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一《將死未死的青》:身體裡另一個我,將我拽離自我否定的泥淖

2020-12-16 緩緩有點慢

周國平曾說:靈魂永遠只能獨行。

每個人都曾感受過孤獨感的如影隨形,只是或多或少的區別罷了。即便孤獨感無所不在,但它給每一個人帶來的影響卻大有不同,有人享受孤獨,也有人懼怕孤獨;有人在孤獨中找到自我,也有人在孤獨中漸漸迷失。

孤獨無孔不入,總是可以從四面八方襲來,別人的行為和看法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我們情緒和想法,這種變化可能會讓我們變得更加想要遠離人群,逃離人們的目光之下。

我們在黑暗中行走,有時幸運地可以有人並肩前行,但更多的時候是獨自摸索,我們揮動著雙手想要趕走圍繞身邊的夢魘,卻只能抓到一片虛空;我們小心翼翼地挪著步子,卻似乎總能感到一雙無形的手在後面推搡著去往深淵;我們捂起耳朵想要阻擋那些譏笑與嘲諷,聲波卻依然倔強地穿過指縫進入腦中;於是我們只好閉起眼睛來適應這黑暗,然而這時候,內心深處多麼期待可以有那麼一個人拽離我們走出這片泥淖。

在乙一的《將死未死的青》中,拽離主人公正雄走出泥淖的是「青」。

青是誰?

「他的皮膚是青色的,就像用顏料肆意塗抹過一般。另外,他臉上傷痕累累,縱橫交錯的傷痕像是被刀片劃破的。他缺少一隻耳朵,沒有頭髮,就像被人削去了一般,本應有耳朵和頭髮的地方只剩下光滑的皮膚。他的右眼閉著,似乎眼皮被膠水粘上了……他的上唇和下唇打了孔,被繩子系在一起……」

這就是「青」的樣子,然而他並不是一個怪物,而是正雄身體中的另一個自己。

《將死未死的青》中,第一句便是:我算是個膽小鬼。

這是正雄一直以來的自我定位,也是一種自我否定。他膽小、害羞、微胖,害怕在人前說話,也沒有幾個朋友。

正雄的人物設定其實和乙一的另一部治癒製作《在黑暗中等》中的男主人公大石明宏有些相似,但又有著很多不同。

在《在黑暗中等》的後記裡面就有提起過《瀕死之綠》(《將死未死的青》舊版書名),乙一最初的設想和構思是「少年無法忍受老師的欺凌,潛藏到了一個盲人的家中」,最後將它分為了兩個故事來講述,一個是明快的《在黑暗中等》,而另一個就是陰鬱的《將死未死的青》。

所以這兩本書中的主人公在一定程度上其實都能尋覓到相似之處,比如他們都是常常感覺在不停地遭到否定,不喜歡與人接觸,也都曾因為被孤立而產生過「殺人」的想法。

不同的是,明宏是「只願意一個人待著」,然後漸漸被大家孤立,而正雄心中更多的則是害怕,他不敢在人前說話,這樣的畏懼往往來自於一種自我否定的心理。

這樣的心理隨著老師的厭惡和同學的孤立而漸漸發酵,直到「青」的出現,甚至可以說,這個看起來像怪物一般在虛幻中存在著的「青」,既是讓正雄舉起石頭砸向老師的人,也是那個將他從深淵拉回也間接救了老師一命的人。

原來,「青」不僅僅是幻想出來的另一個正雄,也是存在於我們每一個人腦中的幻影,他可能暫時不在,但從未消失,或者說,「青」一直都是處於這樣一種「將死未死」的狀態之中,當欺凌與孤立壓得我們透不過氣的時候,「青」總會瞪著布滿紅色血絲的眼睛,從被繩子系起來的嘴巴裡發出憤怒的嗚咽。

他讓我們對不公學會說不,對霸凌展開反抗,對自己不再否定。

沒有一個人的存在是為了成為別人的「墊腳石」

在江戶時代,日本有被稱為「穢多」和「非人」的人。他們的地位比士農工商還要低,不能享有各種權利,不得不在歧視中生存……設置穢多和非人這種比農民更低微的階層,就能讓農民的不滿向下、而非向上發洩,或是讓他們因為有人比自己地位還低而安心一些。

這看起來就是正雄被孤立、被歧視的原因,也是他存在的「作用和意義」——只有讓他成為目標,同學們對羽田老師的不滿才能轉移;只有讓他成為目標,大家才是「安全」的,因為總還有個孩子比他們更「差勁」。

在「青」爆發之前,正雄從不反抗,即便心裡怒號千萬次,但面對老師的欺壓和凌辱,他依然只敢顫抖著雙腿說了20遍「我比大家都差勁。我和鼻涕蟲一樣。我比蚯蚓笨。我是胖子。我是豬。我比大家都下等。我沒有活著的價值……」

憑什麼?憑他內向老實?就憑他軟弱可欺!就憑他的自我否定!

其實他並沒有比誰更差勁,甚至付出了更多的努力,但回報卻是成反比,只要他不去嘗試抗爭,那麼不管他做得再對再耀眼,總會被別人找到攻擊的點。

近些年關於校園霸凌的新聞屢見不鮮,根據這些題材改編的影視劇也不在少數,加害者和施暴者應當受到抨擊,但我們不要忘了,更重要的是讓自己變得強大,不用大過所有人,只要大到能保護自己不成為別人歧視的目標。

因為你要知道,你正遭受的孤立與歧視,站在對立面的人是不會感同身受的。

正如乙一在書中所說:無論什麼時候,加害者都不會像被害者那樣能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命運從來沒有什麼時候是絕對公平的,它時不時會出現大大小小的偏差,這讓我想起去年夏天大火的國產動畫《哪吒》。

命運對他公平嗎?不公!好好的一顆靈珠卻成了魔丸,本來含著金湯匙出生,前途一片大好,卻成了畫著煙燻妝的、人人眼中懼怕的魔童和妖怪。

人們懼他、怕他、孤立他、欺辱他,即便是在他初初降臨人世時還只是個嬰孩之時,即便他懵懂無知還不懂得什麼是妖,什麼是魔的時候,他就已經註定成為「妖怪」。

「非主流」的煙燻妝,誇張的表情和動作,痞痞的一臉壞笑,滿不在乎的模樣,每一種「標誌」似乎都在昭告天下:我哪吒就是魔王又怎樣!我命由我不由天!

生而為魔,並非吾願。

誠然,命運總是不公;誠然,不想格格不入。那麼,就不要自我否定,淪為別人的「墊腳石」。

無論是哪個時代,總是會充斥著各種歧視和不公,現在也是如此,網絡暴力、語言暴力、家庭暴力、校園暴力……我們看到這些新聞的時候不該只是氣憤和心痛。

哪吒也曾妥協過,也自嘲地唱過「我是個小妖怪,逍遙又自在」,但沒有人放過他啊,終是仍是選擇了「若命運不公,便和它奮鬥到底」。

而《將死未死的青》中,讓正雄最後選擇反抗的正是「面目猙獰」的青,那個只有他自己看的見得另外一個「我」。

孤獨的黑白乙一

對於刻畫孤獨感來說,乙一向來是箇中翹楚,甚至可以說,他筆下的每一個故事其實都繞不開「孤獨」二字。

年少成名的乙一作品風格多樣,既治癒,也致鬱。讀者們根據作品的不同風格分為「黑乙一」和「白乙一」,然而不管是「黑乙一」還是「白乙一」,都是圍繞著一種孤獨的基調來講述的,暗黑由孤獨中呈現,溫情也從孤獨中滋生。

其實談起這些「孤獨感」的存在,乙一也從不避諱,他坦言自己是一個深度「社恐」患者,即便已經成名多年,卻還是不習慣在公眾面前講話,這或許跟他童年的一些經歷和記憶有關。

兒時的乙一和《將死未死的青》中的正雄其實有些地方是很相似的,比如胖胖的身材,比如難以融入集體的格格不入,比如不善言辭的膽小害羞,甚至在集體外出遠足時,乙一沒有入境集體照都沒有被大家發現。

所以孤獨對於他來說,可以說是有著深刻體驗的,乙一也曾說過:「我的十幾歲,是在不安中度過的。」

文字成了他的傾訴和發洩的對象,他寫自己的經歷,寫自己的感受,也在其中獲得撫慰,同時讓更多的人得到共鳴。

曾有讀者這樣說過:內向者的尷尬、社恐者的無處安放,這本書可以引起你的強烈共鳴!讓獨自活在人群中的你不再孤單!

乙一筆下的孤獨不是為了讓人寂寞,而是為了給人力量。

正如鳳凰網對他的評價:乙一的作品風格強烈而獨特,寫盡人性醜惡,讓人不寒而慄,又會在淡淡的悽涼中,透露一絲溫情與希望。

為了迎合這個社會的規則,人們常常需要表現出自己開朗合群的一面,鮮有人會將心中的「格格不入」如同《局外人》的主人公默爾索一樣表現出來,然而每個人的悲喜並不相通,沒有人會去在意別人的孤獨。

魯迅曾在他的《而已集小雜感》中說,樓下一個男人病得要死,那間壁的一家唱著留聲機;對面是弄孩子。樓上有兩人狂笑;還有打牌聲。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著她死去的母親。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所以,該反抗的時候一定拒絕沉默,寒冷的隆冬終會過去,就像乙一在《在黑暗中等》裡寫的那樣:

不久外面就會暖和起來,手腳也不會再凍得發麻。公園裡的樹即將冒出新芽,伴著和暖的春風長出綠油油的葉子。那時,你心中的不安將消失殆盡。你一定會抬頭挺胸地走在明亮的陽光下,再也不會縮手縮腳。

相關焦點

  • 乙一新書《將死未死的青》,12歲孩子被PUA欺凌,最終選擇自救
    這是乙一的新書《將死未死的青》中的主題。乙一,我們不會陌生,這位天才作家,16歲時憑藉《夏天、煙火、我的屍體》獲第6屆JUMP小說·非小說大獎(集英社),並得到了選考委員慄本薰等人的強力推薦。他察覺自己成為了這個階層之後,努力反抗,自我療愈,終於戰勝了孤獨和自我恐懼,逐漸變得強大與勇敢。一、那些孤立無援的日子,就像一個噩夢那些繁華喧囂不屬於我,我也不喜歡。可有些時候呀,總要一個人默默承受啊!
  • 乙一的《夏天、煙火和我的屍體》-那年夏天,我九歲,然後,我死了
    乙一的處女作《夏天、煙火和我的屍體》—那年夏天,我九歲,然後,我死了。日本作家乙一16歲的成名作,獲得第六屆JUMP小說大獎。16歲的他寫出如此暗黑系的作品,真是讓人敬佩。夏天、煙火和我的屍體讓我體會到什麼是天真的童話,天生的惡魔。在我們眼中孩子都是天使般的存在,笑起來,心都化了。當然,調皮搗亂的時候,讓人牙痒痒。可乙一筆下的孩童們可愛的外表下藏著惡魔一般的心,文章以第一人稱死去的「我」視角展開來寫的。
  • 夢見蟲子鑽進臉上我又拽出來了 夢見蟲子鑽進身體裡夢見從身體裡拽...
    夢見蟲子鑽進臉上我又拽出來了 夢見蟲子,表示近期困難纏身,心情不好。 夢見手上有蟲子,吉兆,預示著身體會很強壯。 夢見自己身體,是兇兆。身體象徵自己的潛意識和黑暗面,出現在夢中是不吉祥的。 夢見蟲子,表示最近麻煩事情多,心情會很糟糕!
  • 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呢?
    這裡說:「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穌裡的就不定罪了。因為賜生命聖靈的律,在基督耶穌裡釋放了我,使我脫離罪和死的律了。」(羅8:1-2)「在基督耶穌裡」的人,就是把生命完全降服於主的人,也就是一個重生的人。這裡說,一個在基督裡的重生的人,就「不被定罪」了。為什麼呢?是他繼續犯罪也不算為罪了嗎?絕不是。
  • 甜寵文,我就是大佬死了的白月光
    \(^o^)/~《我就是大佬死了的白月光》《他知道風從哪個方向來》《那個不為人知的故事》《恰似寒光遇驕陽》《偏偏寵愛她》1.《他知道風從哪個方向來》 作者:玖月晞文案:這樣確切的愛,一生只有一次。
  • 【心水集】沙坑裡的長頭髮——乙一佳作分享
    二毛說 今天為大家推薦日本推理小說家乙一。日本推理小說家乙一,原名安達寬高。此人天賦異稟,文風清奇。16歲時就以處女作《夏天 煙火 我的屍體》名聲大噪。
  • 詩人酒館|琉璃姬:鳥死在了我年輕而沉默的記憶裡,像朋友的詩
    》一隻鳥死了,在喝豆漿的早晨我們照常上班,約會,爭吵,睡覺鳥死在了我年輕而沉默記憶裡,像朋友的詩呼吸的脆弱很像紙屑,我寫下這些——留在了我們永不相愛的世界>一隻鳥死了,在刮鬍子的早晨黑的菸灰,黑的肺,身體像一隻煙缸——鳥曾在我寂寞的脈管裡飛翔鳥的死亡只有一瞬,可以赴湯蹈火捨近求遠,被大地孤立一隻鳥死了,我或許會更寂寞
  • 乙一-故事集(上)
    《殺死瑪麗蘇》這部作品是真正的會玩,乙一,中田永一,山白朝子,越前魔太郎都是同一個人,也就是乙一,而乙一的真名就是安達寬高。還有上吊遊戲裡,故意騙夕踹掉墊腳的木箱子。終於,在二年級的一天,父母都不在家的一個周末。夕吊死在家中的穀倉裡面。看得出應該是意外而死。因為除了脖子上的繩子,還能看到她胸口的一根繩子;她應該是想用胸口那根繩子撐住重量,裝成吊死鬼嚇唬大家;而不幸的是,胸口那根繩子斷了,而脖子上的繩子沒有斷。
  • 死到底是什麼?人能不能不死?
    死,是一個分離。人死了,我們就看不到他們,不能和他們說話,不能和他們一起吃飯交通。死亡將人隔開,不能相通。死,是一個消失,一個滅絕。人死了,身體朽壞,歸於塵土,消失在這個世界上。人死了,一切他所擁有的,都將歸於烏有。死,也是一個結束,一個暫時的結束,更是一個開始,一個永恆的開始。因為身體的死是暫時的,將來有一天要復活,人的靈魂卻一直要存到永遠。
  • 小說家乙一執導恐怖片 由飯豐萬理江主演
    電影《白井》劇照人氣模特、女星飯豐萬理江首次單獨主演恐怖片《白井》,由以「小說家乙一」的身份為大家熟知的安達寬高第一次擔任長篇電影導演,飯豐萬理江在片中飾演追查好友非自然死亡真相,被捲入詛咒的大學生。安達寬高不僅是小說家乙一,還為《GOTH》、《在黑暗中等待相遇》等影視作品寫過劇本,新片《白井》由他擔任編劇和導演,片中連續出現眼球破裂的屍體,被害者直接死因是心臟麻痺,死前似乎都很恐懼,仿佛被附身,飯豐萬理江飾演的大學生端紀親眼目睹好友死去,春男失去了弟弟,於是兩人一起展開調查,他們找到關鍵人詠子,而她只留下一句「白井……」也以同樣的方式死去,關注事件的雜誌記者間宮也加入了端紀兩人,
  • 從日本乙一的《失蹤假日》到熊逸、葛飾北齋:用多人設筆名搞創新
    是不是我的打開方式不對? 上網查了乙一的簡介,讓我印象深刻的不是白乙一和黑乙一,而是他的筆名們:山白朝子(怪談)、中田永一(青春)、越前魔太郎(同人)、枕木憂士(電影隨筆用)和本名安達寬高(導演&編劇&電影)。我印象裡喜歡分裂人設的作家,還有熊逸。
  • 「媽,你到底要我死幾次?」|不孝,是我做過最正確的事
    多少父母,握著控制孩子人生的遙控器「媽,你到底還要我再死幾次?」第N次自殺,第N次被媽媽「復活」的初三學生小偉,絕望地問,這是臺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第一個單元《媽媽的遙控器》裡,讓我最窒息的一幕。
  • 《我與地壇》| 我與地壇,向死而生
    在生命中最美好的青春時光裡,他承受了不該有的打擊,痛苦、迷茫、失望幾乎要將他擊潰,殘酷的現實世界不斷吞噬著史鐵生的信仰與希望,動蕩不安的人生危樓裡,心靈的枷鎖被層層加固,築成積鬱的高牆。但是幸好,他並沒有徹底地對生活喪失希望,更幸好,沉澱著百年人生歲月的地壇出現在了他沉溺的人生時光,為他孤獨的心靈提供了棲息的避風港。
  • 微小說:只要有我在,我就不會讓你死
    雨越下越大,蘇黎不停地搖晃著一動不動的易雲天,「易雲天,你醒醒,我才不會信你,就這樣死了。你快醒醒,你這混蛋,娶了我,沒半個月你就讓我當寡婦了?你再不醒來,我就走了,走得遠遠的,讓你再也找不到我,你聽見沒?易雲天!」蘇黎看著臉色蒼白的易雲天,毫無聲息,心裡害怕了,哭了。
  • 暴徒張良的自我否定之路
    6任俠飄零當舊的世界已然崩潰,而新的秩序還未建立的過渡性時代裡,往往會跳躍出一些另類的花火。說是另類的花火,在於他們即不能紮根體制之內,又不甘墮落為民,而是憑藉著某些特殊的本領遊走在上層政治和下層草野的連結縫隙處,為嚴肅的歷史添上五彩斑斕的色彩,讓堅硬的過去增出一份溫情。具體到春秋戰國,這群另類的存在就是士人。
  • 人氣小說家乙一宣布將電影「花與愛麗絲殺人事件」小說化
    人氣小說家乙一宣布將電影「花與愛麗絲殺人事件」小說化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2014-12-02 14:56:21
  • 迭戈未死,只是離開。阿根廷,請不要為馬拉度納哭泣
    我想了海明威在《喪鐘為誰而鳴》中對於約翰.多恩的引用:無論誰死了, 都是我的一部分在死去, 因為我包含在人類這個概念裡。 因此, 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它為我,也為你。 我現在還記得他一個人舉起大力神杯的瞬間,從那一記得起,阿根廷成為我們中很多人的主隊。
  • 盤點:漫畫裡金剛狼的11種死法!最後一種虐心程度堪比電影!
    在漫畫裡對抗壞人,電影裡帥出天際,金剛狼可謂是很出眾的超級英雄。不管是被子彈打中、刺傷、拳打腳踢,自愈能力都能讓他恢復,繼續戰鬥!那麼,除了像電影裡那樣老去,什麼樣的情況下金剛狼會死?即便是漫畫裡的超級英雄,會飛、會控火、跑得飛快,也都是有弱點的。金剛狼也一樣。
  • 這是春節檔,我的男朋友不能死!
    3當彭于晏的搭檔(男性),在某次執行任務時差一點喪命,鬼門關裡走一遭帶給他的體驗是:「原來,人的靈魂在離開身體的時候,會見到這輩子最重要的那個人。」彭于晏猶豫了一下,問,「是我嗎?」。當成年人聽說了阿喀琉斯的腳踝,他們會低頭看看自己的腳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