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學的時候大家都知道,在九年義務教育中,中國共計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行政區域有著不同的劃分,每個省之間劃分了市、縣、鎮、鄉、村等級別,其中有一個比較特殊的劃分,那就是行政地級市,他們是地委行政級別,廣東是地級市最多的省份達到21個之多,那麼為什麼廣東要劃分那麼多的地級市呢?
要知道在我們國家的貴州省,僅僅就只有六個地級市而已,與廣東相比相差了三倍還不止,廣東的地級市區域劃分早在二十五年前就已經劃分了的,那只能說明一個問題就是廣東是政策需要,上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的春風在中國吹吹起,廣東作為改革開放的橋頭堡,原有的十四個區域劃分已經不滿足發展要求,而且大部分區域還是模糊不清的。
於是在1978~1988年之間廣東的地級市由原有的14個增加到了18個,後來因為福建獨立出去,三年後汕頭為了統籌擴容發展,此時廣東的地級市就達到了二十個,廣東地級行政區域已經基本明顯,各地也得到了充分的發展空間,但是廣東仍未停止行政區域的整合,一直都在大刀闊斧的改革。
1994年因為肇慶市面積太大,不好區域統籌管理,廣東又決定將雲浮聰肇慶的水中地區劃分開來,單獨成立雲浮地級市,到此廣東省21個地級市基本確立,經過廣東多年以來的地域不斷整合,才有了如今富可敵國的美譽,但也因此造就了廣東貧富極不均勻的局面,兩極分化太大,富裕地區以粵港澳大灣區為主,其中廣州深圳作為灣區核心城市,經濟和城市化率最高。
小編認為:廣東二十多年前多次行政區域整合,主要是受到可改革開放的紅利,作為以前的老牌珠三角城市,行政區域幾乎都不大,比如說廣東的經濟龍頭深圳和排名第四的東莞,他們的國土面積也僅僅是1996/2572平方公裡而已,以前覺得國土面積過大不利於發展,時隔二十年後,深圳卻因為面積過小發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礙。
閱讀是一種習慣,分享是一種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