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最離奇的事件:宋江死後花榮為何非要自盡?事關這兩個人

2020-12-12 靜者為王的江湖

01水滸傳中最離奇的事件

有開始,就必然有結局!《水滸傳》中梁山108將,如溪流般匯聚於梁山,當曲終人散後,讀者們都會對一則離奇事件,感到莫名其妙。

宋江被毒酒毒死時,李逵本不想死,卻被宋江騙著喝了毒酒,而不得不死!

吳用,壞事幹得太多,又是梁山四大巨頭之一,宋江死後可以預見下一個就是他了,也不得不自盡。

可花榮既沒有被誰坑騙,也沒做過啥傷天害理的事,僅是梁山八彪之一,可為何也要自盡?以至於連吳用都覺得沒這必要,一個勁的勸說,可花榮就梗著脖子非要死,這是怎麼回事?

一直以來有些人都喜歡把這事,歸結於所謂的義氣。但這堪稱是最沒說服力的說法。《水滸傳》處處說「皇上至聖至明」,可誰都知道這是反話。

同樣,《水滸傳》也沒事就談「義氣相投(應)」,但這也是託詞。比如秦明,都被宋江坑得只剩下入夥一條路了,他如何不「義氣相投」?

故而此事也就成了《水滸傳》中最離奇的事件——離奇程度,比晁蓋中箭都讓人瞠目結舌。那麼為何是這樣?筆者認為,這事就需要從兩個角度分析,一個是從《水滸傳》中的線索去開腦洞,另一個就是追尋有否歷史原型(哪怕沾邊)。

02從《水滸傳》中線索開腦洞

都清楚《水滸傳》中,好漢們的名字或綽號等,都蘊藏著深意。

如朱武、陳達和楊春,是影射朱元璋、徐達和常遇春。還有吳用,在《水滸傳》的藍本,《大宋宣和遺事》中叫吳學究,《水滸傳》雖保留了這個稱呼,卻起了 「吳用」這個名字,這是為何?其實都能看出來,其中滿滿的深意。

那麼花榮這個名字呢?

都知道,花榮是個謎,概括說來就是「無頭有尾」!

所謂無頭:他跟宋江是老相識,見面就大禮參拜,而宋江唯有對花榮的參拜,是一副心安理得的模樣。到底之前兩人有啥故事?根本沒說。

所謂有尾,就是他離奇追隨宋江自盡,好歹有了個結尾。

那麼宋江為何去找花榮?因他怒殺了閻婆惜。而路線卻是,先找了柴進,然後降服清風山,最後才到了花榮那裡。這時出現了第一個名字:柴進!他是誰後代?後周世宗柴榮!

看出些蹊蹺來了嗎?趙宋天下,是從柴榮家後代「奪」來的。

而宋江這個名字,恰好可以解讀為「宋朝江山」,如今「先過柴進府」,跟著進入清風山,遇到了三位好漢,分別是:老大燕順,老二王英,老三鄭天壽!這三人也是施耐庵起的名字。

燕順,有個燕字,所謂,燕雲十六州。

王英,最初是出現在關漢卿的《緋衣夢》中,就叫王矮虎。有個「王」字。

鄭天壽,有個「鄭」,而汴梁(開封)自春秋時期就屬於鄭國地盤。所以,可視為「汴梁」。

而這三個名字,恰好概括了後周的事跡:燕雲十六州(燕順)被石敬瑭送給了遼國之後,郭威和柴榮(王英)奮起,建立了後周,定都在汴梁(鄭天壽)!

如今卻都被從柴進家出來的宋江,給收為己用,那麼花榮自然就要大禮參拜宋江了!因為起處是「柴」,收處是「榮」,合起來正好是「柴榮」,代表著趙宋(宋江)奪了後周天下!

也許有人會說,你個小編也太能胡扯!但問題是,這是不是過於巧合了呢?且更讓人瞠目結舌的是,花榮的原型,極有可能便是趙匡胤的心腹小弟,神射手:李處耘!

03花榮的歷史原型探討

簡單介紹下李處耘。

在後晉末年,契丹人攻破京城,濫殺百姓,但到一處巷口時,卻接連被射殺!裡面的神射手,便是李處耘!跟著他投入郭威手下,也曾表演過連續四箭中靶心,震驚了所有人!

後來,經人介紹結識了趙匡胤,在陳橋兵變中力推趙匡胤稱帝,升任為「羽林大將軍」,對趙宋天下是忠心不二!趙光義的老婆,史稱明德皇后的,就是李處耘的次女!

李處耘這形象,跟花榮是不是非常一致?所以,當代表著「趙宋天下」的宋江一死,花榮也就要跟著自盡了!

04總論分析

從《水滸傳》中,梁山好漢的名字分析,花榮其實代表是柴榮的一半(另一半是柴進),意思就是說,後周雖走到盡頭,去了「柴」,所謂「柴盡」變成了「宋」,但依然花團錦簇,繁榮無比(花榮)。

從歷史原型上分析,花榮極有可能是趙光義的嶽父李處耘。

所以,宋江死後,花榮為何非要自盡?事關柴榮和李處耘這兩個人!

故而為何《水滸傳》能成為名著,因裡面蘊藏著太多的待解謎團,需要從施耐庵的創作技巧和歷史深處去挖掘,才能明白。如本篇所探討的花榮為何是「無頭有尾」,為何非又要追隨宋江自盡,就是如此!

當然,以上僅是小編一家之談,乞能起到拋磚引玉之效,便足矣!

相關焦點

  • 宋江死後,吳用自縊為何非要拉上花榮,用心險惡
    全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水滸傳中梁山好漢們也是那樣,早期英雄人物聚齊,豪情萬丈雲天,讀者是盪氣迴腸。可是中後期,宋江提出招安後,眾弟兄早已形同陌路了,最後在徵方臘時死傷無數。郝思文遭遇凌遲處死,張順被萬劍穿心,董平被砍為兩半,張清被捅死,李袞項充被剁作肉泥,解珍解寶在烏龍嶺粉骨碎身等等,滿眼悽涼。
  • 盤點《水滸傳》中的9位「上上人」,李逵位列第3,花榮僅排第6
    說來這《水滸傳》也是一部傳奇級的小說了,書中除了有梁山一百單八位好漢外,還涉及很多忠臣、奸臣、反賊、敵對方等等,人物數不勝數;但作者偏偏將這些個人物寫得明白,寫得清楚。而這裡就來看看,明末清初的著名書評人金聖歎先生選出來的九位「上上人」,看有沒有道理。
  • 水滸傳中,宋江招安結束後,只有一個好漢在朝廷混得最好,他是誰
    在《水滸傳》中,宋江一心想著招安,甚至可以說,不惜一切代價,雖然招安成功了,但損失的太大了,尤其是在徵伐方臘的時候,死傷一大半。活下來的那些好漢,大部分最後都選擇離開朝廷,找個僻靜的地方,好好過日子,甚至有的還當上了國王,比如混江龍李俊。
  • 晁蓋中毒箭應該不是花榮所為
    這樣那些奔及時雨來的人會各奔前程,因為宋江變了,不是幫助別人的及時雨了。他們心目中的偶像塌方了。晁蓋和宋江爭鬥和火拼對宋江來說有百害而無一利。你宋江奪兄長地位是及時雨應該做的嗎?義在哪裡?俠在哪裡?這是被天下好漢恥笑的行為。宋江虛偽根本不敢這樣做,也不能這樣做。但是,宋江這麼多次的出徵,給他在梁山奠定很好的領導地位。這也是晁蓋死後誰捉住史文恭都無法成為梁山之主的原因。
  • 梁山花榮死得最慘?是被吳用忽悠死的?
    也許因為是著名的著作,所以水滸中的很多人和事都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或者是宋江之忠,或者是盧俊義之武,或者是武松之力,或者是魯智深之氣,有時對林衝之平生憤慨,有時對燕青、公孫勝之淡泊感嘆等等。由於這一點,各種各樣的問題隨之而來。然而,有一些問題是好的,有一些則是不成立的,毫無意義。
  • 宋江死後,有人率領梁山好漢起兵反宋,水滸沒提到?
    這不,網上就有人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宋江死後,誰率領梁山好漢起兵反宋,水滸傳卻隻字未提?這個問題,水滸中還真是沒有答案。因為,最後的梁山好漢不具備造反心理和條件。徵討方臘後,昔日的梁山一百單八將,死的死,傷的傷,殘的殘,做官的做官,為民的為民,命運不同,都有了最終的歸宿。
  • 魯智深武松燕青朱仝斬殺高衙內,林衝霍然痊癒,宋江李逵為何做惡夢?
    讀者諸君想必還記得,有些版本的水滸傳中有一段「忠義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驚惡夢。」這可能是奉朝廷之命篡改《水滸傳》的人一時疏忽,留下了這樣一段沒頭沒尾的描述,但是盧俊義這段惡夢,卻暗示了梁山好漢的最終結局:「行刑劊子二百一十六人,兩個服侍一個,將宋江、盧俊義等一百單八個好漢在於堂下草裡一齊處斬。」
  • 《水滸傳》解讀之——花榮大鬧清風寨
    背上命案的武松一時之間成了官兵們追捕的對象,沿路的大街上,酒樓裡都貼著武松的張貼文榜,武松拿上書信就準備前往二龍山投靠魯智深,不知道路的武松一邊走一邊問,碰著個老百姓就去問路,等他走到一個山坡上時,看見前面有個黑大漢,他上去就拍了一下肩膀,黑大漢被這一拍明顯嚇了一跳,兩個人一對視,呦這不正是宋江哥哥嗎!
  • 《水滸傳》裡有答案,與宋江的陰謀無關
    說宋江為了奪權有意地架空了晁蓋,並在晁蓋攻打曾頭市的時候,暗中指使擅射的小李廣花榮於混亂中將一枝毒箭射中了晁蓋,並嫁禍於史文恭。那麼,這種說法對不對呢?有人覺得刻有「史文恭」三個字的毒箭於混亂之中射中晁蓋充滿了詭異:那麼多人,怎麼就偏偏射中了他呢?而我則對這種懷疑充滿了不解:那麼多人,為什麼就不能射中晁蓋呢?就因為他是梁山的老大嗎?
  • 直到宋江喝下毒酒,眾人才恍然大悟,梁山老大既非宋江,也非晁蓋
    說老實話,四大名著當中唯獨《水滸傳》我是最不喜歡的。為什麼?因為全程透露了著一種彆扭的憋屈感。 可《水滸傳》呢? 《水滸傳》講究一個義,不是家國大義的義,而是綠林好漢們的義薄雲天,但最後這些被逼上梁山的人卻又被朝廷招降,最後被利用著去打方臘,108好漢死傷無數,存活者寥寥無幾,就連宋江最後也一杯毒酒下肚,憋不憋屈?
  • 淺析《水滸傳》中宋江的形象
    宋江想讓自己內心這顆忠義的種子播種到眾人心中,於是宋江道:「小可今日權居此位,全賴眾位兄弟扶助,同心同意,同氣相從,共為股肱,一同替天行道。」第82回宋公明全夥受招安,濟州太守對前來招安的宿太尉說:「這一般人,要圖忠義報國,揚名後化。」宋江等人接受招安後把大旗上「替天行道」也改成了「順天護國」。這改牌換旗盡顯了宋江的忠心。2.
  • 小李廣花榮的職場升遷之路
    在《水滸傳》第三十四章裡,寫了小李廣花榮的兩件事。第一件,宋江、花榮和秦明等人,領著幾百小嘍囉,準備去梁山投奔晁蓋。一行來到一座山前,名曰:對影山。恰巧有兩個人領著一幹手下搶山頭。花榮見狀,搭弓射箭,朝兩個穗絛連接處射了一箭,繩結立斷,眾嘍囉紛紛叫好。這個本事確實很牛逼,離得遠,射得準,又不傷人,小李廣的外號真不是蓋的。這兩個人,一個叫呂方,一個叫郭盛,他們看花榮如此牛逼,就問,你們弄啥去嘞?
  • 水滸傳中,如果宋江死了,盧俊義會是梁山首領嗎?他沒有資格
    水滸中,宋江在梁山的威望是獨一無二的。在宋江活著的時候,誰也沒有代替宋江,成為梁山首領的機會。但如果宋江死了,梁山的頭領又會是誰呢?會是梁山的二把手盧俊義嗎?年叔認為不會!因為盧俊義雖然自己的戰鬥力不弱,但要想領導梁山,他還沒有那個資格!
  • 《蕩寇志》中天罡三十六將死得最慘的三位大將,宋江僅排第三位
    《水滸傳》續本《蕩寇志》中天罡三十六將死得最慘的三位,當然其他也沒有好結局,有人說《蕩寇志》是一本垃圾書,不過個人認為官軍殺賊實屬為正義,我感覺書情節寫得很不錯,作者文筆很好。本書中只有兩個好漢那就是武松與魯智深。
  • 如果花榮單挑馬軍五虎將,他能打敗哪幾個?
    在《水滸傳》中,花榮在梁山大聚義的位置排在第九位,是馬軍的八騎兼先鋒,僅次於五虎將。許多人懷疑花榮的武力,認為他只是個好箭手,和宋江的關係很好,所以才能名列榜首。那花榮的真實實力又如何?要是他單獨挑梁山五虎中的哪一個,能擊敗多少人?
  • 《水滸傳》中誰死的最慘?
    《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共塑造了108位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書中人物大都是英雄氣短,多數都以慘死而告終,作為頭領的宋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水滸傳》可以分為前後兩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各路好漢上山的情節,第二部分是歸降於朝廷的情節。前後兩部分,第二部分比較壓抑,很多人都在徵討方臘的時候慘死,108個人中只有少數幾個得以安享晚年。在慘死的這些人中,幾乎很難言哪個人死得最慘。
  • 《水滸傳》中的女人剋星,凡是他盯上的女人,結局一個比一個慘
    在封建社會,男尊女卑,即使在以造反為主題的《水滸傳》中,一百零八條好漢中也只有三位是女性,她們被戲稱為"母蟲"、"母夜叉"、"小綠",這樣的綽號說明她們對這些女性是多麼的不友好。要說這樣的日子兩人倒也相安無事,但閻婆惜卻斷了宋江與梁山的事情,得到了梁山的書信,這才有了宋江書的一幕,最終閻婆惜被宋江所殺。宋江在清風山上被搶,正趕上王英等人搶了清風寨劉高的妻子,文治寨王英也把她當成壓寨夫人。
  • 《水滸傳》看到最後還是被宋江感動了
    說起《水滸傳》兒時看電視劇影響最深的就是武松替他大哥武大郎報仇那一段,其實可以用兩個字概括就是「解恨」。文字可以把主人公當時的心理活動很清晰明朗地勾畫出來,讓人瞬間進入到主人公的內心世界去更清晰地認識故事中的人物。水滸裡有些一些片段很短字數也很少但讀到此處很是精彩,比如林衝sha王倫那段,一共四個自然段,看著很爽還很激動,那段古人云:量大幅也大,機深禍亦深就是從這段出來的。
  • 《水滸傳》中晁蓋的死亡之謎
    而梁山又是派系眾多,想要在這裡坐把交椅多多少少都是要有點本事的,所以現在很多人會研究梁山的厚黑學,當然裡面也有很多令人費解的情節,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晁蓋之死,疑點太多,很多讀者都會認為晁蓋的死最大的內幕黑手就是宋江,或者說就是宋江讓人害死了晁蓋。 此宋江和晁蓋有梁山第一把交椅之爭。而且宋江和晁蓋聚義的目的不同。
  • 解讀《水滸傳》:紋面小吏宋江為何能成為人生贏家?
    《水滸傳》中的宋江出身於莊戶之家,沒有柴進那般顯赫的家世;原本是鄆城縣的押司,沒有晁蓋那般英雄氣概;雖然飽讀詩書,卻沒有吳用那般滿腹計謀;雖粗通棍棒拳腳,卻遠不及盧俊義那般武功蓋世。宋江連鄆城縣的押司都沒做長久,因為殺了閻婆惜而刺配江州。上了梁山之後,宋江在高俅等朝廷高官面前屢屢自稱「紋面小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