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故事|從以色列的「曠野新生代」看當下之「後浪」該如何奔湧

2020-12-12 阿英漫談基督教歷史

人類是有共性的,無論時代如何改變、地域有何不同、種族有何差異,人與人之間都有著或多或少的相似之處,因而今天筆者要從以色列民族在出埃及後,於曠野中出生的新生代來談談當下我們這個時代被稱為"後浪"的新生代們該如何奔湧。

以色列人出埃及進迦南以及他們在曠野時,新舊兩代更替的故事,相信有很多人都是比較熟悉的,因而其中的來龍去脈這裡就不再詳述了。(有想要了解的讀者可以在詳查舊約的《民數記》外,查閱筆者寫的另一篇文章略談以色列民族是如何脫離奴役而一步步進入聯合王國時期的

話說當第一代出埃及的能夠打仗的以色列人(除了迦勒和約書亞)在38年間陸續倒斃曠野後,以色列人就開始面臨著新舊更替的問題。他們在曠野出生的這一代沒有父輩們那些豐富、奇異的經歷,亦沒有父輩們那種對神的認識。他們所有的就是鮮活的生命力以及單純的、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幹勁兒。他們之中也各有各的不同,雖然都在曠野出生、成長,有一樣的信仰,一樣的語言,一樣的文化,甚至是近乎相似的經歷,但卻像我們一樣,因著這樣、那樣的原因而各自又有著不同的人生和發展方向。

每個人都當有自己的定位 的確,這新生一代的以色列人肩負著要去徵服神給他們的應許之地——迦南的使命,然而他們不是每個人都要出去打仗的。

比如,他們中利未支派的人(以色列的兒子利未的子孫),因為是神特選出來侍奉神的,所以這支派的男孩子就不用出去打仗,他們專職辦理神會幕的事和學習、教導人律法就好了。

在我們這個時代,也有很多人,他們是被神特別選召出來侍奉神的。也許他們也並不完美,有著各樣的缺點與局限,但他們肩負著服侍神的使命,需要不斷裝備,用各樣方式、通過各種渠道教導人關於信仰的事。

新一代以色列人中,還有那些身體有殘疾,不方便出去打仗的,以及那些因殘疾或缺陷不能侍奉神的利未人的男孩子們(按著律法,利未人中,作祭司的亞倫家族的男子們凡有殘疾的,是不能辦理會幕中侍奉神的事的,但他們可以吃祭物,與其他祭司子孫一樣享有這樣的特權)可以在各自的帳篷裡生活,他們同樣有著自己的生活,享有和別人一樣的生活待遇,也可以有自己的產業。

當今時代,無論科技、醫學水平如何發展,也還是會有因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而導致自身有所缺陷的新生代,他們也依然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權利,並且他們也可以擁有符合他們自身狀況的美好生活。

在眾多能出去打仗的男孩子們中,也還是有差別的。他們中有的可能因為家族出生的緣故,從小就要經過特殊培訓,以備將來繼承一族之長的位分或是其他的位分。他們在爭戰時,需要率兵打仗,分地業時,需要有智慧。就像我們現在,有的從一出生就是含著金鑰匙來到這個世界的,不論怎麼比,他們成長的起點,就是比一般孩子要高,所以以後他們的成就比一般人高的可能性很大,不過,有時候這也不是絕對的。

對於當今的新一代來說,父輩們所給予的成長環境是無法自選的,成長的起點有高有低,無論父母,還是孩子自己,都要學會正視這個現實。然後才能知道在現有的處境下,如何努力,朝著哪個方向努力。否則的話,盲目攀比,除了讓整個家庭的人都身心交瘁以外(現在有太多的孩子因無法承受父母「特殊」的愛,而得抑鬱症;更有甚者,因不堪重負而選擇自殺,成年人選擇自殺的又豈在少數?),還會培養出更多的「高智低能的孩子」,或「白眼狼」。

我們別忘了,這些新生代中,也有很多女孩子們,在當時那個年代是不需要出去打仗的,當然也不必在會幕中作祭司、利未人做的工。不過,她們與男孩子們同樣也都要學習律法書,好在將來成家以後,能教導自己的孩子。

當今的女孩子們不必受性別上的限制,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職業,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也許不是個個出色,但卻各有千秋。沒必要和誰爭,只安安靜靜地用各樣知識、見識裝備好自己就夠了,無論將來是在職場,還是在廳堂,都可以發揮自己之所長,人生本來苦短,沒必要為自己得不到別人所擁有的生活而黯然神傷。與其與人攀比,不如自成一道風景。

根據自己的定位去努力 以色列人的這些新生代們雖然有一致的目的地,但他們中不是所有的人都要出去衝鋒陷陣的,就算是打仗的人中,也不是所有人都要作統帥的,畢竟在60多萬出去打仗的人中,作大小指揮官的只是少數,大部分也都只是聽候指令的普通兵。

就像現今時代一樣,在芸芸眾生中,能成為人之翹楚者,是寥寥無幾的。大部分人都還是要為生計忙碌的,很多年輕人不出去工作就沒飯吃,沒錢花,買房子、車子都得父母掏腰包,而通常情況下,不是因為他們不夠努力,而是因為他們只是普通人;而還有的,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卻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啃老一族。

既是如此,難道當今「後浪」者中大部分的普通人和「啃老族」就這樣所謂認命嗎?當然不是,作為大部分普通人,雖然就算使出渾身解數,活成牛,累成狗都不見得成為人中龍鳳,這都不打緊。要緊的是,我們目前所做的,是否是自己所喜歡的,若是自己喜歡的,累也是幸福的。若是不喜歡的,就得趁著年輕,好好想想,給自己定一下位,然後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不管成績如何,總之自己努力了,就已經不負光陰了。

至於「啃老族」們,就要停止這種巨嬰式的生活了,不用去抱怨環境如何,自身條件如何,只要肯努力,當今時代還是餓不死人的。

細細想來,人們喜愛拿「後浪」來比喻新生代,應該是看中了海浪那一波不平,一波又起的那種衝勁。這種衝勁是好的,但我們往往忽視了,其實海浪是由無數朵浪花組成的,每一朵浪花都是不同的,它們各有各的美,各有各的風採。如果把它們一個一個的都強行變成一模一樣的,那這海浪也就失去了它的美。

就好像我們每個人,有的人適合上大學,考研究生,追求更高的知識,他們也有條件選擇高校或出國;但有的人可能只能上一所二流、三流學校;而有的人就不喜歡學校的氛圍,不喜歡死啃書本,與上學相比,他們更喜歡實踐,往往這類人動手能力強,適合做機械製造、發明之類的,還有很多很多這樣的例子,每個人都是不同的,而且我們大部分人也都是普通人,不論怎樣掙扎,努力,都很有可能成不了高富帥、馬雲……

總之,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我們沒必要一味羨慕他人泛起的浪花,而忘記其實自己也可以是一朵獨特的浪花,在人生的海洋中,與其他人一同奔湧向前。當這些不同的浪花聚在一起形成巨大的海浪時,誰又能分出是誰高過了誰呢?

相關焦點

  • 聖經中的「曠野」代表了什麼
    太十一、7、耶穌就對眾人講論約翰說:「你們從前出到曠野是要看什麼呢?要看風吹動的蘆葦嗎?8、你們出去到底是要看什麼?要看穿細軟衣服的人嗎?聖經中多次講到曠野,但是聖經所講的曠野指是地域、地貌的曠野,比如:以色列人出埃及走的是曠野之路。今天若只照著字句認識必進入死的境地。為此聖經也有提醒的話為我們留存;林後3:6他叫我們能承當這新約的執事。不是憑著字句,乃是憑著精意。因為那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是叫人活。(精意或作聖靈)。
  • 以色列人的曠野之路
    希望之光以色列人的曠野之路出八、27我們要往曠野去當年的以色列人有多少人倒在曠野,是因為他們經不起曠野的生活,有「發怨言惡語的、有絕望哭號的」,這些聲音表達了他們寧願受「埃及人」的欺壓,不願意毫無可依靠的曠野生活。為此他們把要來的金器銀器製成了偶像(金牛犢)。金器銀器真正有價值不在金器銀器本身,乃是在如何認識金器銀器。
  • 出死入生(上)丨以色列民屢次試探耶和華,最後全部倒斃在曠野
    舊約聖經共三十九卷,包括四部分:開頭的五卷書是律法書,神學上習慣稱為摩西律法,後接十二卷歷史書,再接五卷詩歌智慧體書和十七卷先知書。先知書的前五卷是大先知書,後十二卷是小先知書。其中前九卷小先知書是猶太人被擄之前寫成的,後三卷小先知書成書於猶太人被擄之後,舊約聖經全部是對新約的預表,指向一個中心主耶穌基督!律法書出埃及記與歷史書約書亞記關係密切,出埃及記講述了以色列民在耶和華的信實、大能和奇妙作為的護庇之下,跟著他們的領摩西出離埃及為奴之地!
  • 聖經故事丨以色列民攻陷艾城之戰,堪稱古代戰爭的經典
    你要在城後設下伏兵」。約書亞記8章30節,那時,約書亞在以巴路山上為耶和華以色列的神築一座壇。唯獨猶大支派的亞幹因著貪心,私自取了耶和華吩咐當滅的物而犯罪,惹動神的怒氣發作,不但連累了整個以色列會眾攻打艾城慘敗,而且有三十個同胞死在了仇敵的刀下!亞幹和他所貪藏的當滅之物被帶到亞割谷,以色列民照摩西律法用石頭打死了亞幹,用火焚燒了一切汙穢之物,亞幹因著貪心犯罪而死亡。神是聖潔公義的,絕不容忍罪的敗壞,當猶太百姓承認自己的罪,對付離棄了罪,他們便如鷹展翅上騰重新得力,神的祝福臨到,決不耽延!
  • 奔湧吧!時代大潮中的青年「後浪」
    五四青年節之際,Bilibili網站發布了一個「獻給新一代的演講」——《後浪》,猶如給青年們的一封信,激蕩起青春之聲。「所有的知識、見識、智慧和藝術,像是專門為你們準備的禮物」「從小你們就在自由探索自己的興趣」「年輕的身體,容得下更多元的文化、審美和價值觀」……這是最好的時代,這也是最好的青春。
  • 《鬼滅之刃》第205話(大結局)點評:奔湧吧,前浪與後浪
    泛黃的紙張上,記錄著當年催人淚下的故事。這一代的他們,是否還記得,那一代的他們的犧牲?清晨的陽光下,奔跑的少年在商量著加入什麼體育社團。這一代的他們,奔跑的前方是書聲琅琅的校園,而不是血肉橫飛的殺鬼戰場。
  • 《聖經》民數記,向我們講述了瘟疫在以色列人中流行與止息的過程
    《聖經》民數記第二十五章記載,以色列人出埃及走曠野向迦南地進發,途徑什亭,這裡是摩押平原,居住在附近的摩押人和米甸人看到以色列人,就很是擔憂,恐懼中他們心生一計,用女子誘惑以色列男子。以色列人 在摩押和米甸女子的誘惑下,完全忘了上帝給他們的律例,「不許行淫!」
  • 聖經故事:為何以色列人進迦南後偶像崇拜屢禁不止?
    這也被稱為生殖之神的巴力一死,生靈萬物立刻失去了繁衍的能力,一切都枯萎凋謝了。其妹兼妻子的亞拿特殺死摩特,他便復活。每一年這個故事都要重複發生一次,意味著6—10月乾旱季的到來,10月一過便迎來雨季,迦南人還相信,大地的生命力皆來自巴力和亞拿特的交合,因此他們在這雨季常開祭祀典禮,來效法他們臆想中的神的性行為,這便成為迦南宗教恣情縱慾的神學背景。
  • 奔湧吧「後浪們」 | 水務青年說④:碧水保衛者
    奔湧吧「後浪們」 | 水務青年說④:碧水保衛者 2020-12-10 15: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凝「新」聚力 | 象法「後浪」奔湧來襲!
    凝「新」聚力 | 象法「後浪」奔湧來襲!綜合辦公室 沈喜穎我是沈喜穎,西南政法大學國際法學碩士研究生畢業,寧波象山人。今年十分有幸能夠加入象山法院這個溫暖的大家庭,新的工作環境帶給我新的機遇與挑戰,作為一名應屆畢業生,我的社會工作經驗比較欠缺,但我會堅持「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努力成為一名優秀的法院人。
  • 以馬內利丨約書亞憑著耶和華的應許,帶領以色列民進入迦南美地
    最後,摩西和以色列眾人聽從了沒信心的多數探子的意見,由於那一代從埃及出來的以色列民對耶和華的應許存有不信的噁心,開始了四十年的曠野飄流,最後全部倒斃在曠野。摩西只能站在耶利哥城對面的毗斯迦山頂遠眺迦南,卻不能進去,預表了律法不能使人得救,沒有一個人因行律法稱義!歷史書的第一卷是約書亞記,記載了新一代有信心的以色列民在約書亞的帶領下,憑著信心和順服進到迦南美地!
  • 每日聖經故事:《約翰-曠野的呼聲》
    第十四期:約翰-曠野的呼聲每日聖經故事:《約翰-曠野的呼聲》造就故事:禱告篇我的事完成了一位鐵匠,清晨開起店門,看見吃舌的撒母耳站在門口。他的褲子溼到膝蓋,鞋子完全溼透,因他走了三英裡路,路草滿了露水。
  • 奔湧吧,後浪!溫州肯恩大學舉行畢業典禮,近200人出國深造
    奔湧吧,後浪!美國肯恩大學校長法拉希在大洋彼岸的美國新澤西州,通過在線方式遠程參加了該場畢業典禮。他讚許溫肯的辦學成績:「溫肯對於促進中美兩國關係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們把國際化的教育帶到溫州,同時,你們也將中國思維帶到了美肯的課堂中,這讓雙方獲益匪淺。」法拉希還在致辭中宣布了他即將退休離任的消息。溫州肯恩大學每年畢業典禮的演講嘉賓都備受關注。
  • 聖經中當病疫來臨時,如何祈求祝福
    在聖經中,瘟疫往往是神的刑罰審判,然而因著神的僕人所行的事,瘟疫得以止息,百姓得著存活。當遇到瘟疫流行,許多基督徒不是醫護人員,不能站在第一線對抗瘟疫。那麼教會與基督徒可以做什麼呢?讓我們從舊約記載的摩西,亞倫,非尼哈與大衛在瘟疫發生時的所行,思想教會今天有什麼該做的事。
  • 【收藏】60張《聖經》彩色地圖|邊讀邊看更直觀
    有時候我們讀經、查經,或會覺得文字描述過於抽象和平實,也會因沒有立體的畫面,讓我們看見當時故事發生的場景、路線,以至於難以全貌的理解經文。 所以有限的我們,是需要一些真實可靠的歷史地圖,來幫助我們理解、歸納《聖經》,也從時間、地理位置等角度,更深入讀懂、看見神奇妙的計劃和心意。
  • 聖經解密:上帝賜的是流奶與蜜之地還是火藥桶?
    (創世記 13:14-17 和合本2010)於是,在以色列的子孫在埃及400年後,上帝按著祂的應許,差遣摩西去帶領以色列百姓出埃及,到上帝應許給他們的流奶與蜜之地去生活!從上圖中可以看出,以色列地處亞非大陸之間,不論是非洲帝國強大起來要徵服亞洲,還是歐亞大陸帝國強大起來要徵服非洲,以色列都是必爭之地!這在戰略上看,不論進攻還是防守,這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實在是個火藥桶一般的存在!
  • 讓創意後浪們奔湧!2020ACA世界大賽中國總決賽盛大收官!
    百度網絡搜索指數366,000次,網絡人氣指數367,700次,網絡投票人數多達70000人次,近20000名選手,300多所院校/機構,25個省級賽區……參與人數與提交作品數量均創下歷史之最。其中,參賽選手有剛入校園便嶄露頭角的新人,也有知識儲備深厚的大三大四學長;有科班出身的專業人才,也有跨專業的技術大拿。
  • 耶和華丨為什麼以色列人殺滅仇敵,摩西和約書亞都要築壇獻祭
    槍戰摩西和約書亞是被耶和華揀選呼召,奉神之命作以色列民眾的領。神呼召摩西帶領舊的一代以色民出離埃及為奴之地!可那一代以色列民因著對耶和華存有不信的噁心,遇事除了發怒就是抱怨,雖然一無所缺卻全部死在曠野的路上,沒有進入流奶與蜜的迦南美地!摩西代表著律法,表明「凡有血氣的,沒有一個因行律法能在神面前稱義」[羅3:20] ,律法不能把人帶進應許之地!
  • B站買下多部動畫和影視劇,奔湧的後浪,正在見證小破站崛起
    說起B站,大家一定很熟悉,經歷十年風雨的「小破站」,現在已經成為了有著龐大市值的上市公司,吸引了無數年輕用戶,是當下前沿文化的聚集地。不過,隨著B站的破圈崛起,也帶來了不少麻煩,比如鬧得沸沸揚揚的圍繞「百大up」的各種節奏,為此,B站開始了「反擊」,買下了多部人氣動畫以及電影電視劇的版權,在央視投放的廣告《後浪》更是成功刷屏,可謂是大動作不斷。
  • 基督教刊|神與以色列人之約
    申29:1「這是耶和華在摩押地吩咐摩西與以色列人立約的話,是在他和他們於何烈山所立的約之外。」 西乃(何烈)山之約 起初神與亞伯拉罕立約,後來又不斷與以撒和雅各堅定此約(參基督教刊|聖經中神與列祖之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