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者2號的使命是什麼?它如今飛到哪兒了?

2020-12-15 天文在線

旅行者2號為何設計成這樣?它要探索什麼宇宙奧秘?它現在在哪兒?

旅行者2號

版權所有:NASA圖像

旅行者2號是一艘重772kg的空間探測器,於1977年8月從卡納維拉爾角41號發射基地發射升空。這次任務的目的是研究外太陽系和星際空間。

外太陽系

版權所有:NASA

雖然旅行者2號比他的姊妹空間探測器旅行者1號早兩周發射,但旅行者1號卻超過了旅行者2號。這是由於旅行者2號用了實質上更長更圓的軌線發射。發射至今,旅行者2號已經運作了約35年。與旅行者1號、先驅者10號和11號一樣,它是在宇宙中飛行最遠的人造物之一。

這艘空間探測器的任務清單很長,包括研究太陽系的外端、太陽圈、庫伯帶以及星際空間。而旅行者2號被認為是唯一一艘到訪過海王星和天王星這兩個巨行星的空間探測器。

旅行者2號任務的歷史

整個計劃的出發點是開發一個行星排列,並在太陽系的外行星旅行: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空間探測器的設計是在其旅行中利用重力輔助技術,使其可以只用少量推動劑和更短的時間飛越一顆又一顆行星。然而,由於預算的限制,這次行程被縮減為飛越木星和土星。

噴氣推進實驗室

雖然旅行者2號最初是以水手號任務為基礎,但是由於巨大的差異性,前者更名為旅行者號。

旅行者2號於1979年飛越木星,1980年與土星相遇,1986年和1989年分別到訪了天王星和海王星系統,此後其預定任務結束於1989年12月31日。在旅行者1號飛越土星的衛星土衛六之後,旅行者2號的任務便擴展到了天王星和海王星。

旅行者2號的儀器設計

噴氣推進實驗室設計了旅行者2號空間探測器。他們採用了陀螺儀,三軸穩裝置,以及16個以聯氨作為推進劑的推進器,所有這些設計都有助於將高增益天線指向地球。其中,聯氨罐是球形的。不僅大多數的儀器都有相同的替代品,備用的推進器也提供了8個。這些儀器用於高度與關節控制的子系統的一部分。除了所有這些外,該空間探測器還裝有另外11個儀器,用於研究太空中的物體,以及在探測器經過它們時能進行天體觀測。

高增益天線是旅行者2號通訊系統的一部分。天線很大(3.7米拋物線),通過深空網絡接收和發送數據。通訊發生在S波段頻率(上行通訊,波長為13釐米)和X波段頻率(下行通訊,波長為3.6釐米)。從木星傳輸的數據速率高達115.2kbps。

卡納維拉爾角

遵循無線電通訊的平方反比定律,數字數據的速率隨距離的增加而持續下降。當旅行者2號空間探測器偶爾無法通過天線進行通訊時,會啟動一個數字磁帶錄音機,記錄高達62,500kb的數據,等恢復通信能力後再將數據傳輸。

太空探測器由三個放射性同位素熱電發電機提供動力。這三個發電機是端對端安裝的。每個發電機有24個鈽-238球,並在發射時產生157瓦的功率。三個發電機在發射時為空間探測器提供470瓦的累計輸出功率。鈽-238的半衰期為87.84年。因此,估計在其發射34年後,發電機將提供近76%的初始電力。然而,2011年旅行者2號產生的電量已經下降到了269.2瓦。隨著功率的降低,空間探測器中的一些負載必須關閉,從而也限制了其功能。

旅行者1號與旅行者2號任務

熱電發電機將為空間探測器提供電能,它有足夠的推進劑使其運行到2025年。之後,科學儀器可能會因電力不足而無法運作,而停止運作也意味著不再傳輸科學數據。

探測器重722千克,其中儀器重量約為105千克。這些科學儀器中包括紫外光譜儀(有效),紅外幹涉光譜儀(失效),三分量磁通門磁強計(有效)、等離子體光譜儀(失效)和等離子體波系統(部分失效)等。而機載數字計算機控制著攝像機。

旅行者2號和旅行者1號一樣,攜帶了一張金盤唱片,裡面有地球上錄製的聲音和圖片(117張圖片和用54種語言問候的聲音)。唱片有播放說明,並且還包含有我們星球位置的詳細信息。它的目的是向任何可能攔截這艘空間探測器的外星智慧生物提供關於我們的信息。

旅行者2號的成就

旅行者2號是唯一一艘研究太陽系四大巨行星的人造空間探測器。旅行者2號發現了木星周圍存在幾個光環。它還發現在名為木衛一的衛星上有一些火山活動。而且,旅行者號在發現大紅斑實際上是逆時針方向移動的風暴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對帶狀雲的分析還揭示了許多其他的風暴。之前旅行者1號拍攝到的木衛二低解析度照片已經引發了人們對其地形結構的懷疑,然而,即使旅行者2號拍攝到了該衛星的高解析度照片,卻仍未能消除這個懷疑。

旅行者2號於1981年8月飛到了最接近土星的地方,並從土星的高層大氣中收集到關於土星密度和大氣壓強的詳細信息。

旅行者號金盤唱片

雖然照相機在飛越土星後出現暫時的功能障礙,但經由負責此次任務的工程師修復,旅行者2號得到了探測天王星和海王星的綠色信號。旅行者2號觀測了一顆軸線平行於橢圓平面的行星,並觀測到了它的扭曲磁場。

日鞘層

天王星周圍的光環與木星和土星周圍的光環截然不同。旅行者2號在1989年飛越海王星期間對它的衛星海衛一進行了研究。旅行者2號還發現了海王星附近的大黑斑的存在。然而,這個地方已經消失了。

作者:

FY: R O N A N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飛了43年,旅行者號現在到了哪裡?它靠什麼與地球聯繫?
    在人類歷史上除了阿波羅登月這樣偉大的事情以外,還有什麼能與之相媲美。我認為它就是人類早在1977年8月和9月發射的兩顆探測器。 它們是旅行者號,其主要的任務就是拜訪外太陽系的四顆巨大的氣態行星以及它們的衛星,這是人類目前為止發射的探測器中性價比最高的一次任務。
  • 旅行者1號飛行43年,在太空遇到什麼?究竟有沒有飛出太陽系?
    當然,旅行者1號在木星及其衛星上發現了許多重要信息,最為令人震驚的是在木衛一上拍攝到火山熔巖流,這也意味著木衛一上發現火山活動,同時這也是人類首次在地球之外的其它星球表面發現活火山,經過60個木星日的近距離拍攝,旅行者1號順利藉助木星的引力,朝著土星的方向飛去。
  • 再見,旅行者2號:我們終會在宇宙盡頭重逢
    人類對宇宙的夢想,在百年前還是遙不可及,但是現如今,月球已經是人類的囊中之物,火星也已經在人類的下一個目標當中。每一個衛星,探測器,飛船,都承載著人類的偉大夢想。在數不勝數的探測器裡,有兩個最為特殊,它就是旅行者兄弟: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
  • 旅行者1號已經飛了222億公裡,它為什麼不會撞上太空中的小行星?
    因為旅行者1號是迄今為止飛得最遠、飛得最快的深空探測器,而旅行者2號是人類唯一一個造訪了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的探測器,也是人類唯一一次近距離探測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功臣。旅行者1號旅行者1號發射的時間為1977年9月5日,旅行者2號發射時間為1977年8月20日,由此可知這兩個深空探測器在太空中飛行的時間都已經超過40年,在40多年的時間裡面,旅行者1號飛越了222億公裡的距離,旅行者2號如今距離地球也有185億公裡,這是什麼概念?
  • 旅行者1號和2號已在宇宙中飛了43年,但它們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1977年,上述幾顆行星果然運行到了太陽系的同一側,而科學家們也早已準備好了旅行者1號和2號探測器,正所謂「機不可失,失不再來」,他們果斷在當年的8月20日首先發射了旅行者2號,然後在接下來的9月5日發射了旅行者1號。
  • 42年前飛向宇宙的旅行者1號,它的最終任務是什麼?探索生命?
    42年前飛向宇宙的旅行者1號,它的最終任務是什麼?探索生命?1號,所以現在就算是吃老本也能站在世界頂端,大量的資金投入在蘇聯解體的那一刻也停止了,而那些錢留著發展經濟做別的事。
  • 旅行者1號多久能飛出銀河系?
    旅行者1號探測器是美國於1977年發射的無人探測飛船,至今已經在太空中飛行了四十多年,離地球已經超過200億千米的遙遠距離,但是這個距離才剛剛脫離了太陽風的影響距離,還遠遠未到太陽系的邊陲之地——奧爾特雲。
  • 185億公裡以外的旅行者2號傳回最新數據,內容亂七八糟,無人能懂
    宇宙中,恆星之間的距離動輒數光年,一艘在恆星間穿梭的飛船就如同大海裡的一葉扁舟,如今這葉扁舟正在這空間裡飛馳,它的前方是它這一生也到達不了的銀河中心,終於,它又向它的母星傳回了珍貴的探測數據,它就是旅行者2號探測器。雖然我們知道它電池的壽命,可是我們依舊不知道它還會飛多久,還能堅持多遠,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他會不會被某個外星文明給捕獲?
  • 太空中的旅行者2號,去了哪裡?做了什麼?
    但是在2011年,旅行者2號產生的功率已降至269.2瓦。隨著功率的降低,太空飛行器中的一些負載必須關閉,因此其功能受到限制。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的任務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的任務 航天局預計熱點發電機將為太空飛行器提供動力,且推進劑足夠支撐它運行至2025年。
  • 失控近8個月,已飛188億公裡的旅行者2號傳回兩個字,究竟怎麼了
    雖然深空網絡有3個基站,但是只有坎培拉的這個DSS 43號無線電天線能夠向旅行者2號發出信號,所以在DSS 43號無線電天線升級的8個月時間內,旅行者2號探測器可以說是暫時「消失」、失控,因為沒法進行通信。雖然現在完成了初步的升級,但是這個天線還將需升級,預計到要到2021年2月才會重新上線。
  • 已經飛了40多年「旅行者一號」,為何我們還能接受到它的信號呢?
    許多人會對這個問題感到困惑,「旅行者一號」已經被木星和土星發射40多年了,它離太陽系很遠。在這一時期,它為人類探索太空發揮了重要作用。 這樣信號就不會隨著距離的增加而中斷,現在的「旅行者一號」可以說是飛的真的很遠,我們光速來舉例的話,從它現在的位置到地球起碼需要19個光時,大家注意看是光時,這距離不得不說真的遠
  • 「旅行者1號」已飛行外太陽系,拍攝是最後一張照片,讓人深思
    「旅行者1號」在1977年飛行外太陽系人類登上月球,飛離外太陽系的旅程早在1977年就已經開啟,在這年的九月五號,正是歷史上非常有意義的一天,被命名為「旅行者1號」的行星探測器背負著全球艱巨的使命,飛到外太陽系。
  • 唯一能向旅行者2號發送命令的天線將關閉,旅行者2號要失去控制嗎
    其中旅行者1號探測器和旅行者2號探測器先後飛掠了太陽系幾大氣態行星以後,改變了飛行飛向,朝著太陽系外飛去。這算得上是我們人類第一次嘗試走出太陽系的嘗試。隨後兩個探測器先後進入了星際空間。由於目前這2個探測器的能量還沒完全耗盡,部分設備還能運作,所以,我們現在還能接收到它們的信號。
  • 旅行者2號意外撞牆,現已衝出31000度高溫
    有人說太陽系是一個「牢籠」,就因為旅行者2號意外撞牆,不過如今已經成功突破31000度高溫!太陽系是一個「牢籠」,你會相信嗎?曾經科學家猜測:人類被外星人囚禁在地球中!不過人類卻通過科技飛出了地球,甚至登上了月球,在未來還會登上火星,甚至是移民火星,這一樁樁事件都是人類自身的證明,證明人類並非外星人的「試驗品」!
  • 旅行者2號數據中又爆出未知秘密,這次會是什麼?
    「旅行者2號」在這此期間進行了我們迄今為止對這顆行星的唯一近距離數據採集,採集到的數據顯示天王星有兩個新的環、11個新的衛星,行星溫度達到零下353華氏度(零下214攝氏度)。 1986年旅行者2號於天王星附近的探查性飛掠為我們揭開了這顆行星奇異磁性世界的冰山一角。 「它的結構,它移動的方式……」狄勃拉克修說:「天王星依靠的是它自己。」 不同於太陽系中的任何一顆行星,天王星是幾乎在進行完美的側旋——就像一隻火叉上烤著的豬豬——每十七小時就完成一次360°翻轉。
  • 旅行者1號,飛出太陽系需要17571年,宇宙深空究竟有多可怕
    旅行者1號,它不是人類史上最先進的探測器,但它一定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探測器。根據測算,截止到2019年10月23號,旅行者1號已經連續飛越了211億公裡的距離,這使得它成為人類目前為止飛得最遠的探測器。
  • 旅行者號成功發射後,暴露了地球位置?會給人類帶來什麼災難?
    1977年旅行者1號成功發射,迄今為止已經過去了43年的時間,在這43年內旅行者1號沒有飛出太陽系,讓科學家們比較鬱悶,在這個過程中有沒有發現外星人呢?霍金老先生曾經說過,人類千萬不要隨隨便便聯繫外星人,人類的信息很有可能早已暴露了,一味的研究飛出太陽系的機器,對人類而言真的是一件好事嗎?霍金之所以這麼說是害怕旅行者1號給人類帶來災難。
  • 為什麼旅行者號飛了43年還有動力?為什麼也不會撞上小行星?
    43年過去了,美國宇航局(NASA)的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還在太空中飛行,前者離地球222億公裡,相對於太陽的速度為17公裡/秒;後者離地球185億公裡,相對於太陽的速度為15.3公裡/秒。那麼,為什麼無動力的旅行者1號和2號還能飛出太陽系呢?關於這個問題,就要涉及到第三宇宙速度。通過計算可知,從地球出發的太空飛船,只要初速度加速到16.7公裡/秒(相對於地球),也就是第三宇宙速度,它們就能依靠慣性飛出太陽系。在太陽系的不同位置,受到的太陽引力不同,所以對應的太陽系逃逸速度也是不一樣的。
  • 旅行者2號傳來信號,科學家也無能為力
    在上個世紀,美國就發射了旅行者1號,向太陽系外進行衝擊,但是從1977年至今,旅行者1號還沒有飛出太陽系外,而旅行者1號的「壽命」也是有限的,大約在2025年就會徹底與地球失去聯繫,成為一艘「流浪探測器」。
  • 在太陽系邊緣,旅行者2號發現一道「火牆」,是誰在保護地球?
    在太陽系邊緣,旅行者2號發現一道「火牆」,是誰在保護地球?在我們有能力探索宇宙之後,我們知道太陽是整個太陽系的中心,太陽也是太陽系當中最為強大的一顆恆星,很多的行星都會受到太陽的影響,而在宇宙當中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