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學教授尤金·羅根:是什麼塑造了當今的中東亂局?

2021-01-07 新京報

對於中國人來說,第一次世界大戰似乎離我們比較遙遠,因其主戰場在歐洲,我們甚至會稱其為「歐戰」。大家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敘事熱情也集中在西線戰事上。但是,英國牛津大學的歷史學家尤金·羅根認為,我們經常忽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中東戰場,而正是因為有了中東戰場的參與,才使得第一次世界大戰從歐洲的一個局部的戰爭變成了世界大戰。正是發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才使得中東區域演化成了現代的中東。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如何塑造了今天的中東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在中東留下的遺產又跟當下中東亂局有著什麼樣的關聯?7月15日,在單向空間·愛琴海店,新京報·文化客廳聯合理想國,邀請到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牛津大學現代中東史教授,聖安東尼學院中東中心主任尤金·羅根,舉辦了「奧斯曼帝國的衰亡與20世紀世界格局的形成」的沙龍講座,與大家分享了他有關現代中東史的見解。

奧斯曼帝國是如何捲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

我們都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戰開端於塞拉耶佛的一名青年刺殺了費爾南迪大公,這引起了塞爾維亞和奧匈帝國的紛爭。「由於這個事件,歐洲的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秘密的外交掰手腕,演變成了一場完全沒有必要的戰爭。」尤金·羅根說。

其實奧斯曼帝國在這次刺殺事件當中,並沒有牽扯到自己的什麼利益,它似乎可以不被捲入這場戰爭當中。但是奧斯曼帝國非常擔憂沙俄對它的威脅。隨著奧斯曼帝國國力變得衰弱,沙俄一直在覬覦奧斯曼帝國的領土。沙俄也怕奧斯曼帝國的伊斯坦堡,被巴爾幹地區的國家先搶走,因此沙俄也非常期待這一場歐洲大戰。

為了抵抗沙俄的入侵,奧斯曼帝國只剩下了唯一的盟友——德國。德國並不想吞併奧斯曼帝國,在中東也沒有殖民地,德國跟奧斯曼帝國有著非常長久的友誼。在奧斯曼帝國跟德國籤署了同盟協議之後,它自然而然要派遣軍隊參加戰鬥。但是這場戰爭令奧斯曼帝國的人民感到非常擔心,因為這場戰爭似乎與奧斯曼帝國的利益沒什麼直接關係。

《奧斯曼帝國的衰亡》,作者: 【英】 尤金·羅根,出版社: 理想國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譯者: 王陽陽,出版年: 2017-1

阿拉伯人被奧斯曼帝國應徵入伍,而擁有北非殖民地的法國也招募當地的阿拉伯人加入法國軍隊打仗。於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一個月裡,本來發生在巴爾幹地區,僅限於歐洲國家的戰鬥,把北非、西非、土耳其和其他國家的人都捲入其中,這是奧斯曼帝國加入戰爭所導致的結果。

尤金·羅根認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是非常「國際化」的。英國也從殖民地中招募兵團加入戰鬥。在戰場上有著澳大利亞人、紐西蘭人、印度人。在印度,幾乎各個民族都貢獻了自己的力量,他們在埃及進行培訓,然後被送到中東的戰場。

而在奧斯曼帝國這一邊,除了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還有庫德人、亞美尼亞人等加入了戰爭。他們說著不同的語言,在指揮戰鬥的時候,他們如何用一種通用的語言發號施令,並形成協調統一的指揮,這在尤金·羅根看來是非常神奇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如何塑造了今天的中東格局?

由於沙俄一直在覬覦奧斯曼帝國的領土,特別是博斯普魯斯海峽和伊斯坦堡重要的軍事位置。1915年初,俄國在向奧斯曼帝國提出領土要求的時候,英國和法國也在思考,他們要獲得奧斯曼帝國的哪一片地區。

於是,俄國、法國和英國政府達成了第一個協議,但這個協議並不很為人知。這個協議被稱為《君士坦丁堡協定》,是在1915年3月份籤署的,它的結果是英國和法國接受了俄國分走伊斯坦堡,並由俄國來接管黑海與地中海交界處的海峽的條件。而作為交換,法國要佔領奧斯曼帝國的敘利亞地區和奇裡乞亞地區。

尤金·羅根認為,其中非常有趣的一點是,英國在1915年3月籤署這項協議瓜分奧斯曼帝國的時候,並沒有想好要哪片區域,英國人只說,他們也需要在軍事上具有相同重要性的區域,等將來想好了再告訴法俄。在英軍進入奧斯曼帝國的過程當中,隨著行進得越深入,他們就越發現奧斯曼帝國這片區域的重要價值。我們得承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一開始的時候,英國並沒有吞併奧斯曼帝國大部分區域的野心,但是在英國離開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場的時候,英國佔有的區域是最大的。

英國在中東的戰鬥過程比較艱難,因為英國一開始低估了奧斯曼帝國的軍事實力,但出人意料的是,奧斯曼帝國拖住了英國和法國的軍隊,而且把戰爭引向更深入的區域。

奧斯曼帝國在加利波利獲得第一次勝利之後,緊接著就獲得了第二次在美索不達米亞的勝利。英國進攻巴斯拉的時候,他們想在佔領巴斯拉之後進一步進軍巴格達,但是在巴格達遇到奧斯曼帝國守衛者強烈的抵抗,把他們打回了庫特。在庫特地區,英軍被圍困了四個月,最終向奧斯曼帝國的軍隊投降。這是英國非常慘痛的失敗。

當然,這也是因為英國人在西線的進展也不是很順利,根本無力分身對付奧斯曼帝國。所以,在1915年年末和1916年年初,英國想找一個新的盟友,從內部去瓦解奧斯曼帝國。英國人想利用早期阿拉伯民族主義者,在麥加的領導人謝裡夫

(海珊·伊本·阿里)

,鼓動他發動起義。

海珊·伊本·阿里

當時駐埃及的英國政府和謝裡夫進行了通信,在信裡面,英國政府承諾,允許阿拉伯人建立自己的阿拉伯王國,領土範圍從阿拉伯海、紅海,擴展到波斯灣,並能夠給他們更多的自主權利。

但其實,在劃定阿拉伯王國範圍的時候,英國已經在《君士坦丁堡協議》中,同意法國劃分走敘利亞地區和奇裡乞亞地區,但英國人又答應阿拉伯王國的範圍也包括了這個區域。英國人只好試圖說服麥加的謝裡夫,只要他把敘利亞這部分排除出去,他在戰後就能建立自己的阿拉伯國家,希望藉此讓謝裡夫馬上加入英國的行列,來對抗奧斯曼帝國。

法國想佔領的是敘利亞和奇裡乞亞地區,但是當時奇裡乞亞和敘利亞之間沒有明確的邊界線,這就造成了一個問題。英國人知道,只有在得到法國的同意後,這個協議才能推行下去,於是他們又重新說服法國人劃定邊界,這就促成了《賽克斯—皮克特協定》。

造成當今中東國界劃分亂局的根源是什麼?

現在,大家經常指責《賽克斯—皮克特協定》造成今天中東的亂局。英國和法國在過去一直都是宿敵,雖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他們是盟友,但他們都覺得,這樣的盟友關係一定是臨時的。他們希望在劃分奧斯曼帝國的領土時能夠確保公平,以保證第一次世界大戰獲勝之後英國和法國之間長久的和平和穩定。

英國和法國談判時把阿拉伯地區劃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給了麥加的阿拉伯人;敘利亞則被劃分給法國,英國將佔領伊拉克、美索不達米亞、巴斯拉、巴格達這些地區。但是,他們在劃分的時候未能對巴勒斯坦達成協議,於是他們把巴勒斯坦劃分給了第三方來維持雙方力量的平衡。

英國和法國之間的《賽克斯—皮克特協定》是秘密籤訂的,英國跟麥加首領之間的協議也是秘密商議的。恰恰在這個時候,俄國發生了十月革命,蘇維埃政府公布了這個協定,藉以抨擊舊沙俄,這使得外界都知道了英法之間秘密達成的約定。

1917年11月,英國公開支持把巴勒斯坦的一部分地區劃給猶太人建造定居點。此時,英國的阿拉伯盟友才從報紙上讀到這個消息,原來英國人已經秘密地把巴勒斯坦和相關區域劃給了猶太人,還把敘利亞和奇裡乞亞劃給了法國人。而當時奧斯曼帝國正在鎮壓國內的阿拉伯人的起義,要求他們對帝國忠誠。

英國跟多方同時籤署秘密協議的行為遭到許多學者的批評。但尤金·羅根在寫《奧斯曼帝國的衰亡》的時候,他試圖把英國的決定放到當時的歷史情境中去理解。因為英國正處於戰爭當中,它的首要目標是獲勝,他們所做的一切決定都是為了贏得更多的盟友。所以,對於英國人來說,只要戰爭能贏,不論是誰的利益,它都可以犧牲掉。

現在很多人都在批評英國背叛了阿拉伯的盟友,站在了猶太復國主義者一方。但尤金·羅根認為,英國從來都沒有支持過阿拉伯民族主義,也不支持猶太人復國主義,它所做的一切都只是為了英國的帝國主義。

英國認為巴勒斯坦是一個領土

(territory)

,而不是一個國家,這是因為英國在西奈的戰役中,發現了巴勒斯坦地區極具軍事上的戰略價值,所以想將巴勒斯坦納入英國的控制範圍裡。但根據《賽克斯—皮克特協定》,巴勒斯坦應該由國際共管。英國因此想利用猶太人的復國運動,這樣一方面有正當的理由去修訂與法國的協定,將巴勒斯坦納入英國的勢力範圍;另一方面,這也使猶太復國主義者成為英國在阿拉伯世界的盟友,讓英國日後可以一直控制巴勒斯坦地區。

尤金·羅根在活動現場

1918年10月,英國跟它的盟友贏得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的時候,大家都覺得奧斯曼帝國一定是第一個被打敗的。但實際上,奧斯曼帝國堅持到了最後,直到德國停戰前11天,奧斯曼帝國才宣布停火。

在戰爭末期,獲勝的這些協約國國家齊聚巴黎,與德國、奧地利、保加利亞,還有奧斯曼帝國籤署了停戰協議。這個停戰協議對於戰敗國非常不利,而且涉及對奧斯曼帝國很多區域的瓜分。這個瓜分方案與法國和英國之前的協議有重合,並進一步保證歐洲列強之間的利益的均衡。

所以,現代中東的情況是100年前英國和法國所奠定的基礎。到現在,這些因邊界劃分而產生的國家,基本上在這100年來沒有出現什麼大的變化。

尤金·羅根認為,當時的和平締造者的失敗之處就在於他們給中東現在的混亂局面埋下了禍根。現在,中東被認為是全世界戰爭最多的區域,其實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便是如此。英國和法國在劃定邊界時主要考量的是,如何去平衡他們在非洲大陸的勢力,而並沒有考慮中東當地人民的意見,這使得他們埋下的禍根貽害至今。

作者:徐悅東

編輯:徐悅東 校對:翟永軍

相關焦點

  • 牛津大學中東研究中心主任尤金·羅根:一戰以後的領土劃分 在中東...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牛津大學中東研究中心主任尤金·羅根:一戰以後的領土劃分 在中東近百年的衝突中 扮演著關鍵角色紛繁複雜的中東局勢讓很多人云裡霧裡。新聞提供的信息是碎片化的,而《徵服與革命中的阿拉伯人》則試圖給出一幅完整的圖景,將中東爭端500年來的前因後果梳理清楚。中譯本出版5個月以來,在鮮有面向大眾宣傳的情況下,尤金·羅根這部700多頁的大作得到了一致好評,豆瓣評分高達9.1。對尤金·羅根自己的學術生涯來說,這同樣是一部重要的著作。
  • 專訪尤金·羅根|阿拉伯之春」、「伊斯蘭國」與中東的未來
    近期,牛津大學中東史研究教授尤金·羅根的著作《徵服與革命中的阿拉伯人:1516年至今》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引進出版。該書從地緣政治和社會轉型的角度出發,深度梳理了五百年來阿拉伯人從擺脫外族奴役到建立主權國家和實現民族復興的曲折歷程,探究了當今阿拉伯世界諸多困境的歷史成因。
  • 尤金·羅根談「阿拉伯之春」、「伊斯蘭國」與中東的未來
    中東局勢一直是世界各國關注的焦點,阿拉伯問題是其中尤為重要的一環。但在談論阿拉伯歷史時,人們往往一味強調阿拉伯歷史上的種種衝突,尤金·羅根認為,這是錯誤的,湮沒了阿拉伯世界的引人入勝之處。近期,牛津大學中東史研究教授尤金·羅根的著作《徵服與革命中的阿拉伯人:1516年至今》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引進出版。
  • 中東的亂局,美國為何喜歡扶持猶太人,對抗阿拉伯人
    中東的亂局,美國為何喜歡扶持猶太人,對抗阿拉伯人二戰結束後美國和西方國家確實是在按照他們自己制定的計劃和步驟,對世界在進行改變,與前蘇聯的進行了幾十年的對抗,這個時期猶太民族得到了穩定而充足的發展空間,從而為後來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 尤金·羅根:從「民族主義」到「伊斯蘭」,阿拉伯世界都經歷了什麼?
    (採訪 觀察者網/武守哲) 觀察者網:談及阿拉伯民族主義的崛起和衰落,除去一些顯而易見的原因,如對以色列用兵失敗,巴勒斯坦對約旦遊擊隊的態度導致外交失衡等因素,還有什麼文化或者社會結構上的深層次原因,導致阿拉伯民族主義逐漸衰落了?
  • 清華大學只有3485名教師,你知道牛津大學有多少教授嗎?
    而在世界上,有這麼一所大學,教職工高達13454人,教授、準教授(介於教授與副教授中間)、副教授合計佔比超過九成。而這所大學,培養了64位諾貝爾獎得主。這所大學就是——牛津大學!一、機構介紹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最早成立於1096年,是一所譽滿全球的世界頂級研究型大學,與劍橋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帝國理工學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同屬「G5超級精英大學」。
  • 放任自流的時光中,那些牛津大學的年輕人
    《牛津大學如何塑造了「脫歐派」和英國新首相》的文章中提到:翻開30年前牛津大學發黃的學生報紙,會發現,上面報導的人與當今英國媒體上的保守黨人士是同一批人。1985年,基督教堂舞會,照片中帶領結的男人正是當時就讀於牛津大學的英國現任首相鮑裡斯·詹森。20世紀80年代的剪影瓊斯不是牛津大學的畢業生,卻是位「老牛津人」。他10歲搬到牛津生活,16歲時就到牛津大學博德利圖書館工作。
  • ...Kulldorff)、牛津大學理論流行病學教授古普特(Sunetra Gupta...
    報導稱,兩人邀請哈佛醫學院教授庫爾多夫(Martin Kulldorff)、牛津大學理論流行病學教授古普特(Sunetra Gupta),以及史丹福大學醫學教授傑伊·巴特查裡亞(Jay Bhattacharya)等專家進行商討,阿特拉斯更是多次向美國總統鼓吹這一策略(海外網)* 指導僅供參考,不作為交易依據
  • ...兩人邀請哈佛醫學院教授庫爾多夫、牛津大學理論流行病學教授古...
    報導稱,兩人邀請哈佛醫學院教授庫爾多夫、牛津大學理論流行病學教授古普特,以及史丹福大學醫學教授巴特查裡亞等專家進行商討,阿特拉斯更是多次向美國總統鼓吹這一策略。不過,報導指出,其他專家警告,讓病毒不受控地傳播只會造成不必要的死亡人數攀升,具有極大危險性,醫院也將承受極大壓力,且「群體免疫」通常須等到足夠民眾接種疫苗。(環球網)。[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市商網無關。
  • 牛津大學今年第二起戀童醜聞曝光 涉事教授獲刑,稱「被捕後感到...
    據英國《衛報》22日報導,牛津大學神學教授詹·尤斯登(Jan Joosten)因下載虐童圖片、視頻,在法國被判入獄一年,並被列為性犯罪者。已是四個孩子父親的尤斯登教授承認過錯,並接受了這一判決。▲詹·尤斯登教授。圖據牛津大學官網據悉,現年61歲的尤斯登教授是牛津大學的神學教授,一直被視作傑出學者。他曾先後在比利時、美國和以色列學習,並在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從事教學工作長達20年。2014年,尤斯登正式加入牛津大學,其所在的學院還是電影《哈利·波特》中霍格沃茲魔法學院宴會廳的原型。
  • 柳博贇|牛津教授行騙記
    揭露了「耶穌妻子福音」紙草是學過科普特文的江湖騙子偽造的,而哈佛大學的金教授(Karen King)中計受了騙。這次,他又揭露了另一件學術界醜聞。但是,這次醜聞的製造者不是名不見經傳的江湖騙子,而是堂堂的牛津大學紙草學頂級專家歐賓克(Dirk Obbink)。歐賓克才華橫溢,這一點無可否認。
  • 牛津大學出版社壓箱底的歷史書,一本書帶你讀懂古羅馬
    所以今天小編要把牛津大學的歷史課,搬到你家裡!給所有歷史愛好者推薦一部來自牛津大學的世界史,絕對權威、絕對專業、絕對價值感滿滿。牛津大學一年級新生教材,既是入門級,又是專業級!羅馬塑造了西方的方方面面:政治制度、思想傳統、法律原則、藝術形態、語言文字……牛津大學榮譽教授,也是「牛津世界史」系列的主編和發起人博德曼教授,在談起古羅馬重要性的時候,給出了這樣提綱挈領的論述:「羅馬始終是模仿與效法的榜樣,因而有兩種思想被構建起來
  • 牛津副校長:中國打造世界級大學需獨立精神
    儘管即將離任的牛津大學副校長安德魯·漢米爾頓教授婉言拒絕了告訴亞洲各大學如何應對21世紀挑戰的邀請,但是,他通過一個演講、一次小範圍的討論、一次採訪以及與一些牛津校友進行的兩個小時的閒聊給出了人們需要的答案。香港和內地的大學應該銘記下來。
  • 尤金·羅根:近代同樣積貧積弱,為何中國走向富強,阿拉伯卻沒有?
    尤金·羅根:當我一開始著手闡述阿拉伯近代史的時候,我也反覆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到底哪個時間點才能算阿拉伯近代史的開端。歐洲人把自己的近代史置於18世紀初這樣一個歷史維度中,主要是因為從那時起,現代啟蒙運動開始風起雲湧,並且工業革命也在蓬勃發展。當然,18世紀對阿拉伯世界來說也是個很重要的歷史節點,但我不想把歐洲人的歷史觀加到阿拉伯人頭上。
  • 人類文明的標杆之——牛津大學(圖)
    牛津大學萬靈學院牛津大學位於英國牛津市,英文名為:University of Oxford,簡稱「牛津」,是世界著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學,採用書院聯邦制。牛津大學與劍橋大學並稱「牛劍」,並且與劍橋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帝國理工學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同屬「G5超級精英大學」。 牛津大學的具體建校時間已不可考,但有檔案明確記載的最早的授課時間為1096年,之後1167年得到了英國皇室的大力支持而快速發展。 牛津大學為英語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學,也是世界上現存第二古老的高等教育機構。
  • 張召忠:原國防大學教授,副軍職少將,退休後享受什麼待遇?
    張召忠:原國防大學教授,副軍職少將,退休後享受什麼待遇?張召忠是原國防大學教授,副軍職少將。在電視上,他詼諧幽默,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有一個響亮的雅號「局座」,這是網友對其調侃之語,他欣然接受。不僅如此,張召忠還在網絡平臺上使用「局座」這一雅號。由此可見,張召忠是一位非常隨和的將軍。張召忠已於2015年退休,戎馬一生享受退休後的生活。那麼,張召忠退休後可以享受什麼待遇?
  • 牛津大學教授陳錚鳴:病毒目前還沒變異,現在是黎明前的黑暗
    11月26日,牛津大學醫學院終身教授、流行病學專家陳錚鳴在 「《財經》年會2021:預測與戰略」大會上做出了他的判斷。牛津大學醫學院終身教授、流行病學專家陳錚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不到一年的時間,全球已經有近三百種疫苗,目前約有十幾種疫苗完成了一期、二期,最近據相關研發機構公布的研究結果顯示
  • 9大揭秘:牛津疫苗獲全球最高讚賞,威廉王子也打call
    幾個星期後,牛津大學就有了可用於實驗室試驗的疫苗,立即讓工廠大量生產人體試驗所需的臨床級疫苗,並開始備產——在一定意義上是一次巨大的賭博。4.參與了牛津疫苗試驗的馬克·託什納博士特別指出,「試驗一種疫苗需要10年時間的想法」有誤導性。實際上,「大多數時候,什麼都沒幹」。
  • 驚爆牛津教授自創「一帶一路院士」頭銜給...
    近日,一則關於牛津大學學位頒發的新聞,引爆了英國媒體,引起廣泛關注: 牛津大學一位教授,在去年於上海隆重舉行的頒獎典禮上,向一位香港商人頒發了「毫無含金量」的牛津大學證書。
  • 又見牛津|牛津大學面試再臨光谷劍橋!
    2020年末,喜訊從大洋彼岸傳來:Tenny Guan同學收到了牛津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Computer Science)的面試邀請!繼2017年11月收到2封牛津大學的面試邀請,2019年11月收到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的面試邀請,2020年獲得牛津大學正式錄取後,光谷劍橋學子在2021年的牛劍申請上又取得了階段性的突破。眾所周知,世界頂尖大學在錄取學生時,除學生的筆試成績外,還需要通過面試考察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