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群體是一個國家發展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美國的博士生教育體系被廣泛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體系之一,也是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的重要倚靠。多年來,全球各國的頂尖學生也都傾向於選擇去美國攻讀博士學位。
《美國博士學位調查》(SED:Survey of Earned Doctorates)是由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背書的官方報告,目前最新的報告更新至2018學年的博士學生統計數據,這份報告揭示了博士生們在不同領域和不同群體內的變化。
如果屏幕前的你也有計劃前往美國就讀博士,不妨好好了解一下報告中的乾貨信息——
整體趨勢
美國學校2018年授予的博士學位數量達到了55195個。其中科學與工程(S&E)領域為 42227 個,非 S&E 領域為 12968 個。其中密西根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頒發的博士學位最多,分別為 853 個、852 個、770 個。
從1957年開始做這個調查,可以說美國每年的博士學位授予數量呈現出強勁的增長趨勢,平均每年增長3.2%。
這裡還有一個需要指出的數據,從1979年到2018年,科學與工程領域的Ph.D學位授予數量已經增長了一倍。科學與工程領域的Ph.D學位授予數量在總的Ph.D學位數量中的佔比也已經從1979年的58%增長到了2018年的77%。由此可見,目前工科博士是博士群體裡的主力軍。
細分領域博士數量
2018 年,生命科學領域獲得博士學位的人數最多,頒發了 12780 個學位。
物理科學和地球科學領域獲得博士學位數量為 6335 個。
數學和計算機科學領域為 4030 個。
心理學和社會科學為 8899 個。
工程學為 10183 個。
教育學為 4834 個。
人文藝術領域為 5145 個。
此外報告還顯示,57%的工程博士學位都被國際學生拿到,55%的數學&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也被國際學生拿到,可以說在工科領域,大部分超過半數的博士學位都授予了非美國本土學生!
每年6000+中國學生
獲得美國博士學位
在過去的十年中,來自以下10個國家和地區的學生在155401個非本土學生博士學位中佔到了71%的比例:
排名前三的是中國大陸、印度、韓國,這三個國家的學生佔了54%的份額。
此外根據報告顯示,2018 年,中國籍為 6182 人(其中 5689 人為科學與工程領域,493 人為非科學與工程領域)創下近十年最高紀錄。印度為 2040 人,韓國 1035 人。
值得注意的是,近十年拿到美國博士學位的中國學生中,理工科佔了92%,傾向性十分明確。
在 6182 名中國籍博士獲得者中,有 79.4% 打算留在美國。作為對比,沙烏地阿拉伯人留美意願最低,僅有 14.9%,而伊朗人留美意願最高,為 91.6%。
男性博士佔比54%
女性博士佔比46%
2018年獲得博士學位的學生中,男性博士佔比54%,女性博士佔比46%。從1988年開始,女性博士比例從35.3%連年上漲,如今男女比已接近穩定。
亞裔學生平均畢業年限長達5.8年
都說美國博士畢業十分困難,想要拿到美國博士學位都得付出極大的努力,經歷「九九八十一難」。那麼拿到一個美國博士學位究竟要多少年呢?
根據報告顯示,如果大學畢業立刻就讀博士學位,從本科算起獲得博士學位平均年限為8.6年,如果從進入研究生院算起,平均畢業年限為7.3年。
不過亞裔學生平均獲得博士學位的時間較短,根據報告數據,亞裔學生平均獲得博士學位的時間為5.8年。
真就一個字「熬」!
畢業後薪資
熬過了漫長歲月,成功畢業後的博士薪資又是否對得起這些磨練呢?
根據報告顯示,人文藝術領域的博士,薪資是最低的,無論做博士後研究、進入學術機構還是從事商業工作,平均薪資都在50,000美元左右。這一數據實在令人心塞,要知道此前Clever發布的一項美國大學畢業生平均薪資調查顯示,普通大學本科生的平均薪資就在47,000美元左右。
工程領域和數學&計算機科學領域的博士是畢業後薪資最高,如果畢業後選擇進入企業工作,工程領域的博士薪資高達108,000美元,數學&計算機科學領域的博士平均薪水更是達到130,000美元。
所以,如果考慮博士畢業後就業薪資待遇的話,你該選擇什麼專業已經很明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