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看到一段話:
「婆媳婆媳,十年看婆,十年看媳。大部分婆媳關係不好,問題在於前面十年看婆。人都是相互的,你全心全意對別人,別人也會全心全意對你。」
這句話實在有理,人心都是肉長的,對許多家庭來說,當婆婆對兒媳婦真心實意,關懷備至,在婆婆年齡增大後,大多數兒媳婦都會盡心照顧婆婆。
自古以來,婆媳關係都困擾著許多家庭。婆婆作為母親,生養兒子一場,兒子是生命的支柱和希望,一旦兒子結婚,一個陌生女子成為兒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往往會非常失落。
這時候,有些婆婆認為兒媳搶走了自己兒子,內心非常抗拒,一旦家庭發生矛盾,總是偏向自己的兒子,而忽略了兒媳婦的感受。
作為老人,隨著年歲漸長,身體狀況一日不如一日。當生活不能自理那一天,很少有兒子放下工作回家貼身侍候父母,這個責任大多會落在兒媳婦的身上。所以聰明的婆婆懂得從兒媳婦進家門那一天,就善待兒媳,也算是給自己積福。
鄰居周大媽就是一個活得通透的老人,她有一個獨生子,兒子結婚後,她將兒媳婦當成自己女兒一樣疼愛。因兒子長年賭博,兒子兒媳離了婚。離婚後,兒子欠下巨額債務跑了,周大媽與老伴省吃儉用幫助兒子還債。
兒媳婦得知後,為了減輕他們負擔,帶著孩子住進老倆口的家,陪伴照顧老人,一同替他們還債,這讓周大媽非常感動,逢人就說:「對兒媳婦好,是我這輩子做的最正確的事。」
01.婆婆疼愛照顧兒媳婦
周大媽自小生活在一個三線城市,退休前,她和老伴都是普通職工,退休後,兩人月工資合起來8000多元。
他們有一個獨生子,在他們所在的城市工作。兒子結婚時,周大媽和老伴用手裡全部積蓄給兒子買了房。兒子和兒媳是高中同學,兒子追求兒媳多年,總算塵埃落定。
婚前,當兒子第一次將兒媳婦領進家門時,兒媳婦的懂事禮貌讓周大媽越看越喜歡,當時就給了她一萬元的見面禮。兒子結婚後,每周末小倆口會回家看望他們,周大媽恨不得將全部手藝派上用場,讓兒子兒媳吃好。
平常他們上班忙,周大媽有時做了好吃的,會用飯盒提著,趕在兩人下班時坐交通車送過去。看到兒子兒媳的笑臉,周大媽的心裡非常滿足。
一年多後,兒媳婦懷孕了,周大媽白天去給兒媳婦做飯,晚上坐交通車回家。兒媳婦生下孩子後,因她母親遠在外地,正在照顧兒媳婦弟弟的孩子。從伺候月子到帶孫子,都由周大媽與老伴負責。
早上在兒媳婦出門前趕到他們家,晚上,等兒子兒媳婦回家吃完飯後再回自己家,這樣的生活一堅持就是三年,直到孫子上了幼兒園,老倆口才算清閒一點。
有一天,兒媳婦在單位打球不小心腿部骨折,在醫院住了一周,做完手術後,腿上打著石膏搬回家來,三個月沒去單位上班。周大媽每天給兒媳婦又煮骨頭湯、又燉雞湯,一直侍候到她上班。
周大媽的做法讓兒媳非常感激,她本來就是善良體貼之人,婆婆這種做法,讓遠嫁的她感覺暖意無比,對兩位老人更是百般孝順。逢年過年,給老倆口買吃的穿的,單位休年假時,還帶著他們到外面出遊。
02.兒媳婦陪伴照顧老人
但周大媽的兒子喜歡賭徒,結婚後毛病依舊未改,兒子每月不高的收入全進了賭局,不夠時,還跟兒媳婦要,為此兩人矛盾不斷。
有了孩子後,兒子更是常常夜不歸宿,沉迷賭局,還染上家暴的惡習。為此,小兩口經常大打出手,家裡能摔的東西幾乎快要摔完了,無奈之下,兒媳婦提出離婚,兒子也答應了。
離婚後,4歲孫子歸兒媳婦撫養,房子是周大媽與老伴婚前買的,屬於老倆口財產,兒媳婦帶著孫子搬出家租房居住。
離婚不久,周大媽發現,兒子在外欠了近一百萬的賭債,要帳的人經常堵到家門口放出狠話,這時,兒子卻從家中失蹤了。
無奈之下,周大媽將給兒子買的房子賣了,還掉大部分債務,剩餘三十多萬,老兩口開始省吃儉用幫兒子還債。
這事,不久就被兒媳婦知道了,她來家中看望兩位老人,看到冷清悽涼的家,看到老倆口突然增多的白髮,沒人照顧不說,還要替不爭氣的兒子還債,再想想這麼多年兩位老人對自己的照顧,兒媳婦決定帶著孩子住進前公公婆婆家裡,陪伴他們,幫助他們還債。
住進公公婆婆家後,每月,她所掙工資留夠自己生活費後,剩餘錢全部交給婆婆。而自己長年來沒有買過一件新衣服,也沒有買過一套好的護膚品。
原本冷清的家,因兒媳婦的到來,家裡有了生氣。孫子在老人身邊「爺爺、奶奶」叫得歡暢,兒媳婦又在一旁貼身照顧,周大媽與老伴的生活再不孤獨了。
下雨下雪天,周大媽心疼兒媳,不讓她去幼兒園接孫子。平常,兒媳婦喜歡吃啥她就做啥,三代人在一起其樂融融。
雖然沒有血緣關係,但周大媽用自己的真心,換來了兒媳婦的傾心相待。
寫在結尾:
婆媳之間,從素昧平生到親如母親,是用一點一點的真心付出換來的。
作為老年人,千萬不要認為兒媳進了家門,就搶奪了自己兒子。抱持這種觀點的婆婆,當小夫妻之間發生矛盾時,處處站在兒子一邊,擔心自己兒子吃虧。在兒子多幹了一點家務活時,又對兒媳婦橫加指責。
這樣的婆媳關係很難處理好,當兩個女人在家中不斷發生戰爭,最難受的是夾在中間的兒子。
聰明的婆婆懂得尊重兒媳婦,處處替她著想,關心照顧她,讓兒媳婦感受到家的溫暖,也讓自己的晚年多了一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