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西軍:「在心臟上做手術」的地鐵建設者

2020-12-06 中工網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今年3月,中國西部又一地下工程——西安地鐵5號線一期工程軌道鋪設完成,曾參與了包括5號線在內的西安所有地鐵建設的梁西軍,再一次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梁西軍是中鐵一局集團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的副總工程師,曾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他主持的項目被譽為「在心臟上做手術」。作為一名與西安地鐵共同成長起來的建設者,梁西軍的人生也隨著這座城市地下脈搏的跳動悄然發生了改變。

實現「在豆腐上打洞」

1999年,懷揣夢想的梁西軍走出了秦嶺大山進入大學。接下來的4年,他靠著助學貸款完成了大學學業,2006年我國西北地區的首條地鐵——西安地鐵2號線試驗段項目開工建設,走出大學校門不久的梁西軍成為第一批接觸盾構法施工的人。

盾構機是一種專門用於隧道掘進的工程機械,其施工效率是傳統人工暗挖的8至10倍。直到本世紀初,國產盾構機研製成功,這種可以吞吐鑿石的「鋼鐵巨獸」才被廣泛應用到我國的城市地鐵施工當中。

「以前沒有機會接觸盾構施工,對我來說是從一個門外漢來進入這個行業,對自己來說一切都是從零開始。」梁西軍說。用了整整4個月時間,梁西軍才把盾構施工的所有原理和流程熟記於心。

西安屬於黃土地區,土壤浸水後在上方外力作用下,土層會發生明顯沉降,土層強度也會迅速降低。當數百噸重的盾構機掘進這個區域時,坍塌事故隨時可能發生。因此,在西安修地鐵就像是「在豆腐上打洞」,其困難程度可想而知。

這是我國第一次在黃土地區修建地鐵,梁西軍和他的同事們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鑑,對黃土進行土體改良,是這次地鐵施工的一項關鍵技術。通過盾構機自身的管路系統,向開挖面注入土體改良劑,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良土體的性狀,還能降低盾構機上的刀具磨損程度。

但這種黃土要改良到什麼程度,如何從感官上做出判斷,始終困擾著梁西軍。「我到現場去問現場師傅,他參與過大量施工,有非常豐富的經驗,我師傅就跟我說,你把那土抓一把,捏到手裡它能形成一個麵團狀,不沾手那就非常好。」

盾構隊長的一番話讓梁西軍豁然開朗,最終他和同事們進行了上百次試驗,多次完善施工方案,終於確定了黃土地層的盾構機施工參數。按照這一方案,梁西軍和他的團隊刷新了當時單月掘進長度的盾構施工全國紀錄。

完成「心臟上動手術」

為了緩解地鐵2號線的客流壓力,2014年,西安地鐵4號線全線開工建設。這條地鐵對西安市南北向的客流轉換起到積極的輔助和補充作用。

梁西軍接到了負責4號線11標段的土建施工任務,雖然這個標段只有約3000米長,但是卻被業內專家稱為在「心臟上動手術」,而梁西軍,便是這臺「手術」的「主刀醫生」。

在這個標段施工,除了需要下穿大明宮國家遺址保護區和西安明城牆遺址保護區外,還要下穿西安火車站站場道岔咽喉區,短短3000米的距離,如此複雜的環境,在世界上也堪稱難題。

經專家評估,項目被作為科技風險項目進行管控,只允許成功,不允許失敗。如果說在地鐵施工下穿大明宮遺址與西安明城牆遺址時,經驗豐富的梁西軍還能做到遊刃有餘,當施工進行到隧道下穿西安火車站站場道岔咽喉區時,梁西軍的心卻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這個區間內各種管線縱橫交錯,信號與信號燈等設施星羅棋布,每天有200多輛列車通行,在這樣的情況下暗挖隧道進行下穿,既要避讓鐵路的各種設施,又要保證不能出現地面沉降而影響線路運營,這在國內外都沒有先例可以借鑑。

身經百戰的梁西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為了保證列車正常運營,西安站站場道岔咽喉區要達到單日沉降不能超過1.5毫米,累計沉降要控制在15毫米以內的極限要求。

梁西軍和同事們反覆論證,採用了多種方法防止坍塌控制沉降。「我們在地面鋪設了28臺監測機器人,3000多個監測點,進行全天候24小時監測。」除了工程自身客觀存在的安全風險和技術難度外,施工時細心的梁西軍還要幫助工人們克服心理障礙。

2018年2月5日,歷時600多天,西安地鐵4號線火車站暗挖隧道工程段,成功下穿西安火車站道岔咽喉區,這標誌著火車站暗挖隧道實現雙向貫通,為西安地鐵4號線全線貫通提供了保障。

打造「超級穿海工程」

梁西軍陸續參與了5條西安地鐵的建設工作。10多年來,他自己的小家也隨著一條條地鐵線路的施工工地,在西安市內從南到北,從西到東搬了近10次。2014年他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榮譽稱號。

2015年,以梁西軍名字命名的勞模創新工作室正式成立,工作室成為激勵職工奮力拼搏、攻堅克難、勇於創新的加油站。三年後,梁西軍的勞模創新工作室接到了大連地鐵5號線的跨海盾構施工技術攻關任務。這個項目的跨海下穿隧道全長2000多米,需要下穿鐵路、軍港碼頭、航道等重要設施。因為地層破碎,下穿區間遍布1000多個溶洞,所以這個項目也被稱為「超級穿海工程」。與此同時,梁西軍正在負責的西安地鐵4號線的施工正值最後雙向貫通的衝刺階段,調配誰去負責大連地鐵5號線的跨海盾構項目,成為擺在梁西軍面前的一個問題。最終,梁西軍讓隊友何曉東負責這個項目。

雖然已經安排好專人負責大連項目創新工作室的工作,但是梁西軍也絲毫不敢放鬆,專門安排了創新工作室的另一位成員,通過位於西安的盾構大數據平臺遠程監測大連方面的動向,在什麼部位預測會出現什麼樣的故障,就通知現場工作人員馬上排查,及時解決問題。

每當大連地鐵5號線跨海盾構項目討論重大施工技術方案和關鍵工序時,梁西軍就會從西安趕到大連,與項目部工作室的成員一起商量施工對策。目前大連地鐵5號線跨海盾構項目正在以每天2米的掘進速度向前挺進,全力保證施工進度。

通過傳幫帶的悉心引導,梁西軍先後為企業培養青年技術骨幹150餘人,累計創造經濟效益上億元。2018年,梁西軍勞模創新工作室被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工人先鋒號」稱號。

梁西軍說,他的父親一生務農,在他走出大山步入社會時,父親曾經囑咐過他一句話:只要你付出了汗水,土地是永遠不會虧待人的。樸實無華的一句話,讓梁西軍始終銘記,受用終生。

編輯:姚怡夢

相關焦點

  • 地下42米 地鐵建設者們的世界
    12月7日,在廣東省廣州地鐵18號線番禺廣場站地下42米,中鐵十一局的建設者們不分晝夜,緊張工作,為地鐵早日修通而忙碌,這裡是屬於他們的世界。據了解,廣州地鐵18號線是粵港澳大灣區重點建設項目,連接廣州市中心城區與南沙自貿區,設計最高時速160公裡,是目前國內在建的時速最快地鐵項目。
  • 廣州地鐵建設者吃上富硒之都湖北宣恩縣綠色農產品
    摘要:7月19日,輛滿載宣恩農產品的大貨車駛入中國鐵建廣州地鐵總承包部,讓廣州地鐵建設者們吃上了湖北宣恩縣的白蘿蔔、幹辣椒、大米、雞蛋等特色農產品。   「貨來啦!」
  • 武漢地鐵集團為8號線二期建設者送禦寒物資
    決戰四季度已進入收官階段,12月16日下午,位於珞獅南路和珞喻路交叉路口的8號線二期街道口站已全面落成,400餘名地鐵建設者分布在四個出入口、兩組風亭前和地下站廳、站臺層,進行最後的安裝保潔工作。作為受疫情影響57天後,全市首批覆工復產的建設項目,武漢地鐵8號線二期街道口站的建成,無疑是地鐵人用凝心聚力、奮力拼搏的實際行動,再一次證明了什麼是「地鐵速度」。當天,武漢地鐵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軍,總經理姚春橋、黨委副書記馬君瑞、車輛專業首席專家向清河及相關部門負責人,為一線建設者們送去了禦寒物資,並對堅守崗位、連續奮戰的工作人員表示慰問。
  • 全程18站31分鐘跑完,成都地鐵6號線建設者親測並講述幕後故事
    徐小強 四川在線記者 張明海 12月18日上午10時,新開通的成都地鐵6號線三期回龍站,迎來首批特別「嘗鮮」旅客——這是一群來自中建三局的建設者。 這一天,成都市地鐵新線5線全開:成都軌道交通6號線一二三期、8號線一期、9號線一期、17號線一期、18號線。
  • 五名受表彰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交流分享平凡崗位上的勞動之美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陝西新聞聯播》記者 董少波)11月25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記者見面會,邀請5名受表彰的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與大家交流分享平凡崗位上的勞動之美見面會上,十多年如一日傳承發揚「夢桃精神」的何菲;維護列車安全的「高鐵醫生」董宏濤;用巧手絕活託舉「航空報國夢」的夏復山;2020珠峰高程測量隊現場總指揮李國鵬;參與西安首條地鐵五條線建設的梁西軍,講述了他們愛崗敬業、創業奮鬥的故事,詮釋了「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鬥、勇於創新,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勞模精神。
  • 專家巧手在跳動的心臟上「起舞」 讓小夥重獲「心」生
    小夥突發心梗,年輕的生命懸於一線江北人民醫院萬峰心臟團隊專家白振祥主任告訴記者:「病人做了冠脈造影,前降支右冠閉塞,整個心臟僅靠一根鈍緣支供血,隨時都有猝死的可能。」發病時的小武,整顆心臟就靠一根血管供血,已是「命懸一線」,若不及時處理,心源性猝死風險極大。
  • 成都地鐵五線齊發,18號線上迎來了這些客人……
    今日(12月18日),成都地鐵五線齊發。18號線三岔站(不含)至天府機場北站段的列車上,成都市民彭先生望著窗外,期待地說。▲專門來體驗的彭先生由於天府機場暫未投用,18號線第一班車人並不多,只有大約三四十人,除了像彭先生一樣專程來體驗的,還有搭乘該趟列車前往成都天府國際機場上班的機場建設者。
  • 心臟外科手術百年傳奇|心臟|手術|醫生|外科醫生|布萊洛克|-健康界
    當時世界上最著名的外科醫生,被後世尊稱為"外科之父"的奧地利醫生比爾羅特,就曾經下過這樣的"魔咒":「在心臟上做手術,是對外科藝術的褻瀆。任何一個試圖進行心臟手術的人,都將落得身敗名裂的下場。」當然,這個「魔咒」後來被證實是錯誤的。
  • 認識地鐵施工黑科技、砌盾構機模型……兒童節還能這樣玩
    信息時報訊(記者 龐澤欣 通訊員 鄧聯旭)城市裡地鐵建設如何開展?盾構施工有哪些「黑科技」?昨日(5月30日),作為「六一」主題活動,廣州市二中應元學校七年級46位同學們上了一堂生動的地鐵施工科技主題班會。此次活動由地鐵施工科技小講堂、趣味問答、盾構機模型拼砌等環節組成。
  • 成都地鐵上新 世界紀錄刷新
    沒有駕駛室的地鐵9號線車頭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拍照截至目前,成都軌道交通累計開通13條線路,運營裡程558公裡,極大方便了市民。 圖為乘客在看成都地鐵線路圖12月18日,成都軌道交通6號線一二三期、8號線一期、9號線一期、17號線一期、18號線三岔站(不含)至天府機場北站段5條線路開通。
  • 心臟支架從1.3萬降到700元,原因是什麼?做完心臟支架能活多久?
    國家組織了首次心臟支架的集中採購,統一採購病人所需的鈷鉻合金或者鉑鉻合金的冠脈支架,以及藥品,採購的周期維持2年。經過國家「砍價」後,原均價13000元左右的心臟支架,價格降到700元,下降了95%。對於冠心病等患者來說,這樣的消息無異讓人感到興奮,也讓人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但也存在這樣的疑惑,心臟支架從1.3萬降到700元,原因是什麼?
  • 心臟支架後如何防止再狹窄?醫生提醒:做好2件事,4個辦法來挽救
    心臟支架有壽命嗎?我有一個好朋友的父親,3年前放置心臟支架,今年再次心梗發病住院。我的朋友問我,心臟支架是不是有壽命,到一定的時間就不行了?冠心病患者之間總流傳著一個說法:「支架保質期就三、五年,超過三年就容易再堵上,到時又要重新做」,甚至有人說自己做完支架半年、一年就又堵上,是支架沒做好……再說一個我的老師,是外科大夫,10多年前在給別人做手術的時候出現心梗後,急診放了支架。
  • 杭州地鐵6號線上的「鐵人」
    中鐵一局電務公司二分公司副經理、杭州地鐵6號線弱電項目書記張瑩鋼被項目上的同事稱為「鐵人一號」,聞名不如見面,見到他的第一眼,發現和我心目中那個高大帥氣的張總並不相符,頭髮長了,衣服破了,鞋子上也全是灰塵。
  • 青島地鐵參建者試乘1號線
    半島全媒體記者 郭振亮「我們是地鐵的建設者,今天能乘坐自己修建的地鐵感到非常激動!」12月15日,在青島地鐵1號線北段通車進入倒計時之際,中國鐵建青島地鐵1號線建設總部組織40名身穿工裝頭戴安全帽的建設者試乘體驗自己的「勞動成果」。安檢、乘車、觀看站內布景……這一刻,作為建設者,他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和滿滿的自豪。
  • 東莞軌道交通一號線建設者參觀戰「疫」紀實展
    今日(6月24日)上午,來自東莞市軌道交通一號線的建設者們來到東莞展覽館戰疫館和黨建館,開展以「不忘初心抗疫情,牢記使命保復產」為主題的慶祝建黨99周年、「七一」黨建活動。通過進一步學習戰疫英雄的先進事跡,了解東莞黨建發展歷程,建設者們表示,將不懼艱險、勇於奉獻的戰疫精神貫徹落實到東莞的城市建設工作中。
  • 信陽市中心醫院率先開展體外循環下心臟直視手術二尖瓣成形術
    早上,信陽市中心醫院心胸外科主任陶中良一走進患者朱某某床邊,他就高興地握住陶主任的手,感慨萬千地說,太感謝你們了,我一直不知道咱們信陽市中心醫院也能做這麼大的手術,手術前我還一直在發愁去外地做手術怎麼辦呢,幹什麼都不方便。他邊說還邊豎起大拇指:你們太厲害了!
  • ...南京江北人民醫院萬峰心臟團隊成功完成一例重症微創非體外循環...
    南京江北人民醫院萬峰心臟團隊專家白振祥主任說:「病人做了冠脈造影,前降支右冠閉塞,整個心臟僅靠一根鈍緣支供血,隨時都有猝死的可能。」  此時的小武,整顆心臟就靠一根血管供血,已是「命懸一線」,若不及時處理,心源性猝死風險極大。但是心臟手術是「大手術」,肯定要慎重選擇手術方式和手術專家。
  • 我在成都地鐵上,發現了幸福的秘密
    在成都呆得久了,胖胖漸漸感受到這座城市的可愛之處:公交車會在站點稍微等等攆得氣喘籲籲的他;進地鐵,東西太多,工作人員會幫著扶一下……在成都上班,胖胖有一個絕招,那就是卡點。每天8點20趕到簇錦地鐵站,坐上10號線,就能剛剛好卡到時間,換乘7號線,然後又順利坐上18號線,到達公司。
  • 成都青年建設者拍抖肩舞MV 花式記錄城市蝶變,為建設者加油
    當天下午,該視頻主創、中建三局西部投資公司王婧介紹,抖肩舞曾風靡全國高校,很有動感,作為青年建設者就想在新年第一天用這種方式為所有建設人員加油打氣。作為90後的青年建設者,她很快跟著眾多施工現場的青年一起練了起來,這種動感跨年還是第一次嘗試,感覺很有意義,「視頻裡那首魔性的歌曲是網上很火的一首曲子,根據節奏編排成抖肩舞,整個該視頻拍攝和製作花了一周時間,在新年首個工作日推出,希望更多建設者看到,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