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代工廠被砸,蘋果急著把生產線遷出中國,現在後悔了嗎?

2020-12-17 老壇財經

為了擺脫對中國的依賴,美國蘋果公司正在將代工生產線往越南、印度等東南亞國家轉移。

比如在上個月,富士康被曝出計劃將一部分的iMac電腦和iPad生產線搬到越南,最快明年上半年就能投產,這將是富士康首次在中國以外的地區生產iPad;至於印度,目前已經有8家蘋果代工廠從中國轉移到了這個國家。

然而,其中的緯創資通公司,前兩天在印度被砸了。印度媒體稱,因為不滿工資太低,該公司大約2000名工人,大部分都參與了打砸活動。現場視頻顯示,公司的門窗玻璃被砸爛,汽車被掀翻,設備被破壞,足見人們的憤怒。

緯創資通卻通報稱,鬧事的並不是公司內部員工,而是外面的人,所以這是一起刑事案件,而不是薪資糾紛。

事件變成了「羅生門」,真相到底如何,有待進一步調查。但有一件事可以肯定,那就是,蘋果公司試圖將代工生產線搬出中國,怕是沒那麼容易。放眼整個世界,很難找到哪個國家,製造產業鏈能像中國那樣完備,生產環境和員工素質能像中國那樣優良。

印度,作為全球第二的人口大國,雖然勞動力成本低廉,但這個國家,就投資環境而言,水深得很,可以說處處是坑,投資者一不小心就可能栽跟頭。以至於出現一種說法,在國內,投資不過山海關,國際上,投資不能過恆河。

(一)

對於投資者來說,水電氣、土地、交通等基礎設施是最起碼的生產要素,但在印度,這些基礎設施依然落後,成為外來投資者面臨的首要挑戰。

以電力供應為例,今年10月12日,被稱為印度金融中心的孟買,遭遇前所未有的大停電,鐵路、銀行、醫療等系統陷入癱瘓,數百萬人的生活和工作受到影響。

連金融中心都能大規模停電,更別說印度其他城市。停電,幾乎成了印度人生活的一部分。2012年印度發生的那次大面積停電,更是影響到一半以上的國土面積,波及超過6億人口。在中國,你能想像上海大停電嗎?即使是國內的偏遠小山村,都能保證全年24小時電力供應,這就是差距!

去印度開工廠、辦企業,要是動不動就停個電,哪個老闆受得了?

印度還被稱為「世界上最難徵地的國家」,因為土地供應問題導致投資失敗的案例,此前就多有發生。

比較著名的案例,包括2013年,因為徵地問題被拖了5年,韓國浦項制鐵宣布撤回對印度的投資計劃;2018年,同樣是因為土地問題,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在印度的投資進行得也是磕磕絆絆。

此外,和中國相比,印度工人的工資雖然更低,在軟體、製藥等行業,印度擁有一定的人才優勢,但總體來說,印度人的受教育程度並不高,尤其是女性。目前,印度仍然是世界上擁有文盲數量最多的國家。

人口紅利,不僅在於人口的數量,更在於人口的質量。這也就決定了,印度勞動力的素質整體偏低,在職業技能、工作態度和紀律等方面,和中國的產業工人,差了不是一點半點。

如果一名工人,能力不高,態度還懶散,那麼他生產出來的產品,質量可想而知;有的工人心裡有怨氣了,甚至還會打砸工廠,哪怕工資再低,這樣的工人也要不得。

到印度投資,怎樣才能找到合格的員工,成為困擾投資者的又一大難題。

(二)

先天條件薄弱,更需要後天的努力來彌補。

印度國內的基礎設施已經很不咋地了,結果,印度政府還給國外投資者處處設限,尤其是針對中國的投資者,進一步加大了投資印度的難度。

今年4月,印度政府出臺新規定,要求與印度有陸地接壤的國家,在投資印度時,必須獲得印度政府的審批才可以進行。印度對此的解釋是,為了保護國內的相關產業。

與印度接壤的國家,無非巴基斯坦、尼泊爾、孟加拉國、不丹、緬甸和中國等有限的幾個,考慮到近年來中國對印度的投資迅猛增長,印度這條新規定是為哪個國家「量身定製」的,大家心裡都清楚。

從2015年到2018年,可以說是中國企業投資印度的「黃金時期」。截至去年底,中國企業在印度累計投資超過80億美元,其他幾個與印度接壤國家,在印度的投資金額,加起來都沒有中國多。

中國的科技公司,除了開發產品,同時也加大了對印度科技類初創企業的投資,自2015年以來,投資金額達到40億美元左右。包括阿里巴巴、騰訊、華為、小米、OPPO、海爾在內的中國公司,紛紛在印度布局,印度的30家「獨角獸」企業中,至少有18家獲得來自中企的投資。

然而,這條規定實施後,投資印度如果要走政府審批,通常耗時至少半年以上,而走自動審批程序的,可能數個工作日就能搞定企業註冊。中國投資者大受影響,而歐美、日韓等國家的企業則不在受影響之列。

再加上近年來印度在處理與中國的關係時「昏招」頻出,包括所謂的抵制「中國製造」、一鍵卸載中國手機APP等,導致的結果就是,印度在中國投資者的眼中,正在慢慢地失去吸引力。

比如今年8月,有消息稱,阿里巴巴至少在6個月內不會投入新資金來擴大在印度的投資;稱為「印度版美團」的初創企業Zomato,還被曝出因為無法獲得阿里旗下螞蟻金服的1億美元融資,可能面臨資金鍊斷裂的危機。

印度的做法,到底是保護了,還是傷害了本國的產業?

結語

除了製藥、鋼鐵、軟體等為數不多的幾個行業,印度的產業發展和中國相比,整體上都還很落後,小農經濟、手工作坊盛行。

如果寄希望於提高投資門檻,對外來投資者進行限制,尤其是限制中國的投資,這樣並不能幫助印度縮小與中國的差距,弄不好,差距只會越拉越大。

印度現在急需解決的,是儘快完善國內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國民的教育水平和職業技能,同時為各個國家的投資者創造一個公平、透明、高效的投資環境,藉助外部的力量,推動本國的產業升級。

此次印度代工廠被砸,是否會影響到蘋果公司從中國轉移生產線的步伐,目前還不得而知。但如果印度的營商環境遲遲得不到改善,「投資不過恆河」的說法,怕是會進一步蔓延,並動搖各國投資者對印度的信心。

相關焦點

  • 蘋果萬部手機被砸毀!究其原因令人意外,兩年前業內的預測應驗了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推進,中國歷經幾十年的發展,已經成了全球第一大市場,也是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於是吸引了不少外資企業來投資建廠。而蘋果作為全球知名的手機廠商,自然也不會缺席,很早就開始在國內建設了生產線。
  • 蘋果印度代工廠被砸後續 清點損失遠低於此前估計
    蘋果在印度的代工廠被砸,被砸的或許還有印度的投資形象。緯創資通(Wistron)在12月15日對外公告,經過清查在12日打砸騷亂中,公司在印度卡納塔克邦訥爾薩布拉工業園區(Narsapura)內的工廠,主要生產設備及倉庫受到損害,初步估計造成了2300萬元人民幣至4600萬元人民幣的損失。
  • 緯創印度工廠被砸損失出來了,蘋果公司將插手
    關注科技圈的朋友都知道,今年3-4月份富士康等代工廠停工,導致蘋果公司新品發布會一再推遲,再加上中國勞動力市場的人口紅利逐漸消失,於是蘋果公司迫切地想要把供應鏈遷出中國。相比之下,勞動成本低,市場也相對龐大的印度成為了他們的首選,比如富士康、緯創就相繼在印度興建工廠。
  • 2000印度人大鬧蘋果代工廠,iPhone一夜被盜2萬臺
    蘋果推動供應鏈向印度轉移 隨著製造業格局的轉變,當下全球的製造業都在尋求新的落腳點,蘋果此前的代工廠基本全都設在中國大陸。 蘋果印度代工廠遭打砸,損失慘重 根據《印度時報》的消息,中國臺灣科技公司緯創資通在印度班加羅
  • 蘋果印度代工廠暴動,為什麼?
    印度當地時間12月12日凌晨,據印度時報報導,蘋果手機代工廠中國臺灣緯創在印度納爾薩普爾的工廠,遭到暴力破壞。近2000名工人砸碎窗戶、放火燒車,以抗議降薪。印媒稱,該廠工人遭遇了拖欠工資和降薪問題。緯創在納爾薩普爾建立的這家印度工廠,正是蘋果將中國大陸的產能向外轉移的例證之一。緯創的這家工廠,是該公司在印度投資數百萬美元的一部分。據印度《經濟時報》報導,這家工廠目前有超過6000名員工在當地生產iPhone。2017年,蘋果與緯創達成協議,開始在印度生產舊型號的iPhone。
  • 印度工廠被砸之後,蘋果也發出最後通牒,國外的月亮並沒有國內圓
    當初郭臺銘的富士康靠著蘋果的訂單可以說是賺得盆滿缽滿,蘋果大量的訂單也是讓富士康接到手軟,即便到了現在也是依舊如此,二者之間的合作關係相當緊密。而為了擴大生產規模,同時降低人工成本,之前蘋果與富士康也是一同出走,到印度準備發展。
  • 印度工人砸毀萬部蘋果手機!沒中國制度優勢,工廠撤走果然吃虧!
    兩萬多臺蘋果手機,被印度工人點著了!12月12日,臺資企業緯創資通(Wistron)在印度一家專門生產蘋果公司電子產品的工廠,遭到當地員工的打砸。此事驚動了包括當地政府、蘋果和投資者在內的多方。臺企搬離中國向印度遷移,始作俑者之一便是蘋果。在11月份,印度通信和信息技術部部長普拉薩德指出,蘋果11家代工廠已經有9家將生產基地從中國轉移至印度。對於印度建廠這件事,臺灣省首富郭臺銘想必心有戚戚。在國外建廠的過程中,富士康屢屢失算。
  • 日本將部分企業生產線從中國遷出 會對我國產生多少影響?
    日本政府最近有個小動作,它專門撥付了22億美元用於幫助日本企業把生產線搬出中國,理由是新冠疫情對中國經濟造成了一些影響,而由於日本企業大量的供應鏈在中國,日本經濟也是間接受到了衝擊。為了避免日本企業過於依賴中國的供應鏈,於是日本政府掏錢鼓勵企業搬出中國。
  • 蘋果印度代工廠打砸事件說明了什麼?
    工人被騙之後求告無門,於是就拿工廠來撒氣。第二種情況,內部人員監守自盜,這在東南亞、非洲、印度等地方時有發生。我就聽說過有一家工廠的員工與外人勾結,一夜之間把工廠倉庫搬空了。第三種情況,牽涉到管理風格和文化差異。平心而論,中國(包括臺灣和香港地區)的管理者,管理風格相對平等,而日韓企業的管理者則相對苛刻。
  • 蘋果印度工廠被2000人打砸,緯創連夜澄清但效果甚微
    前段時間富士康已經有連續八個蘋果產品的代工廠,搬到了印度,越南以及東南亞等等地區。蘋果方面之所以會這樣做,無非就是想要通過這樣的辦法去節省大量的人力成本。富士康是蘋果公司的金牌供應商,全球50%以上的iPhone都來自於富士康的鄭州工廠。
  • 印度iPhone工廠亂成一團 蘋果離不開中國製造
    蘋果正在把產業鏈部分轉移到印度和越南,富士康和緯創等代工廠,正在把一部分MacBook筆記本、iPad和低端iPhone產能從中國轉移到東南亞、南亞。十幾年前,當時蘋果COO庫克在中國建立了蘋果的代工廠和供應鏈模式,以中國為大本營,以富士康為主要合作夥伴。現在十幾年一個輪迴,蘋果要離開中國了嗎?當然不是,中國製造的競爭力,目前來說仍然是世界第一。即便蘋果轉移一些產能到越南和印度,也替代不了中國的作用。
  • 蘋果印度工廠出大事!國內上市公司或迎替代機會
    據報導,緯創的印度工廠主要為蘋果公司生產iPhone7、iPhoneSE,及其它IoT智慧裝置與一些醫療裝置,並為聯想和微軟等公司生產IT產品。工廠是蘋果公司將產能從中國大陸向外轉移的計劃的一部分,目前該工廠正在為蘋果組裝工作進行大量招聘,最終目標是創造1萬個就業崗位。對此事件,緯創做出了緊急回應稱,這起事件並非罷工事件而是犯罪,鬧事者也並非員工。
  • 蘋果印度工廠被砸毀!拖欠加班費引發工人不滿,多個廠區慘遭洗劫
    據《印度時報》12日報導,當地時間11日晚,位於印度卡納塔克邦班加羅爾郊區的蘋果公司代工廠發生了打砸事件。關於這一事件的起因,據說是由於該工廠的經營方緯創公司拖欠工人工資及加班費長達三、四個月時間,導致忍無可忍的工人洗劫了廠區和辦公場所,包括風扇、家具、電燈、電視機和計算機在內的大批公司財產幾乎被搬空,甚至還有工人縱火焚毀了停在廠區裡的汽車。報導稱,約有2000名工人參與了打砸,他們不僅砸毀了很多工廠設施和生產線,還襲擊了高管辦公室,目前當地警方已經抵達現場維持秩序,尚不清楚是否存在人員傷亡。
  • 「世界工廠」2個預備選手大PK:3大維度全面分析,印度和越南誰勝率大?
    蘋果印度代工廠被砸,一同「砸」下的或許還有印度的投資形象、以及其引以為傲的「印度製造」招牌。 《印度時報》報導,當地時間12月12日凌晨,蘋果手機代工廠、中國臺灣科技巨頭緯創公司在印度納爾薩普爾的工廠,因工人不滿薪資問題而遭到暴力破壞——近2000名工人砸碎窗戶、放火燒車、破壞工廠生產線,打砸事件也造成緯創損失高達43.7億盧比,折合人民幣約3.89億元。
  • 蘋果印度工廠大暴亂!近2000人打砸搶燒,員工稱工資每月最低44元...
    來源:中國基金報蘋果為了應對國際緊張形勢和新冠病毒危機造成的幹擾,計劃將iPhone等產品部分產能轉出中國。但沒想到,蘋果公司在印度設廠的道路,一下子遇到這麼大的挫折。代工廠被砸了!
  • 2萬多部iPhone被毀 蘋果印度工廠出大事!國產替代來了?高回撤概念...
    摘要 【2萬多部iPhone被毀 蘋果印度工廠出大事!國產替代來了?高回撤概念股出爐】根據印度媒體12月12日報導,當地時間12月11日晚間,臺灣科技公司、蘋果公司供應商緯創在印度開設的一家iPhone工廠發生了暴動打砸事件。
  • 關閉在華唯一直屬工廠 阿迪達斯生產線撤離中國
    儘管公司層面沒有明說工廠關閉的原因,但是分析人士表示,在中國銷量大幅攀升的背景下,阿迪達斯關閉工廠的舉動讓人浮,唯一的解釋顯然是這家跨國公司準備把生產線遷往東南亞。關閉唯一直屬工廠 員工獲得豐厚補償阿迪達斯將關閉蘇州工廠的消息從4月份開始即在網絡上流傳。
  • 蘋果期盼中國供應商復工
    但在最近這一關鍵時刻,不少企業位於這些地區的工廠都遇到了不小的難題。據日經亞洲評論2月6日報導稱,近日,日本光學設備製造商——豪雅公司正在考慮減緩在越南和泰國的生產,原因是由於受疫情影響,東南亞地區的部分工廠不僅生產受挫,甚至還可能會失去部分中國買家。
  • 「逃離」中國的代價?2萬部iPhone在印度被搶,庫克決定要個說法
    圖文|科技故人根據公開數據,蘋果總共有富士康、和碩、緯創等18家代工企業,其中有14家的工廠都主要建立在中國,因此每賣出5部iPhone手機就有4部是在中國生產,所以庫克曾經感慨道,蘋果現在已經離不開中國不過最近兩年來,蘋果開始有意識地減少對中國的依賴,一個原因是中國的用工成本連年增加
  • 印度蘋果工廠損失約700萬美元?為啥代工巨頭離不開中國?
    來源:江瀚視野北京時間12月15日消息,蘋果臺灣供應商緯創資通今天發布公告稱,印度iPhone工廠發生的事件最多將造成2億元新臺幣(約合712萬美元)的損失,不過生產設備並不像報導的那樣遭受重大損害。蘋果公司周一表示,正在調查緯創是否違反了供應商準則,將向該工廠派出人員和審計員,配合警方的調查。緯創是蘋果全球頂級供應商之一,已在印度生產iPhone近四年時間。緯創的在印度的生產一直被視為莫迪政府擴大印度製造的一個成功典範。最近一段時間,蘋果在印度工廠的事件可以說引發了世界的廣泛關注,那麼這件事我們到底該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