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大豐制種基地建設助推種業經濟

2021-01-13 上海熱線

  「往年幹活全靠人工,我們夫妻倆累死累活也種不了多少田,一年忙到頭,收入也有限得很。」江蘇鹽城大豐區稻麥原種場農戶嚴忠進告訴筆者,「今年,區裡推廣水稻制種全程機械化,鼓勵制種企業給我們技術指導。現在我一個人基本就可以搞定200畝田,一畝田比往年還能多賺個400元左右。」

  今年以來,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主動策應大循環、雙循環的發展新格局,主攻種業經濟,高質量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大豐區地處江蘇中部,全國絕大部分雜交稻可在本地制種,所繁的常規稻麥,可種植南到上海、浙江一線,西到安徽、河南一線,北到山東一線,基地規模化、機械化、標準化、集約化、信息化程度高,在國內具有較強的區域特色優勢。2015年、2019年兩次享受國家制種大縣獎勵資金項目扶持,全區雜交水稻制種面積常年穩定在4萬畝左右。

  近年來,大豐充分發揮基地作用,雜交水稻制種、常規稻麥繁種、蔬菜花卉種苗、林木種苗、水產種苗等發展較為穩健。

  全區種業年總產值達40.49億元,境內種業企業具有較為完善的研發、生產、加工、物流、營銷區域品牌等產業要素,農作物、畜禽、水產、林木持證種業企業達23家。其中,農作物持證種子企業8家,自主育成的雜交稻品種1個,常規稻品種2個,小麥品種2個,玉米品種1個。持證種畜禽場7家,種豬場6家、存欄種豬2.82萬頭;種禽場1家、存欄種禽14萬羽。

聲明: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之用,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儘快與上海熱線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相關處理。聯繫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 責任編輯:顧銘

相關焦點

  • 福建三明:打造全國最大雜交水稻制種基地
    日前,多位院士專家在三明市建寧縣表示,建議國家予以三明國家級雜交水稻制種基地政策傾斜,保障國家糧食安全。9月15日,2020年福建三明中國稻種基地發展大會在福建省三明市建寧縣舉行。圖為會場。當天,2020年福建三明中國稻種基地發展大會在三明市建寧縣舉行。
  • 全域旅遊看江蘇|大豐:用好溼地,以花為媒
    為展示全域旅遊示範區高質量發展成果,交流創建工作經驗,6月28日,「全域旅遊看江蘇」媒體專題採訪活動在淮安金湖正式啟動。澎湃新聞私家地理記者前往「金湖、大豐、溧陽、溧水」,揭開示範區的創建成果和亮點,探索「全域旅遊」發展的新理念。
  • 抄襲成風面臨「卡脖子」隱憂 中國種業如何突圍?
    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是長三角的「菜園子」,該縣的一家大型蔬菜工廠化育苗基地安徽新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夏新發說,高端品種的蔬菜種子以進口為主,西甜瓜、小番茄等品種的高端系列種子進口依存度較高。畜禽種質資源也長期依賴「洋種子」。
  • 《忠華盛世金牧糧草》全國各制種基地,嚴格制種,一片繁忙景象
    制種基地的制種工作,必須嚴格按照公司制種技術要求進行:從地面出芽5釐米開始噴灑第一道制種製劑(純生物),每2一4天噴灑一次不同功效和作用的制種製劑;共16種不同製劑,16道工序。。。其中,缺少任何一道製劑和工序其"基因優選"皆不能成功完成。也就是說制種都會失敗,更無從談種苗出售!!!
  • 九聖禾種業 打造國家良種標準「升級版」
    近日,九聖禾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專門成立種子標準研究院,與中國農業大學攜手尋找答案。九聖禾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是集玉米、小麥、棉花三大作物新品種選育、生產、加工、銷售和技術服務為一體的種子企業,也是國家良種重大科研攻關成員單位。4月15日,九聖禾種子標準研究院與中國農業大學籤訂技術合作協議的第5天,技術人員就今年的《實驗設計方案》展開激烈討論。
  • 鹽城大豐25個高質量項目集中簽約 總投資超84億
    這些項目產業層次高、帶動能力強、市場前景好,項目的成功落地,極大助推我區新能源等新興產業發展,建成後必將為大豐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薛盛堂在致辭中代表區委、區政府,向應邀前來參加活動的來賓表示熱烈歡迎,向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大豐發展的社會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謝。他指出,大豐是鹽城接軌大上海、深耕長三角的主陣地,正全力打造全國飛地經濟樣板。
  • 江蘇官媒確定中建集團蘇州總部基地建設,經濟和交通將得到大發展
    今年蘇州好消息持續不斷,上半年經濟正增長、工業超上海,又一個好消息傳來。好消息,江蘇官媒揚子晚報確定世界最大投資建築集團將在蘇州建蘇州總部基地,中建集團是全球排名18的世界五百強、中國第四大集團,年收入高達2000億美元,今年上半年營收突破15000億。中建集團蘇州總部建成將大大提升蘇州綜合競爭力。值得一提中建董事長周乃翔曾蘇州工作近八年。
  • 市林業局調研隆平高科技園種業矽谷建設:要打造國家級新名片
    星辰在線12月25日訊(通訊員 李勇進)12月24日下午,長沙市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朱遠紅帶隊,到隆平高科技園調研種業矽谷和現代種業產業鏈建設情況。隆平高科技園黨工委書記、芙蓉區委副書記卓精華,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易新宇,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曾敏陪同。
  • 科創江蘇「科甄-中研在線」落戶南京 助推南京科創名城建設
    「為貫徹落實《中國科協2020年服務科技經濟融合發展行動方案》、《省科協關於 2020 年服務企業科技創新專項行動實施意見》,打造「科創江蘇」國際技術轉移平臺,在省科協支持指導下,上海科甄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中研綠色金融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合作開發了科創江蘇「科甄-中研在線」----全球技術經紀與產業投資雲平臺,在南京創新周上線」,中研綠色金融研究院院長束蘭根道出了合作打造科創江蘇
  • 登封潁陽鎮:蔬菜制種結出「小康」種子
    11月17日,在登封市潁陽鎮於爻村蔬菜制種產業發展籤約儀式上,該村村民於建衛向與會群眾分享著豐收的喜悅。潁陽鎮於爻村地處登封西部山區,是個省級貧困村,近幾年在駐村工作隊的幫扶下,完善基礎設施建設,著力發展產業,該村已於2019年整體脫貧。
  • 種子行業深度報告:國內種業大而不強,轉基因時代有望異軍突起
    2016-2018 年,玉米制種單產水平不斷提高,但由於制種面積持續下降,由 2016年的 410 萬畝降至 2018 年的 237 萬畝,降幅達 42.20%,導致玉米種子總產量由 2016年高點的 14.65 億公斤降至 9.22 億公斤,降幅 37.06%。 玉米種子需求量增長,供需格局偏緊。
  • 美麗經濟助推大花園建設
    12月21日,浙江日報7版三個地理論周刊刊發文章《美麗經濟助推大花園建設》,內容如下:以全域美麗大花園建設為抓手,交出生態高分報表,是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的具體行動。衢州、麗水作為大花園建設核心區,擔當著美麗浙江建設先行者的重任,既需要政府有為,通過制度創新、整體推進、系統治理,以最嚴格的保護措施夯實大花園基礎,更需要市場有效,通過發展美麗經濟,打開「兩山」轉化通道,實現生態產品價值,為大花園建設持續提供動力。
  • 江蘇如東:立足特色產業 奏響經濟發展「交響曲」
    黃海大橋、中石油LNG接收站、洋口港LNG集散交易中心、金光集團APP如東基地項目、上海電氣風電如東基地、江蘇宏微特斯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今年以來,江蘇如東經濟運行延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主要指標運行情況良好。在產業思維引領下,如東以提升產業競爭力為核心,統籌推進產業招商、科技人才、項目建設、企業培育、產業集群建設。
  • 貴州岑鞏:制種稻田冬不閒,種菜賣出好價錢
    2021-01-04 17:24:08 來源: 貴州民族報黔東南新聞周刊編輯部 舉報   制種稻田冬不閒
  • 數字農業大會給廣東種業插上科技「翅膀」
    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網際網路加速連接萬物。廣東數字農村建設譜寫新篇章,「三農」領域成為廣東發展數字經濟、建設「數字政府」、完善數字服務的新舞臺。  據統計,廣東數字經濟規模超4萬億元,居全國首位,5G基站數量居全國第一。農業產業資源優越,荔枝、菠蘿面積和產量均佔全國一半以上,經濟效益高。  正如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春江所說,廣東作為經濟發達地區,有條件在全國率先實現農業農村數位化。  廣東在數字農業農村建設方面也率先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