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處不勝寒,不是警誡,而是一種境界。
人都渴望站在「高處」,俯看眾生,享受指點迷津的快感,
但有多少人真正親歷過攀登「高處」的旅程,
並真真切切站在巔峰上領略過別樣風景,
恐怕更多的是通過看來和聽來的片段,拼湊出自己想像中的巔峰。
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活出「高處不勝寒」的境界。
假裝出來的「高人一等」,說出的不是人生真理,而是人人皆知的教條,
與其在圈子裡苦苦支撐「烏託邦式」的高大人設,倒不如活得真實些,
哪怕自己是混得最差的那一個。
01「混得好」,自然免不了攀比
為了顯示自己混得好,必會想盡辦法攀比,各種「猶抱琵琶半遮面」式的炫耀層出不窮。
你說家裡房子大,那我就曬院子,通過諾大的庭院讓你遐想房子的大小與豪華;
你說車子價格不菲,那我就曬內飾,通過內飾讓你知道我的更勝一籌;
你曬一本房產證,那我將房產證擺出扇形,並感嘆房子太多而「苦悶」;
每天,交流的不是自己哪裡的房子又升值了,就是自己又換車子了;不是家裡保姆的月薪多少,就是下次出國打算去哪兒……
人一旦對比多了,欲壑就會無限擴張;攀比過了,心態常會逐漸失衡。
為了人前顯貴,咬牙貸款買豪車;為了高人一等,省吃儉用送孩子去貴族學校;
物質的攀比除了能換來一時的羨慕外,還能帶來什麼?
但是僅僅為了這一瞬間的滿足感,卻要背負起沉重的負擔,在迷失的道路上腳步蹣跚。
千萬莫用他人的繁華,模糊了心靈的追逐,效仿最好的別人,不如演繹最真的自己。
02「混得差」,能多聽取別人的意見
如果自己在圈子裡的人設是「成功人士」,自然而然不可能再虛心接受他人的意見,
因為在想像中,功成名就的人只能指點他人,絕不可能被人指點。
對身邊人的意見不僅置若罔聞,更會嗤之以鼻;
相反,混得差,就不必故弄玄虛,反而可以隨性所欲的聽取別人的意見。
通過別人的失敗,提醒自己不要重蹈覆轍;
聆聽別人的經歷,擴展自己的眼界;
汲取別人的經驗,增加自己成功的砝碼。
做一個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小人物」,讓自己看得更遠。
03圈子不同,不必強融
不是所有的圈子都適合自己,在接觸新人或者進入新的圈子時,需要考慮是否與自己的理念相同,是否能帶給自己價值。
為了擴張人脈而不斷擴大自己的社交圈,你會發現,不僅會消耗大量的精力,而且收穫平平。
要和比自己強的人做朋友,那樣才能聽到更多有用的建議,
要聽取比自己優秀的人的話,那樣才能提升自己的境界;
少而精的圈子,不僅省去攀比的煩惱,更能獲取到自己需要的東西。
高處不見得一定是好的,低處也不見得一定就壞,
高處不勝寒是一種境界,厚積薄發也是一種人生態度,
關鍵在於自己的內在是否在不斷的提升,心靈是否在不斷的淨化,
盲目的攀比容易迷失人生的方向,
煩亂無效的社交損耗人的精力,
放低姿態反而能拓寬自己的眼界,提升自己的境界。
人能走多遠,在於自己的目標設定的有多遠,在於自己能堅持多久。
-End-
作為成年人,請你把「放縱」戒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