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當年是如何稱帝的?她又建立什麼國號?

2020-12-11 sha傻1

武則天這個名字對於中國人來說可謂婦孺皆知。她是中國歷史唯一個女皇帝,那麼她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呢?她是如何稱帝的?又建立什麼國號?正史對這些是如何記載的呢?

武則天名明空,是山西并州文水人。其父是隋朝的官吏,後跟隨李淵起兵。

出身官宦之家,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本人天生聰慧,麗質貌美。通曉文史,多智謀計策,一個女人一旦擁有這些個人素質,又踏入了朝廷這樣平臺,在加機緣的光顧,不有所作為也難。

影視劇武則天

武則天年十四歲時,太宗李世民聽說她儀容舉止美,召她入宮,封為才人。等到李世民去世,就做了尼姑,住在感業寺。

高宗李治即位後,高宗在寺中見到她,被她的聰慧美貌吸引,再次召入宮中。從此,開始了她非凡的人生旅程。

高宗封她為昭儀。當時王皇后、妃子蕭良娣經常與武昭儀爭寵,互相說壞話,高宗都不聽,晉封武則天為宸妃。

永徽六年(655),高宗力排眾議,廢除王皇后而立武宸妃為皇后。高宗號稱天皇,武后也號稱天后。

劉曉慶飾演武則天

1.高宗有風疾頭暈病,代高宗處理朝政

高宗患有風頭暈病,力不從心,不能正常處理朝政,武后經常代高宗審閱各種奏章,弘道元年(683年)高宗頭暈病的厲害,無法看東西,召來太醫秦鳴鶴診治。

太醫秦鳴鶴請求給高宗頭部刺破放血,可以治癒,武后在簾後聽到稟報,她不希望高宗病治好。

所以大怒說:「此人想在皇上頭上放血必須拉出去砍了。」太醫秦鳴鶴趕緊叩頭,請求寬恕保留性命。

高宗聽罷說:「不可,可以試一試,只管刺,不要有所顧忌。」於是太醫秦鳴鶴在高宗的百匯穴、腦戶穴刺破放血。

高中說:「朕能看得見了。」

太后便說:「這是上天的恩賜。」於是親自背負彩鍛賜給太醫秦嗎鶴。

這就是武后,能屈能伸。

2.招賢納士,削弱宰相的權力

武則天還廣泛招攬文人學士,如著作郎元萬頃、左史劉之等,要他們撰寫《列女傳》、《臣軌》、《百僚新戒》、《樂書》,共一千多卷。

朝廷的奏議及各部門的表疏,時常秘密地讓他們參與裁決,以此來削減宰相的權力。所以,在武后周圍有一批智囊團隊,武后還在高中周圍布置了好多眼線

這就是武后,懂得用人才,通曉權術,知道情報工作的重要性。

影視劇中武則天

3.武后專權,高宗欲廢其。未成功,世人稱為二聖

由於高宗的病情原因,武后大部分情況下在行使皇帝的權力,因而變得更加專橫。

高宗身體有時好些,想有所作為,但時常受到武后的牽制,高宗心中不悅,非常憤怒。

當時武則天和一個叫敦行真道士來往密切,道士敦行真時常出入皇宮,他用一種咒語叫「厭勝」的邪術害人。

這件事便叫太監王伏勝密報了高宗,高宗大為震怒,密秘召來西臺侍郎、同東西臺三品官上官儀商議。

上官儀於是進言說:「皇后專權自恣,這是天下人有目共睹的,請廢黜她。」高宗也說:「聊所言,正合我意。」

高宗於是命令上官儀起草罷除武后的詔令。這件事,早被武后安插在高宗周圍的眼線發現。

武后第一時間就獲得了這個信息,這詔令要頒布了,武后就徹底完了,武后迅速跑到高宗哪裡哭訴。當時詔令的草稿還在高宗手裡。

影視劇中武則天

高宗一見武后,又憐香惜玉了,感覺自己很慚愧,不應該這樣,於是又哄騙武后說:「朕沒有要罷除你的意思,都是上官儀的建議」。

此後,上官儀、王伏勝被武后找藉口羅列罪名殺死,家產全部沒收。與其關係好的人比如相劉祥道因此被免去相位,降職為司禮太常伯,左肅機鄭欽泰等朝廷官員被流放貶謫的很多。

上官儀,王伏勝都侍奉過被廢的太子李忠,令李忠自盡。

劉曉慶飾演武則天

這武后,情報信息做得好。做事夠很。處理問題徹底。高宗優柔寡斷,出賣自己的同盟,從而使自己更加孤立無援。

這件事後,高宗上朝,武后就在簾後聽政,朝內大小事,官員的什降生殺,都由武后擇決。高宗成了擺設。世人稱他們為「二聖」。

3.由幕後走向前臺,正式稱帝

弘道元年(683)高宗去世,遺詔令皇太子在靈柩前即皇帝位。這就是中宗李顯李顯是高宗第七子,武后所生,是武后的親兒子,武后就成了太后,皇太后武則天臨朝代行國政。

嗣聖元年(684),皇太后廢中宗為廬陵王,幽禁在其他地方。後遷居到均州,不久,又改遷到房陵。

立豫王旦為皇帝,豫王叫李旦,高宗第八子,中宗的同母弟弟,但不準他住在皇宮,武則天仍舊臨朝代行國政。

686年,皇太后武氏下詔書,把政事歸還給皇帝。因為皇太后不是真心實意,於是皇帝堅決辭讓。這時皇太后仍然依舊臨朝代行皇帝事。

690年,革唐命,改國號為周。改年號為天授,加尊號曰聖神皇帝,把皇帝降為皇帝繼承人。自己當上了真正的皇帝

神龍元年(705年),麟臺監張易之與弟司僕卿張昌宗謀反,皇太子率領左右羽林軍桓彥範、敬暉等人,用羽林兵入宮禁中殺了他們。

影視劇中武則天

皇帝繼承人李旦要求把皇位讓給李顯,於是皇太子代理國政,總統國家,

皇上武則天傳皇帝位給皇太子李顯,皇帝上尊號曰則天大聖皇帝。這年冬武則天病危,遺令死後附到李唐之太廟、歸到李氏陵墓,命令取消皇帝號,稱作則天大聖皇后

神龍元年(705年)冬十一月二十六日武則天在上陽宮仙居殿去世,年八十三歲,諡號曰則天大聖皇后。

武則天在太宗時代,無所作為,到了高宗時代與高宗合稱「二聖」,待高宗去世後,更是將天下掌握,皇帝都遭免職幽禁厄運,雖然皇帝們都是自己的親生。

就這還盡興,索性連大唐命也革了。自己直接走向前臺,當上正兒不經的皇帝最後老了,被迫又將皇位傳給兒子,另死還讓去掉自己皇帝的封號。最後還活了大歲數。這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

【參考文獻《舊唐書則天皇后本紀》《舊唐書高宗本紀》《舊唐書中宗本紀》《舊唐書睿宗本紀》

《資治通鑑》】

相關焦點

  • 周朝國號探源
    武周:武則天稱帝,將李姓的唐改為周。武則天為何將唐朝改名為武周?武則天(624年~705年)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唐高宗時代曾出現另一個民間起義的女皇帝陳碩真),也是繼位年齡最大的皇帝(67歲即位),又是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
  • 武則天的武周政權歷時15年,為何被算入唐朝289年之中?
    但是關於唐朝289年國祚,很多人認為這個時間是有水分的,因為唐朝曾經被「攔腰斬斷」過,因為武則天在掌握大權以後,不只是稱帝,更是改國號建元,建立了歷時15年的武周政權。 那麼宋安之今天就來說說唐朝這289年,將武周政權的15年算入到底合理不合理?
  • 山東一女巫模仿武則天稱帝,並在後宮養了不少童男,其結局如何?
    武則天作為我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在女性中有著非常高的地位,因為她打破了封建思想對女子的束縛。古時候,人們都崇尚「女子無才便是德」,女性為結婚時就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學習女紅。結了婚之後,女性就要在家相夫教子。就連天下女子地位最高的皇后,也明確規定不得幹預朝政。
  • 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則天,權謀果敢,你是如何評價的?
    作為我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武則天,她的功過是非、她的文治武功、她的權謀心機、她的鐵血政策等等,有人說其權謀善變,有人說其功大於過,恐怕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本人不敢妄加評論,就客觀地分析一下吧,不足之處,還望賜教。
  •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一山東婦女「稱帝」,納4名男子為妃
    ,也是封建社會地位最高的女性,雖然西漢的呂雉和晚清的慈禧都是女性掌權,但也沒有稱帝,因此武則天被無數後世女性所崇拜。    今天說的是在20世紀80年代有一名山東婦女晁正坤由於崇拜武則天,而效仿「稱帝」,真是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啊。
  • 武則天陵墓前無頭石像之謎,始終無人知曉,最終卻被兩位農民揭開
    隨後,唐太宗去世,李治繼承皇位,此時的武媚娘才真正的開始她的人生。李治登基以後封武媚娘為昭儀,對武媚娘也很是寵愛。公元655年,王皇后被廢,武則天順利成為皇后。公元683年,李治駕崩。7年之後,已經年近70的武媚娘,改國號為"周",正式稱帝。
  • 武則天為何能順利改「唐」國號為「周」而無人阻攔
    武則天,名武曌,中國歷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認和眾人皆知的女皇帝。 武則天十四歲入後宮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賜號「武媚」,唐高宗時初為昭儀,後為皇后,尊號為天后,與唐高宗李治並稱二聖,後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臨朝稱制。公元690年10月16日改國號為周,定都洛陽,稱「神都」,建立武周王朝。
  • 朱棣篡位後為什麼沒有更改國號,而是繼續使用「大明」?
    朱元璋在稱帝後,也做出了一件百年來開國帝王未曾做的事,那就是對他的兒子進行分封,被派到各地戍邊或者屯兵。他萬萬沒有想到的事,他的這一舉動卻埋下了深深的禍根,當年一些大臣的預言最終成了現實。朱允炆登基後,在眾多文臣的建議下,開始削藩,對他的一些叔叔不留情面地進行貶黜或者殺害,讓當年駐守北京的朱棣忍無可忍,最終率領800家丁奪取了北京城,發起了爭奪帝位的「靖難之役」,並最終取得了勝利,朱棣也就順利的當上了皇帝,也就是被後人稱頌的「明成祖」。當然,有人在網上就講過,為什麼朱棣稱帝後不改大明國號呢?
  • 中國歷代的國號都是什麼含義?
    那麼這麼多王朝的國號都是什麼含義呢?一、夏朝雖然目前國外學者對夏朝是否存在還持懷疑態度,但國內學者多傾向於認為夏朝與二里頭文化有一定淵源。關於夏的含義有不同的看法,如范文瀾先生認為是禹的兒子啟西遷到大夏地區後以地名來作為政權名稱的,大夏就在今天的山西西南部。
  • 三國時期的諸葛亮,真的預言過武則天會稱帝嗎
    諸葛亮的名字幾乎家喻戶曉,每個人都喜歡用神機妙算來形容諸葛亮,因此,有許多野史稱諸葛亮推算武則天在唐代可以稱帝,相比之下,筆者認為諸葛亮確實有自己獨特的謀略方式,但說諸葛亮能預測武則天成帝則是不可靠的。
  • 女皇武則天和她的時代(洛陽紫微城往事)
    待明堂建成,武則天距登基又近了一步。  公元690年秋,侍御史傅遊藝率關中百姓900多人來到洛陽紫微城,上表請改國號為周,並將皇帝改為武姓。武則天沒同意,卻將傅遊藝提拔為給事中。  這是個相當明確的信號。於是,從文武百官、皇親國戚到遠近百姓、四夷酋長及僧人、道士等,6萬多人都來上表,請武則天將國號唐改為周,唐睿宗李旦也自請改姓武。
  • 同是長期垂簾聽政,劉娥為啥沒有學武則天登基稱帝?
    唐朝的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登基稱帝的女性。她之所以能夠登上帝位,是各種因素促成的結果。到了趙宋王朝,也出現了一位「武則天」式的女性。這位女性就是宋真宗的皇后劉娥。雖說她是大宋版「武則天」,不過她也只能稱得上是「改良版」。因為她的一生當中,到達權力頂峰的時候也僅僅是垂簾聽政,並未登基稱帝。
  • 武則天一生有過幾段感情?
    武則天67歲登基為帝,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力徹底激活了她久蟄的欲望,於是她開始納男寵,她的一生究竟有多少男寵呢?① 薛懷義,本是一名和尚,後被賦予貴族身份,甚至被稱為將軍,為的就是有一個配的上武則天的漂亮身份。②沈南璆,御醫一枚,性格溫柔,深得武則天喜愛,薛懷義也因沈南璆得寵而醋意大發。
  • 韋皇后為何要效仿武則天稱帝?歷史的背景不能忽視
    韋皇后是武則天的兒媳,她的丈夫是中宗李顯。公元684年,李顯繼承皇位,立韋氏為皇后。但是李顯僅在位一個多月就被武則天拉下皇位,貶為廬陵王,流放均州。後改為房州。嫁雞隨雞,韋皇后也只好隨著丈夫顛沛流離,恓惶度日。
  • 此女自稱是武則天轉世,建立後宮,封4個相貌不錯的男子為「妃」
    在我國歷史上武則天稱帝可以說是空前絕後的事情,在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中,也就武則天有膽量去跟男人爭奪皇位,像武則天之前的呂雉和大清朝的慈禧太后,這些人不是沒想過這樣做,只可惜都沒有武則天的膽識和魄力。
  • 武則天秘史50:李唐江山終易主,武則天登基稱帝,成為唯一女皇帝
    上回說道裴炎與駱賓王裡應外合要殺了武則天,可惜被她識破陰謀逃過一劫,駱賓王潛逃不知所蹤裴炎下獄,朝臣們集體懇求武則天赦免裴炎,太后只好讓狄仁傑和騫味道徹查此事,誰知經過審理裴炎確實和駱賓王聯合謀劃,氣不過的狄仁傑去牢獄裡大罵裴炎,說他是司馬昭之心人盡皆知,自己想做皇帝還不承認。
  • 武則天后遺症:此女權傾天下,穿龍袍成癮,就是不敢稱帝
    提起武則天,現代人都佩服她的才華和勇氣,可是在古代,武則天的人生履歷上寫滿差評。武則天在大唐雄壯的歷史上橫插一槓子,使得大唐歷史在公元690年至705年這15年時間,姓武而不姓李;李氏皇族子弟多被斬殺;功臣良將,鮮有壽終正寢者。
  • 此朝代歷經554年,後世卻無一朝照搬它的國號,歷代皇帝都不敢用
    就地位與重要性而言,封號、廟號、諡號這些封建社會必備品與國號完全不在一個等級上,古人相信「天命」,因此,國號往往有非常正式的來源,不能隨便取。 歷史上「隨便」取國號的例子不多,非要列舉的話,應該數南朝陳國(公元557年至589年)。以「陳」為國號,是因為南陳的建立者叫做陳霸先,陳朝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以皇帝姓氏作為國號的王朝。
  • 武則天上位史:四大原因,成就武則天傳奇一生
    所以,唐朝建立後,「元從功臣」武士彠官至工部尚書、荊州都督,封應國公。父親去世,失了依靠,對武則天來說,進入後宮,總比呆在水深火熱的家裡有盼頭。宮中12年,武則天未得天子寵愛,地位止步於「才人」。這倒不一定,李世民徵戰八方,什麼殘忍景象沒見過,更大的可能是:越是在外面殺伐決斷,內心越渴望回到家時,有一個溫柔賢淑的女子服侍。李世民一輩子都對長孫皇后念念不忘,晚年喜歡的也是徐慧等才女,或許就是這個原因。寂寞深宮12年,武則天在幹什麼?她應該沒有長籲短嘆虛度光陰。
  • 我國歷史悠久,那麼歷朝歷代的國號都是怎麼來的?
    從劉邦公元前202年稱帝到公元220年漢獻帝禪位給曹丕,中間去掉王莽篡漢的15年和玄漢的2年,漢朝共享國405年,其中西漢歷經210年十二帝,東漢歷經195年十四帝。漢朝的國號「漢」則來源於開國皇帝劉邦的封號。當初項羽分封天下十八路諸侯,劉邦得到巴蜀漢中四十一縣,因為治所在漢中所以稱「漢王」,劉邦打敗項羽稱帝後就以自己的王號「漢」為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