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槍換炮!「鶻鷹」前景堪比殲-20,國產「心臟」讓人期待

2020-12-16 東方之星V

作者:啟程

編輯:郭坊

被廣大軍迷寄以厚望、研發至今已經7年的fc-31「鶻鷹」戰鬥機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出現在公眾面前的「鶻鷹」戰鬥機讓人眼前一亮,外形極為帥氣,不僅去掉了空速管,機頭和機身也擴大了不少,總體看起來,有一種非常硬朗的感覺,非常適合我軍的鋼鐵作風。與之前相比,新的鷂鷹戰鬥機可謂鳥槍換炮,前景非常明朗。

鳥槍換炮

「鶻鷹」戰鬥機已經進化到了3.0版本,不管與1.0還是2.0版對比,3.0版的「鶻鷹」最明顯的是機頭去掉了空速管,這不僅代表著「鶻鷹」戰鬥機的性能至少是大部分性能已經滿足設計要求,意味著「鶻鷹」戰鬥機已經從技術驗證機變成了原型機,可能已經通過了最終定型,將會進入量產階段。同時,也代表著「鶻鷹」戰鬥機裝載的隱形性能和雷達探測能力都大大增強。

眼尖的軍迷已經發現機頭和機身比之前增大了不少,這個改變意味著3.0版本的「鶻鷹」戰鬥機在外形和結構上進行了重大的改變,可能會裝備更先進的感應設備;也為了更大的航程、更好的隱身性能做了準備。

鷂鷹戰鬥機的定位是制空權的奪取,推測「鷂鷹」戰鬥機的重要性能是為了近身戰鬥服務,因此對隱身性能和航程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機頭機身的擴大,是為了側彈艙和內部油箱容積的擴大,側彈艙戰鬥機的隱身技能比普通的機翼掛載更好,油箱容積的擴大也給「鶻鷹」戰鬥機提供了更大的航程。

國產「心臟」拿了個世界第一,前景堪比殲-20

據推測,機身的擴大也是為了裝載國產「心臟」,渦扇-19。有資料稱,渦扇-19「黃山」是我國研發的最先進的發動機,性能強勁,推重比突破了國際規定的先進「四代中推」的推重比10,達到了11,這個性能是世界第一的。

如果真的裝載了國產心臟渦扇-19,那麼「鷂鷹」戰鬥機將一改之前為軍迷詬病的機動性和和荷載量不足的缺點,真正成為了先進的中型四代機,勝過美國的F-135雙發戰鬥機的21噸推力和33噸的最大起飛重量,前景堪比殲-20。

目前各方均在猜測fc-31「鶻鷹」戰鬥機,甚至有很多軍迷推測,「鷂鷹」戰鬥機可能是我國下一代的艦載機,與殲-20一樣有上艦的可能,儘管目前還沒殲-20成熟,但是發展潛力同樣巨大,就整體而言,各有千秋。至於哪款會上艦,這場龍虎鬥,我們拭目以待。

參考來源:人民網、鐵血軍事網。

(本文由東方之星為原創,圖片素材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FC-31鶻鷹戰機:由以前的前景不明朗,或將迎來柳暗花明
    現在,仍然沒有殲-31的正式編號,沈飛自籌資金研發取得了出口編號的是FC-31鶻鷹戰鬥機,首次試飛是在2012年,只比成飛的殲-20晚試飛一年有餘而已,殲-20早就成軍了,成了我空軍新型戰機,讓空軍有了全球第二型繼F-22以後的制空型隱形戰機。
  • FC31鶻鷹三號機亮相:換裝國產航發,狀態接近完全體
    與我國明星戰機殲-20不同,FC-31鶻鷹可以說是相當低調,雖然起步時間和殲-20相差不久,但是直到現在依然沒有太多的消息傳出來,儘管如此也不妨礙我們對這款國產五代機的期待。而最近一張網上流傳的FC-31三號機的試飛照片再次引燃了網友對這款五代機的討論。
  • 殲-31鶻鷹隱身戰鬥機能否使用WS-10B太行矢量發動機?
    渦扇-10B並不是矢量發動機,這又是一個常識性錯誤,殲-10B矢量驗證機使用的矢量發動機並不是所謂的渦扇-10B發動機。未來矢量發動機將是現役三四代機改進升級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但是並不意味著FC-31就能使用國產矢量發動機,畢竟目前國產矢量發動機是基於太行發動機發展的,對於FC-31來說太大了。
  • 沈飛高調扶正殲31!性能升級造價壓低20%?艦載版或是煙霧彈
    而在此前,我國海軍首艘國產航母的先後服役,又緊接著有消息稱國產003型航母將開始合攏建造,預計將於2025年正式下水服役。這也意味著沈飛終於準備扶正殲31了。 具體來說,自2012年首飛以來,FC-31 「鶻鷹」技術驗證機作為我國沈飛公司自主研發的第一臺隱形五代機,一直受到外界關注和質疑。儘管這種隱形戰機的首飛只比成飛公司的殲-20隱形戰機晚了一年,但其總體研發進度卻遠遠落後。殲-20隱形戰機於2017年完成裝備任務,並在短時間內形成戰鬥力。
  • 鶻鷹和F22風洞中合體?FC31或為煙霧彈,這才是殲31啟動
    關於鶻鷹的情況,現在關注的軍迷越來越少,畢竟殲20和FC31誰上艦的討論沒有意義,2021年下一代艦載機大概率出現一切問題就有答案了。但是就在不久前,社交媒體上出現了一張國產戰機模型吹風洞的照片,再度引發了軍迷們的熱烈討論。
  • 殲31去掉空速管意味著什麼?鶻鷹進入原型機時代,仍無法上航母
    從外形上看,這架鶻鷹與之前的二號機並沒有太大區別,最明顯的變化是取消了機頭的空速管。雖然這只是一個小小的變化,但是透露出來的信息值得解讀。鶻鷹新圖,圖片來源請見標註大家都知道,無論是F22、殲20、F35還是蘇57,在驗證機階段,雷達罩前端都會頂根長長的空速管,有的還有分叉。為什麼搞得這麼誇張呢?
  • 殲31上艦呼聲越來越高,鶻鷹還要繼續改改改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六代機首飛為時尚早,轟20是轟炸機不是戰鬥機,殲20早已批量服役,綜合分析下來,文中提到的即將在2021年首飛的新一代戰鬥機,很可能是艦載四代機。而中國航空研究院公眾號同時提到這個消息來源於沈飛601所,也就是說主角是FC31鶻鷹改進型的可能性極大,這意味著FC31鶻鷹可能已經成為艦載四代機的唯一人選。
  • 殲20座艙一個小設計曝光,威龍才是航母最佳選擇,殲31已出局
    殲20和FC31上艦之爭由來已久,早已成為軍迷的日常鍵盤活動。支持FC31上艦的一派不斷拿出所謂新的「證據」,來證明FC31才是國產航母的「天選之子」,比如鶻鷹模型尾翼上刷了軍徽,或者一個標註為未來艦載機的剪影圖片等等,都能讓他們興奮一段時間。模型上畫個軍徽,鶻鷹又有戶口了?
  • 殲35隻差最後一步?新戰機靜力測試開始!或加裝渦扇19發動機
    這是中國航空一代又一代的努力成果,幾十年來,中國空軍有了今天的成績,與我國每一個人都是息息相關。特別是隨著運-20,殲-10,殲-11,殲-15,殲-16和殲-20等先後服役後,整個落後局面已經一去不復返。俗話說得好,落後就要挨打,所以我們也並沒有滿足現狀,新型戰機的推出也「流言蜚語」不斷。
  • 殲-31鶻鷹第三架原型機再度驚豔亮相,一機雙型兩條腿走得很穩當
    殲-31/FC-31「鶻鷹」的問世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個具有兩種五代機的國家,作為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二種隱身戰鬥機,該機的一舉一動備受矚目。 近日網際網路上出現了FC-31第三架原型機31003加力大過載轉彎飛行的照片,展示該機的最新研發進步。
  • 美軍曾兩次預測中國四代隱形戰鬥機,但見到殲20,仍然大吃一驚!
    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剛剛引進俄羅斯最先進的蘇-27戰鬥機,國產的殲-8II還被稱作「國產先進殲擊機」,殲-10項目還處於高度保密之時,美國海軍情報辦公室(ONI)就曾在1997年,也就是殲-10首飛前一年「劇透」了中國下一代隱形戰鬥機的消息。
  • 殲35明年首飛?真的會是隱形艦載機嗎?國產戰機是如何起名字的
    中國航空研究院的近期一篇文章似乎是火上澆油,稱「確保新一代戰鬥機2021年首飛如期實現」,不少人都把它和傳說中以FC-31「鶻鷹」隱形戰鬥機為基礎研發的新一代隱形艦載戰鬥機聯繫在了一起,甚至有人「劇透」了它的型號是殲-35,那麼問題來了,國產戰機究竟是怎麼起名字的?
  • 試飛8年的中國五代隱身機—殲31「鶻鷹」,未來會出口還是上艦?
    眾所周知,中國的第二架五代隱身機殲31已經試飛了將近8年了,仍舊還未服役,所以在中國軍用戰機的研發史上,它算得上是命運最坎坷的一架戰機了吧。我國軍用戰機的研製有個「潛規則」,如果研發的戰機長時間落後於國際上的水平,那麼這個自然不會受到海空軍的追捧,一般就會將直接將項目立即下馬。
  • 殲-6叫「六爺」,殲-10叫「棍子」,殲-20叫「黑絲帶」,中國戰鬥機...
    近日,沈飛研製的「鶻鷹」戰鬥機引起了廣泛關注。「鶻鷹」戰鬥機一些媒體將其稱為「殲-31」,這種說法似乎言之過早,迄今為止,該型戰鬥機尚未獲得解放軍空軍正式立項。如果一定要將它歸於某個「型號」,確切地說,應該是航空工業公司在珠海航展上公布的「FC-31」。為什麼這麼說?我國的戰鬥機是如何命名的呢?
  • 回顧國產殲系列戰鬥機發展
    它曾經是裝備數量最多,服役時間最長,實戰當中擊落敵機最多的國產噴氣式超音速戰鬥機。從1964年到1968年,殲6戰機共擊落20多架各型戰機,而自己沒有一架被擊落。2010年6月12日,國產殲6飛機正式退出空軍編制序列。
  • 殲-20能改成戰鬥轟炸機嗎?從FB-22戰鬥轟炸機,看殲-20進化方向
    隨著2020年8月15日,《南華早報》在對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的一篇報導中,引用了一張殲-20戰鬥機雙座版本的設計草圖,殲-20戰鬥機能否衍生出更多的作戰型號,也引發了國內外很多人的討論。
  • 殲31戰機隱身塗層新猛照,深灰塗裝帥氣,「鶻鷹」搭配殲20新格局
    目前,中國裝備殲-20隱身戰機這張王牌,讓空軍作戰實力獲得整體提升,實現由量變到質變的轉折。殲-20隱身戰機代號「威龍」,象徵著其隱身作戰恐怖實力。中國跟美軍同樣研發兩款五代戰機,跟美軍F-35戰機逐漸獲得軍方青睞不同,殲-31戰機出鏡率相對偏少。
  • 鶻鷹提升巨大,已取消機首空速管,或將進入定型階段
    取消空速管後的FC31近日,網絡上公布了一張疑似鶻鷹戰機的全新照片,而這距離上次鶻鷹塗裝照片流出僅僅只有一個多月的時間。而此次鶻鷹的公布的鶻鷹直接取消了機首的空速管,相比此前的塗裝照有了巨大的進步,這意味著鶻鷹可能已經通過了最終的定型,未來或將進入量產階段。
  • 沈飛的FC31跟殲20同為第五代隱身戰機,但命運卻大不相同
    現在網上很多人將FC31戰鬥機稱作殲31,其實這種叫法是不嚴謹的,FC31戰鬥機並未獲得軍方訂單,也非軍方立項研發的產品,更不是參與研發項目競爭的產品,所以該機從未被軍方命名為「殲31」。
  • 「單發版殲-20」現身歐洲,隱形性能強大,為殲-10D指明了方向?
    與殲-20一樣,該機也採用了鴨翼+三角翼氣動布局,採用雙垂尾設計和腹部內置彈艙,看起來非常像一款「單發版殲-20」。實際上,這是薩博公司正在研製的下一代輕型單發隱形戰鬥機FS-2020,也是JAS39「鷹獅」戰鬥機的替代機型。殲-20的研製成功已經證明鴨翼+雙三角翼氣動布局也能成為五代機,這讓瑞典人信心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