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北京民航總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楊文在正常診療中,遭一位患者家屬惡性傷害,頸部嚴重損傷。經全力救治,楊醫生終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於25日0時50分不幸去世。12月27日下午,民航總醫院為楊文醫生在醫院禮堂舉辦追思會。
事發後,醫院及官方機構立即作出回應,眾多網絡大V及媒體表達對該事件的態度,也有大V提出質疑和建議。
民航總醫院及官方機構強烈譴責暴力傷醫行為:
25日,民航總醫院官方回應:
醫院全體醫務人員對楊文醫師去世表示沉痛哀悼,對不法分子的殘暴行為表示強烈譴責,並配合公安部門依法嚴懲兇手。
中國醫師協會發布聲明:
敬畏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是醫師執業精神的寫照,醫師在呵護眾人生命健康的同時,誰來保障醫師在執業過程中不受傷害,這點要求本不應成為問題,卻一再發生慘案,這是為什麼?
我們多麼希望中國醫師協會能有一張安全的網罩在每一位醫護人員身上,防止他們受到傷害。我們的社會不也應該構建這樣一張網來保護醫護人員的執業安全嗎?
對於傷醫我們已出離憤怒,強烈譴責暴行的發生,對楊文醫師的不幸離世表達深切地哀悼,對家屬表示慰問。
26日,國家衛健委宣傳司新聞網絡處副處長成義表示:
逝者楊文醫生對待患者態度和藹,非常耐心,我們獲知消息後,心情非常沉痛,更是特別憤怒。楊文醫生是一位優秀的醫生,是工作中的骨幹,是家庭的支撐。這種傷害醫生的,嚴重的刑事犯罪行為,必將受到法律嚴懲,這是國家衛健委一貫的態度。
網傳楊文醫生曾經的患者在微博上回憶自己此前的就診經歷:
那天急診很多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急診科特別忙,走廊裡總是在喊:「楊大夫您過來看一下!」。
為什麼我會對她印象這麼深刻呢?到了我看診的時候,我看到面前這個像我媽媽年紀的大夫,在三月的還很冷的晚上滿頭是汗,戴著口罩,聲音特別溫柔的對我問診。
總是看夜間急診的我真的第一次見到這麼溫柔的急診科大夫。
看診的時候,還是不斷有護士和電話來找楊文大夫說那些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事情,她聲音溫柔態度是那麼好有條有理的去安排和處理。
從晚上到凌晨,她就一直精神飽滿的在那裡,溫柔的對待每一個患者。
她本人沒有公示照片裡那麼豐腴,本人甚至還有點瘦。
我很難想像這樣一個溫柔的醫生,為什麼會遭受這樣的無妄之災。
每次暴力傷醫事件發生後,網上總有一部分人持「受害者有罪論」的觀點,認為很多醫生態度不好,致使患者家屬作出過激行為。從官方表達及患者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楊文醫生對待患者很溫柔。
不少知名大V對此事表達憤怒,針對部分網友指責醫生的態度,他們也進行反駁:
孫宏濤醫生:
楊文醫生遇刺的視頻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兇手手裡的刀有多大,多長!這百分百屬於管制刀具。這絕對是故意殺人,而且是不殺死對方絕不罷休的那種。
皮膚科醫生林小清:
我可以因為被傳染疾病而死,但是我不接受被砍死。
可以被累死,但絕對不是被殺死。
醫生與患者的關係是戰友關係,真正的敵人是疾病!
醫生與患者的關係不是敵對的!
沒有哪個人可以隨意剝脫他人生命,即使是一個十惡不赦的人,也是需要法律來懲罰!
遊醫生指北:
行醫一生,還幹的是急診這種又髒又累的專業,楊文醫生最後卻落得這樣一個結局。怎能不讓人寒心。
四包包包包:
某些人扯什麼醫療體系啊!?這就是故意殺人!你知道有20年前看的牙齒出現問題回來殺醫生的嗎?你知道有讓村民去體檢認為X光會生病而把醫生殺了的人嗎?這個明顯就是拿老太太當籌碼訛錢,失敗了惱羞成怒下殺手!
即便如此,依然有醫生表示,自己還是會堅持行醫之路。各個醫護人員在表達憤怒和寒心過後,依舊在各自的崗位上恪盡職守,各家醫院照常運轉。
李少雷醫生:
很多時候遇到醫療困惑,我們都喜歡自保,比如殺醫事件頻出,醫療糾紛不可能消除。但看病這條路上,還是需要無怨無悔的走著,如果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自己是錯的,那就勇敢的走下去,不作為是可恥的。
「生老病死」本就是常人不可避免的經歷,即便醫學再發達,也無力回天。有大V認為,家屬對此沒有正確的認知:
愛吃蛋撻的郭醫生:
一個醫生的一生可以拯救多少條生命,你這不僅僅是傷害了楊醫生一家,更是剝奪了其他人就醫的權利,本可以有更多的人通過這雙手得到生還,卻讓你全都葬送了。95歲高齡意味著全身的臟器功能已經很差,什麼情況都有可能,常規的治療手段也不是每個人都會是好轉的結果,那樣這個世界上就不會有人去世了。
胡錫進:
誰沒有生病的時候,誰家父母年老了不得住院?都要靠醫生護士們的醫治照料啊。
老人歲數大了,有些病情就是會越治越重。
醫學面對生命衰竭的規律也不都能打贏狙擊戰啊。
公眾的健康需要醫生守護,楊文醫生的生命無法挽回,為了保障更多醫護人員的安全,媒體和大V呼籲,嚴懲暴力傷醫者,並完善安保措施,保障醫護人員們的安全:
央視評論:
醫生為我們治病,我們也必須治一治傷醫這種病。這樣的惡行,簡直就是喪心病狂。醫者仁心,不能讓醫者寒心。讓他們心安,這個社會的健康,才會多一份安心!
半月談:
痛惜過後,對於如何呵護醫者、杜絕暴行,仍舊值得我們反思。一方面,作為執業場所,醫院應把好安全關,完善監控和安保等相關措施;另一方面,應完善對醫生執業的保護機制,加大執法力度,嚴懲傷醫惡行。全社會應攜手搭建醫生執業安全網,讓守護公眾健康的他們,也得到切實的保護!
不能讓個別人的暴力行為抹黑當前醫患關係持續改善的事實,更不能允許暴力傷醫、醫鬧等不法行為假借醫患矛盾的理由逃脫或減輕懲罰,縱容這些行為就是對全社會犯罪,必須零容忍!
機器貓:
隨意剝奪公民生命、暴力傷害醫務人員,是嚴重的違法犯罪行為!我們呼籲,要採取有力措施,堅決維護醫務人員的尊嚴,保障醫務人員的生命安全,保證醫務人員安全執業,還醫院一個安全和諧的環境,還人民群眾一個良好的就醫環境。
針對此次事件,有大V對醫院的管理流程提出質疑。暴力傷醫事件時有發生,為避免更多「楊文醫生」出現,有大V對事件的後續處理工作及未來的管理改進提出建議:
最後一支多巴胺:
這位95歲的老年患者到底所患何病,是急診搶救病人,還是急診留觀病人,還是急診病房病人,截止事發之時,已經在急診滯留多久?
相關專科有沒有嚴格執行醫療核心制度?沒有收住進專科病房的原因是什麼?有沒有人為將矛盾集中在急診一線的情況存在?
網絡傳言,家屬因為對治療效果不佳而多次投訴,乃至威脅揚言讓殺害醫務人員,是否屬實?
院方對家屬的多次投訴和或極端言行有沒有引起重視並做出應對方案?
對於這種已經逐漸顯現的矛盾,醫務科是否已提前了解,保衛科是否已經有所估計?
事發之時,一線醫務人員為何會直接暴露在兇手面前?安保人員何在?警務人員何在?
在楊醫生犧牲的場所,有沒有24小時安全監控?有沒有一鍵報警設置?
白衣山貓:
任何辱罵或者威脅工作中的醫護人員,都會威脅到就診的患者的生命安全,更不用說攻擊醫護人員了。
世界大部分國家和地區,包括戰亂中的伊拉克,包括中國臺灣省,只要有人辱罵威脅工作中的醫護人員,都會被抓而被判刑坐牢,而攻擊醫護人員,不論醫護人員受傷程度,均為公訴案件,不能和解,攻擊者要判刑入獄,不得判緩刑。
今天,一段關於該事件的前因後果在網上流傳,從網傳的截圖看,這段話的作者聲稱是楊文醫生的同事。
微信公眾號「醫殤」發文提出建議:
1.醫院在發生重大事件的時候,考慮心理醫師的介入。
2.建議北京市衛健委協調這個特殊患者的轉院事宜。如果證實該老人家屬都是如文中所說的那種家屬,我認為轉院後警方人員陪同看病等特殊待遇應該予以考慮。
從被曝光的視頻來看,兇手站在醫師身後進行了約數分鐘的談話後,趁著醫師不注意在身後掏出刀子行兇。現場治療吧檯前面的有數張床位,這阻擋了正常的醫患溝通的途徑。
建議該醫院在吧檯外側清理出便於醫患溝通的一個正常的環境。醫護人員亦當檢視自身的診療環境是否是將自己的後背留給了陌生人。醫院管理者可以從視頻中反思下,自己醫院裡的就診環境是否安全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