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是我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人際關係,他能給我們快樂,也能給我們許多幫助,因此人們都致力於維持良好的朋友關係。
現在的人都喜歡用朋友的數量和質量去衡量一個人的價值,因此那些人脈圈廣泛的人總能夠得到其他人較高的評價,被認為是好交際、高情商、有能力的表現。
對於很多人來說,一個人會讓他們感到很難堪,因為那樣會顯得他們孤僻離群,從而給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因此他們去哪裡都喜歡成群結隊,無論是吃飯、上廁所還是出去玩,他們總是離不開朋友的陪伴,即使偶爾想要一個人靜一靜,來自他人的評價壓力也會迫使他們選擇與朋友在一起。
實際上這種不敢一個人的思想是不成熟的表現。
人和人是不同的,有不同的經歷,也有不同的目標和夢想,一味地追求交往而忽略自身的獨處需要,不僅不成熟,還會耽誤兩個人做正事的時間,從而原地踏步。
喜歡朋友、與朋友親密是每個人都存在的心理,但過於依賴朋友、不敢獨處則是自己本身的心理問題。
在學生群體尤其是中學生當中,這種現象非常普遍,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可能需要更多的獨處時間,但依舊存在做什麼都喜歡扎堆的情況。
有些人性格孤僻,生活中沒有幾個朋友,比起和朋友一起活動,他們也許更喜歡一個人玩。
但他們這樣明顯與他人相背離,久而久之,在他人壓力的驅使下,即使是喜歡獨處的人也可能強迫自己與他人合群,比起獨處的快樂,他們更擔心「槍打出頭鳥」的恐懼。
實際上,真正高智商的人,根本不需要朋友。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生活方式,為了工作或者學習,喜歡獨處的人可以與他人進行短暫的合作,他們有能力與別人和睦相處,但完全沒有必要逼著自己融入他們。
當人們進入了一個新環境時,例如新員工入職,學生轉校或升學等,他們會產生因不熟悉環境而導致的焦慮感,此時他們會努力地與他人建立聯繫,從而獲得對新環境的控制感。
對於有些性格開朗熱情的人來說,這些行為的產生非常容易,因為這就是本色出演,而對於那些不愛交際的人來說,則會感到非常折磨。
因此除了正常的人際交往之外,他們並不適合主動搭訕,一般情況下也無法做好印象管理。
高智商的人喜歡思考自己的事情,比起那些沉浸在物質享受中的人來說,他們更傾向於體會內心世界。
他們明白自己應該做什麼,並且也這樣去做。
其實成功的人生總是孤單的,尤其是在成功之前和剛開始的這段時間,人們的很多想法都不被認同,甚至連親朋好友都不支持。
那些思維獨特的人總被認為是白痴、傻瓜,但其實他們才是走在時代前列的人,很多後來取得偉大成就的科學家都有這樣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由於醉心於自己的領域,與朋友交往的時間自然就會大大減少,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不具備基本的社交能力,不是他們不能,只是不想罷了。
比起合作,高智商的人更喜歡依靠自己的能力解決各種問題。
有時候,對於同一個問題,其他人的理解與他們的理解總是不一樣,理解的角度不同,理解的層次也不同,有可能別人已經理解,但他們仍然處於迷惑中。
因此他們有時候會被認為是愚蠢,但其實他們只是希望能夠理解得更加深入,將問題梳理清楚,建立牢固的、清晰明確的邏輯關係。
其實他們很聰明,但和別人不在一個世界中,所以他們更喜歡獨處,他們不相信身邊的人能給他們完美的答案。
智商平庸之人佔據絕大多數,他們堅持自己自認為合理的想法,過度依賴朋友,做什麼都離不開朋友,同時對那些孤僻離群的人投去鄙夷和憐憫的目光。
表面上他們能夠得到朋友的幫助,體會友誼的快樂,但其實他們才是最迷茫的人。
聰明人始終記得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本事才是一切的基礎,成人世界中那些所謂的朋友也不堪一擊,很多都只是暫時的,以朋友的數量和質量來評判他人終究只是片面的。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Social 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