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美國總統裡根訪問蘇聯,在莫斯科紅場,裡根一行遇到一大一少兩名男遊客,裡根與少年遊客握手。美國總統專職攝影師皮特.拍下了這一歷史瞬間。而脖子上掛著相機,站在少年背後的喬裝打扮的男子正是當時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克格勃)的特工。十二年後他成為俄羅斯第三屆總統:普京。
身背相機的人為普京
普京先後4次當選俄羅斯總統,任職期間整體提升了俄羅斯的國際地位,對內外政策方面偏強硬,被認為是一位「鐵腕總統」,被美國《時代》《福布斯》雜誌評選為世界最有影響力人物。
裡根政府當時以巧妙的「星球大戰」計劃誘使蘇聯開展不切實際的太空競賽,已把蘇聯拖入泥淖,但他絕不會想到當初護衛他的這個蘇聯特工,在蘇聯解體後,又帶領俄羅斯成為美國強大的競爭對手。
有名的普京和歐巴馬的「死亡凝視」
在外交方面,普京試圖恢復俄羅斯在蘇聯時代的超級大國地位,並取得了一定成功。他力促克裡米亞加入俄羅斯聯邦,反對以美國為代表的北約東擴,反對在歐洲建立美國的飛彈防禦。普京指責美國在國際事務上的專橫,並聲稱美國在國際事務上「毫不遮掩地使用強權,美國的政策正在激發世界範圍內的軍備競賽。」普京指出,理想的世界秩序應是「一個公正、民主的世界秩序,它能保證所有人的安全與財富,而非獨少數人的。」
普京演講
而一路踉蹌的川普政府在其下臺後,「通俄門」事件是否再度發酵也未可知,而正在躍躍欲試上臺的拜登已把俄羅斯作為頭號敵人。
普京這位強勢總統著名的金句有:「抗議一千次一萬次,不如戰略轟炸機的機翼扇動一次」,「俄羅斯有大片領土,但沒有一英寸是多餘的」,「俄羅斯人作為受害者,將是去往天堂的烈士;而發起侵略的人將是死去的罪人,甚至沒有時間懺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