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禮送什麼?送健康準沒錯,喝茶有利於人體健康,現在很多人都開始送茶葉。
雖說自己喜歡喝的茶葉是最好的,但是要送人的話,還是要優中擇優。今天就說說,評判好普洱茶的標準是什麼?
看
用心的茶廠做工肯定不馬虎,美觀的茶不一定好,但是好的茶一定是美觀的。
要是外形上勻整規矩,餅形圓潤,餅窩天然,邊緣規整,不缺邊少角那可能是工藝安穩的老練制茶廠。
仔細看茶餅,若厚薄共同,鬆緊適度,油潤光亮,餅面清新是不錯的。至少讓人看的賞心悅目,心裡就認定這茶是不會差的。
熟普的顏色正常情況下呈現黑褐色和紅褐色。而生普是隨著年份的不同而不同,年份短的為墨綠色,年份長的為棕褐色。
摸
摸摸緊實度,茶體疏鬆,依據平等貯藏條件則陳化速度較快,茶體緊實,則陳化速度稍慢。
撬茶看表裡,灑面指茶體外表撒上一些等級較高的茶葉,賣相更好,一口料指整個緊壓茶都是一種等級的茶葉。
聞
茶葉是很容易串味的,所以,聞可以初步判斷茶葉存儲環境的好壞。條件好的存儲環境中的普洱茶,沒有異味。
只有茶葉本身的清香,或者老茶越陳越醇厚的陳香。如果嗅出水悶味、草蓆味,煙燻味、黴味,調料發作的各種刺激性滋味等,都是因為環境不佳導致的。
普洱茶在製造的過程中工藝發作失誤也會發作各種異味,總結,有異味的普洱茶一定不能買,不僅影響品茶的心情,還會有黴變的風險,損害人體健康。
香
單單從外表判斷好壞還是不嚴謹的,茶的品質的要親自「品」的。
洗茶後,先聞其杯底香,品質好的普洱茶其香氣也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產區也是有自己的獨特風味所在。
有的茶杯底無香味,有的若隱若現,有的香氣飄散,有的直澈內心即為高銳。
有的香氣則是製造中呈現失誤導致的,要是聞的是青草味,是由於沒有把採摘的鮮葉炒熟,或是炒的過程中欠火候而導致的生青味。
這類茶葉的寒性較大,一般是不建議飲用的。
色
熟普色湯色隨著發酵的程度而變化著,從發酵的程度來看,湯色的區別是紅豔→紅亮→紅濃→紅褐→褐色→黑褐。
生普的湯色從新茶到老茶是鮮葉色→淺黃→金黃→橙紅。
粘稠度:流水→粘稠流水(就是自來水樣)→油狀(有絲滑感覺)→粘稠(稠密極富質感)。
通明度:剛出堆的新熟茶,茶湯往往會有一個渾濁的時間段。臺地茶一般湯體猶如山洪之水,懸浮物顯著可見。內含物質豐富的普洱茶湯中會有懸浮物,而且不透光,會顯得很有質感。
一款好的普洱茶,湯色呈現出來的,應該是內含物質很豐富的質感,而不是「透」感。
底
衝泡後的茶渣也可以看出普洱茶的品質,主要有三個指標,分別為嫩度、色澤和勻度。這也被稱為「評葉底」,因為葉底最能反映出茶葉品質的高低。
嫩度:從葉底的軟硬、有無彈性可以判斷出葉質的嫩度。葉肉厚軟,不鬆散,葉脈不隆起平滑不觸手,葉邊緣鋸齒狀不明顯,是嫩度嫩度好的表現。
反之手感質硬,有彈性,葉脈隆起觸手的為葉質,葉邊緣鋸齒狀明顯,則是較老的茶葉。葉的大小與老嫩無關,葉片的大小常與茶樹品種有關。
色澤:以生普為例,葉底以嫩綠、黃綠、翠綠明亮為優;深綠較差;暗綠帶青張或紅梗紅葉為差。老生茶葉底以紅豔、紅亮為優;紅暗、烏暗花雜者為差。
勻度:這就要按上述說的標準從老嫩、大小、厚薄、色澤和整碎去品鑑,一致勻稱的說明勻度好,反之則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