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年近六十,在破寺寫下一詩,詮釋人生「厭世」的最高境界

2020-12-17 詩詞風月樓

老舍是我們心中最為熟悉的文學大師之一,他一生成就不凡,不僅在文學方面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且為人忠厚,有責任感和使命感,在抗戰時期做出了突出貢獻,今天我們要來介紹的便是老舍先生在年近六十時,在破寺內寫下的一首詩。

《西芳寺》老僧禪罷播青苔,引水分沙著意栽。山色輕添苔色碧,一燈幽處拜如來。

這首詩的意思是,寺院內的老僧禪定過後開始培育青苔,他灌溉又培育,分外留心地栽培,遠處的山色襯得青苔更添翠綠,室內昏暗,殘燈如豆,老僧繼續拜佛。

這首是老舍先生在年近六十時,途徑破廟所寫下的詩句。詩中所營造的意境清幽遠寂,意味深遠,雖只有寥寥四句,但卻足以表現一片遠山淡影之間,破廟內的安寧與祥和,清幽古樸之地雖是頹唐破舊,但卻是真正的讓人安心之處。

全詩由近及遠,接著又由遠及近,先寫了近處,破舊的寺廟內老僧入定,又悠閒地栽培綠植,又將目光放在遠處濃淡相宜的青山之間,意境油然而生,更顯孤寂清幽,而最妙的便是這最後一句,老舍先生本已將目光放遠在天邊,但卻忽然收回了眼,天地之間,唯餘一殘燈、一老僧。

老舍先生不愧為我國近代最偉大的文人之一,他以樸實平淡的寥寥數語,便勾勒出了一副充滿佛教禪意的水墨畫。老舍先生筆下的老僧並沒有一心苦修入定,也沒有執著於佛法修行,只是認真栽培青苔,並俯身拜佛,卻能讓人透過字裡行間感受到老僧的修行和內心的自在安寧。

真正的出家之人又何必如此作態?只需做好日常的每一件小事,以平常心和自在心來對待世間的一切事物,那不也是一種修行嗎?所以說,老舍先生所見的老僧,雖然身處深山破廟之中,但卻是真正擁有著自在心和佛性的修行之人啊。

老舍先生一生為國,將自己的生命和靈魂投入到了文學創作和祖國和平兩樣事情之中,然而晚年卻過的並不太平,毫無疑問,老舍先生是我國近代當之無愧的人民藝術家,但就是這樣一位人民藝術家卻在晚年遭人迫害,人生坎坷,境遇十分難堪,以至於到了最後投湖自盡。

這首詩正是他在晚年寫下,當時老舍先生遊歷破廟,路遇老僧種青苔,心胸之中自成一片天地,老舍先生不禁被眼前的景象所觸動了心靈,這才有了這首《西芳寺》,這首詩其實也意在表達老舍先生彼時厭倦了世人對自己無端的猜忌和迫害,心中已生了疲憊之意,看著眼前的一殘燈和一老僧,如此安定平靜,仿佛世間因果與他無關一般,老舍先生不禁有些心生嚮往,彼時他正處在鬥爭的邊緣,即將身陷囹圄,他想必也在羨慕老僧的境界與修行,渴望人生能夠遠離是非恩怨。

老舍先生一生在文學領域做出的貢獻已是別人望塵莫及,而他最終卻羨慕山間老僧的生活方式,大約也是看淡了、看透了人生吧。

相關焦點

  • 大家老舍:「幽默」二字概括不了他的風格
    與山水近,與市朝遠;與異石古木哀吟清唳近,與塵埃遠;與鐘鼎彝器法書名畫近,與時俗玩好遠。故風流儒雅、博物好古之士,文章往往殊邈餘世,其積習使然也。錢謙益讀的書多,氣節上暫且不論,見識不差。文行出處,此四字不能忘。古玩字畫吹拉彈唱,讀書人懂一點好,筆下體驗會多一些。
  • 人生的七個最高境界!
    人生的七個最高境界!1、學習的最高境界是「悟」知識,可以通過學習來獲取,但智慧,僅僅通過學習,是很難獲取的。一個人的智慧,除了學習,更需要悟,悟,是學習的最高境界。如何去悟?2、做人的最高境界是「舍」有舍才有得,捨不得,便不得,捨得,才能得到更多,做人的最高境界是「舍」。捨得付出,才有收穫;捨得努力,才有回報;捨得善良,方能心安;捨得愛,才能得到更多的愛。
  • 讀懂這兩個字,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看清現實,讓自己的內心恢復平靜,從而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人生來此世一趟,總會經歷過困難、挫折、酸甜苦辣等等,無常是人生的常態,什麼金錢,權力,富貴,地位,事業,不過是過眼雲煙。看透得失,坦然面對,改變不了環境,就改變自己的心態,這樣才能好好地活在當下,參悟人生。 所以,看透,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讀懂這兩個字,便讀懂了人生。
  • 讀完《自在獨行》後忍不住淚目:取悅自己,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
    生活不容易,對活得有趣的人來說,生活是不斷破牆而出的過程;對無趣的人來說,生活是在為自己築起一道一道的圍牆。賈平凹是我國當代文壇屈指可數的文學奇才,被譽為「鬼才」。周末讀完了賈平凹先生的《自在獨行》,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散文集,作者寫情感、聊愛好、談社會、侃人生,書中有俗世的智慧,也有生活的趣味。讀完《自在獨行》後忍不住淚目:取悅自己,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1.
  • 傅光明:老舍的語言與幽默
    我們先領略一下老舍的語言、老舍的幽默,作為一個引領,一個初步的導覽吧。1936年老舍寫了一篇幽默散文,是《老舍幽默詩文集》裡的一篇。如果我們認識一個散文當中典型幽默的老舍,這本《老舍幽默詩文集》再好不過了,你會從這裡發現一個特別幽默的、特別逗趣的,而且同時在幽默當中又深刻領會人生智慧的一個老舍。非常好玩兒。
  • 人生的最高境界:上善若水,厚德載物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各人有各的看法,各人有各人的見解。其實,人生最高的境界,就是「上善若水,厚德載物」這八個字。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其意就是最美好的品格,高尚的情操、應像水一樣,水滋養萬物,造萬物卻與事無爭,水總是處於人們所不願處的地方,潔身自好,故達到美好的境界,符合自然法則。這就是厚德載物的品質。
  • 當代藝術家艾克拜爾:人生追求最高境界是藝術,企業經營最高境界是...
    當代藝術家艾克拜爾:人生追求最高境界是藝術,企業經營最高境界是文化   艾:我從90年代起從事藝術創作和研究活動,1994年起,我帶著《虔誠》《人面獸心》《孤獨》《圓明園》等39副作品在東京、洛杉磯,拉斯維加斯,紐約,倫敦等地巡展。
  • 廢宅人生:絕望厭世的破關狂想,化為阿宅的荒島求生記
    2018 年出品的美國奇幻電影,喬爾波特裡基斯 (Joel Potrykus) 編導,喬夏柏格 (Joshua Burge) 主演。故事以 1999 年千禧年危機即將來臨為背景,廢宅阿比接受哥哥挑戰,誓言突破小精靈遊戲的第 256 關,然而這個關卡有設計的漏洞,玩到最後只會當機。阿比為完成哥哥下的戰帖,以無比驚人的毅力,連吃喝拉撒睡都在沙發上。
  • 人生修煉的最高境界是什麼?楊絳:一個人的狀態
    楊絳(1911年—2016年),江蘇無錫人,中國聞名的作家,戲劇家、翻譯家。她的丈夫是中國現代作家、文學研究家錢鍾書先生。1998年,錢鍾書先生因病逝世,楊絳便一個人不急不躁地度過了自己的餘生。實際上,適應一個人的狀態,才是人生修煉的最高境界。一個人就意味著孤獨?不,這只是俗人的看法。真正內心強大的人,在一個人的時候,會不在意別人的眼光,表現得無所畏懼。
  • 馮友蘭:人生有四重境界,境界決定了人生格局
    錢鍾書先生說:「做人的成功,不僅意味著事業上取得成就,還包括人生境界的提升。」一個人的境界,就是精神和心靈所能達到的層級,是一個人的人生意義和價值所在。人生境界不同,人生格局也不同。不同境界的人,人生的意義是不一樣的。在《中國哲學簡史》中,馮友蘭提出了人生的境界學說。他認為,人生有四種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 老舍與新文學的雙贏,老舍的大眾文化意義
    魯迅吶喊,郭沫若浴火重生搞涅槃,茅盾一生都"為人生"。巴金更熱血,他直接來一句"我控訴"。於是,在一片豎旗吶喊之中,新文學破天而至,風靡至今。喚起了無數青年的熱血。但新文學說透了,無論誰來談,都是兩點,一是反封建,一是白話文。從魯迅開始,把文字揉開,開始挖掘"吃人"的真相。
  • 人生追求的三個最高境界!(不可不知)
    這樣的人生,又有什麼意義呢?人生追求的三個最高境界:精神自由,財務自由,時間自由!只要你朝著這三個最高境界去努力,你會發現,你想要的一切,都會慢慢實現,所有的美好,都會與你不期而遇!我們為別人工作,就是拿自己的時間去換錢,至於能換多少,就看你的價值了,你的價值越高,你的時間就越值錢,你就會離時間自由越來越近。時間,我們每個人都有,看似都是免費的,都是屬於你自己的,但有時候,你會發現,你的時間,根本就不屬於你,至少在某一個時間段不屬於你。
  • 申江漫憶:父親潘孑農與老舍的詩文往來
    1938年秋,家父潘孑農和老舍結識於武漢。當年國共兩黨合作人心激昂,老舍毅然離開執教多年的濟南齊魯大學,隻身來到武漢剛成立不久的「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以下簡稱「文協」)任職。老舍在重慶創作了不少戲劇劇本,如《面子問題》《誰先到了重慶》《國家至上》《桃李春風》等,因此影劇界的同志對老舍先生也特別尊敬。除此之外,他還常作舊詩,律句尤為工整。父親記得某次演出後,老舍曾手書兩首慰勞軍有感的五言詩。原稿雖已遭劫,但父親依能默背其中一首:勞軍來萬裡,愧我未能兵!空作長沙哭,羞看細柳營。
  • 人生的最高境界:忍讓、獨處、包容、真誠
    南懷瑾說:「人生最高境界是: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從容過生活。三千年讀史,不外功名利祿;九萬裡悟道,終歸詩酒田園。」人生在世,讓你煩惱的,不外乎是功名利祿;讓你真正強大的,其實是無欲無求;讓你自由的,恰好是十年如一日的自律生活;讓你輕鬆的,是捨去了所有可有可無的東西,無官、無債、心中無事、身上無病,一身輕。一件事想開了,就是小事,想不開,就是「心結」。
  • 無我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老子熟讀史書,悟出了,人一旦達到「無我」的境界,就沒有什麼憂患了。就是說,單位的領導,一旦滌除了一己私慾,一心為員工的福利服務,為了員工們越過越好,人心都是肉長的,員工們就會努力為單位工作,這樣的單位就會越來越好,越來越強大。反之,如果領導貪汙腐敗,員工們就會逃離他,單位就會憂患不斷。
  • 劍魔獨孤求敗的四柄劍,四種人生境界!
    金庸老先生也在一次採訪中說未出場的人物中,獨孤求敗是武功最高之人。那麼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獨孤求敗在武學上到達了什麼境界。第一境:利劍級獨孤求敗的第一把劍——利劍:「凌厲剛猛,無堅不摧,弱冠前以之與河朔群雄爭鋒。」這是獨孤求敗對這把劍的描述,裡面有一個表示時間的詞「弱冠」,我們現在的法律規定是十八歲成年,其實古人是二十歲舉行冠禮,即成年的意思。
  • 生命的最高境界!(開悟)
    1 人生的最高境界 忙中不說錯話 亂局不看錯人 複雜不走錯路 2 自律的最高境界
  • 生命的最高境界
    人生的最高境界: 忙中不說錯話, 亂局不看錯人, 複雜不走錯路。 榮譽的最高境界: 你已遠離江湖, 江湖還有你的傳說。
  • 老舍談教育:不以兒童為玩物
    —— 老 舍 不知你是否贊同老舍先生的育兒觀點呢? 老舍先生稱自己為「寫家」,不說「作家」,還稱自己為「文牛」。實際上,這是他的一種人生觀。
  • 藝術的最高境界是體悟、悟道
    好比歷史上的詩人羅隱,在他《自遣》這首詩中就寫到「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這樣一番人生感悟。或許可以這樣認為「藝術是比較高端的東西。」而自身的思想境界便是衡量藝術的標準,但這也往往是不懂藝術的人對那些追求藝術的人進行諷刺的底氣。藝術是一種寄託情感的表達,又是一個人在精神層次上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