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長已經意識到學習編程的重要性,「人工智慧」「AI」「機器人」等詞語不斷衝擊的我們的視角,而這些通通需要編程作為基礎,信息課堂都在陸續進入中小學,學習編程的年齡趨勢越來越小,那麼孩子到底幾歲接觸編程是最好的呢?
國外腦科學實證研究表明:孩子在6歲左右開始形成抽象邏輯思維,整個6-16歲是抽象邏輯思維的形成。
邏輯是很抽象的難以用語言文字去表述的,可編程正是通過這種可見的代碼、工具、運行結果去不斷樹立抽象的邏輯思維,再通過動手實踐把抽象思維具象化地表現出來。
對於3-5歲的幼稚園年齡段孩子建議先進行程式語言啟蒙,隨後再進行多樣的編程形式實踐為佳。所以對於孩子而言,六歲以上開始學習編程為佳。
對於人類而言,我們是生活在地球上的某一個點,可以用經緯度來表示,但是通過電腦,我們是由一個IP位址來判斷我們的所在地。
所有「智慧」的東西都是基於編程而創造的,未來必定是一個現實與虛擬相結合的世界,孩子了解編程,就會更好的幫助他們理解這個世界的運行規則,也可以更好的應用它,甚至改變他。
因為編程,世界上有許多事情悄然發生,因為編程,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多姿多彩,讓我們看看一些因為學習編程而讓我們生活改變的例子吧!
德米什·哈薩比斯
德米什·哈薩比斯,Google人工智慧的創始人,人工智慧程序「阿爾法狗」的開發者,8歲就開始學習編程,「阿爾法狗」是第一個擊敗人類職業選手的圍棋選手,是人類人工智慧史上的一個重大突破。
埃隆馬斯克
埃隆馬斯克,9歲開始學習編程,12歲便開發電腦遊戲並成功賣出去,他創立了特斯拉、Paypal、SpaceX三個偉大的公司,他遠遠地把世界拋在自己的身後。
特拉維斯·卡蘭尼克
Uber創始人特拉維斯·卡蘭尼克被譽為「創業界的鬥士」。他6歲時能寫代碼編程,18歲開始創業。
雷軍
就連小米創始人雷軍在武漢大學學習的專業都是計算機,當時讀完大學的雷軍便開始闖蕩計算機市場。
1992年雷軍和同事合著《深入DOS編程》一書,之後他便加盟金山公司,經過16年的時間幫助金山成功上市。2010年創辦的小米科技也在2018年上市。
由此可見,學習編程的大佬們並不都從事編程的行業,但是無一例外的他們都很優秀,並且幾乎都是從小就學習編程。
編程更多的讓孩子鍛鍊思維、邏輯能力、解決問題及創新力,當孩子擁有了這樣的思維和能力,無論在什麼領域都一樣出色。
而孩子學習編程的過程就是「理解問題到找出路徑」它由四個步驟組成:
01 分解:把一個複雜的大問題拆解成更具有執行力,更好理解的小步驟。
02 模式識別:根據經驗找出相似模式,高效解決細分問題。
03 抽象:聚焦重要信息,找到問題本質,過濾無用信息
04 算法:設計一步步的解決路徑,解決整個問題
所以通過這四個步驟,一個複雜的問題需要先被拆解成一系列的小問題,每一個小問題再被單獨檢視、思考、尋找解決方案,聚焦幾個重要節點再設計步驟執行和解決問題。
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是一個不斷產生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授予孩子面對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絕對是父母給孩子的最好禮物。
面對問題的時候,難以解決、能夠勉強應對和以最優方式解決的孩子過得絕對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少兒編程還是兒童跨學科學習的最好工具之一,它不僅融入數學、英語、語文、物理、生物、美術等學科,還能不斷培養孩子的跨界思維。
除了培養孩子的跨界思維,在瞬息萬變的今天,孩子學習編程還能賦予他們的最珍貴的禮物-創造力。
雖然現在已經有很多人花大量時間與電腦互動,但是卻沒有讓他們有著一顆創造的心,而學習編程正是要給予他們創造的機會,讓他們從科技的使用者編程科技的創造者。
帕拉卡(Paracraft)少兒編程正是為孩子提供一個良好學習編程的環境,當孩子進入到純3D式編程學習的時候,無止境的創造力被一點點的激發出來。
孩子可以在虛擬世界用一個個方塊堆砌他們想像中的人物和世界,無論是精密如齒輪還是浩瀚如大海都可以被一一製作出來。
緊湊密集的校內教育往往令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喪失自己的自主想法,循規蹈矩的學習讓孩子在如今以創造力為重點的社會慢慢磨滅最重要的價值。
據研究表明,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創造力會逐漸削弱,如果不在最旺盛的時候抓緊火苗,當創造之火熄滅就難以再點燃。
而孩子的邏輯力在上面已經提及在6-16歲的時段是發展的最佳時期,帕拉卡(Paracraft)可提供全階段學習,一直伴隨孩子的成長,甚至到大學期間都是伴隨孩子成長的好夥伴。
在如今物資充足的情況下,優質的物質條件已經不能滿足孩子,要真正讓他們具有競爭力才是家長能為孩子提供最好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