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真正高智商的人,根本不需要朋友

2020-12-14 騰訊網

朋友是我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人際關係,他能給我們快樂,也能給我們許多幫助,因此人們都致力於維持良好的朋友關係。

現在的人都喜歡用朋友的數量和質量去衡量一個人的價值,因此那些人脈圈廣泛的人總能夠得到其他人較高的評價,被認為是好交際、高情商、有能力的表現。

對於很多人來說,一個人會讓他們感到很難堪,因為那樣會顯得他們孤僻離群,從而給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因此他們去哪裡都喜歡成群結隊,無論是吃飯、上廁所還是出去玩,他們總是離不開朋友的陪伴,即使偶爾想要一個人靜一靜,來自他人的評價壓力也會迫使他們選擇與朋友在一起。

實際上這種不敢一個人的思想是不成熟的表現。

人和人是不同的,有不同的經歷,也有不同的目標和夢想,一味地追求交往而忽略自身的獨處需要,不僅不成熟,還會耽誤兩個人做正事的時間,從而原地踏步。

喜歡朋友、與朋友親密是每個人都存在的心理,但過於依賴朋友、不敢獨處則是自己本身的心理問題。

在學生群體尤其是中學生當中,這種現象非常普遍,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可能需要更多的獨處時間,但依舊存在做什麼都喜歡扎堆的情況。

有些人性格孤僻,生活中沒有幾個朋友,比起和朋友一起活動,他們也許更喜歡一個人玩。

但他們這樣明顯與他人相背離,久而久之,在他人壓力的驅使下,即使是喜歡獨處的人也可能強迫自己與他人合群,比起獨處的快樂,他們更擔心「槍打出頭鳥」的恐懼。

實際上,真正高智商的人,根本不需要朋友。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生活方式,為了工作或者學習,喜歡獨處的人可以與他人進行短暫的合作,他們有能力與別人和睦相處,但完全沒有必要逼著自己融入他們。

當人們進入了一個新環境時,例如新員工入職,學生轉校或升學等,他們會產生因不熟悉環境而導致的焦慮感,此時他們會努力地與他人建立聯繫,從而獲得對新環境的控制感。

對於有些性格開朗熱情的人來說,這些行為的產生非常容易,因為這就是本色出演,而對於那些不愛交際的人來說,則會感到非常折磨。

因此除了正常的人際交往之外,他們並不適合主動搭訕,一般情況下也無法做好印象管理。

高智商的人喜歡思考自己的事情,比起那些沉浸在物質享受中的人來說,他們更傾向於體會內心世界。

他們明白自己應該做什麼,並且也這樣去做。

其實成功的人生總是孤單的,尤其是在成功之前和剛開始的這段時間,人們的很多想法都不被認同,甚至連親朋好友都不支持。

那些思維獨特的人總被認為是白痴、傻瓜,但其實他們才是走在時代前列的人,很多後來取得偉大成就的科學家都有這樣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由於醉心於自己的領域,與朋友交往的時間自然就會大大減少,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不具備基本的社交能力,不是他們不能,只是不想罷了。

比起合作,高智商的人更喜歡依靠自己的能力解決各種問題。

有時候,對於同一個問題,其他人的理解與他們的理解總是不一樣,理解的角度不同,理解的層次也不同,有可能別人已經理解,但他們仍然處於迷惑中。

因此他們有時候會被認為是愚蠢,但其實他們只是希望能夠理解得更加深入,將問題梳理清楚,建立牢固的、清晰明確的邏輯關係。

其實他們很聰明,但和別人不在一個世界中,所以他們更喜歡獨處,他們不相信身邊的人能給他們完美的答案。

智商平庸之人佔據絕大多數,他們堅持自己自認為合理的想法,過度依賴朋友,做什麼都離不開朋友,同時對那些孤僻離群的人投去鄙夷和憐憫的目光。

表面上他們能夠得到朋友的幫助,體會友誼的快樂,但其實他們才是最迷茫的人。

聰明人始終記得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本事才是一切的基礎,成人世界中那些所謂的朋友也不堪一擊,很多都只是暫時的,以朋友的數量和質量來評判他人終究只是片面的。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Social Psychology》

相關焦點

  • 越是高智商的人越不喜歡與人交往的原因在於,周圍根本沒有同類
    說到一個人高智商、十分優秀的時候,那個人一般都是在獨自看書或者是獨立思索,又或者是一個人在做事。 為什麼當我們看到高智商的人時,他們都是在獨處呢? 高智商的人,也喜歡與相同水準的人進行相處交流,從而共同進步。在這樣的互補互助下,他們都成為了「正常人」中的一員,甩開「不合群」的標籤。 不過,高智商人群依舊是少數派,屬於小眾、邊緣群體。這樣的身份,無形中減少了他們的社交關係。因為,他們和普通人進行交流時,會因為認知和閱歷的不同而感到尷尬。
  • 真正的閨蜜,根本就不需要防!
    當然不能,能夠搶閨蜜男朋友的人,根本稱不上是閨蜜。應該是「防火防盜防小三」。現在女生的感情過於廉價,有的就一起吃個飯、拍個照、唱過歌就說彼此是閨蜜。閨蜜變得廉價了,質量當然也就不行了。真正的閨蜜根本就看不上你的男朋友,相反會覺得男朋友配不上你。因為她們是真心為你好,真心希望你可以過得幸福。很慶幸,我有一位非常好的閨蜜。當我需要幫助時,她會毫不猶豫地幫助我,這樣的事情數不勝數。
  • 為什麼高智商的人都不合群?心理學家告訴你原因
    經常有人會問,為什麼那些高智商的人都不合群,有些人要麼性格比較孤僻,要麼總是喜歡獨立獨往。論人際關係,他們肯定很一般,但是論智商和技術,他們卻非常的強悍。如果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是一種必然的現象,因為高智商的人懂得下面的幾個道理。
  • 美國心理學家:高智商兒童確實有很多共同點,但並不是靠遺傳
    在20世紀二十年代,美國心理學家特曼L.M.Terman基於比奈-西蒙智力量表進行改進,完成了一項涉及1200名智商140以上的「天才兒童」的長期實驗。這項持續久遠的實驗,時至今日仍能追蹤到當初的800多名「天才兒童」現狀。
  • 美國心理學家發現:高智商兒童都有這3個相同點,並非靠遺傳
    「智商」這一概念最早是由德國心理學家施特恩於1914年提出,後被美國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推孟教授正式引用,才被大家廣而熟知。那麼評判智商高低的標準又是什麼呢?只要合理利用、開發每一個人都有機會成為「天才」!尤其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們已經不滿足孩子只健健康康的成長了,還需要著重培養孩子的智商,不過想要培養孩子的智商,家長首先要了解影響孩子智力的因素有哪些?
  • 心理學家:幼齡兒童出現三種行為,你可能正在養育一個高智商孩子
    每天等小糖果放學的時間段,通常是幼兒園門口最熱鬧的時候,不急著帶孩子回家的寶媽通常都會閒聊一會兒 在大家的印象中,智商越高,代表這個人越聰明,那些在學業上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取得好成績的學霸,往往具有較高的智商
  • 性格老實內向的女人,根本不需要改變
    人與人之間並非因為長相的不同而存在差異,很多時候則是由於他本身的性格差異影響的。心理學家將人們的性格分為九種,劃分的依據則是個體本身的語言、行為、氣質等各方面因素。不同性格的人,他們行為處事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在面對同一件事情的情緒反應也存在著很大的不同。
  • 你遲早會明白:性格老實內向的人,根本不需要去改變
    心理學家認為:性格老實內向的人,根本不需要改變。內向力的正面作用一個內向的人,他的言語、思維和情感都會偏向於安靜、離群、內省,並且喜歡獨處。老實內向的人通常會懂得與人保持一定的距離,做事的時候也有計劃。
  • 心理學家:真正有「城府」的人,從表面上看都很單純
    在生活中,我們總是感覺有一些人城府很深,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很單純,但是卻給人一種看不透的感覺。很多人會問這樣一個問題:究竟是什麼樣的人才是真正有「城府」的人?有的人說看上去陰險狡詐,不想靠近;有的人說是面無表情,難以交流;也有的人說老謀深算,運籌帷幄。
  • 《仙劍奇俠傳》:原來阿七才是真正高智商高情商的人!
    小編聽說最近這部作品也有被翻拍的消息了,這也算是幾多歡喜幾多愁吧,對於一些年輕人來說,能夠看到一部優秀的作品自然是非常好的,但是更多的人則是不希望它被翻拍。畢竟目前的一些翻拍出來的作品都是毀了經典的,其實小編自己也是這麼覺得的,所以最近又把這部經典回顧了一遍,在看完之後,小編又有一個新的發現,那就是原來在這部作品當中的阿七才是真正的高智商高情商的人。
  • 朋友多了路好走?人到中年才發現:也許,你根本不需要什麼朋友!
    很奇怪啊,他們在之前都是朋友遍天下的,都有好人緣,人人都以跟他們認識、做朋友為榮。現在呢……一聲嘆息!我們小時候都聽過一句話叫「多個朋友多條路,朋友多了路好走」,在十多年裡,我都信奉這句話。但人到中年後才發現:也許,你根本不需要什麼朋友!
  • 心理學:智商水平越高的人,越不喜歡與人交往
    相比於那些特別聰明、精明、能幹的人,我們大部分人更傾向於選擇普通人做朋友,而對於那些智力較低、反應遲鈍、思維僵化的人,我們雖不至於歧視他們,但要成為朋友也是非常困難的。 對於高智商的人來講,他們對朋友的選擇也遵循相似原則,因此與普通人之間的來往就不會顯得很密切,從而被人們歸為不喜與人交往的類型。
  • 心理學家:真正有心機的人,一定具有這3點特徵,別被「耍」了!
    心理學家:真正有心機的人,一定具有這3點特徵,別被「耍」了!小編寄語:大家應該都看過宮鬥劇吧,在宮鬥劇裡面,就有一些經常耍心眼使壞的人,總是會為一己私慾去給別人使絆子,心理學家指出這樣的人,內心是非常的陰暗的,如何能在生活中分辨出這樣的人呢,心理學家指出具有著3點特徵的人就是心機深的人,趕緊來看一下吧!
  • 心理學家表示:這3種人晚上幾乎不會做夢,看看你是嗎?
    心理學家研究後得出,這3種人幾乎不會做夢!人類壽命有限,1/3左右的壽命都在睡眠中度過,在睡眠當中,我們會夢到稀奇古怪的夢境,對於夢境的產生,沒有一個人能夠給出解釋,有人說夢境的出現是因為另一個宇宙中,我們所經歷的事情,所以在夢境中會有各種不同的景象,對此科學家和心理學家一直在研究當中,他們認為以下這三種人幾乎不會做夢,看看你是嗎?
  • 「天才」在左「抑鬱」在右:為什麼高智商的人,反而容易不開心?
    許多高智商的人往往是過度思考者,經常分析生活中發生的一切。高智商的人經常會經歷這種過去錯誤的回憶,所有這些都會滋生內疚、不滿和其他負面情緒。現代科學證實,為了獲得幸福感,高智商的人比智商一般的人需要更少的社交。然而,這並不意味著高智商的人不渴望人際互動和良好的交談,他們只是更喜歡談論有趣而有意義的事情,而不是談論食物、天氣和金錢。所以他們要找到一個可以進行深入交談的人是特別困難的。
  • 溝通中的4大禁忌,很多高智商的人都不明白,別犯錯誤了
    100多個智商超群的人參加了話題討論,他們列舉了高智商的苦惱,其中一位網友認為智力超群是一種非常糟糕的體驗,因為每當你糾正他們的錯誤之後,他們就會不跟你玩了或者不跟你說話了。這說明代表高智商的認知能力和代表高情商的情感控制能力有非常大的差異。 儘管目前科學界還沒有能夠確切證明,兩種能力之間是否有相關性,或者具體有怎樣的關聯。
  • 教育的目的:並非僅僅培養高智商的人,而應培養出人格健全的人!
    這是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加德納,經過採訪商業、學業、政治界在美國非常有影響的,500多位頂級的社會精英人才;以及對不同文化中,各類能夠成為大師級人物的所具有的產生作品;創造治理財富,做出驚人貢獻的事跡進行分析,發現了人類的多元智能。通過這個圖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的發展,在他處理各種問題的時候,在不同的領域,可以表現出有8種智能。
  • 李玫瑾:高智商的小孩,通常有這3個怪癖,家長別因無知而亂管教
    愛因斯坦在成名之後,在一次專訪中回答了關於自己記憶力差的問題,原來在愛因斯坦的認知中,並不是說記憶力差,而是根本不想記起與自己探索無關的東西,比如愛因斯坦在看書,他會將自己的精力全部都放在書中,根本不受外界的幹擾。
  • 心理學家:智商高的人,反應總是比常人「更慢」
    相信大家都知道大智若愚這個成語,指的是聰明人不愛炫耀和表現自己,在他人看來就很笨。 所以說,聰明還是愚蠢,從表面上一般是看不出來的。有些人看起來聰明,其實是偽裝出來的自我表現,以達到其個人目的,有些人看起來笨,卻可能是「扮豬吃虎」,或者僅僅是比較低調而已。
  • 什麼是真正的朋友?你可以不識字,但你不能不識人
    什麼是真正的朋友,你不能不識人!我不喜歡攀附權貴,因為他們不會無緣無故幫你,我也花不了他們的錢;我也不會小瞧窮人,因為人的潛力無限,況且他們也不要我養;但我會永遠記得跌倒的時候扶我一把的恩人;在我一無所有的時候對我不離不棄、始終如一的家人。真正的朋友,是祝願我一切都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