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遼寧省基本情況
遼寧省位於我國東北地區南端,南瀕黃海、渤海,是我國最北端的沿海省份。遼寧省既沿海、又沿邊,是我國的老工業基地之一,冶煉、鋼鐵、石化等工業領域在全國佔有重要位置。
遼寧省總面積14.86萬平方公裡,下轄14個地級市,全省常住人口4351.7萬人,2019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24909.5億元,排名全國第十五,比江西省略高,比陝西省略低。
新中國成立初期,遼中南工業區是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為全國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貢獻了1000多個「全國第一」,遼寧省也因此被稱為「共和國長子」,是我國經濟實力最強的省份之一。1978年遼寧省經濟總量排名全國第三,而如今的第一經濟強省廣東省彼時才排名第五。
改革開放後,遼寧省經濟發展逐漸落伍,經濟增速連續多年低於全國平均增速,經濟總量在全國的排名也逐漸下滑,逐漸退出了發達省份的行列。
二、行政區劃不合理之處
首先,遼寧省面積不大、人口也不算太多,但地級市數量卻偏多,全省4300多萬人,有14個地級市;而江西省4600萬人才11個地級市,河北省7500萬人才11個地級市,江蘇省8000萬人才13個地級市,山東省1億人才16個地級市。
其次,小面積地級市較多且比較集中,比如盤錦、遼陽、營口等,現實中行政壁壘較多,不利於經濟的發展,還造成了資源的浪費。
再次,地級市的輻射帶動作用不明顯,遼中地區大城市相對密集,但遼西、遼北、遼東缺少區域中心城市帶動,特別是遼西地區尤為明顯。
最後,省會瀋陽發展空間不足,在全國強省會戰略盛行的情況下,瀋陽動作不足,需要擴容升級。
三、行政區劃調整設想
【1】瀋陽:劃入燈塔市,劃入撫順市(原撫順市區)、撫順縣,劃入鐵嶺市(原鐵嶺市區,不含清河區)、鐵嶺縣、調兵山市,劃出康平縣
瀋陽劃入撫順及鐵嶺兩市核心區域後,東、北兩個方向的發展空間得到擴展,劃入燈塔市後向南的空間也得到擴展,區劃面積將比現在增加一半以上,人口規模、經濟體量也水漲船高,經濟實力將會超越大連,拿回本該屬於自己的遼寧第一城的位置,在全國範圍內的競爭力也會大幅上升。
【2】鞍山:劃入遼陽市(原遼陽市區)、遼陽縣,劃出臺安縣、岫巖滿族自治縣
【3】營口:劃入盤錦市全境,劃入臺安縣
【4】大連:維持現狀
【5】丹東:劃入岫巖滿族自治縣
【6】本溪:劃入新賓滿族自治縣
【7】開原:增設地級市,行政中心設在原鐵嶺市清河區,轄境包括:開原市、康平縣、昌圖縣、西豐縣、清河區、清原滿族自治縣
鐵嶺併入瀋陽後,遼東北地區缺少區域中心城市,增設地級開原市,建設遼東北區域中心城市,向南可對接省會瀋陽,向北可與吉林四平、遼源兩市協同發展。
【8】阜新:劃入黑山縣
【9】錦州:劃入葫蘆島市(原葫蘆島市區)、興城市
【10】朝陽:劃出凌源市、建平縣、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
【11】凌源:增設地級市,行政中心設在今凌源市區,轄境包括:凌源市、建平縣、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建昌縣、綏中縣
在目前的行政區劃之下,廣大的遼西地區缺少區域中心城市帶動區域發展。凌源地處遼寧、河北、內蒙古三省區交界處,四周相當大的半徑內均為三省的邊界區域,遠離地級市市區。凌源地理位置優越,距瀋陽435千米,距北京371千米,距秦皇島150公裡,升級為地級市後,將會成為三省交界處唯一的區域中心城市。
以上僅為個人設想,歡迎大家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