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水滸傳》兒時看電視劇影響最深的就是武松替他大哥武大郎報仇那一段,其實可以用兩個字概括就是「解恨」。
當然還又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武松打虎、林衝娘子被高俅地乾兒子欺負,魯提轄認識的那幫哥們手起刀下讓高俅的乾兒當了太監的那段影響很是深刻,但《水滸傳》永遠沒有《西遊記》那麼強的吸引力,看一遍後就再沒看過,而《西遊記》兒時是百看不厭。
曾經看過一篇文章,說是《水滸傳》寫到最後直接是碼字,當時看到這還想為水滸打抱不平,可當後來看水滸看到最後幾十回的時候,一次看著看著竟睡著了,水滸能催眠,晚上要是失眠我翻起身來看水滸,效果勝佳。
今年四月我看《紅樓夢》,為了避免視覺疲勞而導致無味,我期間又加了兩本書,一本《白鹿原》一本《水滸傳》。六個多月過去了《紅樓夢》看了三遍,那本《白鹿原》用了一周時間,就中午在公司休息的時間給結束了,而《水滸傳》還有最後十回,一回看半章我就瞌睡,硬是到現在還沒看完。
作為中國文學價值最高的四大名著,只看了電視劇沒看書我覺得這是人生的一大遺憾,為了填平這些遺憾我才去一本一本開始翻的,再一個就是看看兒時影響最深刻的那些畫面用文字是怎樣的描述的,但是當我翻書尋找高俅乾兒子成了太監的那一段,那一章節早看完了就沒找到那一段,不知是被刪了還是書裡就根本沒這一段,電視劇裡那一段是導演自己加上去的戲。
兒時對電視劇裡潘金蓮的影響就是她安分的蒸饃,武大郎賣饃,很明顯一個女主內男主外的模範家庭,怪就怪王婆牽線讓西門慶勾引潘金蓮的,之前只知道潘金蓮和西門慶這段但不知道潘金蓮的心裡的內心世界是怎樣的,可當今天看書看這一段的時候才發現這個潘金蓮從骨子裡就是個不安分的人,最後被武松處置也是應該的。
影視劇不能一針見血和直截了當地展示人內心世界,但文字可以。文字可以把主人公當時的心理活動很清晰明朗地勾畫出來,讓人瞬間進入到主人公的內心世界去更清晰地認識故事中的人物。
水滸裡有些一些片段很短字數也很少但讀到此處很是精彩,比如林衝sha王倫那段,一共四個自然段,看著很爽還很激動,那段古人云:量大幅也大,機深禍亦深就是從這段出來的。
還有在《水滸傳》第八十一回裡,梁山泊好漢水戰三勝高俅還活捉高俅,最後放了高俅,高俅答應回去之後會提宋江招安一事,但回去後閉門不出。宋江為了順利被朝廷招安軍師吳用獻計派人去京師面見道君皇帝直述招安之誠心順便再參一本高俅,最後燕青受命和戴宗同往。為了能只能直接和道君皇帝見面,唯一的途徑就是讓李師師幫忙才能一遇道君。當燕青再次會見李師師後,李師師就對眼前的這個能言會說、口齒伶俐有一表人才的燕青上了心,酒席之間百般撩撥,李師師本是風塵妓女、有水性的女人,燕青是個伶俐的一眼便看穿,但他是好漢胸襟又怕誤了宋江的事概不承接,最後燕青急中生智和李師師結為姊妹。酒席結束中,李師師留燕青在家中休息,燕青借回旅館取東西和戴宗會面說詳情,戴宗怕燕青回去住又發生什麼事,燕青為打掉戴宗的擔心在那一回說了一個七尺男兒不為酒色而忘其本的話,他說:「大丈夫處世,若為酒色而忘其本,此與禽獸何異?」那一刻我是對燕青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隨後返回到李師師家,晚上成功和道君皇帝碰面,竟說宋江帶領的梁山伯眾英雄好漢的詔安誠心。
當然《水滸傳》裡還有很多這樣的細節在這再不一一羅列,我們再回到兒時,兒時看水滸電視劇其實最恨的是宋江,因為他不顧梁上一百零八單兄弟的性命,好好的梁上好漢的老大不當非要去詔安做當時被奸臣當道的朝廷去扶持那個有著後宮三千還偷偷出去逛青樓不靠譜的道君皇帝,在電視劇裡梁上好漢死得死慘得慘,我們最後把所有的恨都集結於宋江的一心詔安,但當我們今天再回來去看水滸這本書的時候,我覺得宋江在他的那個國家那個朝代他是個英雄,他的所作所為很是讓人感動。
當時宋江被詔安後奉朝廷之命去破大遼,宋江一幫人詔安後為建功立業、帶功贖罪一路踏破大遼數個城池,一度讓大遼損大將、丟城池、丟戰馬,剩餘殘兵敗將棄城而逃,一時讓大遼人心惶惶。
當大遼丟了數個城池後在燕京的朝堂上大臣們和大遼的郎主商量退宋江大兵之計,這時出來了個叫歐陽侍郎的大臣。歐陽侍郎其實對大宋的朝堂之事很了解,他給大遼的郎主奏道:「宋江這夥都是梁山英雄好漢。如今宋朝童子皇帝,被蔡京、高俅、楊戩、童貫四個奸臣弄權,嫉賢妒能、閉塞賢路,非財不用,久後如何容得他們。歐陽侍郎當時建議大遼郎主以重金和高官加爵的方式把宋江等人招入大遼,大遼郎主同意了,歐陽侍郎就欣然前往。
歐陽侍郎到達宋江營地後見到宋江後就把宋朝當下奸臣弄權、國內民不聊生,就是以後宋江有功了回去恐怕不得善後的事說了就把大遼想招宋江這夥英雄好漢歸大遼的真心誠意道了出來,宋江以要和弟兄們還得商議為由暫時把歐陽侍郎給打發了。
歐陽侍郎走後,在一旁的大軍師吳用就長嘆了一口氣,宋江就問吳用嘆氣為何?吳用作為宋江的軍師那麼厲害的一個人其實早都看透宋朝朝堂上的那夥奸臣的嘴臉了,今日讓歐陽侍郎說出來嘆氣是因為這層紙始終還是被人在宋江面前戳破了。
當宋江再問歐陽侍郎說的這些話如何時,吳用就說了,你宋江是以忠義為主,他歐陽侍郎說得多好誠意有多大他吳用當時是不敢多言的,但是歐陽侍郎說的不無道理,事情本來就是這樣,當今宋朝天子果真被童貫、高俅、蔡京、楊戩四個奸臣專權,主上聽信,假設日後縱有功成,必無升賞。我等三番詔安,兄長為尊只得了個先鋒虛職,其他弟兄們還是白身,若論自己的愚見,還不如從其大遼,豈不勝如梁山大寨,只不過會負了兄長忠義之心。
當吳用說完這話後,宋江就說了,這話不能這麼說,以後千萬再別提從大遼這樣的話。接下來宋江就說了這麼一段話:
縱使宋朝負我,我忠心不負宋朝,久後縱無功賞,也得青史留名。若背正順逆,天不容恕。吾輩當盡忠報國,死而後已。
這段話我看了一遍又一遍,這是何等的胸襟?這又是何等的國家情懷?這也又是何等的英雄氣概?
就是國家負了我,我也不會負國家,以後就是沒有任何的功賞我也不在乎,但我在歷史上留了名了。如果忘祖歸入他國當漢奸,天都不可饒恕。我們這輩人應當為國家盡忠,死而後已。
宋江詔安之心急切,當時電視劇、有人在解說宋江詔安一事都存有一絲諷刺之意和畫面,但當看完宋江這句話後,我看到是宋江詔安之後一心是想著國家,從梁山水寨到詔安破大遼他的初心一直未變,他一生的意志就是為國家盡忠,在宋江眼裡功名和金錢如糞土,不值一提,對國家、對兄弟、對人民忠、才是第一。
再次看他所說的每一句每一個字時,無比的感動有對他帶有一絲歉意,覺得兒時不懂事都錯怪他了,在水滸裡他才是位真正的讓人感動有敬佩的英雄好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