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腦神作」《信條》能否拯救今年的世界電影

2021-01-20 新民晚報

被西方媒體視為2020年世界電影院「救命稻草」的《信條》已於8月26日全球開映,9月4日將登陸中國。當下電影市場匱乏的是真正高質量的大片。那麼英國名導克里斯多福·諾蘭的這部「燒腦神作」能不能拯救世界電影呢?

英國一些主流媒體對其的評價兩極分化:BBC稱「以商業大片為平臺,認真思考生存威脅,帶來刺激所有感官的沉浸式體驗」;《衛報》稱「值得大家在疫情後回歸影院,但遠不是諾蘭最好的作品」;《每日銀幕》則一語道破,稱其為「一部最適合救市的電影,是疫情後渴求逃避現實人們的需要的『夢幻之旅',但不如《盜夢空間》般出神入化」。

事實上,《信條》開局並不利。在好萊塢電影一大票倉的韓國,該片首映2天票房僅合人民幣214萬元。41個海外市場累計票房5300萬美元,而北美僅小部分影院上映,按票房須3倍於成本才回本,肯定是大虧了。該片講述的「逆熵」等超複雜概念讓觀眾昏頭轉向。美國最大影評網站之一的IMdb打8分,「爛蕃茄」評出的新鮮度為82%。這些都是不好的信號。現在諾蘭和片商華納公司都期望中國市場或是「救世主」,但影響其票房的唯一不確定因素正是太燒腦。

《信》是科幻+動作+懸疑類型,但主要由科學和幻想構成,「科」是核心,「幻」有了「科」為依據才可信。該片講述主人公一次完成穿越時間閘門,身上的粒子變為逆向,但周圍世界並未改變,故他的行為同世界是相反的。他應徵加入一個叫「信條」的組織,與其他成員一起去阻止大反派毀滅世界的陰謀。該片引入了平行世界、時間逆轉等現代物理學的一些深奧概念,讓人公自由地穿梭時間,可以回到過去,也可以去未來。全片150分鐘,充斥時間倒流的鏡頭,例如一輛倒開著的汽車在追逐時撞上一輛正向行的汽車;也充斥空間逆轉的鏡頭,例如主人公從地面逆向飛至樓頂;還充斥「歡迎到來世」等臺詞。諾蘭敢於挑戰萬物,例如《致命魔術》挑戰眼見為實,《盜夢空間》挑戰因果的偽造。而《信》挑戰正常的時間程序,雖然劇情設計並不複雜,但太多的反轉和不停的切換,整個敘事活像拼圖猜謎似。另外,男主人公身上的粒子變為逆向,諸此種種是不是有悖於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認為,只有物體的速度接近或達到光速時,時間才會變慢,可以實現時間穿越。該片由諾蘭及其妻艾·託馬斯編劇,不知他們有沒有聘請科學家當顧問。總之,把時間逆轉處理得玄乎其玄,乃敗筆也。難怪八成觀眾都看不懂,連男主演也說「戲拍完也不知道演的是什麼」。

反觀中國科幻片《逆時營救》亦講時間逆轉,但觀眾看得懂,而且長了知識。該片女主人公多次進入蟲洞,最後救出兒子,揭發內賊,又未讓重要數據落入兇敵手中,說真的拍得相當不錯呀。(嚴敏)

相關焦點

  • 諾蘭又一部燒腦神作《信條》,看特工如何「時間逆轉」拯救世界
    《TENET》是諾蘭今年的新片,譯為「天神」、「信條」,tenet含義很多,宗旨、信條、原則,屬於來回文正反順序的單詞都一樣,這也暗示了影片中會有時間的正反序錯亂,使得特工利用時間逆轉回到之前進行一些事件的轉變從而改變由此引發的結果。
  • 時間逆轉,拯救世界?諾蘭新作《信條》委實燒腦
    這句話可以貫穿該影片…作為諾蘭大神燒腦三部曲的最後一部,《信條》千呼萬喚始出來。大神果然就是大神…一刷果然沒讓我失望,智商被碾壓的老陳內牛滿面的準備明天找個物理大神一起二刷。劇情倒是很美國大片。一個特工服務一個名為「信條」的組織,任務就是為了阻止一個俄羅斯的大亨瘋狂毀滅世界的行動。光看劇情主線,平平無奇。
  • 《信條》時空三部曲,諾蘭野心最大的電影,全程燒腦!
    這部《信條》諾蘭大神的電影,咱們先來給大家看看預告片中的鏡頭。這部電影有多誇張?網上說這麼一句話評價像《蝙蝠俠:黑暗騎士》一樣炸裂的開場,和《星際穿越一樣 硬核的設定,和《記憶碎片》一樣 高能的結構,和《盜夢空間》一樣燒腦的感官,這就是《信條》。
  • 電影《信條》 最燒腦大片,關鍵知識點你了解嗎?
    看過的觀眾幾乎無一例外同一觀感,兩個字——燒腦。如果說觀眾的理解在第一層面,那麼導演傳達的信息量絕對在第三層以上。甚至有網友戲稱,導演諾蘭發話:能有人一遍完全看懂,算我輸。這當然是玩笑之言,但也間接表明這次的新電影的確不好理解。
  • 諾蘭新電影《信條》上映首日被眾多被網友吐槽,只因劇情太燒腦
    導讀: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的電影已經在中國影院上映,前期在英國等地的票房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績,雖然有疫情影響的因素存在,但是這部電影依然衝破了重重阻礙,在中國上映之後吸引了眾多的觀眾去看了,但是許多網友觀看後的反應都是不怎麼理想,都覺得這部電影太過燒腦,表示「沒看懂」
  • 諾蘭電影《信條》:弄清5個燒腦問題,就能看懂劇情了
    電影《信條》海報截圖。有好多網友都這樣說:刷了幾遍《信條》,還是沒有看懂劇情。其實,只要弄清以下5個燒腦問題,自然就能看懂了。01.如何「逆轉時空」?約翰·大衛·華盛頓飾演的「主角」。總之,要想看懂諾蘭這部電影,那就必須弄清楚上面所講的5個燒腦問題。只要弄清楚了電影中基本的故事概念,就能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 燒腦電影《信條》,上映2天破2億,諾蘭的又一神作誕生!
    現在各個地方的影院都開始營業了,前段時間爆火的《八佰》票房突破20億,現有《信條》這部電影,剛上映2天就突破2億。 這也是諾蘭的最新一部作品,對於喜歡看諾蘭電影的影迷們來說前有《星際穿越》、《盜夢空間》重映,後有硬核燒腦的《信條》,簡直不要太爽。
  • 史詩級燒腦大片《信條》正式上映,網友:三刷電影都未必能夠理解
    9月4日凌晨,由著名導演諾蘭執導的新片《信條》正式在國內影院上映,這部電影在上映之前便獲得了眾多的關注。在此之前,有關電影的評價眾說紛紜,燒腦、場景宏大、精彩的格鬥等,繼《盜夢空間》後諾蘭的又一部燒腦巨作。在豆瓣評分中,此片獲得了8.4的高分,這個分數相對於諾蘭的前幾部電影來說偏低了一點,但是畢竟是首映,然而許多的觀眾也還未正式的打分。
  • 電影《信條》太燒腦看傻了,1億票房裡有9500萬都是沒看懂的
    影迷們都喜歡克里斯多福·諾蘭電影中所建構的全新世界,因此解讀他的電影裡的劇情也成為觀影之後的一種思考。那麼這部《信條》究竟有多難懂,據說連電影的主演們都看不懂劇本裡的故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電影《信條》是克里斯多福·諾蘭的又一部懸疑燒腦巨製,該劇並非單純的在電影世界裡玩結構與技術,並不是簡單的描述時空穿越,而是在一個構造的電影畫面裡把」順「和」逆「向時間同時呈現出來,起點終點都在同一時間段裡。克里斯多福·諾蘭能在時間和空間的想像中還能玩出這麼多的花樣來,想必當下的導演之中也就只有他了!
  • 解讀諾蘭燒腦神作《信條》
    影片《信條》是導演諾蘭的又一部科幻電影,一如《盜夢空間》和《星際穿越》等影片的科幻燒腦,僅僅依靠電影院的一次性觀影,恐怕很多人無法看懂。我看這部電影,覺得自己腦容量不太夠,所以我一共看了三次,才十分不容易地梳理出來故事的脈絡。1.引子部分信息豐富是理解影片的關鍵。
  • 諾蘭三連映,壓臺的《信條》最燒腦!
    這部豆瓣排名第九的燒腦口碑之作復映當天空降票房榜第三,有人十年前錯過趕來補票,有人抓緊機會大銀幕重刷。 但無論怎樣,《盜夢空間》再一次證明,諾蘭屬於大銀幕。
  • 《信條》才不燒腦!看懂科幻神作《降臨》,逆向時間就是小菜一碟
    克里斯多福·諾蘭的大作《信條》終於揭開了神秘面紗。但令人遺憾的是,這部影片應該是諾蘭最「失敗」的一部作品。看懂《信條》並不難,它的燒腦並非在於懸疑伏筆、並非在於高概念,僅僅是玩弄了電影的敘事技巧。《信條》中,「逆轉」機器是讓故事和時間變得神秘起來的關鍵道具,進入機器的人,可以反向經歷時間,但並非穿越時間,或者平行世界。在《信條》中,的確會出現兩個「我」,但兩個「我」不會長時間共存,只是在用不同的時間順序去經歷同一件事兒而已。
  • 不要因為是諾蘭就可以吹,電影《信條》真的沒看頭
    他來了諾蘭導演今年帶著他的又一部燒腦神作《信條》來了,講真的看諾蘭電影有點累,真的太燒腦了。就像前面兩部我最喜歡看的電影一樣,《星際穿越》和《盜夢空間》這兩部我不下看了三次上才算看明白了,而這次的《信條》前幾天在網上下載看了一次,直接覺得自已智商不在線上根本就看不懂,前面至少有那幾十分鐘的電影看得我想睡覺挺無聊且無趣。
  • 《信條》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它的時間線是這樣的,燒腦
    《信條》剛一上映,就引發了觀眾的好奇,畢竟「"諾蘭出品,必屬精品,且永遠驚喜",截至9月6日21點29分25秒為止,票房已經破了2億,貓眼曬出《信條》票房破2億的海報。雖然網友評價還不錯,但更多網友看完《信條》卻是一頭霧水——它到底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時間線是怎樣的?諾蘭的電影好看是真的,但燒腦也是真的。
  • 諾蘭的《信條》,燒腦科幻,值得一看
    今天看了《信條》這部電影,果然是諾蘭,鬼才,思維比較開放,電影給人以另一種觀影體驗。電影常見的類型有帶入情感的生活片,展現大場面的動作片、戰爭片,還有一些是架空幻想的武俠片、魔幻片、超級英雄片等。而諾蘭的幾部確實是給人超越想像的新體驗,《信條》就是這樣的一步片子,可謂真正意義的科幻片。看這類片,不必過分追究裡面說的正確與否,還有是否嚴謹,我們更應該去享受電影提出的新觀點和基於這個觀點再現出的「真實」場景,因為這是前所未有的新體驗。而不管電影還是圖書都能起到塑造這種場景的作用,這也是享受電影和圖書的一個意義所在。
  • 影評:《信條》的時空穿梭 這次諾蘭不太燒腦
    寫個新片——《信條》。諾蘭的《信條》是我今年進電影院看的第一部電影,上映兩天,國內票房已經破1.3億,給很不景氣的電影行業帶來了一點熱度,最終票房破8億肯定沒問題。如果打分的話,我就給個8分(滿分10 分)吧。
  • 「一遍看不懂」的電影《信條》來了!國慶檔之前,影院能否繼續回血
    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的作品一貫以「科幻燒腦」著稱,這次,他在《信條》中提出了「時間逆轉」的概念,神秘特工以「時間」為武器,拯救危在旦夕的世界,一些觀眾評論說,「看完出來想倒著走」。來源:《信條》預告片截圖。
  • 《信條》燒腦?看看這篇解謎降溫|信條|薩特|無名氏|尼爾|凱特|...
    《信條》海報。9月4日上映的《信條》是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編劇的第11部長片,他的作品以非線性敘事、鏡頭充滿隱喻、時空變幻莫測等「燒腦」手法著稱。與他執導的影片《記憶碎片》《盜夢空間》相比,今日上映的《信條》故事主線相對簡單,講述一個特工為了逆轉未來拯救全世界,他在探索「信條」之謎的同時,將要不斷面對「時空逆轉」的巨大危機。
  • 《信條》——2020年諾蘭燒腦大作預告解讀
    因為全球疫情的緣故,諾蘭2020年燒腦大片《信條》(tenet)再度推遲到8月15日上映。就目前所公開的海報以及預告片段來看,劇情很可能和時空相關,燒腦程度不亞於前作《盜夢空間》。其實劇情感覺並不是太精彩,還是好萊塢商業片的老套路(英雄救世界)但諾蘭的電影最有趣的地方,是燒腦的世界觀和細節。在3分鐘的預告裡,其實都是圍繞一個詞——tenet展開的,那麼tenet究竟是什麼?
  • 《信條》燒腦到反人類嗎?也許是未來的諾蘭回到過去,寫了一個流水...
    諾蘭的作品素以「燒腦」著稱,《信條》更將「燒腦」發揮到極致。很多人走出影院時,都有一種大腦「燒到短路」的感覺,即便是看了各路大神的逐幀解密帖,仍然難以理出頭緒。在《信條》面前,「看不懂」的通感,超越了文科思維或理科思維。無論你是電影專業還是研究物理的達人,在《信條》面前統統敗下陣來。「N刷」越多或是看過越多細節解析,越覺得這部電影是無法全然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