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國騎兵讓人恐懼的狼牙棒,當年宋朝軍隊為何沒有裝備?

2020-12-14 浪子聊歷史

不知道大家見過狼牙棒沒有,就是那種看著像鐵棒一樣的武器,只不過上面有很多的針刺,給人的感覺就是很牛掰的樣子。特別是在宋朝,狼牙棒那是很常見的一種武器,多為宋朝的敵人金人所用。

用狼牙棒上陣殺敵,那也是一錘一個,殺傷力極強,這也讓宋朝的軍隊很忌憚。既然狼牙棒那麼厲害,為什麼宋朝的軍隊不用狼牙棒和金人對抗呢?

其實不是宋朝不用,主要就是狼牙棒過於沉重,適合從上往下揮舞,但是這需要大量的戰馬來配合,而宋朝缺的就是戰馬,所以就很難發揮其作用。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宋朝也發明了比狼牙棒更加好用的武器,所以自然就不會使用笨重的狼牙棒了。

我們都知道北方遊牧民族生活的地區,一般都是資源比較貧乏的,為了更好的捕獵和防禦,那麼肯定是不能缺少武器的。那麼北方資源那麼缺乏,像劍和刀這樣的鋒利的鐵製武器,製作起來也是很困難的。為了取代劍和刀,北方遊牧民族也就習慣用石頭或者銅錘等製作武器。

特別是銅製作的錘子,因為技術原因,錘子表面也是凹凸不平,正是因為表面不平,也使錘子具有了一定的殺傷力。隨著發展,這些凹凸不平的錘子被進行了改良,也發明了新的武器,就是現在初具模型的狼牙棒。

此外北方遊牧民族發明的這些錘子、狼牙棒等武器,也被宋朝時期的遼國所使用,畢竟都同屬遊牧民族,使用使用這些武器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後來金國和大宋聯手滅掉遼國之後,金國就繼承了遼國所用的武器,這其中就包括我們今天要說的狼牙棒。金國也正是憑藉這種殺傷力極強的狼牙棒,把宋朝打的節節敗退。由此可見狼牙棒確實是一個不錯的武器,就是這麼一個厲害的武器,宋朝卻沒有多少人使用,軍隊也不曾普及,這其中的緣由我想有以下幾點。

一、宋朝以步兵為主,狼牙棒作用不大

首先就是宋朝的兵種限制了狼牙棒的威力,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宋朝的兵種主要是以步兵為主,而騎兵就很少。狼牙棒作為重型武器,是十分適合騎兵使用的,因為狼牙棒比較長,需要一定的空間揮舞,而騎兵卻十分符合這個條件。

一般來說,騎兵騎著馬,那麼就會處於一個比較高的優勢,這樣揮舞起狼牙棒也比較方便。步兵的話,因為周圍人比較多,所以就很難揮舞起狼牙棒,不然的話很容易傷周圍的夥伴。而且騎兵因為處於高勢,這樣揮舞起狼牙棒就會有很大勢能,也可以給敵人造成巨大的傷害。步兵的話處於的地勢就比較低,揮舞起狼牙棒達不到這種效果,威力就會減半。

金人多以騎兵為主,如果宋朝的步兵使用這些狼牙棒作戰的話,基本上很難傷到騎在馬上的人,這樣話狼牙棒也就失去了其作用。狼牙棒整體來說很重,比一般很多武器都重,因為狼牙棒屬於鈍類武器,就是靠蠻力揮舞擊打敵人,這樣話在馬上從上往下揮舞,肯定比你從地上往上揮舞方便,不光如此,即使是威力也比後者大很多。宋朝也不傻,雙方拿著一樣的武器,但是卻處於劣勢,所以自然不會使用狼牙棒了。

二、宋朝有更加先進的武器替代狼牙棒

除了上的原因,還有一個因素就是宋朝有更好的武器替代。那個時候金人部隊主要是騎兵,所以為了克制金人的騎兵,那麼宋朝肯定也得找到克制的方法。於是宋朝就發明了鐮槍、斬馬刀、長槍之類武器,這些武器對金人的騎兵有著奇效。

就比如鐮槍和斬馬刀,在敵人戰馬衝過來之前,就可以用鐮槍絆下馬腿,後面的士兵迅速用斬馬刀砍向馬腿,這樣話敵人就會瞬間從馬上摔下來。還有一種就是長槍,也就是嶽家軍經常使用的一種武器,威力也是很大。因為長槍比較長,在古代就流行一句話,一寸長一寸強,使用長槍對金人鐵騎的威脅也是很大的。

兩軍對戰之際,步兵本來就比騎兵所處的地勢低,而這個時候使用長槍,就可以避免這一點。步兵從下往上挑,也很容易挑到騎兵上的士兵,可以打敵人一個出其不意。除了這些武器,宋朝也發明了很多其它武器,這些武器比狼牙棒要好用很多,關鍵是威力也大,很符合宋朝的兵種。不過宋朝戰馬緊缺這確實是一個弊端,然而這也是沒辦法的,誰叫宋朝丟掉了河套地區,一個利於養馬的有利地域,所以缺乏戰馬也只能這樣了。

宋朝缺乏戰馬,無法攜帶過重的狼牙棒

最後一點,宋朝之所以缺乏戰馬就是因為丟失了河套地區,才導致戰馬緊缺。北宋時期,宋太宗逼迫夏州李氏一族,這才導致李氏一族獨立成西夏地區,戰馬最佳產地也因此丟失,這也讓宋朝戰馬緊缺。

而狼牙棒是一個重型武器,如果步兵攜帶的話,就會很耗體力,使用起來也是極其不易。特別是行軍途中要走很遠的路,這個時候攜帶這這麼重的武器,步兵體力也是跟不上的。如果這個時候和敵人碰上了,那麼因為體力原因,肯定打不過敵人,所以這個時候肯定是有風險的。

然而有了戰馬就不一樣了,狼牙棒可以放在戰馬上,人也不用那麼累,使用的時候直接拿出來即可。相當於步兵背著,肯定是人家騎兵更加有優勢了,從這點上看,狼牙棒就是騎兵的標配,步兵是真的不適合。

最後我們應該明白宋朝軍隊為何不使用了狼牙棒了吧,畢竟狼牙棒沉重不方便攜帶,而且步兵使用起來也容易誤傷其他人,且從下往上揮威力也是減半,使用自然不會普遍。

其實也是宋朝缺乏戰馬,狼牙棒是適合騎兵使用的武器,宋朝騎兵少步兵多,所以也狼牙棒也無法普及。最後就是宋朝有著更加方便的武器使用,比如鐮槍和斬馬刀等,這些對金人的騎兵有著很好約束作用,比狼牙棒好使,所以狼牙棒就只能淘汰了。

相關焦點

  • 宋朝軍隊手中的大殺器:神臂弓!
    公元1134年2月,川陝交界處的仙人關氣氛異常緊張,駐守在這裡的宋軍三萬人將要面臨金國軍隊十萬人的進攻。如果仙人關被突破,金軍的鐵蹄就可以蹂躪富饒的巴蜀之地,進而依託巴蜀之地東進滅掉南宋。駐紮在此地的是宋朝名將吳玠,面對金軍的咄咄進逼卻異常沉著冷靜,因為吳玠宋軍第一大殺器:神臂弓。
  • 同是農耕時代,為何歐洲騎士縱橫天下,宋朝軍隊卻以步兵為主
    同樣是農耕文明,中西方為何走上了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宋朝為何沒能像歐洲那樣全力發展騎兵部隊呢?中世紀歐洲的人口和羅馬時期相比不增反降,再加上當時各國政府低得令人髮指的行政效率,導致歐洲很難有效集結起大規模的軍隊。 在歐洲一支軍隊的規模通常保持在幾千人,很少過萬。更何況在中世紀絕大多數戰役中,步兵的人數都遠遠超過騎兵的人數。也就是說,中世紀的歐洲軍隊的騎兵規模通常也就在幾百人到幾千人之間。
  • 金國鐵浮屠的鎧甲到底是怎樣的?其實和宋朝鎧甲區別不太大
    金國將領都不一定知道鐵浮屠是什麼部隊在女真人剛剛崛起的時候,他們甚至鄙視使用鎧甲,完顏阿骨打認為穿著鎧甲打了勝仗,等於是過於依賴鎧甲來取得勝利了,後來,他們還是藉助遼國叛軍獲得了500套鎧甲,而遼國鎧甲的形制其實深受中原宋朝的影響,因此契丹人的鎧甲也會影響金人的鎧甲形制。
  • 在對抗金國的戰場上,木華黎比嶽飛更像名將
    在施耐庵的描述中,這種騎兵是:「馬帶甲,蹄懸地;人披鎧,只露睛。整體像巨浪一樣推進,所當者破,所擊者服。」那麼在真實的歷史上,連環馬存在過嗎?答案是肯定的,連環馬不但存在過,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佔據著軍事舞臺的中央。金國是我國歷史上北部少數民族女真建立的的封建割據政權,在很長時間內統治著中國北方的大部分地區。
  • 唐朝時名氣極大的唐刀,殺力巨大,為何到了宋朝就沒人用了?
    那麼,如此厲害的唐刀,為何到了宋代卻沒人願意用呢?第一、技術精湛唐刀源於漢刀,執著工藝比較精湛,是以「百鍊鋼」的工藝為基礎。複雜的鍛造工藝使得唐刀的造價成本變得很高。宋朝是出了名的「重文輕武」為國策。這樣的國家運用的朝廷重臣也幾乎都是文臣。
  • 古代騎兵武器狼牙棒的由來
    《周禮》中有記載,西周時期軍隊的制式兵器有五種:戈、殳、戟、酋矛、夷矛。後世慢慢取消了這種分類,到了元朝,民間就開始流行「十八般兵器」的說法。各個期間的說法雖有差異,一般認為十八般兵器是指:刀、槍、劍、戟、棍、棒、槊、儻、斧、鉞、鏟、鈀、鞭、鐧、錘、叉、戈、矛。有時也按有效攻擊距離的長短而籠統分為「長兵」和「短兵」,本篇將著重介紹棍棒類兵器。
  • 讓宋朝承受「靖康之恥」的金國,滅亡時有多慘?一天死2皇帝
    那麼,宋朝軍隊面對女真軍時,表現如何呢?更糟糕,北宋兩年就被滅了。 為此,宋朝只好請求金國幫忙,女真軍隊越過燕山山脈,攻入燕京,最終滅了遼朝。不久,宋、金兩國在燕雲十六州歸還問題、逃犯問題上出現矛盾,金國悍將完顏宗望以此為藉口,悍然出兵南下攻打宋朝。1125年首次出兵攻打宋朝,因李剛、种師道等頑強抵抗,沒能拿下開封,卻逼迫宋朝議和;1127年再次出兵,結果殺入開封,俘虜宋徽宗、宋欽宗兩位皇帝以及3500餘文武大臣、後宮嬪妃。
  • 宋朝有一種弩,威力巨大,射程遠,為何後來卻銷聲匿跡了?
    這場戰役中,北宋的強弓硬弩在前期發揮出了巨大優勢,西夏人被打得潰不成軍。 1131年,南宋在陝西寶雞一帶與金國對峙。名將吳玠使用數十臺床子弩迎敵,一時之間漫天箭雨,殺的金國人抱頭鼠竄。其敵方主將金兀朮中箭受傷,差點命喪當場。 由此可見,床子弩這種大殺器在宋朝時期發揮出了巨大的威力。
  • 血戰野狐嶺,金國30萬大軍為何慘敗?金國統帥犯了一個致命錯誤
    金國主力抵達北方後,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戰略:修繕300公裡的界壕,由於界壕破損沒有女牆作為掩護,所以獨吉思忠讓調集大量軍民修建界壕,打算用這種辦法來阻止蒙古大軍。當時動用了多少人呢?官方史料記載是75萬餘眾,但是結果證明這是一種消極防禦。
  • 古代打仗,步兵戰勝騎兵有多難?「卻月陣」是怎麼大敗騎兵的?
    無論是步兵還是騎兵,都是戰爭史上不可磨滅的一部分,每當談起戰爭發展歷程,步兵與騎兵之間的比較一直都有,在那個時代,武器裝備沒有這樣先進,都是以冷兵器為主,步兵作為戰爭主體,很多人都認為可以做到「以步制騎」,實際上騎兵機動性強,野戰能力出色,往往能佔據戰場主動權。
  • 冷兵器時代最強大的軍隊:匈如騎兵
    蒙古民族的軍隊之所以能稱霸於歐、亞二洲者,實全恃其精良的騎兵。 蒙古騎兵把騎兵戰術推到了冷兵器時代的頂峰。長距離奔襲,迂迴,包抄等騎兵的優勢被發揮到了極限。
  • 中國軍隊曾下轄19個騎兵師,一個騎兵師,到底有多少兵力?
    但是,進入50年代中後期,騎兵的數量就已經逐步縮減了。進入1985年,在新一輪的軍事改革中,騎兵作為一個兵種,被撤銷了。那麼,騎兵為何會被撤銷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凡是強大的王朝,都擁有數量可觀的騎兵軍團,例如漢朝、唐朝、明朝等等。尤其是漢朝和唐朝,以騎兵為主要作戰力量。在歷朝歷代的軍隊中,出現了一系列赫赫有名的騎兵部隊,例如漢朝的虎賁軍、唐朝的玄甲軍、宋朝的背嵬軍和明朝的關寧鐵騎等等。 很多人認為進入火器時代以後,騎兵便沒有了用武之地,開始迅速退出歷史舞臺,其實,這是不正確的。
  • 被小瞧了近一千年的宋朝騎兵,你可曾聽聞「拐子馬陣」?
    在世人的心目中,宋朝一直是一個軟弱的存在。有宋一代320多年,來自北方少數民族的戰爭陰影一直籠罩在宋朝君臣的頭上,而宋朝的騎兵更是被人詬病得體無完膚,甚至許多人認為宋朝根本沒有「騎兵」這個概念!
  • 野狐嶺之戰,四十萬金兵戰敗不足十萬蒙古軍隊,主要有這三點原因
    如果在野狐嶺戰役中金國沒有失敗,主力軍依然在,那蒙古軍隊如果貿然向西邊擴張,那金國一定會在蒙古軍隊舉兵西去時,進行攻打,這樣這樣也會改變歷史的主要進程。在說起野狐嶺戰役失其中金國有大概45萬的兵馬,但那時候的蒙古軍隊兵馬才不足10萬,就單從軍隊人數上來看金國也可以直接碾壓蒙古軍隊,那為什麼他們最後戰敗給蒙古軍隊呢?
  • 蒙古騎兵攻不下金國東京,哲別:用金銀財寶,誘惑老百姓出城
    當他在攻打金國的西京(今山西大同)無功而返後,決定採取耶律留哥的建議,轉而攻打金國的東京(今遼寧遼陽)。東京比西京更為堅固。由於是金國開國皇帝完顏阿骨打登基稱帝的地方,在金國的歷史上,意義重大,城池不僅修建得高大堅固,而且有重兵把守。那麼,成吉思汗是如何將這座城池攻破的呢?
  • 蒙古前期,騎兵橫掃歐亞,裝備和兵種組成是什麼情況?
    橫掃亞歐大陸的蒙古大軍,在中前期騎兵是其重要的利器。那么元朝蒙古的騎兵兵種組合和武器裝備又是什麼樣子的呢?這是許多人感興趣的話題。我們先來說一說蒙古的騎兵種類在蒙元發跡的初期,蒙古軍隊主要就是騎兵,很少有步兵。而騎兵又以輕騎兵為主,人和馬均不披甲,輕裝快行,機動性十分強。這些輕騎兵的主要作用有巡哨、掩護重騎兵、快速奇襲、追擊敵方逃兵等等,輕騎兵裝備的武器則是弓箭、彎刀、套索等。
  • 宋明兩朝都重文輕武,為何感覺明朝軍隊很強,宋朝軍隊卻很弱?
    說起"重文輕武",宋朝總免不了被提出來,人們還會舉出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的例子來進行佐證。其實,翻開中國的史書,會發現中國歷史上"重文輕武"的朝代並不少,而明朝就是其中之一。只是,宋明兩朝同樣是重文輕武,為何總感覺:明朝軍隊很強,宋朝軍隊卻很弱?
  • 軍事「弱雞」的宋朝,熬死了遼國金國,還使蒙古鐵蹄從歐非撤軍
    宋朝,一個極其「偏科」的朝代。我們先來看看它分數最低的科目 - 「軍事」和「外交」。在軍事上,宋朝被遼國、西夏、金國、蒙古打得夾著尾巴做人。而宋朝皇帝的解決方法並不是提高戰鬥力,而是「既然打不贏,那就用錢來擺平吧!」
  • 1951年,中國下轄19個騎兵師,一個師擁有多少人和馬?
    由於騎兵擁有很強的機動性,與步兵部隊相比,擁有天然的速度優勢。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凡是強大的大一統王朝,都組建了數量可觀的騎兵軍團,例如漢朝、唐朝、明朝等等。尤其是漢朝和唐朝,基本上以騎兵為主要作戰力量。在歷朝歷代的軍隊中,出現了一系列赫赫有名的騎兵部隊,例如漢朝的虎賁軍、唐朝的玄甲軍、宋朝的背嵬軍和明朝的關寧鐵騎等等。
  • 為何到了宋代就沒人用了?
    那麼,如此厲害的唐刀,為何到了宋代卻沒人願意用呢? 宋朝是出了名的「重文輕武」為國策。這樣的國家運用的朝廷重臣也幾乎都是文臣。文臣不會在意軍隊士兵們用的刀具用的好不好,需不需要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