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夫一妻制的安哥拉,這個人娶了49個媳婦,生了281個孩子

2020-12-14 木書說

近日,非洲小國安哥拉舉行了一起數千人參加的葬禮,在世界上引起了關注。儘管因為疫情的影響,安哥拉國內已經禁止大型集會,但這些人仍然冒著極大的風險聚集在一起。

因為他們都有著一個共同的身份,都是這名逝者的家人和後代。

這名逝者名叫Francisco Sabalo,他還有一個別稱叫做:大老爹,說起來難以置信,在他的73年的人生中,一共娶了49個妻子,生了281個孩子,最小的孩子在他去世時只有四歲。

在他的葬禮上,幾百號人抱頭痛哭,場面十分壯觀。

大老爹是安哥拉新教會的一名首領,這個教會是基督教的一個分支。在安哥拉法律禁止一夫多妻制後,大老爹仍然依靠自己的能力先後娶了49個妻子,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最終導致大老爹患上了前列腺癌,不幸離世。

大老爹控制著非常龐大的土地資產,他和他的家人們生活在安哥拉的一個小鎮上,他的家庭收入主要依靠農業、放牧和家族生意。

他不僅讓自己的家人免於飢餓,還讓自己的孩子們都接受了教育,目前,他有三個女兒在醫學院讀書,還有兩個兒子在學習計算機。他曾希望教育能夠改變他的後代們耕種畜牧的命運。

妻子越多越接近天堂-大老爹顯然離天堂最近。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讓大老爹的身體不堪重負,最終導致他患上了前列腺癌。

在大老爹患上前列腺癌之後,他選擇了回到家鄉進行保守治療,但是多年的重負導致了他的病情惡化,最終,在家人的陪伴之下,73歲的大老爹閉上了自己的雙眼。

大老爹用一生的時間經營自己的家庭,致力於維持妻子和子女之間和睦的關係,當他周圍的人提起他時,總是對他讚嘆他忠於家庭,從未有過外遇。

在他去世後,他的家人們失去了主心骨,一時間如同散沙一般。幾百個家人們聚在一起哀悼、哭泣、完全不顧疫情的威脅。

非洲大陸上就像小說一樣玄幻,你永遠不知道,在那片土地上,還有多少離奇的事情。

相關焦點

  • 安哥拉大老爹娶40多名妻子,生281個孩子,網友:太能生了
    生育後代是世界上大多數人都會做的一個人生選擇,就像在中國,「子孫滿堂」也是一個十分美好的祝願和期盼。但是在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和地區,一個家庭的後代再怎麼人丁興旺也是幾十人左右,如果說有人生育了兩百多個孩子,相信大家對此都無法置信。
  • 他一生娶了49位妻子,生了281個孩子,400多名直系親屬參加葬禮
    而這49位妻子,一共為他誕下了281個孩子。由於他的家庭龐大,成員眾多,因而被人們稱作「大老爹」。在他所以孩子中,有125個孩子在他去世之前死亡,但他依然還有156名兒女。而這156個孩子,又孕育了250個孫輩。所以光參加葬禮的直系親屬,就有400多人。
  • 哪種動物最遵守一夫一妻制?
    大多數動物都不會遵循一夫一妻制。只有少數物種一生只有一位伴侶,甚至有極少數幾乎達到了人類的程度。但其中究竟哪種動物將一夫一妻制貫徹得最好呢?來看看幾位專家的觀點吧。凱倫·貝爾斯(Karen Bales)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心理學教授,研究一夫一妻制物種的生理學、神經學和社會聯繫的發展說起一夫一妻制,我想到的不是基因或交配層面,而是所謂的社會性一夫一妻制。社會性一夫一妻制有時可以與遺傳性一夫一妻制和諧共存,有時則不然。
  • 73年的人生,共娶49位妻子,非洲大老爹去世,為他抬棺者無不痛哭
    在他73年人生中,一共迎娶了49名妻子,其中,有7位後來選擇離開了他,但是有42位一直和他生活在一起,直到大老爹去世。這49名妻子給他帶來的,是281個孩子。因為各種原因,125個孩子在大老爹去世之前就離開人世了,剩下的156名兒女,又為他孕育了250個子孫輩。
  • 一夫一妻制已死!什麼會是未來新的婚姻關係?
    而反觀家暴,夫殺妻,妻弒夫,雙雙出軌,各種反人倫的事情越來越多?是否婚姻這種社會關係跟不上時代發展了呢?梵君在思考了這個問題後,與內子分享討論了我的一個新觀點,於是「跪著鍵盤」完成了本文,由於觀點過於「反常識和離經叛道,背離社會大眾思想」不知道是否能通過審核被各位看官一讀。
  • 神話中捍衛一夫一妻制的人在古希臘叫赫拉,在中國是她
    導語:神話中捍衛一夫一妻制的人在古希臘叫赫拉,在中國是她在當今社會,我們是遵行一夫一妻制,可是在古代,男子都是講究三妻四妾,女子的地位低下,也不能反抗,所以皇帝的後宮總是會出現各種爭寵奪權的故事,但是在神話故事中,其實有人實現過一夫一妻制,說到神話故事,可能每個人心目中都有屬於自己的神話世界
  • 繁殖是本能,為什麼有的動物不是廣撒網,而是實行一夫一妻制?
    有的就是廣納後宮,一夫多妻制,雄性海豹就是其中一種,還經常給後宮戴綠帽子。一妻多夫制的,比較少見,但也是有的,例如蜜蜂螞蟻類的,蜂后蟻后有多名配偶,鳥類中也有極少數遵循這個原則。那動物有和人類一樣的一夫一妻制嗎?
  • 除人類外,哪些動物是「一夫一妻制」?看完才知忠貞有多可貴!
    但是,在自然界中,像人類一樣實行"一夫一妻制"的動物並不多。但是,人類也不是唯一,自然界中,除了人類之外,還有一些動物同樣是"一夫一妻制"。至於它們是誰,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大雁"問世間情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許",這句古詩一直是無數情人之間山盟海誓的誓詞。
  • 一夫一妻制為女人提供了反自然的地位與方便,會導致社會沒落?
    同樣,在生下幾個小孩之後,一個女人通常也失去了美麗和嬌豔。叔本華用雌蟻來形容女人生完孩子之後的狀態,無論是魅力的銳減還是身體自身的變化,都在告訴女人,青春與驕傲在生孩子的時刻便結束了。反自然的一夫一妻制看叔本華的文章,似乎感覺他是一位極端的「女奴主義者」和「男權至上者」,在讚美女性哺育後代的同時,又在貶低女性的價值。
  • 這個「一夫多妻」制國家,700萬華人定居,能娶4個老婆
    最讓人興奮的就是品嘗到當地的美食和體驗那裡的風土人情。說到風土人情,我們有56個民族。各地的情況不一樣,所以在國內也能體驗到各個種族的習俗。而外國的風俗習慣可能會與中國差異比較大,世界上有一個七百萬華人居住的國家。那裡法律允許娶四名妻子,和中國風土民情差別好大。其實這個國家就是馬來西亞,馬來西亞是東南亞著名的海島。
  • 5種「一夫一妻」的動物:永恆的愛情,居然在動物之間
    其實愛情不只存在於人類之間,有些動物甚至更加忠誠,更有儀式感,比如說以下這5種一夫一妻的動物。 一、馬可羅尼企鵝 鳥類一般都是一夫一妻,但鳥類之中要數馬可羅裡企鵝最為忠誠。當他們看到自己的配偶時,會瘋狂地鼓動胸脯,然後搖頭擺尾舞蹈起來,嘴裡還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
  • 除了女性的轉變成就人類一夫一妻制,現代男人還應該感謝一個東西
    很多人有一個誤解認為在遠古時代, 人類的婚姻是群居而雜交了。我個人並不認同的這樣的觀點。雜交這個詞是最淫亂的象徵,即使是我們祖先的祖先南方古猿,也沒有到這樣的狀態。人類走出了一條獨一無二的路,開啟了一夫一妻的演化進程。具體的表現為女性演化出沒有特徵的發情狀態,以及可以隨時接納男性的特徵。這樣的改變足以使之前多偶制轉向一夫一妻制中,畢竟男性首領無法時刻關注女性,不停地進行房事。
  • 推行「一夫多妻」制的國家,可以娶4個老婆,有700萬中國人定居
    這是一個非常國際化的國家,甚至它的不少制度都與我國有區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一夫多妻」制了,他們國家提倡的是一個男人娶4個老婆。在很早之前,馬來西亞也是一夫一妻制的,但是隨著宗教文化的興起,當地人信仰的是伊斯蘭教,這個宗教規定的是當地男性最多可以娶4個老婆,第一個就是大老婆,剩下的三個進門要取得大老婆的同意。
  • 終生一夫一妻的帝企鵝,如果一方去世了,另一方該怎麼辦?
    並不是只有人類才會「一生一世一雙人」,動物之間也有終生一夫一妻制,那麼當這些終生一夫一妻制的動物,由於各種原因導致配偶死亡,那麼倖存的個體該如何繼續生活呢? 如果配偶死亡怎麼辦?
  • 終生「一夫一妻制」的鳥類,烏鴉
    雖然烏鴉侵略性極強而且極其好鬥,但是它們對「婚姻」的忠誠那是沒話說,烏鴉實行的是終生一夫一妻制,而烏鴉的壽命為13年左右,可見它們廝守13年的愛情著實令我們尊敬啊!
  • 原本狡猾的公狐狸,卻是忠於愛情的一夫一妻制動物,網友表示:羨
    原本狡猾的公狐狸,卻是忠於愛情的一夫一妻制動物,網友表示:羨 2020-09-15
  • 雪山發現神秘古老部落,長相與人相似,卻沒有「一夫一妻制」
    雪山發現神秘古老部落,長相與人相似,卻沒有「一夫一妻制」珠穆朗瑪峰是全球第一高峰,處於喜馬拉雅山脈。而整個喜馬拉雅山脈作為屏障,把我們國家與南亞地區區分開來。而喜馬拉雅在藏語中又被稱為雪的故鄉,我們都知道,因為海拔過高,喜馬拉雅山脈常年積雪不化,珠穆朗瑪峰又是整條山脈中最高的的一座。
  • 第一位在中國提出計劃生育,自己卻娶了兩個妻子,還生下8個孩子
    所以那個時代的婦女的使命就是生孩子,她們生了又生,一直到不能生為止,再加上當時一夫一妻制還沒有落實,很多家庭都是一夫多妻,因此一個家庭會有很多個孩子,這也導致當時的中國的人口數目飛速上漲。計劃生育政策落實後,我國的人口增長速度大大降低,而這個政策的落實改變的不止是人口的數量,還有人們根深蒂固的想法。
  • 在杜拜可以娶4個老婆,中國人表示很羨慕 杜拜人:有本事你來
    杜拜一直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富國。不僅到處都是黃金,到處都是豪車,最讓中國男人羨慕嫉妒恨的是,因為杜拜的宗教文化,杜拜男人可以娶四個老婆,這讓很多中國人想移民杜拜。然而,杜拜人並不這麼認為。他們覺得娶太多老婆壓力很大。即使在這種政策下,許多人也是一夫一妻制。
  • 一夫一妻制,有毒的老鼠充滿了驚喜
    假定這只不是孤獨的動物;他們似乎是一夫一妻制,甚至是面向家庭的,與他們的後代組成小團體。2011年的一篇研究論文宣布,肯亞的人們很久以前就知道一些事情:這些老鼠有毒。該研究聲稱,鳳頭老鼠從箭毒樹(Acokanthera schimperi)中獲取毒素。),這是人類傳統上用來獲取有毒小箭頭的毒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