的安全,尤其是高危操作的插管小分隊如何防範感染,中華醫學會麻醉分會副主任委員、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麻醉科主任王天龍總結了此次疫情防控中的麻醉方法。 「對新冠肺炎患者氣管插管的過程,是麻醉醫生感染新冠肺炎最高危的一個操作。」
  • 新冠比非典狡猾的多!一線專家解讀17年抗疫有哪些進步
    受訪專家四川省新冠肺炎重大疫情醫療救治組組長、四川省抗擊非典專家組組長、華西醫院原大內科主任兼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 馮玉麟本文作者丨生命時報記者江越本文編輯丨海若 羅榕兩種病毒只是「遠親」新冠病毒(COVID-19)與非典病毒(SARS)一樣同屬冠狀病毒,在傳播原理和發病病症上表現出較多的相似性。
  • 美國專家:美實際感染新冠肺炎人數或是現有數據10~24倍
    美國西北大學流行病學專家在接受央視記者採訪時表示,美國疫情的嚴重程度被大幅低估。由於美國各地重啟經濟進程太快,再加上很多人未能遵循相關防控和隔離措施,美國實際的新冠肺炎感染病例可能比目前的數據高很多。自5月起美國各州陸續「解封」以來,許多地區恢復了商場、酒吧、海灘、健身房和博物館等場所的運營。最近兩周的數據顯示,美國年輕人受感染的病例大幅上升。
  • 中醫藥參與救治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佔比達92%
    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中醫的合格答卷寫進《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中醫藥參與救治確診病例的佔比達到92%,湖北省確診病例中醫藥使用率和總有效率超過90%。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李風森介紹,此次疫情以無症狀感染者居多,主要服用以增強免疫力、抵抗力為主的湯劑。輕型、普通型確診患者主要服用以益氣健脾、清熱解毒為主的清肺排毒湯,同時為患者提供個性化中藥湯劑。一名患者入院時有點發熱,醫護人員給她灸了20分鐘百會穴,燒就退了。
  • 伊波拉、非典、新冠肺炎,他都是逆行的勇者!
    非典、禽流感、伊波拉與高危汙染物、烈性病毒打了30多年交道一次都沒有缺席自詡跑全場的老「運動員」他就是解放軍傳染病防控專家毛青他是臨退休的逆行者大年三十隨陸軍軍醫大學醫療隊星夜馳援武漢新冠肺炎是他的新戰場他是醫護人員的「保護殼」「救死扶傷是我們的職責
  • 「抗擊疫情勇擔當,重症救治我護航」 麻醉醫生的使命與擔當
    每年的3月30日到4月3日是中國麻醉周,今年的主題是「敬畏生命,關注麻醉——抗擊疫情勇擔當,重症救治我護航」。在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阻擊戰中,衝在湖北一線的麻醉醫護人員就有近千人,再加上全國各地的「麻醉人」,他們都在各自的崗位上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 宏觀看待新冠肺炎死亡率,或在傳染病中屬於偏弱水平
    從最初超過10%的死亡率,到今天的2%左右,該如何看待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死亡率變化?1論文樣本局限性大,結果參考性低最初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率統計由《柳葉刀》(the Lancet)兩篇通過臨床診治情況追蹤並量化統計的論文作出。兩篇均由武漢金銀潭醫院醫生領銜發表。
  • 什麼是「無症狀感染者」?為何未納入確診病例?會傳染嗎?專家建議來...
    3月20日下午,網傳韓家墩街綜合社區關於「昨晚麗水康城小區又有新增病例」的「重要通知」。對此,武漢有關方面做了回應:「經查,小區居民張某某為無症狀感染者,根據《國家衛健委辦公廳關於印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六版)的通知》,非確診病例。」那麼,什麼是「無症狀感染者」,為何未納入確診病例?會傳染嗎?
  • 新冠肺炎會捲土重來麼?專家:很有可能!
    5月10日,按照國家新冠肺炎疫情分區分級標準,吉林省將舒蘭市風險等級由中風險調整為高風險,並全面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實行提級管理。此外,武漢本土疫情出現反彈,遼寧、黑龍江也出現本土確診病例。 一時間,國內防控形勢越發嚴峻。 此前就有人提到「新冠肺炎會否捲土重來?」國內國外很多專家都對此持有著肯定的看法,我們該如何應對這個難題?
  • 「無症狀感染者」為何沒被納入「確診病例」?專家這樣解釋
    「武漢確診病例為零」,近日備受關注。 事情的來龍去脈是這樣的:3月20日,湖北省衛健委發布新冠肺炎最新疫情顯示:「2020年3月19日0-24時,全省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0例」。然而,在同一天(20日),網傳武漢礄口區韓家墩街綜合社區發布的一份「公示」內容顯示:韓家墩街綜合社區麗水康城小區「新增1人確診患者」。
  • 運行103天,龍崗區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收治醫院「清零」|新冠肺炎疫情...
    5月16日上午,隨著最後一例隔離病例出院,龍崗中心醫院集團龍崗區第六人民醫院(以下簡稱「龍崗區六院」)迎來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清零」時刻。▲龍崗區委張勇書記到龍崗區六院調研疫情防控工作據了解,龍崗區六院作為新冠肺炎疫情疑似病例隔離醫院於2月4日正式啟用,共設隔離病床96張,負責收治全區各級醫院發現的新冠肺炎疑似病例。
  • ...說:平凡人身上發出耀眼的光芒|疫情|新冠肺炎疫情|非典啟示錄|...
    早在1月22日,王宏甲就發出第一篇文章《新冠肺炎「遠比非典溫和」嗎》,針對當時疫情眾說紛紜的說法,王宏甲在文中寫道:【「我不是醫生,但我相信,面對迅速激增的病例,防疫不僅僅靠科學!告訴你有危險,你會得到安全。告訴你安全,你可能陷入危險。這裡有哲學。」】1月24日,王宏甲發出《莫錯失中醫中藥的特有療效》,此後接二連三地呼籲重視中醫藥抗疫獨特作用。
  • 與生命競速——記武漢新冠肺炎救治氣管插管小分隊
    新華社武漢3月7日電題:與生命競速——記武漢新冠肺炎救治氣管插管小分隊新華社記者黎昌政、廖君「要插管了!」裹著隔離服、戴著護目鏡,氣管插管小分隊隊員、麻醉醫生王晶晶,示意其他人退到病房另一邊。幾乎同時,護士在導管近端接上呼吸機,患者氧飽和度迅速提升,監測儀器提示插管成功……新冠肺炎救治過程中,無創呼吸機不能滿足病人需要時,需要氣管插管。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光谷院區、中法新城院區是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定點醫院,是需要插管的病人最多的醫院,兩支插管小分隊冒著風險與死神賽跑,為患者爭取生的希望。
  • 【聚焦疫情】武昌醫院院長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 鍾南山稱疫情峰值不...
    周二(2月18日)新冠肺炎疫情時刻牽動著全球神經,新消息不斷湧現,全球市場情緒也隨之跌宕起伏。在新冠肺炎的抗疫過程中,全國已經有數千名醫護感染,據中疾控2月17日報告,截至2月11日,全國有超三千名醫護感染新冠病毒,確診感染1716例。今日據媒體最新報導,武漢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也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
  • 新冠肺炎患者呼吸衰竭比非典更快、懇請康復病人獻血漿……湖北省...
    2月13日,湖北省召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例行新聞發布會,中央指導組醫療救治組專家、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童朝暉,廣州支援武漢協和醫院醫療隊隊長、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張挪富及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出席,介紹武漢市重症救治進展情況。
  • 流感被誤診新冠肺炎的可能性大嗎?兩者會疊加感染嗎?丨追問新冠肺炎
    北京市救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患者的定點醫院之一、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梁連春近期接受採訪時也稱,今年疫情流行正好與流感重合,且初期表現非常類似。「初篩時可能會有部分流感病人成為新冠肺炎疑似病例。」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呼吸科主任解立新教授13日對科技日報記者說。
  • 救治專家:這種治療方案取得成功!
    組建醫療團隊整建制組建醫療救治團隊去年疫情伊始,大連市第六人民醫院作為遼寧省新冠肺炎集中救治三大中心之一——大連中心,除接收大連市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外,還接收丹東市、鞍山市和營口市的確診病例。  大連中心的醫療救治工作常態化下由市六院醫療團隊負責,市衛健委從疫情初期即組建市級專家組,負責醫療救治會診指導工作。應急狀態下,由市衛健委整合全市醫療資源,由各三甲醫院牽頭整建制組建以重症醫學為主,包括呼吸、感染和急診等各專業的醫護人員的醫療團隊,整建制承擔各獨立病區的救治工作。同時根據各病區病人實際情況,從全市各醫療機構選調相關專家和護理團隊予以補充,充分保障了醫療救治。
  • 從非典到新冠,是病毒更聰明了,還是國人免疫力降了?專家解讀
    文 / 健康時報記者 梁緣 截至2月23日24時,全國累計確診病例77150 例,相較2003年非典的5328人,感 染人數是其十多倍。除了疾病本身的因素,跟國人的免疫力是否有關?
  • 與死神較量的21個晝夜——專訪邯鄲市傳染病醫院新冠肺炎患者救治...
    與新冠肺炎疫情戰鬥的序幕拉開後,市傳染病醫院積極應對、嚴密部署、精準施策、科學救治,制定出臺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醫療救治和防控工作應急預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院感防控方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物資保障工作方案》等十餘份管理和救治文件,動員號召全院員工弘揚「救死扶傷,義無反顧,奔赴前線,義不容辭」的精神,發揚抗擊「非典」精神。
  • 新疆新增57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6名確診患者和無症狀感染者痊癒出院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衛生健康委最新通報,7月27日0時至24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57例(其中18例為無症狀感染者轉確診病例),均為烏魯木齊市病例;新增無症狀感染者13例,其中烏魯木齊市11例、昌吉州2例(烏魯木齊市輸入);危重症轉重症1例、重症轉普通型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