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社會都非常講究養生,特別是在食物上,我家裡的夥食雖然很簡單,但是一直是比較規律的,一日三餐的主食風格多樣化,早餐饅頭包子,午餐米飯,晚餐麵食。
早餐吃饅頭一直是我的最愛,但是做饅頭確實一件很麻煩的事情。特別是工作一忙起來,晚上加班到很晚才回家,往床上一躺,就懶得動了。早上更是爭分奪秒的多睡一會覺。
於是早餐除了在樓下的早餐店對付一下之外,就是晚上下班的時候在饅頭店買上兩個,回家凍冰箱,早上燒水蒸一下。有時候饅頭稍微買得多了一點,隔上兩三天,在吃的時候,發現外面買的饅頭和自己做的還有一些不一樣。自己做的饅頭放一天就硬了,外面買的饅頭怎麼放都不硬,表皮還特別鬆軟,保持好的口感。
饅頭中加入了泡打粉
經常去早餐店吃饅頭,跟老闆混熟了,後來問到了這個問題,老闆也是個實在人,當時告訴我,他做饅頭的配方裡面加了無鋁泡打粉,因此才能保證長時間的鬆軟。
別看作饅頭很簡單,其實也是一門技術活,講究「和面」「揉面」「醒面」。每一個過程都要經過嚴格的把控,特別是大批製作,配方稍微出現偏差,做出來的成品就會不同。
做饅頭的配方
饅頭店做饅頭的配方和家裡做饅頭有一點區別,主要就是在無鋁泡打粉的添加上。
饅頭店配方:中筋麵粉500克,乾酵母粉5克,白糖10克,無鋁泡打粉5克。
家庭饅頭配方:中筋麵粉500克,乾酵母粉5克,白糖10克。
一般在家裡做饅頭我沒有放無鋁泡打粉,因為我都是晚上做好,第二天上午就吃完了。
在家和面技巧
一般批量做饅頭通常會使用機器和面,一次能做幾十斤麵粉。當然在家裡做饅頭不需要那麼多,一次做上一斤麵粉就能蒸一大鍋了。
在家裡和面除了用手揉面以外,有條件的也可以使用廚師機和面,按照比例放好配料以後,按一下開關,廚師機就能很均勻的把麵團攪拌至光滑均勻,而且還可以加入雞蛋,牛奶等配料。
如果是有手和面的話,最好是先用溫水把酵母和白糖溶化,然後再倒入麵粉中,加水和面,酵母水比直接把乾酵母放入麵粉中更加容易揉均勻,特別是加入了白糖,能更加促進酵母的發酵,自己做饅頭的話不妨試試。
我是【小吃貨筆記】記錄網紅美食,分享家常風味,喜歡的朋友請點擊收藏關注,謝謝觀看,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