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去世83年後,一份23字密檔在成都被發現,解開了三國謎團

2021-01-09 騰訊網

熟悉三國故事的人都知道,公元234年,蜀國丞相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之後,繼承他遺志繼續北伐中原的人,並不是諸葛亮的兒子,而是諸葛亮的外姓傳人姜維。關於姜維的爭議有很多,而他去世83年後,一份23字密檔在成都被發現,解開了一個三國千古謎團。

姜維出生於202年,天水冀縣人,比諸葛亮小了21歲,從年紀上看算是個晚輩。不過姜維雖然沒有諸葛亮那樣的盛名,但他也是有真本事的,能文能武,諸葛亮評價他說「姜伯約忠勤時事,思慮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諸人不如也。」

只是姜維的運道不太好,他一開始在曹魏手下做事,公元228年諸葛亮出祁山時,各地紛紛響應蜀軍,姜維莫名其妙遭到懷疑,被曹魏排斥,不放他進城,姜維走投無路,只好投降了諸葛亮,來到了蜀漢陣營。

而姜維歸降蜀漢後,運氣並沒有變好。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姜維做了鎮西大將軍,領涼州刺史,先後平定了夷族、西平,又想去平定羌胡,拉攏他們為蜀漢朝廷所用,結果遭到費禕的壓制,費禕主張休養生息、罷戰養兵,對於姜維的「好戰」,他有意遏制。

公元253年,費禕遭遇刺殺去世,姜維就完全掌握了蜀漢的軍權,之後開始了「九伐中原」。在這個過程中,姜維雖然曾經殺敗魏將徐質,先後攻破河間、河關、臨洮,但還是沒怎麼撼動曹魏的根基,再加上蜀國內部還有個黃皓作亂,姜維為了避禍,只能選擇去沓中屯田。

事實證明,姜維沒能殺掉黃皓,就讓蜀國的命數短了一大截。當司馬昭派鍾會、鄧艾兩人大舉進攻蜀國時,黃皓一力粉飾太平,讓劉禪不把他們的進攻當回事,直到鄧艾偷渡了陰平,繞到了在劍閣堅守的姜維後面,包圍了成都,劉禪才慌了手腳。

劉禪選擇了投降,下詔讓姜維也投降。姜維手下的士兵氣得要死,但沒辦法,姜維還是向鍾會投降了。而姜維這次究竟是真投降還是假投降,成了三國的一個謎團。《三國演義》中說,姜維是假意投降,實際是為了尋找時機復國。

歷史上姜維投降鍾會後,確實策動了鍾會造反,結果鍾會被手下士兵給殺了,姜維也因此身死。演義中姜維對蜀國的忠誠令人感動,而回到歷史本身,姜維是否真心投降之謎,是在他去世83年後,由後人解開的。

公元346年,東晉恆溫起兵,滅了西蜀的後漢政權,進入成都。恆溫手下有個將領叫孫盛,他進入宮城後,在宮廷檔案中發現了一份密檔,上面只寫了23個字:「願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

這就是姜維當年在蜀漢滅亡後,秘密送去給後主劉禪的上書。至此,姜維身上的謎團被揭開,當年他確實是假意投降,真心報國,不然用不著犯這個風險。而它也證明了《三國志》作者陳壽的記錄屬實,那時候,魏、吳都設立了史官,唯獨蜀國沒有史官,陳壽是自己在蜀國任職,自己採集的史料。這份密檔所說,和陳壽的記載,完全一致。

相關焦點

  • 姜維死後83年,成都出土一份23字絕密文件,當年真相終浮出水面
    姜維是三國混戰末期出現的天才之一,他幼年喪父,一直跟在母親身邊長大,成年之後,他當上了天水郡參軍,從此與軍旅生活結下了不解之緣。建興六年(228年),諸葛亮軍出祁山,而在各地巡查的姜維也因被同僚懷疑,不得不投降諸葛亮,成為其麾下一員猛將。同樣,對諸葛亮來說,姜維也是關乎蜀漢興亡的一個不可或缺之人,因為一個人身上的才華是怎樣都掩蓋不住的。
  • 姜維去世82年後,一封23字密奏現世,世人感嘆:諸葛武侯可瞑目矣
    蜀漢建興十二年(234年),三國亂世最閃耀的智星諸葛亮在五丈原隕落,這個亂世最精彩的時代也隨之宣告結束。在此之後,天下三分趨於穩定,後世謀臣武將的表現遠不如前人。但在這黯然失色的三國後期,也有那麼幾個值得後世推崇的人物,比如「幼麟」姜維。
  • 姜維死後83年,一封密信現世,於是世人嘆息:諸葛亮果然沒看錯人
    姜維有著「幼麟」的稱號,是在諸葛孔明去世之後蜀國最後的名將了。諸葛亮曾經稱讚他道:「姜伯約忠勤時事,思慮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諸人不如也。」諸葛亮可能會這裡面有吹捧的嫌疑,可是連他的對手鄧艾、鍾會對他的評價也很高,這就可以說明問題了。
  • 姜維死後背負罵名,83年後有人發現一封信,真相終於水落石出
    姜維是繼承了諸葛亮遺志的一個蜀漢大將,但是大家對諸葛亮的評價一直都非常不錯,然而姜維雖然9次北伐為蜀漢盡心盡力,但是還是有很多人認為姜維不配。因為諸葛亮是事必躬親讓人折服,但姜維卻最後投降了魏國,這是他洗不乾淨的一個汙點。
  • 姜維寫給劉禪的這封信,在他去世幾十年後被發現,大家誤會姜維了
    我們都知道,三國是中國著名的書籍,是我們民族文化的象徵。本書主要描述了三國動亂中許多英雄的出現。他們為爭奪江山而戰,他們為實現人生目標而奮鬥。所謂人類創造了我們的歷史,我國歷史上創造了許多偉大的人民。當時,舊王室統治存在諸多問題,各種矛盾逐漸顯現。各地官員也開始起兵造反。
  • 《三國群英傳8》姜維武將圖鑑
    《三國群英傳8》中的英雄數量極多,其中蜀國陣營就有不少,姜維就是其中之一,在劉禪投降後企圖光復,但失敗,被殺。更多有關該角色的人物生平以及遊戲中的技能介紹就來看看這篇《三國群英傳8》姜維武將圖鑑吧。《三國群英傳8》姜維武將圖鑑:姜維良田百頃,不在一畝,但有遠志,不在當歸也。名將技能:紹續前志在20秒內縮短我方全體武將40% 技能回復時間,並延長全體敵方武將40% 技能回復時間。人物生平:姜維(202年~264年3月3日),字伯約,天水郡冀縣(今甘肅省甘谷縣)人。
  • 《三國群英傳8》姜維怎麼樣 武將圖鑑分享
    導 讀 《三國群英傳8》中的英雄數量極多,其中蜀國陣營就有不少,姜維就是其中之一,在劉禪投降後企圖光復,但失敗,被殺。
  • 魏延,張郃,姜維,關興,張苞,後三國時期,誰的戰鬥力最強?
    許多讀三國史或《三國演義》的讀者都有這樣的感慨,三國前期英雄輩出,有許許多多智勇雙全,勇猛無敵的人物,他們開創一段熱血沸騰的歷史。但到三國後期卻似乎人才凋零,與前期相比,有些悽涼。也因如此,許多讀者鍾愛三國前期史,不喜後期史。但其實,三國後期也是有許多能人的,例如魏延,張郃,姜維,關興,張苞都是在三國後期活躍的人物。
  • 姜維去世82年後,密奏出現讓人感嘆!諸葛武侯可以瞑目了!
    大家都知道在三國亂世中最耀眼的,那就得數諸葛亮,諸葛亮是當時人們所誇的智星。他之所以這麼受人待見,也是由於他非常聰明,又有幾位被人推崇的人物出現,其中姜維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之一。姜維本來是魏人。跟隨父親在平定叛亂時,父親陣亡之後,他就跟著母親相依為命。
  • 漢末三國,季漢最後的悲壯名將——姜維
    後因蜀中大臣也多反對姜維北伐,而宦官黃皓弄權,姜維殺之不成,只得在沓中屯田避禍。94版三國姜維劇照季漢投降,姜維悲壯殉國公元263年,姜維聽聞鍾會治兵關中,上表劉禪,派遣張翼、廖化分別駐守陽安關口、陰平橋頭防患於未然。但黃皓聽信鬼神,告訴劉禪敵軍不會到來,而蜀漢群臣也不知道此事。
  • 如果說姜維是蜀漢最後的武將,那蜀國最後的文臣是誰?
    郤正但在三國後期,尤其是諸葛亮,司馬懿,陸遜等人才去世後,人才就變得十分難得了。蜀漢作為其中最弱小的一方,就顯得更加嚴重,除了大將軍姜維外,幾乎無人可敵魏軍,甚至都出現了「蜀國無大將,廖化做先鋒」的局面。姜維雖然蜀國將星匱乏,人才不足。但仍有一人為陸遜指明了道路,其才堪稱蜀國後期第一文臣。此人不但忠義無雙,更兼多智謀,姜維都要言聽計從。
  • 姜維鍾會陸抗鄧艾,誰是後三國時期的第一名將
    說起來這三國後期的名將,其實要是說起來實力最厲害的還是要數以下幾位:西蜀虎將姜維,東吳名將陸抗,魏國雙子星鄧艾,鍾會。要說起來這四位,可以說都是掌握方軍權的狠人,這幾個人手頭的兵馬可以說就是三國後期最主要的戰鬥力了。那麼這幾位名將當中,到底排行怎麼樣呢?
  • 《三國》的姜維,用生命拍完最後一個鏡頭,去世9年無人知
    《三國》的姜維,用生命拍完最後一個鏡頭,去世9年無人知在演藝圈中,有很多德高望重的老戲骨,他們不僅業務能力無人能及,而且德藝雙馨,做人做事都讓人心存敬意。像是李雪健老師,陳寶國老師,陳道明老師 ,都是讓人尊敬的老藝術家和老戲骨。
  • 每日三國英雄志082-西蜀大將軍姜維
    姜維(202-264年),字伯約,天水冀縣(今甘肅甘谷縣)人。漢末三國時期蜀漢名將、曹魏天水功曹姜冏之子。姜維出身於天水郡,其家多在本郡擔任小吏,父親姜冏是天水郡功曹。建安十九年(214年),羌、戎叛亂,姜冏挺身護衛郡守,戰死沙場。
  • 三國姜維對鄧艾說:就算你吞下成都,我也讓你消化不了!
    鍾會向姜維請教怎麼才能抓捕鄧艾,姜維想也沒想就說,你可以找衛瓘,讓衛瓘去成都收鄧艾的兵權,如果鄧艾把衛瓘給殺了,那麼鄧艾謀反的罪名就坐實了,你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出兵消滅他。鍾會聽了很高興,於是立刻把衛瓘叫來,給他分配了任務,讓他帶著十幾個人到成都去收鄧艾的兵權。
  • 三國殺卡片之——姜維,孫策,左慈,趙雲,蔡文姬
    姜維卡 姜維,字伯約,天水冀縣人。三國時蜀漢名將,官至大將軍。因父親姜冏戰死,姜維被郡裡任命為中郎。諸葛亮北伐時,姜維被懷疑有異心,姜維不得已投降蜀漢,被諸葛亮重用。雖然姜維有覺醒技,但姜維的發揮並不完全依賴於覺醒。「挑釁」是一個風險與收益並存的技能;進入殘局之後,由於斷殺的機率增加,所以姜維的發揮隨著輪數的增加而變強。雖然覺醒條件苛刻,但是姜維一旦覺醒,「挑釁」+「觀星」的強大實力足以讓姜維瞬間逆轉戰局。
  • 此人雖是三國一介文官,卻害死了三個名將,分別是鍾會鄧艾和姜維
    在三國時代,既有一些赫赫有名的大將,也有一些默默無聞的小官。前者在沙場金戈鐵馬,創下累累功績,後者雖然僅僅只能在官場揮筆弄墨,但冷不提防的也有可能會做出一些令世人驚訝的事情。比如今天我們要說的一個在三國時期並沒有什麼名氣能力的人,他的名字叫做衛瓘。此人只是一個文官,而且並沒有什麼雄才偉略,前期因為得到了司馬昭的重任,所以才能夠在仕途上面享受優厚待遇。
  • 為何鄧艾能進武廟72將,而姜維卻不能進?姜維到底差在哪裡?
    公元263年8月,掌握曹魏大權的司馬昭,決定向蜀漢發動戰爭,派遣鍾會、鄧艾、諸葛緒三路攻蜀。蜀將姜維、廖化率軍以劍閣(今四川劍閣)險道為屏障,阻擊魏軍主力。對於姜維和鄧艾這兩位名將,無疑在魏滅蜀之戰中迎來了一次巔峰對決的機會。在魏滅蜀之戰中,姜維在沓中與鄧艾交戰後,晃飛諸葛緒,直奔東路抵擋魏軍主力。
  • 三國蜀將中竟有這幾個年過60,你還能說出幾個?
    讀過三國的人,都知道「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神槍張鏽與文顏,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與姜維」,這些人物的戰力,雖然可能存在更多主觀性,這裡我們暫時不討論,我們今天主要了解一下這些人的多少人過了60歲。
  • 姜維已經自殺身亡,為何還遭魏兵剖腹取膽?
    在古代殺人鞭屍的事並不少,被鞭屍者往往都是作惡多端,那麼姜維到底做了什麼會導致魏兵對他如此憤怒呢?在三國中降將比原來混的更好的案例比比皆是,比如張遼、太史慈等,鮮為人知的是蜀漢名將姜維其實也是一名降將。早年經歷姜維字伯約,其家族世代居住在天水郡的冀縣當中,天水郡隸屬於曹魏的掌控範圍內,而姜維的父親便是天水功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