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莎白女王成英國在位最久君主,超過維多利亞女王的63年

2021-01-10 澎湃新聞
當地時間2015年6月26日,德國柏林,伊莉莎白女王德國之行。CFP 資料圖

英國當地時間9月9日下午5點30分,89歲高齡的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將正式成為英國有史以來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

在此之前,這項紀錄的保持者是伊莉莎白二世的曾曾祖母維多利亞女王,她的在位時間長達63年7個月2天16個小時23分鐘,如今伊莉莎白二世打破了這個紀錄。

除了跨越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執政時間,伊莉莎白女王還比她的曾曾祖母擁有另一項更為矚目的頭銜——在最近的一次民意調查中,她被英國國民評選為「最偉大的君主」。

據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6日刊登的調查結果,英國受訪者中有27%認為伊莉莎白女王是英國歷史上「最受歡迎的君主」,而維多利亞僅獲得了12%的支持率,被稱為「童貞女王」的伊莉莎白一世則獲得了13%的支持。

當天揭幕英國最長鐵路

63年來,伊莉莎白女王見證大英帝國衰敗,民主政治興起,支持率歷經起伏,憑藉與時俱進和貼近民意的態度而寫下歷史新頁。

英國首相卡梅倫表示:「63年來世界瞬息萬變,女王陛下則依舊穩如泰山,她無私地為人民服務和奉獻,不只贏得英國的尊敬,也獲得全球的讚賞。今天我們應該為她的輝煌紀錄,以及為英國服務又不失高尚優雅的氣質來慶祝。」

不過,熟悉女王的消息人士表示,她對這個所謂的裡程碑沒什麼興趣。一名高級幕僚表示:「她認為不用太大驚小怪,以平常心對待。」

女王一開始沒有想要公開慶祝,但後來屈服於公眾壓力,將在蘇格蘭出席官方活動,每年夏天她都會到蘇格蘭行宮避暑。

伊莉莎白二世女王將在丈夫菲立普親王(Prince Philip)陪同下將搭乘蒸汽火車,為100多年來英國打造的最長國內鐵路揭幕。

白金漢宮發言人表示,她之後可能罕見地發表公開演講。

維多利亞女王畫像

兩名女王「待機」總時長超過125年

加拿大《國家郵報》在比較伊莉莎白二世和維多利亞女王共性時如此評論道:「她們在王座陰影下成長,卻從未想過有一天要登上王座,並在英國歷史中刻下自己獨特而又受人尊敬的印記。她們違背王室傳統,為愛下嫁自己的表親,又生下後代,使得她們不得不暴露於聚光燈下,因為『冷漠』和『嚴肅』遭到公眾指責。」

在「維多利亞時代」,英國進入了所謂的「日不落帝國」時期,通過侵略和擴展,在世界範圍內建立和佔領了無數殖民地;而伊莉莎白則在二戰後的和平年代繼位。

如果要說兩人許許多多相似特性中的最大共性,無疑是「超長待機」——兩名女王的在位時間加起來已經超過了125年。

生於1819年的維多利亞,在18歲仍是一名少女時便登基成為女王,一直到1901年去世,享年81歲,在位時間長達23226天。

而已近90歲的伊莉莎白二世,在1952年其父喬治六世逝世後登基,當時也只年僅25歲。

兩人甚至連步入婚姻的年紀都相同——21歲。

維多利亞在1840年和阿爾伯特親王結為夫妻,她的一生中共育有9個子女;伊莉莎白則在1947年與愛丁堡公爵結婚,至今兩人已經度過了68年的婚姻生活,育有4名子女。

在她們每個人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執政期間,維多利亞見證了10位英國首相的更迭;而伊莉莎白二世則更多,曾有12位英國首相在她在位期間執政。

當地時間1953年6月2日,英國倫敦,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正式登基。 CFP 資料圖

穿越了一百多年的迴響

「她們的登基都(為英國)帶來了新的希望——維多利亞是在她的叔叔們的一系列醜聞中登基的,而伊莉莎白的登基則恰逢二戰後和後殖民時代的英國面臨大蕭條和百廢待興。」王室評論員雷夫·海德爾·曼庫(Rafe Heydel-Mankoo)表示。

她們雖然擁有截然不同的童年,但都是在10歲那年,維多利亞和伊莉莎白紛紛意識到,自己已經成為了王位的頭號繼承人。

歷史學家芭芭拉·魯西(Barbara Rusch)稱,兩名女王都是在尚未長到青少年就被推到了重任之前,但對於未知的將來,她們都沒有表現出膽怯。

就在伊莉莎白14歲那年,她便首次登上公眾舞臺,向二戰期間被迫離開家園的英國兒童發表廣播講話。在演講的結尾,伊莉莎白充滿信心地說道:「到最後,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而巧合的是,這句話曾在100多年前,維多利亞的演講中得到驚人的迴響——「我會好起來的。」當時剛剛被宣布成為繼承人的維多利亞曾如此說道。

伊莉莎白的「不參政」重新定義了女王公眾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兩名女王在許多方面都擁有著共同點,但在政治方面兩人卻擁有著不同表現。

維多利亞一生酷愛撰寫日記,一直到她去世後,她的日記共計有多達43765頁,這其中,維多利亞清楚地描述了她對任內所有英國首相的喜惡。

而伊莉莎白則選擇了一條和維多利亞並不相同的道路,她「很嚴肅認真地」將自己視為一個無黨派的立憲君主,她從不參與政治的形象也重新定義了一個女王應該有的公眾形象。

王室歷史學家卡若琳·哈裡斯(Carolyn Harris)表示,「因為她在王位上待了如此之久,所以她的言行舉止已經成為了一個立憲君主該如何行事的標準。」

曼庫評論稱,維多利亞和伊莉莎白之間的共性並不是偶然的,或許正是維多利亞的榜樣使得如今的伊莉莎白女王能夠繼承傳統,成長為現在「最偉大的君主」。

「有人可能會爭論伊莉莎白女王到底是不是這種傳統最後的繼承人。」曼庫說,「但維多利亞女王塑造了中產階級君主在道德觀念和生活方式上該有的樣子(卻不容置疑)。」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兩位在位時間最長的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與維多利亞女王是什麼...
    維多利亞是英國歷史上在位時間第二長的君主,僅次於伊莉莎白二世女王。維多利亞的在位時間長達64年。她也是第一個以「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女王和印度女皇」名號稱呼的英國女王。
  • 94歲英國女王將復工 英女王已經在位多少年了?
    伊莉莎白二世於1926年4月21日出生,為已故英王喬治六世的長女 。全稱為「託上帝洪恩,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以及其他領土和屬地的女王、大英國協元首、基督教的保護者伊莉莎白二世」  。1952年2月6日即位,1953年6月2日加冕,是目前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她於1952年2月6日即位,到2015年9月9日,已經超維多利亞女王成為英國歷史上在位最久君主  。
  • 朱利亞·阿伯克龍比《維多利亞女王》
    除了瑪麗的肖像畫之外,國家肖像館裡還有一位穿著喪服的女王肖像畫,那就是和伊莉莎白女王一同被評為「英國偉大女王」的維多利亞女王(1819—1901)的肖像畫。維多利亞女王在位64年,引領大英帝國走向了鼎盛時期,英國的海外殖民地面積擴充至本土面積的100多倍,其中包括非洲、印度、東南亞和澳大利亞,所以獲得了「日不落帝國」的稱號。維多利亞女王既是英國的女王,也是印度女皇及無數英國殖民地國家的君主,幾乎統治了大半個世界。這些榮耀並不能完全歸功於維多利亞女王的個人才智。在她登上王位之前,英國政權已經從君主轉移到議會手裡,英國君主成了「無法治理國家的木偶」。
  • 陪伴14屆英國首相,從邱吉爾到詹森,英國女王傳奇的68年
    有一個數字特別說明問題,就是伊莉莎白二世女王執政至今68年的時間,已經經歷了14位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是14號,第一號是誰?女王最初登基的時候,當時英國首相還是著名的溫斯頓·邱吉爾。所以你想這將近70年世界上經歷了那麼多大事,都讓女王看在眼裡了。真是應了那句話叫:任憑風吹雨打,我自巋然不動。
  • 超長待機的伊莉莎白二世女王到底保持了多少項金氏世界紀錄?
    英國現任君主伊莉莎白二世女王堪稱是國王中的「戰鬥機」,其最強戰鬥力就是「誰也活不過我」!那麼,這位超長待機的女王到底保持了多少項金氏世界紀錄呢?伊莉莎白二世生於1926年4月21日,1936年,當時的英國國王愛德華八世因為迎娶了美國女人沃利斯·辛普森而宣布退位;1937年,伊莉莎白的父親、愛德華八世的弟弟即位為喬治六世國王,伊莉莎白就此成為了王位第一順位繼承人。
  • 伊莉莎白二世女王慶祝登基「鑽石周年」
    解讀:女王的登基給英國帶來了希望1945年9月2日二戰結束後,英國已經沒了當年的輝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由於產業結構老化、國有部門比重大、福利負擔重、投資乏力、勞動生產率提高緩慢等問題,國內經濟一片蕭條、民眾士氣低迷。1947年11月20日,一場世紀婚禮——伊莉莎白二世和菲利普親王大婚,給烏雲密布的英國社會帶來了一抹陽光。
  • 晚清的慈禧與同時代英國維多利亞女王,你猜誰更有權力?
    中國依然是封建專制社會,最高統治者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可以說生殺予奪只是君主一句話的事情,但是英國就不一樣了,在和慈禧同時代的維多利亞女王的英國,已經進入了君主立憲制的政治體制,女王作為國家名義上的元首,有一定的權力,但是大部分權力還是歸議會所有。
  • 維多利亞女王:帝王的珠寶箱裡的故事
    當時親王插手英國內務讓英國人民感到不滿,但女王毫不保留地支持親王。1851年英國倫敦第一屆世博會,展覽建築名叫《水晶宮》。水晶宮永遠地代表了維多利亞時代全盛時期的英國,代表了英國工業革命的勝利。1900年12月,維多利亞女王身體不好,但仍堅持去了懷特島,這是她和已去世的丈夫艾伯特喜愛的地方。1901年1月22日,一個歷史時代結束了,維多利亞女王在懷特島去世,享年82歲。她在位時是英國最強的「日不落帝國」時期,又稱為「維多利亞時代」。
  • ...維多利亞女王|威廉·亨利·福克斯·塔爾博特|阿爾伯特親王|...
    今天,時尚芭莎藝術帶你探索英國皇家攝影的故事。2020年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電話講話不久前,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通過電視發表了特別講話,鼓勵全國人民齊心抗擊疫情。這是女王執政68年以來第五次在聖誕節以外發表電視講話,上一次還是在2012年。93歲的伊莉莎白二世在短短四分鐘的演講中展現著端莊和肅穆,用打動人心的話語激勵著英國人民。
  • 英國女王一年動3次手術,伊莉莎白二世:我要工作直到支撐不住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出生於1926年4月21日,到今天她已經92歲高齡了。但是活躍在各種王室活動、外交活動和熒幕上的她,顯得十分健康和容光煥發。當然,女王的健康可是王室的頭等大事,所以對於女王的飲食起居和定期身體檢查,可是王室一項艱巨的任務。
  • 英國女王皇冠圖鑑:全世界最知名的鑽石都在她腦袋上
    現任英國女王伊莉莎白是全球最知名的皇冠愛好者,她的皇冠上的寶石多到連自己都數不清。光登基時戴的愛德華皇冠就超過3000顆寶石,這些寶石中的任何一顆都是無價之寶。今天杜少就帶老爺們看下伊莉莎白女王頭頂的那些象徵人類寶石頂級工藝的皇冠們。
  • 女王也是普通人: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10大私生活真相
    作為英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具代表性的王室成員之一。但是看看伊莉莎白女王的日常生活就知道,儘管她戴著皇冠住在宮殿裡,但她仍然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在她的一生中,她一直是女兒、妻子、母親、祖母和曾祖母。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作為英國統治者和大英國協首腦的獨特地位使她與朋友和家人的關係變得複雜。
  • 維多利亞女王:18歲登基,在位64年,締造了強大的「日不落帝國」
    維多利亞是英國歷史上在位時間第二長的君主,僅次於伊莉莎白二世女王。維多利亞的在位時代長達64年。她也是第一個以「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女王和印度女皇」名號稱呼的英國女王。18歲登基,數十年的統治,以一種不易覺察的方式,改變了無數人的境遇,締造了強大「日不落帝國」。而《維多利亞女王》這本書,正是以女王留下的日記和信件等原始資料為依據,從微小的細節入手,運用懸念和伏筆,以及大量細膩的心理描寫,敘述了維多利亞女王登基、統治大英國的傳奇人生,情節跌宕起伏,是一部很具有參考價值的歷史人物傳記。
  • 伊莉莎白女王的胸針都藏著什麼神秘故事?
    2)阿爾伯特親王胸針這枚胸針是從英國「日不落帝國」時期的維多利亞女王那裡傳下來的,12顆鑽石圍繞著1顆巨大的藍寶石,鑲嵌在黃金底座上,是維多利亞女王的丈夫阿爾伯特親王在大婚日前一天送給她的禮物,女王佩戴著這枚胸針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 為什麼,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只出席了這兩位英國首相的葬禮?
    伊莉莎白女王二世是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儘管她已在位60多年,但這位皇室女家長很少流露情感,她通常只參加家人和密友的葬禮。然而,在她在位期間,她確實參加了兩位首相的葬禮。繼續往下讀,你會發現她參加過英國首相葬禮,以及她為什麼只選擇這兩位英國首相。伊莉莎白女王在位後經歷多少位首相?自1952年登基以來,伊莉莎白女王私下會見的首相比英國其他任何君主都多。
  • 維多利亞女王養成記:如果王冠是枷鎖,我該如何度過這一生?
    維多利亞在位期間發動的其他大大小小的戰役不勝枚舉,但同時,女王在位期間也正是英國各方面突飛猛進的時代。她是都鐸王朝的第四任也是倒數第二位君主。她主要事跡是曾努力把英國從新教恢復到羅馬天主教(1555年)。為此,她曾處決了差不多三百個反對者。於是而被稱為「血腥瑪麗」(Bloody Mary)。從此以後, Bloody Mary在英語中就成了女巫的同義詞。但是她的宗教政策在很大程度上被她的繼任者伊莉莎白一世所顛倒。
  •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終身未婚的真實原因是什麼?
    有著「童貞女王」綽號的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為什麼選擇不結婚呢?伊莉莎白的生活一點也不傳統。她於1533年出生在亨利八世和他的第二任妻子安妮·博林的家裡。1536年,她的母親因為墮落並被處決後,伊莉莎白被宣布為私生女,而她的地位變得岌岌可危。很明顯,她根本就不適合當女王。
  • 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一生是全世界職業女性的終極夢想
    維多利亞女王於1819年出生於英國倫敦肯辛頓宮,她成為女王似乎也是上帝的安排,她的父親肯特公爵在兄弟排行中第四,輪到她繼承王位的希望本來十分渺茫,但是她的所有伯父要麼無婚生子女,要麼婚生子女都去世了,她成為了唯一的繼承人,加冕那一年她僅僅18歲,一時間,她的婚姻成為各方博弈的目標。
  • 維多利亞女王:既不中產,也不普通,卻是19世紀英國中產家庭象徵
    在英國歷史上,維多利亞女王是討論度最高的君主之一。她的身上似乎總有一種矛盾性:她外形嬌小,身高只有1.55米,但統治大英帝國長達63年;她子女眾多,成為「歐洲祖母」,無意中卻把血友病基因擴散到歐洲各王室;她是高高在上的女王,然而後半生始終身著喪服,以「傷心孀婦」的形象示人。
  • 伊莉莎白女王一身棕出席禮拜,高清鏡頭下竟無毛孔,真是寶刀未老
    這件事情到現在還沒有完全解決,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知道後震怒且失望,不到1天,杜莎夫人蠟像館也立刻移走哈裡王子、梅根王妃蠟像。兩天後,哈裡卻依舊沒有讓步,伊莉莎白女王相當憤怒,已經命令哈裡回國,與她、威廉、查爾斯一起開個「高層會議」,女王要求哈裡在下一個72小時內作出決定。而哈裡雖然並不著急,但在生活費問題上卻是寸步不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