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的「骷髏夢」

2020-12-18 感悟隨筆

莊子不僅有「蝴蝶夢」還有個「骷髏夢」,不像「蝴蝶」那樣唯美,「骷髏」聽起來讓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慄,然而在莊子眼裡,不僅與之問話,而且枕之而眠,夢中對話,全然沒有恐懼厭惡之感,反而如同朋友般親切。

話說,一天,古道西風瘦馬,莊子騎著一匹瘦馬,慢慢行走在通向楚國的古道上,凜冽的西風吹過,莊子瘦削的臉頰略顯陰沉,顧目四野,但見哀鴻遍野,骷髏遍地,兵荒馬亂後的悲慘景象讓莊子心生悲哀。

莊子走到一顆枯藤纏繞的老樹下,驚起樹上幾隻昏鴉盤旋而起。莊子把馬系好後,想找塊石頭坐下休息,忽見樹下草叢中露出一個骷髏來。莊子走近去,用馬鞭敲了敲,問它道:「先生是貪生患病而落到此地步的嗎?還是國破家亡、刀斧所誅而落到此地步的呢?先生是因有不善之行、愧對父母妻子而自殺才到這地步的嗎?還是因凍餒之患而落到此地步的呢?亦或是壽終正寢所致?」說完,拿過一骷髏,枕之而臥。不一會兒,便呼呼入睡。

半夜時,骷髏出現在莊子夢中,說道:「先生,剛才所問,好像辯士的口氣。你所談的那些情況,皆是生人之累,死後則無此煩累了。您想聽聽死之樂趣嗎?」莊子答:「當然。」骷髏說:「死,無君於上,無臣於下,亦無四時之事。從容遊蕩,以天地為春秋。即使南面稱王之樂,亦不能相比也。」莊子不信,問:「如果讓閻王爺使你復生,還你骨肉肌膚,還你父母、妻子、鄉親、朋友,您願意嗎?」骷髏現出愁苦的樣子,道:「吾安能棄南面王樂而復為人間之勞乎!」

在這裡莊子問它如何死亡,設想了幾種可能,有病亡、國破家亡、行刑死亡、不善之行自殺身亡、天災死亡以及自然死亡,這些在莊子認為可能的死亡方式,死亡既有正常死亡亦有意外死亡,既有外部因素如天災導致的死亡也有內部因素如行不善之行導致的死亡,任何人都逃不脫從出生到死亡的必然歷程。 莊子借用夢中的骷髏的問答闡述了他對生死的觀點,死亡是對肉體形骸的解脫,莊子追求的是精神的自由而非肉體的束縛。在這裡是不是意味著莊子厭倦生而嚮往死呢?單純的從這篇文章來看,的確給人的感覺是死亡並不恐懼,反而是自由無拘無束的,但從莊子整個思想來看並非如此,莊子提出的是「齊生死」,生是死之始,死是生之始,生死並沒有嚴格界限,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因此莊子並不偏向生好還是死好,而是以一種灑脫自在的心態面對生存和死亡,生存的貧困潦倒,窮不得志也無妨,就像莊子本人一樣一生清貧,常常餓的面黃肌瘦,但他內心是富裕充實自由的,他深邃的思想早已超脫了時間和物質的限制,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在他心裡都是生命的物化,一切都順氣自然,自然而然,髮妻死後鼓盆而歌,莊子臨終前拒絕安葬,以天地日月為伴,對今天我們來說,難以理解,但確實生命的大道,現代人在被物質所累時,需要抬頭仰望智慧的星辰!

相關焦點

  • 道教曲目——金骷髏
    莊子到楚國去,途中見到一個骷髏,枯骨突露呈現出原形。莊子用馬鞭從側旁敲了敲。於是問道:「先生是貪求生命、失卻真理,因而成了這樣呢?到了半夜,骷髏給莊子顯夢說:「你先前談話的情況真像一個善於辯論的人。莊子說:「好。」骷髏說:「人一旦死了,在上沒有國君的統治,在下沒有官吏的管轄;也沒有四季的操勞,從容安逸地把天地的長久看作是時令的流逝,即使南面為王的快樂,也不可能超過。」
  • 劍來,揭秘莊子五夢。陸沉是否能得逍遙?朱斂能否得自由?
    五夢:夢儒師鄭緩,夢中枕骷髏復夢,夢櫟樹活,夢靈龜死,夢化蝶不知誰是誰。劍來道家三掌教陸沉的原型是莊子。莊子是戰國中期道家學派代表人物,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莊學的創立者,與老子並稱「老莊」。在道家中地位極高,僅次於老子。在劍來中,陸沉是三弟子。
  • 莊周夢蝶只是莊子的一個夢,還有四個夢光怪陸離,但意義卻很深遠
    早在千百年前,莊子就把他的夢境記錄下來留給了後人。莊周夢蝶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個故事。其實關於莊子的夢境還有另外四個光怪陸離的故事卻少有人知。第一個是參天的櫟樹,有一個人看見神廟邊有一棵巨大的樹木。但是這個人對其不屑一顧,他的徒弟就很好奇。為什麼對這樣一棵被人們稱為神樹的植物如此不屑?
  • 莊子做過五個夢,除「夢蝶」,其餘四個光怪陸離,構成其逍遙之道
    《夢的解析》的作者弗洛伊德說:「就我們所知,古人都以為夢有重大的意義和實際的價值,他們都從夢裡尋求將來的預兆。」「莊周夢蝶」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聽說過,莊子夢蝴蝶是莊子渴望的境界,言明了什麼才是真正的逍遙。可是有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除了「莊周夢蝶」這一個夢境之外,莊子還記錄了自己的其他四個夢境,「夢」則是構成莊子精神世界的一大要素。
  • 夢究竟是什麼 ——從莊子的夢說起
    原創 餘周偉 神經內科餘醫生大概公元前347年,莊子22歲。他當時做了一個小官,叫漆園吏。這個官比較閒,正好有時間供莊子胡思亂想。有一天,莊子做了一個夢。他夢見自己變成了一隻蝴蝶。
  • 借一顆入夢的骷髏,告訴你一段生與死的對話
    這次,我們講一個恐怖的故事:南華真人莊子出遊路過楚國時,在路邊遇見一骷髏,枯骨突露,森森然在地。莊子淡定地用馬鞭敲了敲骷髏,開啟了提問模式——於是恐怖故事變成了哲學對話:這位先亡,您是因何流落到如此悲慘的田地?是貪求失道還是遭遇了天災人禍?是作惡闖禍,怕累及家人而選擇了自我了結?還是壽終正寢而安享了天年呢?
  • 夢有兩種,託夢與佔夢,解讀夢迷與覺悟!
    《莊子》書中也有託夢,例如《人間世》的櫟樹夢和《至樂》篇的骷髏夢;也有佔夢,例如《田子方》篇的文王夢,但是,由於夢的真實感被消解了,《莊子》的託夢和佔夢也都改變了性質,在相當的程度上被形式化為寓言,成為表達思想的一種手段,而不再像傳統的託夢和佔夢那樣,發揮著解釋過去和預知未來的功能。
  • 為什麼要做一個骷髏?
    在很多中國人眼中,骷髏代表著死亡、邪惡、血腥,以及恐怖和不詳。大多數中國人很少主動去談論關於「骷髏」的事情,偶爾聊到,大抵也是一些膽大的小夥子在講鬼故事。但是,近些年,「骷髏」的題材,卻屢屢出現在玉雕中,這些玉雕師為什麼會雕刻一個骷髏?
  • 魯迅為何一輩子都在「罵」莊子?阿Q是以莊子為原型創作的?
    魯迅晚年曾經寫過一個這樣的故事:莊子在去面見楚王的路上,請司命大神復活了一具骷髏(化用莊子的《髑髏》);但那個人甦醒過來後,以為是莊子偷了他的衣服,於是便要剝莊子的衣服;最後,莊子只好求助於巡士。齊物、逍遙、無是非的莊子,在碰到現實問題時還是要向巡士求助,這真是極大的諷刺。
  • 米蘭·昆德拉的「齊物論」比莊子晚來了上千年
    莊子者,天地間一大牧人也;莊子書,山川間一大牧歌也。中國文化中有一種深深的牧歌情結,而莊子便是這種牧歌文化的形上學奠基者。莊子「衣裘褐,食杼慄,入獸不亂群,入鳥不亂行」(《山木》),與獸同群,與鳥同列,他拒絕王侯將相之聘,寧願在天地間作一個逍遙的大牧人。
  • 《金剛:骷髏島》彩蛋大揭秘,骷髏怪的原型竟然是精靈寶可夢!
    臂章上的文字是「金剛連隊」(King Kong Company),這是電影虛構的連隊名稱,但是導演巧妙的在《金剛:骷髏島》中做出了回應。4、精……精靈寶可夢?說影片的大反派——骷髏爬行怪和精靈寶可夢有關聯,你會不會當場噴水……但其實根據導演自己描述,這個怪獸是綜合了多種形象而成的,其中就有EVA的使徒、《千與千尋》中的無臉男、以及精靈寶可夢中的卡拉卡拉。
  • 東方思想:莊子·道家哲學
    一群人在人家夢裡打來打去,有意思嗎?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夢裡花落知多少。美夢成真。其實,剛才說的全是夢話。 其實今天要說的「莊子」,並不是遊戲中的莊子,而是王者榮耀手遊「莊周」的原型——中國古典哲學中的思想家、哲學家:莊子。總之一句話:榮耀玩莊周,猥瑣發育,別浪!
  • 鄧小軍:《莊子·齊物論》疏義
    方其夢也,不知其夢也。夢之中又佔其夢焉,覺而後知其夢也。(疏:夫人在睡夢之中,謂是真實,亦復佔候夢想,思度吉兇,既覺以後,方知是夢。)且有大覺而後知此其大夢也,(註:夫大覺者,聖人也。大覺者乃知夫患慮在懷者皆未寤也。)而愚者自以為覺,竊竊然知之。(《釋文》:竊竊,司馬雲:猶察察也。)君乎!牧乎!固哉!
  • 莊子為何強烈批判和嘲諷文明,劉慈欣《鯨歌》表達了怎樣的哲思
    見空髑髏(死亦可樂)文明真是一場災難莊子這個人喜歡在樹下睡大覺,在逍遙遊以及莊子夢蝶中可見一斑,有一天莊子又在樹下睡大覺,不知道是不是屁股沒蓋嚴,他做夢遇到樹下有一隻骷髏,這要是一般人就害怕了,但是莊子不信邪,他拿馬鞭敲這個骷髏說你躺在這兒幹什麼呢?莊子接著說:「先生是貪求生命、失卻真理,因而成了這樣呢?
  • 莊子的盜夢空間:熬不下去,換個角度繼續嗨,莊生夢蝶的人生啟迪
    △莊子的盜夢空間:夢蝶的奧秘我與我周旋久,莊子的盜夢空間 文/路人甲「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齊物論》說起莊周,自然不得不提夢蝶。事情是這個樣子的:莊子是宋國公族之後,無奈他這一枝卻和劉備祖輩一樣混得不太好,到了莊子這輩已經快要去織席販履了。所幸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莊子從小得到了良好的教育。
  • 我們今天讀到的《莊子》,為何與司馬遷看到的完全不同?
    《莊子》是一本奇特的書,其行文瀟灑飄逸、內容超脫、觀點新穎,歷朝歷代都是學者們研究的重點對象,不過我們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我們今天看到的《莊子》可能不是真的《莊子》,現在只能確定《莊子》內7篇是其所作,其他的都無法確定和考證,今天「王庶文講壇」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莊子》版本的流變
  • 武庚紀107集先行:子羽破夢逼惡禪,血蓮骷髏登場,白蓮宣布撲街
    接下來,在武庚紀107集劇中,子羽最終還是「破夢」,所以他將再次挑戰真禪,逼出惡禪。而白蓮聖王的絕招「血蓮骷髏」也登場了,可惜這一招無力回天,白蓮宣布撲街。我們也看到了子羽的想法,而子羽始終會破夢而出。因為一個小小的「大千世界」是無法困住大劍士的,果然在第107集劇中,子羽和自己的兄長紂王見了最後一面,隨後就破夢而出。
  • 莊子:怨恨別人,最終傷害的只有自己!
    莊子在《則陽》篇中還講過這樣一個故事:觸氏和蠻氏兩個小國爭奪國土,長期戰爭不斷,不光是兩國士兵傷亡慘重,百姓也是民不聊生。這兩個國家如此醉心於擴張,勢力一定很強大吧!非也!莊子告訴我們:「這兩個國家一個在蝸牛的左犄角上,另一個在蝸牛右犄角上。」令人啼笑皆非。
  • 我讀《莊子》|為什麼莊子講: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我也聽說過莊子講過更有激進的說法:」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我更是感覺不能理解。直到我讀到莊子《胠篋篇》,對這些命題有了更深刻地理解。莊子像莊子還講到,那些大盜如果不懂聖人之法,那他們就不能做成大盜。大盜揣測室內的有何種值錢的寶貝,這也叫聖明。能預知行動能否成功,這也叫智慧。行竊時誰能爭先入室,這也叫勇敢。
  • 莊子枕著頭骨而眠,這一次做夢,是夢到和骷髏頭談人生
    莊子神遊天地間,每每有所見聞、有所感悟,這不,這次在遊歷楚國的時候,於曠野中突然又遇到了一顆死人的頭顱,身體不存只剩這頭骨。於是,淘氣的莊子便用馬鞭子敲打了一下這頭骨,然後問他,你是怎麼死的呢?是不是因為貪於生而至於此?還是你戰死沙場、馬革裹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