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房價上漲限制未買房居民消費,如今房地產導向有新意

2020-12-24 騰訊網

房地產很重要,重要的不是它可以繼續被鼓吹,可以繼續影響其他實體經濟的發展,而是更應該去解決房地產的問題。這次會可以說非常鮮明地把房地產問題高度化,解決好大城市住房問題被擺到了檯面上。

所以對於過去我們說房地產到底有沒有擠壓老百姓消費,我認為再爭論已經毫無意義,因為你被擠壓了,就一定有人沒有被擠壓。為什麼這麼說呢?對於有專家表示,房地產非但沒有擠壓消費,反而還為他們創造了財富。這話不能說錯。但是對於廣大普通老百姓來說,可能買一套房並沒有因此而讓財富得到實質提高。

這就是所謂的紙面財富。坐擁千萬房產卻過著乞丐般的生活雖然有點誇張,但確實是血淋淋的現實問題。可以說高房價成了有錢人的賺錢工具,成了炒房者的財富工具。

這次國家認識到大城市的住房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其他消費,可見是當務之急需要解決好的。

12月19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助理教授張宇在論壇上表示,住房問題是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主要堵點,要通過增加租賃住房的供給,降低人民滿足基本居住需求所需要付出的住房支出。居民的「錢袋子」受限於住房市場,使得牽引供給的需求無法有效形成。房價上漲限制了未購房居民的消費力,而租房市場對此起到了有利的緩衝作用。

這似乎與我們的會議完美地形成了有效印證。要想讓經濟問題增長,過去的老路行不通了,而未來中國經濟發展將主要通過消費來拉動,而且更傾向於內循環,房地產必須創新發展,把過去過度擠佔的資源讓出來。

怎麼辦?如果大家還為住房發愁那就不可能有消費的大幅增長。因為廣大老百姓受住房消費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有報告顯示,我國城市家庭更偏好買房,住房資產佔比高達77.7%,接近8成,是美家庭住房資產佔比(34.6%)的2倍之多。

曹德旺的話或許更實際,「我們是有一個龐大的消費市場,但我們大多數人最大的消費支出可能就是花錢買房子了。除了房子,可能大多數人平常真正的消費需求和支出並沒有多少。而且特殊時期還沒有真正過去,消費還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是我們真的愛買房嗎?不是,而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在我看來,張宇教授說得比較含蓄,他認為房價上漲限制了未購房居民的消費力,其實買了房的也有很大一部分受到了影響。沒買房的攢錢買房,買了房的就輕鬆了嗎?顯然不是。

我不想販賣焦慮,因為無論有房沒房都是自己的選擇,沒必要過於焦慮,希望都能保持一顆平常心。我們要理性認識到,買了房的約束力更強一些,因為每月要給銀行還貸,這種壓力可能更大一些,但你完全可以很享受有房的日子,心理上享受,可事實上消費水平自然是會受到影響的。

12月20日,北大國發院名譽院長、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表示,房價太高不利於勞動力流動,造成內循環「堵點」。一是戶籍制度阻礙了勞動力的流動,二是房價太高也不利於勞動力的流動。「我們應該深化戶籍制度改革,並且在房地產上面回歸『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樣的政策導向」。

住房問題說到底是高房價問題,但顯然解決問題不可能繼續延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思路,我認為堅持房住不炒這個路子是對的,特別是租房市場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是接下來化解高房價問題並且拉動消費非常重要的一環。

如何打消過去大家不願意租房的顧慮?我認為新的政策導向已經有新意了。

第一,堅持房住不炒,構建房地產市場穩定格局,大家不用再過多擔心今天不買房明天就大漲,房價穩定了,大家就不著急了,該買房則買房,而且大漲預期降低了,欲望也就弱化了,我敢說過去大多數買房是衝著房價上漲去買的。

第二,再次強化租購同權。大家不願意租房,很大程度上由於租房不能享受到買房的落戶、入學、醫療等方面的權益。雖然不可能完全同權,但是可以無限拉近這種距離感,不能完全割裂。

第三,為租賃市場提供更為豐富的用地保障,包括傳統的土地供應,還包括集體建設用地、企事業單位閒置土地等。這些可以有效增加住房供給,穩定房價穩定租金,按照自住原則可以真正解決新市民等的居住問題。

第四,監管會更加全面到位。過去在這方面是欠課的,此次大篇幅地部署住房租賃市場的發展,可以看出未來在這方面的一個力度,監管也一定會更加完善。只有租賃環境改善了,大家才敢租房願意租房。

相關焦點

  • 北大專家:房價上漲,限制了未購房者的購買力!網友:說的對
    北大專家:房價上漲,限制了未購房者的購買力!網友:說的對房地產市場化已經有20餘年的歷史,這些年對於房地產市場來說是萬千變化,樓市發展速度完全超出了很多人的預料,房價的上漲速度堪稱歷史奇蹟。這些年房價上漲的情況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房價的上漲其實也是資產的上漲,一些早年就買房的人,現在身價通過房子增值了幾十萬甚至幾百萬,這讓多少普通人羨慕不已,於是全民買房時代來臨,但房價的過快上漲,也讓後面還沒有買房的人壓力越來越大,房價合理可以刺激經濟的增長,可以幫助其他上下遊企業共同發展,可以讓每個人都住有所居,可如果房價高了,那麼就會讓人們的居住壓力越來越大
  • 房地產暴富時代結束,專家:房價上漲是好事,說明人民越來越富有!
    房價漲得越兇,買房的人就越開心,不過總有一小部分人喜歡用小手段炒房,哄抬房價為自己謀取利益,甚至連不少鼎鼎有名的經濟專家教授也出來為「房價上漲」站臺,絲毫不顧還沒買房的人心情
  • 北師大教授:中國房價其實並不高!你買不起房子不代表別人買不起
    但是面對現如今這麼高的房價,有不少經濟學家和房地產專家卻認為房價還並不高,房價還有很大的上漲空間。在其中,北京師範大學的教授董潘就是看漲房價的佼佼者,其多次發表了關於房地產的驚人言論。比如「你買不起房子,不要說是房價太高,現在中國的房價真的不算高」;比如「只有房地產才能拯救經濟,買房就等於愛國」;還比如「未來還有4億人進城,北京房價將漲到80萬/平方米」。其實從潘教授的觀點中可以看出,他認為為了發展經濟,房價就必須要上漲,你買不起房子不代表其他人也買不起房子,買不起房子是個人的問題。
  • 真相|疫情正刺激全球房價上漲
    事實卻是,儘管各國的GDP都在創紀錄的飛速下降,第二季度全球房價卻同比增長4%,十個高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中有八個的房價在漲,無論是北美、歐洲還是日韓,房地產都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經濟越差,疫情越嚴重,房價漲的越高;房價飛漲,資本往房地產湧入,其他行業缺乏資金驅動,讓經濟更看不到復甦的拐點。
  • 為什麼一線城市房價那麼貴,該在一線城市買房?還是回去買房?
    要搞清房地產的邏輯,最基本其實就是人始終是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村裡的想進城定居,三線居民想買二線的房,二線的想買一線的,這就造成城市的人口波動。在不考慮嚴重通脹的,情況下人口下降的城市,長遠看房價一定跌,人口增長的城市,長遠看房價一定漲這是根本的邏輯。
  • 2020房地產新政,房價只漲不跌的時代不復存在,你怕不怕?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目前國內的房地產行情跟以前有一個很大的區別。以前很多人都在想辦法買房投資,有關數據顯示,我們國家居民有將近80%的薪資收入,都會用來買房或者是還房貸,或者是花在房子裝修,買家具上面。那麼中國人為什麼對房子投入這麼大,這麼喜歡買房呢?主要有兩個原因。
  • 5年之後,房價會是現在的2倍?專家:房價回到5年前水平才合理
    根據數據顯示,房產佔據著城鎮居民資產的77%,而作為家庭重要的資產,很多人認為房價已經變得不能下跌了,因為下調房價,就意味著擁有住房人的財富在「蒸發」,在近期河南地產開發商就「聯合一致」在不降價說明中,就有這麼一條:降房價對整個行業發展不利,同樣也會使得擁有住房的人資產「縮水」。
  • 2021年房價是上漲還是下跌?專家6字道破近5年房價走勢!
    距離2020年結束還有一個月,相信還有不少人仍徘徊在買房與不買房的路上,猶豫不決。到底該現在買房還是明年買房?2021年房價會上漲還是下跌?未來房價走勢如何?點擊查看分析師文藝復興問答:一衝動買了一套有硬傷的房子,後悔極了,該怎麼辦呢?公積金不滿足連續繳存12個月 還能貸款嗎?
  • 房子不再吃香,「這個消費」超過買房?專家:錢要用在刀刃上
    顯然,在教育培訓面前,買房已經算是落伍的事情了。實際上,國人不再把買房當作頭等事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第一,這些年房價越來越上漲,越來越多的人買不起房,本來在一線城市還可以首付貸款買房的,由於房價的上漲,現在只能在二三線城市付首付買房。再加上這些年來,該買房的人都買了,剩下就是沒有能力買房的人了。過去房價上漲,是有一定的稀缺性,現在房子趨於飽和。
  • 如今房價居高不下,為什麼買房的人越來越多?原因是什麼?
    目前,房價持續在高位徘徊,並沒有大幅回落的意思,而另一邊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密集出臺,中央高層不斷重申「房子是用來居住的,不是用來炒作的」理念。但從現有的房地產成交數量來看,買房的人還是那麼多,並沒有停止入市購房的腳步。那麼,在房地產趨勢並不樂觀的情況下,買房的人為什麼還是這麼多?
  • 普遍的房地產理論已經結束?高房價終於原形畢露,不再是以前的房
    每個人都應該有一個正常的心臟治療。不過,從以往經驗來看,當經濟發展減緩,有些人喜歡讓大做文章,提高「地產無所不能」,認為只有房地產能夠刺激經濟。不,最近,一些業內人士也重申了在經濟發展中房地產的作用。前幾天,「只有房地產可以拯救中國經濟」兩年前,董潘教授再次公開表示,他會用房地產來刺激經濟。
  • 清華大學李稻葵:房地產調控「勁兒使反了」
    所有人都清楚,過去20年投資買房可以說是「穩賺不賠」!投資客花個100萬買套房,不管哪座城市,拿在手裡幾年後賣出,妥妥的賺個幾十萬!然而,近年來全國房價漲幅逐年縮窄,波動幅度變小,投資買房難度增加。如此看來,房價波動彈性越來越小,投資獲利的空間也跟著變小。當然,有投資者並不甘心,認為房價波動小並不意味著房子沒有了投資價值!可我們深入分析另外一個問題:房子夠住了嗎?如果房子夠住房價上漲還能持續嗎?回答清楚這個問題,相信就明白今後該不該買房投資了。
  • 越來越多人開始厭惡房地產,不願意為高房價買單了,原因是什麼?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國人痴迷於房地產,只有手裡有足夠的資金,就去做房地產開發,再不濟也會買幾套房子,等房價上漲後轉手賺差價,但是房價漲到如今的高位,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很多文章的評論裡,頻繁出現聲討高房價,呼籲大家暫停的買房的聲音,那麼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厭惡,甚至抨擊房地產了呢
  • 鄭州房價連跌三年,是抄底買房的機會?
    如此看來,近三年時間鄭州房價漲幅不高,相比東莞、佛山等南方城市差距較大。單純看房價平均數據,鄭州房價似乎沒有下跌!然而,不少媒體報導「鄭州房價連跌三年」!那麼,鄭州房價是真的下跌了?還是只是房價漲幅較小?當地網友表示,鄭州樓市分化明顯,部分樓盤房價上漲,部分樓盤卻是下跌。
  • 明年比房價上漲,更危險的信號出現?房子多的人有「新煩惱」
    近期,「全國房價已經進入萬元時代」成為購房者熱議的話題。有房地產市場專家坦言,未來隨著我國城鎮化持續推進,全國房價依然有進一步上漲的空間,全國房價或達到15000元每平。經濟學家任澤平曾說過,房地產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因此,從長遠來看,決定房價的不是土地供給、貨幣政策等因素,而是人口。
  • 2020年能買房?馮侖:2020年有買房「時機」,但要注意「時間點」
    如果是在一二線城市有幾套房,那你可能就是「千萬富翁」了。不過可惜的是,當時房價低的時候,選擇買房的人是少之又少。而在房價經過十幾年的上漲之後,很多人才反應過來。雖然知道現在房子處於高位,但仍有很多人選擇買房了。因為十幾年前的「一念之差」,曾經有機會成為「百萬富翁」,而如今卻成為了百萬「負翁」。
  • 4天內央行連發3份報告,樓市底牌亮出來了,房價或重演2015年?
    房地產媒體和專業機構都在炒作極其火爆的房地產市場,而且這個市場似乎正在加劇。許多中介表示,這將是最後一臺實時購買房屋的實時機器。實際上,央行最近發布的重要報告顯示出了底線,城市居民住房擁有率達到了96.0%。與發達國家相比,這個數字實際上很高。美國房屋擁有率最高的州是佛羅裡達州,房屋擁有率僅為89.2%。
  • 中科院:2020房價預計上漲6.1%,買車有優惠補貼,疫情後變化太多
    現在可能更多人關注的是現在買車會不會有一些優惠情況,根據發布的報告顯示,2月車市銷售額同比下滑了78.5%,比1月下滑了85.3%。整體情況很不樂觀,大部分地方政府為了恢復經濟,陸續出臺了各種促進汽車消費的措施。廣州,長沙,北京等等都發布了相應的優惠政策,就算是3月底疫情將得到控制,也無法改變一季度銷量下滑的局面。
  • 明年起,房價或步入5年「冬眠期」?國家連發2道新政,寒冬已開始
    樓市消息年年有,今年特別多,這邊廂房企組建起「不降價聯盟」,那邊廂,開發商大搞「打折比賽」,如今就連業主「抱團漲價」也泛濫起來了。其實近幾年來,漲價之風早在多城蔓延,南京有小區發布倡議書,甚至告誡業主:要提高自信度,切忌妄自菲薄、自賤自貶。去年底,深圳有小區業主聲稱「保衛資產」,倡議大家要把房價拉上去。
  • 2021年儘早買房還是再等等?2大現象已經顯露,曹德旺直言不諱
    然而,隨著房地產市場的發展,現在很多人都在尋找買房投資的方式。有人認為目前的房價還會繼續上漲。對於購房者來說,明年是「儘快買房」還是「再等一等」?2大現象已經顯露。1.樓市已經趨於平穩在房住不炒政策的前提下,許多熱點城市開始出臺房地產調控政策,以調控和穩定房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