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直播教人做粘土娃娃的漸凍症女孩:上天不會辜負努力的人

2020-12-12 澎湃新聞

「那兩三天,我爸媽和我都以為快死了,爸爸端著泡麵一邊吃一邊偷偷抹眼淚,(我)最擔心的是父母,他們一定會很傷心難過……」對於家住無錫市錫山區東港鎮的「90後」女孩向晨曦來說,現在過的每一天都是「餘生最健康的一天」。

身患漸凍症,每天都能感受到生命無可挽回地逝去,但她毅然決定活出精彩——寫小說,繡十字繡,做遊戲代練,做網紅直播,以及開設自己的粘土手辦學院教殘疾孩子學手藝……她身殘志堅,認真做粘土娃娃的視頻傳到網上,吸引了網友的大量圍觀,還登上了熱搜榜,在網上爆紅。6月19日,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來到向晨曦的家中進行採訪,她告訴記者,在網上走紅是她萬萬沒有想到的,「我知道生命的長度已無法控制,所以我想努力拓展生命的寬度。」

戴著呼吸機做手辦的姑娘

八歲被查出患有漸凍症

6月19日,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來到了向晨曦位於無錫市錫山區東港鎮的家中。晨曦一家是湖北人,這是他們租住的房子,父親在無錫一家工地上做泥瓦工,母親負責在家照顧晨曦的起居。

向晨曦說,一家人無論窮富,都要在一起,所以媽媽和她一起跟著爸爸來到了無錫,她非常感謝爸媽沒有讓她變成留守兒童。記者注意到,他們居住的房子是毛坯房,並沒有裝修,只有晨曦的房間用粉紅色的牆紙簡單貼了一下。記者來的時候,她正戴著呼吸機製作粘土娃娃。她穿著一身網上買來的粉紅色漢服。她告訴記者,衣服花了六七十元,因為考慮價格,下單讓她猶豫了好久。現在她一天必須要睡滿12個小時,不然身體受不了。呼吸機戴的時間太長,容易耳鳴,而且脖子僵硬。所以每隔兩三個小時,她就要躺下休息一會。她以前兩三天可以做一個娃娃,現在可能需要一周時間。她狀態最好的時候,一個月能做二三十個。

向晨曦戴著呼吸機在家裡製作粘土手辦

1993年出生的向晨曦,有一個普通而幸福的家。

變故發生在她8歲時。那一年,她經常無緣無故地摔倒,次數多了,家人不放心,就帶她到醫院進行檢查,被告知女兒患上了漸凍症,一種無法根治的世界性疑難雜症。

按照醫生的說法,這種病最常見的患者3歲左右發病,不能奔跑不能跳,很容易摔倒,12歲不能行走,20歲生命就會結束。

向晨曦的媽媽決定辭職在家,全心全意照料女兒。本就是一個並不富裕的家庭,如此一來,巨大的經濟壓力和精神上的壓抑,壓得這個家庭幾乎喘不過氣來。而對於小晨曦來說,從最初的不敢相信到後來的接受現實,身體、心理都不知道經歷了多少磨難與煎熬,也經歷過幾次與死神擦肩。

雖然面對不能承受生命之重 ,小晨曦卻很懂事,她早早就知道自己和別的孩子不一樣,也知道父母的艱辛,和對她始終不變的愛。

媽媽任勞任怨專門在家照顧自己,爸爸拼命在外工作,父母沉甸甸的愛,成為她努力「活著」的最重要支撐。「愛我的人讓我明白,生命的長度我不能控制,但我可以拓寬它的寬度,讓餘生的每一天都有意義。」

輟學後「宅」在家裡工作賺錢

幹過許多兼職

「生活以痛吻我,我願報之以歌。」向晨曦在一篇自己的文稿中,這樣說道。

工作、賺錢,讓家人看到自己的努力,感受到自己活得很精彩,就是她的「報之以歌」。

2011年輟學後,18歲的向晨曦便想盡辦法「宅」在家裡工作賺錢,希望給父母減輕一點負擔。那幾年,她寫過小說,繡過十字繡,做過遊戲代練,幹過一堆網絡零散的兼職,沒有穩定收入甚至還被騙過錢。

直到找到一份淘寶客服的工作,向晨曦才終於有了微薄但還算穩定的收入。她說,經濟獨立不僅使自己感到快樂和輕鬆,親戚鄰居們看自己的眼神也不再只是同情可憐,還有認可和誇獎,自己也不再那麼自卑了。

後來,她又找了一家店鋪,每天幹兩家店鋪的客服工作。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也為了更好地生活,她用攢了一年半的工資買了一輛代步工具——電動輪椅。從此,她得以走出家門,看到五顏六色的野花,綠油油的野草,悠悠流淌的小河。她貪婪地欣賞著外面的風景,大自然的一切都是那麼美好。

向晨曦能夠坐著輪椅看外面的世界

生怕沒有下一次出來的機會,每一次出門她總是拿著手機不停地拍照拍視頻,甚至有很多拍模糊了的也不捨得刪除,「想把眼前的景色記錄下來,以便日後細細回味,慢慢地我更感覺到生命是有意義的,我要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愛上創作粘土手辦

化身「人氣勵志手辦娘」

2016年,受到一位聾啞姑娘的感染,向晨曦開起了網絡直播,做起了「人氣勵志手辦娘」,在網上擁有很多的粉絲。

她說,做手辦直播,是她無數兼職中的一個,卻在如今成為自己的「主業」,還是源於真正的喜歡。作為年輕的江南女孩,向晨曦愛打扮,愛美,也愛動漫,「萌化」了的手辦創作,一下子俘獲了向晨曦的心。

向晨曦的「手辦直播」是在「業餘」時間做的。原本喜歡做各種各樣手工的她,自學手辦創作,朋友發送自己的照片過來,她很快就可以把對方的Q版形象捏出來。在眾多善良可愛的粉絲與主播的支持下,她的手辦訂單越來越多。

向晨曦製作的粘土手辦

作為一個愛動腦筋的年輕人,她還琢磨了不少獨家的製作技巧,所以她的作品頗受客戶喜歡,在網絡上的名氣也越來越大。

去年三月,她收了第一個徒弟。隨後她開始了「晨曦粘土學院」在線教學活動,變得越來越有名,收穫了大量的粉絲。

手辦直播每個月收入低的話兩三千,高的也就五六千,但作為一項愛好,她樂在其中。

向晨曦製作的粘土手辦

自學做手辦4年,創建晨曦粘土學院1年,目前,她已經是抖音人氣勵志手辦娘。

這位「漸凍症」女孩,也變得越來越自信。2018年冬,一場白雪覆蓋了大地後,向晨曦央求媽媽,在雪地上拍了張美美的照片:裹得嚴嚴實實的她,坐在輪椅上,笑靨如花。

向晨曦坐在輪椅上笑靨如花

直播上課收了260多位徒弟

媽媽笑中帶淚

這當中,這份「兼職」帶給媽媽的自豪,最讓向晨曦開心。

因為身體原因,向晨曦做手辦能自如動作的範圍,只有一隻手掌大小,做不了的地方就得麻煩媽媽來幫忙。「剛開始老媽是抗拒的,但是被我的軟磨硬泡所徵服,現在的她被我培養得能做些簡單的小裝飾物啦!」

因為女兒的這份事業獲得了很多肯定,吸引了很多朋友,媽媽也忍不住在外人面前誇讚起女兒,朋友或者是鄰居都不時前來家裡參觀。向晨曦說,前幾年鄰居提到自己,都是生病了、殘疾了,不能走路,好可憐好可惜。但現在大家還會加上「心靈手巧,孩子怎麼那麼聰明」等話語,讓一向好面子的媽媽揚眉吐氣了,她也感受到了自己努力的意義。

向晨曦和她做的手辦

這兩年,通過越來越多的與網友接觸,特別是與殘疾人朋友的交往,她產生了一個想法,免費教其他對手辦感興趣的殘疾人一起做手辦、創業。她說,自己的病在加重,身體越來越虛弱,能做手辦的時間也越來越少,「我想把這門可愛的藝術傳播出去,把我自學摸索得到的經驗技巧傳授給大家,讓想學習做手辦的人少走彎路。」

到如今,「晨曦粘土學院」在線學習的學員們達到了260餘位,包括30多位殘疾人。通過她精彩生動的講課,小徒弟們如今的作品都很不錯。

向晨曦開直播教授手辦製作

為了讓徒弟們學得更好,再考慮到自己的病情越來越重,她還自己錄製了一套適合新手學習的視頻教程,與大家進行分享。

疫情期間仍在忙碌

製作手辦為中國加油

今年2月疫情期間,向晨曦遭遇了一次「生死考驗」。因為肺動脈高壓,入院大半個月做手術,一度危在旦夕。那幾天,包括她自己在內,全家人都感覺向晨曦過不了這一「關」了。在醫院裡,爸爸端著泡麵一邊吃一邊偷偷抹眼淚,媽媽則默默無語。

一度,向晨曦還跟醫生說要遺體捐贈,並錄了個視頻立遺囑,甚至還交代了粘土學院的事情。所幸,最終她挺了過來。不過,出院後仍需要戴著呼吸機才能繼續做手辦。「平躺時心臟壓力更大,會很不舒服,每天要戴15到18個小時的呼吸機,離開的話會比較累。」

可她依舊不放棄,堅持做好在線教學,一門心思要把做手辦這門手工藝術傳播出去,幫助更多喜歡手辦的小夥伴,特別是殘疾人朋友,希望能幫助他們學好手藝,甚至是創業,從而找到生活的希望。

實際上,即使是疫情防控最緊張的時候,她也仍在堅持。她還捐出了一部分自己的積蓄,為武漢加油,為抗擊疫情貢獻力量。「希望能安撫大家面對疫情恐慌的情緒,向大家分享保持積極向上心態的經驗。」

疫情期間向晨曦做手辦為中國加油

她說,在「漸凍症」患者中,自己屬於比較輕一點的類型,惡化較慢一些,屬於「慢版霍金」,但最終的結局都是一樣的。看著自己逐漸失去控制的雙手雙腳,卻無能為力;知道以後會全身癱瘓甚至呼吸都會變得困難,倍感恐懼;為無藥可醫感到絕望……對於向晨曦來說,從8歲發病到現在過的每一天都是餘生最健康的一天。

如今,她相信,努力奮鬥,她一樣可以擁有一個精彩的人生。她要在這有限的生命裡活出美好,讓每一天都有意義。

「相信上天不會辜負任何一個努力的人,相信晨曦也能等到奇蹟發生的那天,上帝會將我解凍,晨曦也能像只自由的鳥兒一樣出去飛翔。」這是晨曦的心願。

紫牛新聞記者|張建波 丁波

編輯|張冰晶

剪輯|萬惠娟

主編|陳迪晨

圖片來源 受訪者提供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轉載拒絕任何形式刪改

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紫牛新聞常年法律顧問:

北京大成(南京)律師事務所唐迎鸞律師

原標題:《【紫牛頭條】開直播教人做粘土娃娃的漸凍症女孩:上天不會辜負努力的人》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漸凍女孩戴呼吸機做粘土娃娃 自強不息的精神感動眾網友
    漸凍女孩戴呼吸機做粘土娃娃 自強不息的精神感動眾網友時間:2020-06-18 21:23   來源:廣東公共頻道DV現場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漸凍女孩戴呼吸機做粘土娃娃 自強不息的精神感動眾網友 最近 有一門網課走紅了 網課中的老師漂亮溫柔 拿著小剪刀 慢條斯理地教做粘土娃娃 她的成品都非常精緻
  • 「漸凍女孩」做粘土娃娃線上開課:殘疾學生免費教
    「漸凍女孩」做粘土娃娃線上開課:殘疾學生免費教 2020-06-26 03: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漸凍女孩戴呼吸機做粘土娃娃
    漸凍女孩戴呼吸機做粘土娃娃 2020-06-19 09:03:43  來源:時間視頻      近日,江蘇無錫,一位名叫「晨曦」的女孩戴呼吸機做粘土娃娃的視頻走紅
  • 「漸凍」女孩做粘土娃娃走紅!教會孩子和殘疾人!致敬生命!
    生命,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講,都是寶貴的。生命的意義,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在面對已知生命的終點之時,很多人未必能夠淡定,也未必能夠勇敢地去面對!而有些人,在明知道生命即將走向終點的時候,卻能夠用自己最後的光和熱給人們帶來溫暖,更讓我們感受到了一種人性的光輝色彩!近日,無錫一位網名叫「晨曦」的女孩兒,因為製作精美的粘土娃娃而走紅網絡,並且在線開辦了手工粘土學院,來教授學員,目前已經教授了260多個學員,其中還包括二三十位殘疾人。
  • 漸凍女孩戴呼吸機做黏土娃娃:面對挫折,怎樣引導孩子?
    孩子在學校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甚至被人欺負,會不會告訴父母?如果這根溝通的線斷了,一定很危險。家長只能看到表面,而孩子,即便內心對老師十分牴觸,在家長面前,對老師也會畢恭畢敬,看不出任何問題。第二件事這個新聞,感動了很多人——近日,江蘇無錫,一位名叫「晨曦」的女孩戴呼吸機做粘土娃娃的視頻走紅。8歲時,「晨曦」被查出患「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症」。每天要戴15-18個小時呼吸機的她,開辦了手工黏土線上教學,還對殘友免費授課幫忙銷售。
  • 做黏土娃娃的漸凍少女,玩轉籃球的獨臂少年,和命運搏鬥的人真颯
    一、漸凍女孩「晨曦」:命運的大手扼我之喉,那我就帶著呼吸機做黏土在江蘇無錫,有一個女孩「晨曦」,在鏡頭下有一雙巧奪天工的手,捏出栩栩如生的黏土,從動漫人物到自創角色,每一個都讓人不得不稱讚「簡直美爆了」,更有人說:我想要這些黏土娃娃,我更想要那雙捏出這麼好看粘土娃娃的手。
  • 冰桶挑戰聯合發起人奎恩去世,讓我們了解「漸凍症」 關愛「漸凍人」
    奎恩在2013年3月8日被診斷出患有漸凍症,他與漸凍症的鬥爭長達7年。 奎恩的支持者在臉書上宣布了奎恩去世的消息,「我們將永遠記住他在抗擊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LS,俗稱漸凍症)的不懈鬥爭中的靈感和勇氣。」 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協會說:「帕特以積極和勇敢的態度對待漸凍症,激勵了周圍所有人。
  • 漸凍症女孩苦練畫畫30年,仕女圖是她唯一驕傲,專家卻說缺少靈魂
    然而,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僅只有霍金教授一個人,其實還有許多像霍金一樣的人。她是江玉婷,漸凍症患者,卻用自己的努力,創造出人生的奇蹟。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對於很多人而言,始終都不能明白健康大於一切,只有等到自己漸漸變老的時候,方能明白一切。 在人生之中,很多人選擇揮霍人生,原因是他們自認為有揮霍的資本。然而對於一些人而言,他們的人生卻是有些可憐,甚至是值得同情的。正如這個患有先天性漸凍症的江玉婷,從她小時候開始,她的一生便被扣上悲痛的標籤。
  • 抗疫英雄張定宇微笑講訴自己的漸凍症:努力工作是因為我熱愛生活
    他沉默了一會兒,平靜地提起那個埋在心裡的秘密:「我是一個漸凍症患者,雙腿已經開始萎縮,全身慢慢都會失去知覺。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裡,搶回更多的病人」。這個身患漸凍症還全力奔跑在武漢抗疫戰場的男人,便是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
  • 漸凍症女孩苦練畫畫30年,畫出仕女圖,卻被專家評:沒有靈魂
    對於每個人來說,生命是公平的,命運卻是不公平的。對於某些人來說,在普通人看起來易如反掌的事情,他們則需要花幾倍甚至幾十倍的時間來完成。在這一點上,"漸凍症"患者汪玉婷就深有體會,她直面命運發起的挑戰,在繪畫方面達到了一般人也難以達到的高度。汪玉婷得到了大眾的認可,專家卻批評她的仕女圖沒有靈魂。"漸凍症"女孩1978年.汪玉婷出生在浙江省華埠鎮。
  • 「漸凍症男孩」因愛「破冰」,創造生命奇蹟!
    活動的聯合發起人之一奎恩,曾與「漸凍症」(ALS,肌萎縮側索硬化)頑強鬥爭了7年。他樂觀的精神和不屈的意志,激勵過很多「漸凍症」病患。同時,因為「冰桶挑戰」活動廣泛的影響力,「漸凍症」這種罕見病,開始被大家熟知和關注。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有20萬左右的「漸凍症」病患。
  • DIY手工製作:超萌的粘土娃娃,軟陶或橡皮泥都可以做的小手工
    今天我們用粘土做一個可愛的金髮小女孩吧。只要跟著我的步驟一步一步來,肯定會做成功的。如果身邊沒有粘土,用軟陶或者橡皮泥也一樣可以做的。紫色粘土搓成兩個水滴型,用手指把尖的那頭輕輕壓扁,作為娃娃的小鞋子。
  • 一位「漸凍症」患者的自訴
    本書來自一個臥床10餘年的「漸凍症」患者,從病人的視角講述了患病20年的心路歷程,描繪了病人與親人,病人與陪護人員,病人與醫生,病人與訪客及過客之間的許多軼事。這本書不僅僅是對病人,也是對每一個健康人的一劑精神良藥,讓你能用愛去解凍人生,做人生的強者、生命的勇士。
  • 關注罕見病:幹細胞能給漸凍症患者帶來哪些改變?
    比如,漸凍症作為一種罕見病並不「罕見」,據不完全統計,在我國就有22萬患者,擴大到全球遠遠不止這個數字。 目前漸凍症缺乏特效藥,很多患者都急盼有效藥物來控制該疾病的發展。
  • 外媒:「冰桶挑戰」發起者之一因漸凍症去世 享年37歲
    參考消息網11月23日報導據美聯社紐約州揚克斯消息,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漸凍症)協會稱,漸凍症患者帕特·奎因於當地時間22日去世,享年37歲。他在7年前參與發起了為漸凍症患者籌款的「冰桶挑戰」,在全球籌募了2億多美元。據報導,奎因在2013年確診漸凍症。
  • 電影《給我1天》有望明年上映,王祖藍演漸凍症畫家
    王祖藍向新京報記者透露,他在片中飾演一名患有漸凍症的畫家,與過往作品相比有很大突破。電影《給我1天》根據李敏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一個身患漸凍症的城市速寫畫家(王祖藍飾),在病情惡化前終於鼓起勇氣,向暗戀多年的小學同學(蔡卓妍飾)表白的愛情故事。李敏曾擔任電影《喜劇之王》《拆彈專家》《掃毒》系列的編劇。
  • 「85後」漫畫師辭職照顧漸凍症父親 靠賣畫為生描繪童年和父愛
    33歲,正處於為夢想打拼的年紀,可王和平最終還是選擇離職,日夜陪伴患有漸凍症的父親,靠賣畫養活一家五口。今天是第19個世界漸凍人日。「漸凍症」,醫學上稱「肌萎縮側索硬化症」(簡稱ALS),發病率為十萬分之四,90%患者存活期不超過5年,被世界衛生組織確認為五大絕症之一,患者大腦意識清醒,但肌肉持續萎縮,活動能力逐步喪失,好像身體被「凍」住一樣。
  • 特別報導|父親節也是世界漸凍人日:他們等待「解凍」的那天
    李恩(化名)來自深圳,是漸凍人家屬。6月中旬,她剛剛陪同身患漸凍症的父親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做完手術。她的父親今年65歲,發病不到兩年,就已影響到了吞咽功能,為了後續的營養支持,李恩說服父親同意做胃造瘻手術。李恩和父親。
  • 《給我1天》首曝先導海報 王祖藍演漸凍症畫家
    電影講述了一個身患漸凍症的城市速寫畫家,在病情惡化前終於鼓起勇氣,與暗戀多年的小學同學表白的愛情故事。《給我1天》首度曝光的先導海報中,蔡卓妍、王祖藍步履輕盈地並肩而行,只見蔡卓妍笑靨如花,洋溢著愉悅之情,王祖藍則似乎在說著俏皮話,盡顯歡快氛圍。兩人身後的香港街景則以手繪方式呈現,黑白筆墨勾勒出已被拆除的城市建築,唯有大榕樹被粉色瀰漫,童話感滿滿。
  • 為愛而歌 「漸凍人」歌手楊學峰在蓉勵志開唱
    封面新聞記者 劉皓洋「活著就別怕路坎坷,每個人都應該讓自己的生命多姿多彩。」29日,「漸凍人」楊學峰繼2014年首次在成都舉辦演唱會後再次來到成都舉辦唱聊會,他向在場的數百名中小學生們講述了自己不向命運低頭,堅持追求音樂夢想的成長故事,動聽勵志的歌曲感動了現場的中小學生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