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看到最後還是被宋江感動了

2020-12-12 鈺荷老爹

說起《水滸傳》兒時看電視劇影響最深的就是武松替他大哥武大郎報仇那一段,其實可以用兩個字概括就是「解恨」。

當然還又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武松打虎、林衝娘子被高俅地乾兒子欺負,魯提轄認識的那幫哥們手起刀下讓高俅的乾兒當了太監的那段影響很是深刻,但《水滸傳》永遠沒有《西遊記》那麼強的吸引力,看一遍後就再沒看過,而《西遊記》兒時是百看不厭。

網絡圖片

曾經看過一篇文章,說是《水滸傳》寫到最後直接是碼字,當時看到這還想為水滸打抱不平,可當後來看水滸看到最後幾十回的時候,一次看著看著竟睡著了,水滸能催眠,晚上要是失眠我翻起身來看水滸,效果勝佳。

今年四月我看《紅樓夢》,為了避免視覺疲勞而導致無味,我期間又加了兩本書,一本《白鹿原》一本《水滸傳》。六個多月過去了《紅樓夢》看了三遍,那本《白鹿原》用了一周時間,就中午在公司休息的時間給結束了,而《水滸傳》還有最後十回,一回看半章我就瞌睡,硬是到現在還沒看完。

網絡圖片

作為中國文學價值最高的四大名著,只看了電視劇沒看書我覺得這是人生的一大遺憾,為了填平這些遺憾我才去一本一本開始翻的,再一個就是看看兒時影響最深刻的那些畫面用文字是怎樣的描述的,但是當我翻書尋找高俅乾兒子成了太監的那一段,那一章節早看完了就沒找到那一段,不知是被刪了還是書裡就根本沒這一段,電視劇裡那一段是導演自己加上去的戲。

兒時對電視劇裡潘金蓮的影響就是她安分的蒸饃,武大郎賣饃,很明顯一個女主內男主外的模範家庭,怪就怪王婆牽線讓西門慶勾引潘金蓮的,之前只知道潘金蓮和西門慶這段但不知道潘金蓮的心裡的內心世界是怎樣的,可當今天看書看這一段的時候才發現這個潘金蓮從骨子裡就是個不安分的人,最後被武松處置也是應該的。

網絡圖片

影視劇不能一針見血和直截了當地展示人內心世界,但文字可以。文字可以把主人公當時的心理活動很清晰明朗地勾畫出來,讓人瞬間進入到主人公的內心世界去更清晰地認識故事中的人物。

水滸裡有些一些片段很短字數也很少但讀到此處很是精彩,比如林衝sha王倫那段,一共四個自然段,看著很爽還很激動,那段古人云:量大幅也大,機深禍亦深就是從這段出來的。

還有在《水滸傳》第八十一回裡,梁山泊好漢水戰三勝高俅還活捉高俅,最後放了高俅,高俅答應回去之後會提宋江招安一事,但回去後閉門不出。宋江為了順利被朝廷招安軍師吳用獻計派人去京師面見道君皇帝直述招安之誠心順便再參一本高俅,最後燕青受命和戴宗同往。為了能只能直接和道君皇帝見面,唯一的途徑就是讓李師師幫忙才能一遇道君。當燕青再次會見李師師後,李師師就對眼前的這個能言會說、口齒伶俐有一表人才的燕青上了心,酒席之間百般撩撥,李師師本是風塵妓女、有水性的女人,燕青是個伶俐的一眼便看穿,但他是好漢胸襟又怕誤了宋江的事概不承接,最後燕青急中生智和李師師結為姊妹。酒席結束中,李師師留燕青在家中休息,燕青借回旅館取東西和戴宗會面說詳情,戴宗怕燕青回去住又發生什麼事,燕青為打掉戴宗的擔心在那一回說了一個七尺男兒不為酒色而忘其本的話,他說:「大丈夫處世,若為酒色而忘其本,此與禽獸何異?」那一刻我是對燕青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隨後返回到李師師家,晚上成功和道君皇帝碰面,竟說宋江帶領的梁山伯眾英雄好漢的詔安誠心。

當然《水滸傳》裡還有很多這樣的細節在這再不一一羅列,我們再回到兒時,兒時看水滸電視劇其實最恨的是宋江,因為他不顧梁上一百零八單兄弟的性命,好好的梁上好漢的老大不當非要去詔安做當時被奸臣當道的朝廷去扶持那個有著後宮三千還偷偷出去逛青樓不靠譜的道君皇帝,在電視劇裡梁上好漢死得死慘得慘,我們最後把所有的恨都集結於宋江的一心詔安,但當我們今天再回來去看水滸這本書的時候,我覺得宋江在他的那個國家那個朝代他是個英雄,他的所作所為很是讓人感動。

當時宋江被詔安後奉朝廷之命去破大遼,宋江一幫人詔安後為建功立業、帶功贖罪一路踏破大遼數個城池,一度讓大遼損大將、丟城池、丟戰馬,剩餘殘兵敗將棄城而逃,一時讓大遼人心惶惶。

網絡圖片

當大遼丟了數個城池後在燕京的朝堂上大臣們和大遼的郎主商量退宋江大兵之計,這時出來了個叫歐陽侍郎的大臣。歐陽侍郎其實對大宋的朝堂之事很了解,他給大遼的郎主奏道:「宋江這夥都是梁山英雄好漢。如今宋朝童子皇帝,被蔡京、高俅、楊戩、童貫四個奸臣弄權,嫉賢妒能、閉塞賢路,非財不用,久後如何容得他們。歐陽侍郎當時建議大遼郎主以重金和高官加爵的方式把宋江等人招入大遼,大遼郎主同意了,歐陽侍郎就欣然前往。

歐陽侍郎到達宋江營地後見到宋江後就把宋朝當下奸臣弄權、國內民不聊生,就是以後宋江有功了回去恐怕不得善後的事說了就把大遼想招宋江這夥英雄好漢歸大遼的真心誠意道了出來,宋江以要和弟兄們還得商議為由暫時把歐陽侍郎給打發了。

歐陽侍郎走後,在一旁的大軍師吳用就長嘆了一口氣,宋江就問吳用嘆氣為何?吳用作為宋江的軍師那麼厲害的一個人其實早都看透宋朝朝堂上的那夥奸臣的嘴臉了,今日讓歐陽侍郎說出來嘆氣是因為這層紙始終還是被人在宋江面前戳破了。

當宋江再問歐陽侍郎說的這些話如何時,吳用就說了,你宋江是以忠義為主,他歐陽侍郎說得多好誠意有多大他吳用當時是不敢多言的,但是歐陽侍郎說的不無道理,事情本來就是這樣,當今宋朝天子果真被童貫、高俅、蔡京、楊戩四個奸臣專權,主上聽信,假設日後縱有功成,必無升賞。我等三番詔安,兄長為尊只得了個先鋒虛職,其他弟兄們還是白身,若論自己的愚見,還不如從其大遼,豈不勝如梁山大寨,只不過會負了兄長忠義之心。

當吳用說完這話後,宋江就說了,這話不能這麼說,以後千萬再別提從大遼這樣的話。接下來宋江就說了這麼一段話:

縱使宋朝負我,我忠心不負宋朝,久後縱無功賞,也得青史留名。若背正順逆,天不容恕。吾輩當盡忠報國,死而後已。

這段話我看了一遍又一遍,這是何等的胸襟?這又是何等的國家情懷?這也又是何等的英雄氣概?

就是國家負了我,我也不會負國家,以後就是沒有任何的功賞我也不在乎,但我在歷史上留了名了。如果忘祖歸入他國當漢奸,天都不可饒恕。我們這輩人應當為國家盡忠,死而後已。

宋江詔安之心急切,當時電視劇、有人在解說宋江詔安一事都存有一絲諷刺之意和畫面,但當看完宋江這句話後,我看到是宋江詔安之後一心是想著國家,從梁山水寨到詔安破大遼他的初心一直未變,他一生的意志就是為國家盡忠,在宋江眼裡功名和金錢如糞土,不值一提,對國家、對兄弟、對人民忠、才是第一。

再次看他所說的每一句每一個字時,無比的感動有對他帶有一絲歉意,覺得兒時不懂事都錯怪他了,在水滸裡他才是位真正的讓人感動有敬佩的英雄好漢。

相關焦點

  • 淺析《水滸傳》中宋江的形象
    宋江的一番話打動了眾人,從本質上看是他的兄弟之情使眾人深深感動,是其忠君之心令眾人折服。4. 至死且忠。狡兔死,走狗烹;禽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此言非虛,宋江平定天下各處叛亂後反被奸臣陷害,飲御賜毒酒而死。
  • 《水滸傳》大結局悽慘,武松最後為何選擇待在六和寺?
    長大後最喜歡的名著還是要屬《水滸傳》了,最精彩的看點就是看著各路英雄除暴安良,看著他們劫富濟貧。有時候真希望《水滸傳》只有前半部分,不想看到一百零八位好漢在梁山泊聚首後接受朝廷的招安。前面的故事真的是非常精彩,講述各路英雄的成名的故事,有林教頭棒打洪教頭、風雪山神廟,還有武松大戰飛雲浦,魯智深倒拔垂楊柳等等膾炙人口的故事。
  • 李雪健在《水滸傳》裡飾演的宋江,書法是他本人寫的嗎?
    我們都對《水滸傳》這本名著非常喜愛,而說到《水滸傳》翻拍的電視劇,相信你應該會想到98版的《水滸傳》吧。這部劇不僅劇拍得好,演員演得好,甚至連配樂都非常經典,比如每個人都耳熟能詳的《好漢歌》,就是這部劇的主題曲。
  • 《水滸傳》裡有答案,與宋江的陰謀無關
    #水滸亂彈#對於《水滸傳老實講,雖然我一直不喜歡宋江這個人,不過說他架空了晁蓋並指使花榮將其射死的陰謀論,我更不認同,而且書中也沒有直接的證據顯示或間接暗示晁蓋就是被宋江害死的。首先,討伐曾頭市是晁蓋自己提出要去的,宋江雖然百般阻攔,最後擋不住晁蓋的「忥怒」,「便點起五千人馬,請啟二十個頭領相助下山,其餘都和宋公明保守山寨」。
  • 宋江殺惜:由爭風吃醋變英雄俠義,水滸傳為什麼要美化宋江等人?
    閻婆惜是宋江的姘頭,她在與宋江姘居時與吳偉勾搭。在宋江請假回家探望父親,閻婆惜與吳偉來往當然更密了。宋江回來看到他們「正在偎倚」,一氣之下,便把他們殺了。很明顯,這是一種情殺。宋江殺了他們之後,便上梁山去了。
  • 《水滸傳》宋江主張「招安」,錯了嗎?不能以「投降主義」來觀照
    童貫劇照軍賊為亂的情況在宋代十分嚴重,就如酈瓊、李成、孔彥舟,他們也都是屬於軍賊,只不過他們最後都降了金。如何客觀評價《水滸傳》中「宋江主張招安」的行為?皇帝未必真有誠意,受招安的人也不盡然都真心,而且,他們也時而歸順、時而反叛,反反覆覆,立場並不堅定。儘管如此,但不可否認的,招安在宋朝,的確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
  • 1998年李雪健演完《水滸傳》宋江後,接到妻子的電話,叫他千萬別回...
    1998版央視《水滸傳》可以說創造了收視紀錄,要知道當年43集的劇情,是完全沒有注水,每一分鐘都是經典,那個時候我還小,學校剛好組織了學習名著的活動,於是四大名著我都看了個遍,已經對《水滸傳》裡的英雄們十分佩服了。喜歡武松打虎的壯舉,也喜歡「智取生辰綱」的智慧,唯獨不喜歡宋江。
  • 水滸傳中最離奇的事件:宋江死後花榮為何非要自盡?事關這兩個人
    《水滸傳》中梁山108將,如溪流般匯聚於梁山,當曲終人散後,讀者們都會對一則離奇事件,感到莫名其妙。宋江被毒酒毒死時,李逵本不想死,卻被宋江騙著喝了毒酒,而不得不死!吳用,壞事幹得太多,又是梁山四大巨頭之一,宋江死後可以預見下一個就是他了,也不得不自盡。
  • 《水滸傳》中,如果宋江不招安而是做皇帝,梁山有可能成功嗎?
    在《水滸傳》中,梁山大聚義後排定坐次,以宋江為梁山之首。雖然梁山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好不快活,但宋江為了梁山兄弟的長遠考慮,所以主張招安,最終在他的堅持下,終於讓梁山招安成功。宋江、盧俊義東徵西討,雖然屢立戰功,但最終卻遭到毒殺。真可謂是悽涼的結局。那退一步說,《水滸傳》中,如果宋江想當皇帝,他成功性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宋江真的想當皇帝和朝廷作對,那他的可能性是很小很小,這也是堅持招安的原因之一。
  • 水滸傳中,宋江為什麼一定要選擇招安?原因很簡單
    原標題:水滸傳中,宋江為什麼一定要選擇招安?原因很簡單 在《水滸傳》中,梁山上擁有108位好漢,這些好漢基本分為兩種。一種是自己本身就是壞人,打家劫舍落草為寇的,矮腳虎王英就是如此。第二種是本身混得不錯,被人陷害後,不得不上山的,比如梁山第一高手玉麒麟盧俊義。
  • 解讀《水滸傳》:紋面小吏宋江為何能成為人生贏家?
    《水滸傳》中的宋江出身於莊戶之家,沒有柴進那般顯赫的家世;原本是鄆城縣的押司,沒有晁蓋那般英雄氣概;雖然飽讀詩書,卻沒有吳用那般滿腹計謀;雖粗通棍棒拳腳,卻遠不及盧俊義那般武功蓋世。宋江連鄆城縣的押司都沒做長久,因為殺了閻婆惜而刺配江州。上了梁山之後,宋江在高俅等朝廷高官面前屢屢自稱「紋面小吏」。
  • 中考語文名著閱讀人物系列專題複習:《水滸傳》之宋江
    H、桃園三結義【2010年遼寧錦州卷】《水滸傳》寫的是以宋江 為首的108位英雄,聚義在梁山水泊,殺富濟貧,造反起義的故事。【2011年江蘇省淮安卷】【名著趣讀】在「《水滸傳》讀書交流會」上,同學們就「宋江、吳用、魯智深、盧俊義」四人,誰才是梁山第一好漢展開了討論。請你結合有關事例談談他們四人中誰是梁山第一好漢。
  • 《水滸傳》中宋江在陳橋驛斬殺梁山兄弟,背後有何隱喻?
    而在《水滸傳》中,宋江在招安後,在陳橋驛斬殺了一個梁山兄弟。作為梁山好漢的領袖,宋江為何要對自己人下手?作者這麼寫,到底想表達什麼?一、陳橋驛事件眾所周知,宋江一直心心念念想被宋朝廷招安。通過李師師的枕邊風,宋徽宗終於答應招安梁山。
  • 《水滸傳》中,如果宋江不招安而是自己做皇帝,梁山有可能成功嗎
    在看這篇文章之前,我想請諸位先回答一個問題:宋江如果不招安,能不能當上皇帝? 相信大家在看《水滸傳》的時候,對宋江都有這樣的看法:一心想招安,光想自己當官,結果害了107條好漢。
  • 李雪健:演完《水滸傳》宋江,愛人打電話給我,讓我千萬別回山東
    評價一個演員演技的方式有很多種,有人覺得讓業內的專業人士寫評語,也有人覺得看觀眾的反饋,但其實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看這位演員再次出現在人們面前時,人們看到的是演員本身還是他曾經飾演過的某個角色,就比如說最近一段時間爆火的「綠茶」林有有,大家都對這個角色厭惡極了,甚至上升到演員,但其實這也是變相地誇獎她演技好
  • 《水滸傳》一位存在感比較低的人物,神行太保戴宗!最後去哪裡了
    【《水滸傳》一位存在感比較低的人物,神行太保—戴宗】《水滸傳》這部著作,讓人們認識了眾多英雄好漢,有人嫉惡如仇,看不慣上位者賣弄權勢;有人性格直爽魯莽,一言不合就是幹。武松、林衝等,每一個拎出來,都有自己的鮮明特點。我們今天要說的,是一位存在感比較低的人物,他就是神行太保—戴宗。
  • 《水滸傳》梁山108好漢中,誰才是最壞的人?莫過於宋江
    《水滸傳》中最壞的人莫過於宋江,當然他是一個為君子,把自己包裝的非常好,實際上壞的一肚子流膿。宋江派人害死了晁蓋,晁蓋死在了自己人的手中,因此才死不瞑目。在《水滸獵人》中,晁蓋並沒有死,他又回來找宋江報仇。正義從來都不會缺席,但可能會遲到。
  • 水滸傳最聰明「三人組」:處處和宋江作對,結果卻全都得了善終
    這句話用在《水滸傳》當中宋江等人的結局上面來看,無疑是最合適的了,北宋用宋江等人的軍隊徵遼、徵王慶、徵田虎、徵方臘,最後卻落得個絕大多數人都身首異處的下場,實在是令人唏噓不已。不過在這些隕落的梁山英雄當中嗎,卻有一個最聰明的「三人組」,一直明裡暗裡反對宋江,最後反而頤養天年。
  • 宋江的幾個側面,面面俱到才是一個立體的宋江形象
    宋江是《水滸傳》一書中一個飽受爭議的人物,水泊梁山因為他的到來而走上了巔峰,成為名震一時的北宋四大寇之一。但是也恰恰是宋江,在梁山泊的巔峰時期選擇了招安,從此梁山好漢成了朝廷鎮壓農民起義的利劍,在殘酷的戰爭中好漢消磨殆盡,不復存在。
  • 宋江揮金如土,是富二代還是家裡有礦?施耐庵用9個字告訴你
    《水滸傳》中宋江經常在別人危難之時施以援手,又因為出手闊綽,所以得到了「及時雨」的綽號。 宋江揮金如土不禁讓人產生一個疑問:宋江怎麼會那麼有錢? 宋江生在山東鄆城縣的一個地主家庭,父親宋太公有田有房,是當地的一個富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