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磊:《20世紀世界建築精品1000件(十卷本)》書系何以有價值

2020-12-25 騰訊網

微信ID:sanlianshutong

『生活需要讀書和新知』

20世紀世界建築精品1000件(十卷本)》書系何以有價值

作者 | 金磊

中國建築學會建築評論學術委員會副理事長

中國文物學會20世紀建築遺產委員會副會長、秘書長

1999年第20屆世界建築師大會在北京召開的諸多貢獻中,人們熟知的是兩院院士吳良鏞教授所做的《北京憲章》,它迄今仍是世界各國推崇的有建築文獻遺產價值的綱領。但21年前會上推出的《20世紀世界建築精品集(十卷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雖在國際建築界有影響,但推廣上尤其很不夠。據建設部設計局原局長、中國建築學會原副理事長90歲高齡的張欽楠先生回憶「1995年為配合1999年在北京召開的世界建築師大會,國際建協和中國建築學會特聘請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建築學教授、國際建築評論家協會前主席弗蘭姆普敦和我本人出任《20世紀世界建築精品集(十卷本)》的正副總編輯,還聘請了12名國際知名建築家為各卷主編及60位各國建築師按世界十大地區,選擇20世紀1000 項代表作品成書。」該書打破了類似介紹世界當代建築叢書太側重於歐美日等國的偏見,較客觀全面覆蓋全球百年建築的記錄,所以在它誕生的20餘年間先後被表彰無數如獲得國際建築師協會(UlA)屈米建築理論和教育榮譽獎,國際建築評論家協會(ClCA)榮譽獎以及中國科技圖書一等獎與中國出版政府提名獎等。可喜的是,使城市建築界與社會對世界20世紀建築有整體認知並借鑑,以服務於當代建築遺產保護與城市更新的設計,在年逾90周歲張欽楠老局長的傾情擔當和主持下,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以特有的氣魄與膽略,推出了《20世紀世界建築精品集(十卷本)》新版,命名為《20世紀世界建築精品1000件(十卷本)》(2020年9月第一版,【美】K.弗蘭姆普敦主編、張欽楠副總主編)。

記得2019年9月在探望張老時,聽他講到正在編撰整理這新版圖書,我著實為他老人家的勤奮忘我精神所感動,更渴望這打開全球20世紀經典建築之「窗」的書早日問世。如果從建築作品的創作看,20世紀全球建築精品千件乃各個「自帶魅力」的不同示範類型,但從當下日益關注的「以人為本」的建築與城市的人文性出發,這些作品已融匯著東西方及其文《世界遺產名錄》所關注的遺產理念,其自由創作、以思為綱、縱橫捭闔的設計技巧比比皆是。我相信,該書無論是建築師還是文博人都會沉浸其中。如果要問百年前的世界建築帶給今人什麼,一個世紀以來的建築遺產價值何以影響著當代,絕不僅僅是因為建築歷史學家用它們傳承下恆久當代觀,而在於這些堪稱遺產的建築作品,雖看上去或許有些「時過境遷」,但細細品味不僅其理念與技法直擊人心,更讓當代建築師可體味到它們,而恰似今日的作品,喚醒一代代城市與建築的設計學子,因為這裡有建築與人、自然與人的一個個偉大的創作與文明的發現與博弈。以下的閱讀印象雖僅是初步的感悟,但也顯示了我們理解的該書系的特別價值:

其一,該書呈現了全球20世紀建築遺產項目的整體示範「圖景」。吳良鏞教授《北京憲章》乃20世紀世界建築界的「三大憲章」(1933年8月《雅典憲章》,1977年12月《馬丘比丘憲章》),《北京憲章》指出「20世紀人類以其獨特的方式豐富了建築的歷史,大規模的工業技術和藝術創新造就了豐富的建築設計作品,在醫治戰爭創傷中,建築師造福大眾,成就卓著,意義深遠。」以此概念去審視十卷本《20世紀世界建築精品1000件(十卷本)》中的當代建築遺產,20世紀在建築創作深化人們對城市發展的同時,體現了建築文化的和而不同,即閱讀者自身文化與全球文化在建築文脈上發揚光大。如該書展現的全球自1900-1999年一千項建築,享譽國際舞臺的設計大師賴特、格羅皮烏斯、密斯·凡德羅、勒·柯布西耶、安東尼·高迪、阿爾託、尼邁耶等的作品,均頻繁地出現在名錄各卷中,它表明項目當時的選擇緊緊圍繞著《世界遺產名錄》這一主線。該書按十大洲級地域劃分十卷。如:第一卷(北美)中概括項目篩選標準有普適性,它應是建築比例協調、有恰當的構造方式與環境和諧的;它應是有創造性技術和風格特點、不僅是建築文化鏈的一環,其創作特點可學可複製等。在作品示例中,F.L.賴特的作品有芝加哥地區的一系列住宅,有1935年的流水別墅以及頂峰成就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1943-1956);第2卷(拉丁美洲),尼邁耶乃拉美建築師協會的元老,他的名字與巴西利亞緊緊相連,其堪稱世界遺產的項目有普拉納爾託宮及議會與最高法院(1960),大教堂(1970)等;第3卷(北、中、西歐洲)。瑞典斯德哥爾摩市政廳(1902/1908-1923),芬蘭赫爾辛基火車站(1904/1911-1919),德國法古斯工廠(1911-1913),德國猶太博物館(1989/1991-1998)等;第4卷(環地中海地區)。巴黎富蘭克林路公寓(1904),西班牙聖家族大教堂(1883-1926),希臘拜古庭文化博物館(1977 /1994)等;第5卷(中、近東)。土耳其火災難民公寓(1912-1922/1985-1987改建),伊拉克薩達姆海珊體育館(1956-1980),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博物館(1988-1994)等;第6卷(中、南美洲)。南非聖喬治大教堂(1897-1957),南非蘭德非洲人大學(1968-1975),南非約翰尼斯堡體育場(1992-1995)等;第7卷(俄羅斯·蘇聯·獨立國協)。俄羅斯大劇院(1930-1931),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宮(1970),白俄羅斯羅斯新城(1922-1997)等;第8卷(南亞地區)。印度達裡學院(1900-1912),巴基斯坦喀拉蚩港海關(1912-1916),孟加拉建築師伊斯蘭姆自宅(1964-1969),印度英國文化協會總部(1984-1996)等;第10卷(東南亞與大洋洲)。泰國威曼美克皇宮(1901),柬埔寨西哈努克城(1963-1964),菲律賓國家藝術中心(1976),紐西蘭惠靈頓火車站(1929-1933),澳大利亞雪梨歌劇院(1957-1973)等;

其二,該書匯集了來自世界各國著名建築歷史學家對當代遺產價值的「評說」。如北美卷由建築評論家和史學家R·英格索爾以「建築,消費者民主和為城市奮鬥」為題展開,從芝加哥博覽會的景觀園藝是美國最早的城市公園支持者F·L·奧姆斯特德的最後設計起,研究了城市美化運動、摩天樓風格的利弊,給出大師F.L.賴特這位美國建築「英雄」較充分地分析,賴特一生700餘項設計,體現了他非凡的技術,材料和連接空間的技巧。該評論還特別警示了1964年紐約賓夕法尼亞車站被極為遺憾的拆除後,致使歷史保護運動的興起;環地中海地區評論由1994年出任瑞士高等工業大學教授V.M.蘭譜尼亞尼完成,他從歐洲的城市文化迎合20世紀一系列變革與創新開始,有1889年F.杜特等設計的機械館在巴黎世界博覽會上展出鋼結構的裡程碑,有同年G.艾菲爾設計建造的艾菲爾鐵塔的影響力。論及20世紀40年代樸素的典型理念,現當代遺產有價值的設計準則之味道:如(1)建築物需與環境協調,設計與場所精神緊密結合;(2)尺度必須考慮「人的尺度」,大型建築物應當化解;(3)用天然的建材,磚,石頭,木材,儘量不採用「高貴」「人工」的材料如鋼、大理石及玻璃;(4)建造方式和結構細部表現手工藝傳統;(5)形式語言根植於地域傳統或加強其表現力等。包浩斯大學教授M.德.米凱利斯認為,地中海地區的建築的興衰更多的受到歐洲建築的影響,如新藝術運動影響下的高迪建築創作、義大利的理性主義建築在20年代出現,比歐洲的「新建築運動」晚了十年,地中海地區的多元化成為歷史上希臘——拉丁文化的搖籃;中南美洲建築評論由美國聖路易斯市華盛頓大學建築系教授U.庫特曼完成,非洲建築史與歷史一樣,在過去的幾個世紀一直受到誤解。20世紀後幾十年在非洲建成的作品範例證明:年輕的非洲建築師所採取的設計方向是正確的,非洲對世界建築學的特有貢獻正在建立之中(無論是白人建築師,還是非洲本土建築師);

其三,該書也展示了中國作品早已步入當代遺產的世界舞臺。涵蓋中國建築(含港、澳、臺地區)及日本、朝鮮、韓國、蒙古是第9卷(東亞地區)。對於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的特點與認知,從鄒德儂教授的分析可再總括六點啟示:(1)中國傳統建築的主流已對應西方思潮的挑戰。1927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後,制定了「首都計劃」等,官方倡導公共建築要採用「中國固有之形式」建築,南京中山陵(1925-1929),上海市政府大廈(1931)等,另外,美國建築師墨菲的金陵大學北大樓等模仿中國傳統建築形式;(2)現代建築的出現使圖變的中國建築師新品迭出。如大連火車站(1936),上海的中國銀行(1934),南京原國民政府外交部(1937),爾後北京兒童醫院(1952)、武漢醫院附屬醫院(1952)均是現代建築遺產的成熟表達;(3)民族形式大膽的設計探索。如以傳統木結構「大屋頂」為代表的古典復興為潮流,北京友誼賓館(1954),重慶人民大會堂(1954),北京「四部一會」辦公樓(1953),也有不採用「大屋頂」的現代建築,如北京電報大樓(1956)等;(4)體現藝術風格的新技術與新材料對20世紀遺產的支撐。1959「國慶十大工程」的北京火車站就採用35米X35米鋼筋混凝土扁殼,1960年北京工人體育館的94米圓形懸索屋蓋等都是賦結構以藝術造型、用結構杆件組成韻律圖案的嘗試,同樣,北京第十一屆亞運會場館上建築多樣化,更代表結構「健」與「美」的特質;(5)地域性建築手法的充分表達。如廣州的廣州賓館、白雲賓館等是嶺南地域特色,其節制豪華的樸實之美,已是中國現代建築的「榜樣」;(6)多元共存的開放創作理念的態勢。改革開放後至20世紀90年代末,中國建築師著力踐行現代建築與傳統建築的「形似」與「神似」,如戴念慈院士在孔子故鄉、歷史文化名城曲阜的闕裡賓舍設計,運用了新建築與周邊環境的和諧手法,恰當巧妙地建構了現代結構體系等。

初讀由張欽楠老局長做為總主持的全新版《20世紀世界建築精品1000件(十卷本)》圖書,感觸最深的不僅僅是為業界提供了絕佳的繼續教育讀本,也開闢了公眾普及優秀建築文化遺產的「先河」,更願該書在帶給全球20 世紀建築遺產項目的綿長賞析書香時,也為我國建築與文博界催生更好的當代建築文化新著。

20世紀世界建築精品1000件(套裝全十冊)

[美]K. 弗蘭姆普敦 張欽楠 主編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20-9

相關焦點

  • 「歐洲文藝復興大師」書系,一套可傳家的藝術經典|好書推薦
    經歷了黑暗愚昧、戰火頻仍的中世紀,歐洲終於在14世紀迎來了曙光——文藝復興到來了。這是一個肯定人類自身價值,同時開眼看世界的時代。這一時期出現了很多著名藝術家,他們為繪畫、雕塑和建築等各個學科的獨立和發展做出巨大貢獻,取得了全世界的矚目。
  • 上海齊白石書畫院院長-少白湯發周詳解2020年保利拍賣的精品回顧
    作品共選取195件,版本年代跨度上至6世紀,下至20世紀。早期刻經《梁朝傅大士頌金剛經》10世紀五代時期刻本紙本 1卷 26×380釐米 北京保利2015秋季拍賣會 Lot 0062成交價:RMB 26,450,000說明:具有重要版本價值,或補館缺。
  • 東吳大學舊址入選「第四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真美!
    由中國文物學會、中國建築學會聯合主辦的「第四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項目」日前公布,共計98項(組群)入選「第四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吳大學舊址(現蘇州大學本部)名列其中。
  • 金賽藥業總經理金磊:科學管理身高,讓中國兒童多長高5公分
    金磊介紹說,2018年8月18日,健康時報社發起倡議成立「8.18中國兒童長高日」後,金賽藥業積極支持並聯合倡議,經過三年時間的持續活動,對孩子身高的社會的關注度、媒體的關注度都在與日俱增,特別是今年受疫情的影響,本以為線下活動的參與人數不會樂觀,但實際上,在今年全國有近千家醫院參與到活動中,每一場線下活動都得到了家長和孩子的熱烈歡迎,感覺到整個社會都在關注兒童長高。
  • 新增精品小說大盤點02:20本新增網文精品,大神白金新書齊推薦
    5月第一周目新增精品書目是20年來新高,達到了20本,其中更是有兩本書上架當天加入了精品頻道,這兩本分別是骷髏精靈的《御九天》、妖夜的《我真不是大魔王》,且骷髏精靈的《御九天》更是創今年首訂新高4.04萬,比第二名的《萬族之劫》1.59萬高了一倍不止。5月勞動周更是有10本小說1天加入精品頻道。
  • 世界上十個最高的建築
    你們可能看過關於u型灣區摩天大樓的最新報導,該樓的設計創意由紐約的一個建築公司提出,儘管它看起來違反力學和科學定律,但它可能即將成為紐約天際線的永久標誌物,這種被人們稱為「大彎樓」的建築,使我們聯想到散布世界的其建築奇蹟,因此在這裡我們來,研究一下世界上十大最高的建築。
  • 5700餘件重磅珍品即將亮相中國嘉德2020秋季拍賣會
    29.0×22.0 cm(每幅) 【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部將攜「三大夜場」隆重亮相秋拍,為藏家呈現約230件面貌豐富的精品佳作。
  • 20世紀的藝術-至上主義-卡西米爾·馬列維奇
    《至上主義構圖》1916年 馬列維奇紐約時間2018年5月15日晚,佳士得紐約20世紀藝術周 「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晚間拍賣」,本場共37件精品上拍。其中,卡西米爾·馬列維奇《至上主義構圖》以諮詢價形式上拍,6000萬美元起拍,7600萬美元落槌,加佣金最終85,812,500美元成交,約合人民幣537,510,313元,創造了最貴的俄羅斯藝術品的記錄。
  • 大英在線丨十件不容錯過的館藏精品
    其器身上刻有題字「索菲羅製造了我(Sophilos made me)」,因而得其名。 阿茲特克雙頭蛇 (Aztec Serpent),墨西哥, 15 - 16世紀 製作於今墨西哥的15至16世紀,這件非凡的雙頭蛇雕塑由2000
  • 「江蘇省美術館藏20世紀中國畫專題展」在江蘇省美術館陳列館舉行
    近日,「坐看雲起時——江蘇省美術館藏20世紀中國畫專題展」在江蘇省美術館陳列館1—3層展廳開展,此次展覽共展出20世紀中國畫作品200件。相比2013年以展示名家名作為主的「江蘇大家——江蘇省美術館所藏20世紀國畫精品展」,此次更注重對整體風格史的梳理再現。江蘇省美術館所藏20世紀中國畫作品數量龐大,體系也相對完整,大多購藏或受贈於上世紀80到90年代。
  • 四十年磨一劍:20卷本《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檔案資料選編》全部出齊
    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之際,由中央檔案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吉林省社科院共同編纂的《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檔案資料選編》,由中華書局於2020年7月完成出版。全書共20卷,1200餘萬字,分為20個專題,是一部系統公布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檔案資料集。
  • 上海最大的天主教堂,入選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
    上海是一個國際大都市,也是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城市,有著悠久的城市發展歷史和許多著名的景點。人人都知道上海這座城市被稱為「萬國建築博覽會」,最典型的海派文化是上海的招牌。上海這座城市也是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在這裡中西文化碰撞所形成的發展以及城市面貌也是比較獨特的,古今中外的特色建築才能遍布城市的每個角落,並保留至今,所以這些特點也是吸引著來自各地的遊客。
  • 搶先過眼,保利2020秋拍精品!
    本周五(11月27日),此次拍賣中部分精品將在新保利大廈雲樓十層先期預展,展期為11月27日-12月1日。吳彬(16–17世紀)十面靈璧圖捲成交價:5.129億元此件拍品成為本年度全球最貴中國藝術品,同時斬獲中國古代藝術品拍賣成交記錄之桂冠。
  • 又一珍貴材料在東北現身,價值高達1000億,號稱21世紀最重要材料
    大家都知道我國幅員遼闊,國土面積位居世界第三的位置,正是以為這樣廣袤的面積,我國也是世界上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資源同樣也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基礎,我們日常生活中就需要用到很多資源,比如:汽車需要汽油、暖氣需要煤炭。這些資源支撐著我們的生活,也在促進著經濟發展。
  • 20件令人難以置信的藝術品永遠消失
    這部百科全書共有兩萬三千章,總計三十七億多字,佔地四十立方米,收錄了十五世紀的全部知識。然而,雖然在1557年險些從大火中救出,但由於不明原因卻很可能涉及無意的焚燒,原文並未倖存。取而代之的是,至今只有不到四百卷的複製本,包括八百章,只佔原著的百分之三點五。
  • 吳彬巔峰之作《十面靈璧圖卷》將亮相保利拍賣十五周年慶典拍賣會
    郵品部將於10月20日-22日舉行預展,23日-25日進行拍賣,展拍地點均在新保利大廈雲樓十層。本次慶典拍賣會涵蓋中國書畫、古代書畫、古董珍玩、現當代藝術、古籍善本、郵品錢幣、珠寶鐘錶、科技古董、名酒茗茶等品類近30個專場,7000餘件文物藝術品。
  • 21世紀文學20年:長篇小說的「世界」
    編者按21世紀已經過去20年。這20年裡,我們越來越多地使用「高速」「加速」「劇烈」「驟變」「創新」「多樣」來描述世界的變化、生活的變化。文學也一樣,從創作思潮到門類、題材、風格、群體,包括文學與生活、文學與讀者、與科技、與媒介、與市場的關係等等,都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如何認知、理解這些變化,對於我們總結過往、思索未來都有重要的意義。
  • 世界20個最著名的標誌性建築,你去過幾個?
    它被美國土木工程師協會宣布為 "現代世界七大奇蹟 "之一,並作為紐約市的標誌性建築而聞名世界。該樓由建築公司Shreve, Lamb and Harmon的William F Lamb設計。7.勞埃德大廈——英國倫敦這座充滿未來感的建築看起來像是屬於科幻電影,而非倫敦的石灰街。
  • 上海圖書館3年開發近百精品文創,明年新館還要搏「出圈」
    2020年11月20日,上海圖書館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第三屆長三角文博會現場,舉行「上海圖書館IP資源暨東館開館文創開發項目發布會」。澎湃新聞記者在現場獲悉,上圖文創3年開發近百款文創精品,明年上圖東館開館,還將利用深厚的文創寶藏,再搏精品出圈。
  • 全球最昂貴的10件在世藝術家的作品
    藝術品何以如此昂貴?是誰決定了藝術作品的價格?如何去衡量藝術作品的價值?這些問題值得深思。 當代藝術的發展仿佛陷入了一個怪圈:一方面,越來越多的普通民眾抱怨看不懂當代藝術;另一方面,一些當代藝術作品成為了資本市場的寵兒,屢屢拍出天價。這種現象的背後確實有很多問題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