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幼兒來說,遊戲是他們最喜愛的活動。幼兒玩遊戲的時候是快樂且積極的,同時,他們能夠極大地發揮自身的自主性,這就有利於孩子們身體、心理、智力、認知和社會性的全面發展。因此,在幼兒教育中,教師如何指導並且指導好幼兒的遊戲,就變得至關重要。接下來,讓我們從以下兩個維度進行探討!
一、從時間進行過程的角度
關於教師對於幼兒遊戲的指導,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循序漸進,逐步引導的過程。如果是從時間進行過程的角度來看,教師首先應該做什麼?毫無疑問,教師首先應該做的是觀察,教師只有通過觀察,才能全面地了解幼兒本次的遊戲情況。觀察又是教師指導幼兒遊戲的前提和基礎,教師只有細緻地觀看遊戲的主題、內容、情節、材料以及幼兒在遊戲過程中的表現,才能很好地做出判斷,是否需要介入和指導。而觀察之後切忌不能直接介入,教師需要找準介入的時機,如:當孩子在遊戲中出現困難、遊戲無法進行下去、遊戲的秩序受到威脅等這些情況發現時,再介入到遊戲中。教師在把握介入時機的同時,需注意介入的方式和方法,切忌盲目指導、瞎指導。這時可以採取的方式有很多,如果從自身出發,教師以非言語和言語的方式對幼兒進行指導,是比較合適的,教師一句鼓勵和引導的話語,一個大拇指對幼兒都能夠起到促進的作用。同時,教師還可以介入到遊戲中,根據幼兒遊戲的情況和水平採取平行介入指導法或者交叉介入法,進行直接的指導,這樣的遊戲指導效果也非常有效;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使用遊戲材料和同伴作為媒介,通過這兩個因素推進幼兒遊戲的進程。但是,在指導的過程中要注意幼兒的個體差異,他們的遊戲能力各不相同,需要進行分層次指導。在指導的過程中,教師要把握好互動的節奏,更多地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問題,支持幼兒對於遊戲的積極探索。教師也需要在遊戲中起著輔助的作用,要以幼兒為主體,切忌充當「導演者」和「現實代言人」的角色。而無論是在指導的過程中還是在孩子的遊戲結束之後,教師都要反思自己的做法是否正確,是否合適,這樣不僅能有效地推進幼兒遊戲,還有利於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
二、從主體分析的角度
首先,遊戲時間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幼兒遊戲的意願和表現,因此,教師發揮自身的主動性,為幼兒創設一個積極、良好的遊戲環境和氛圍是至關重要的,充足的遊戲時間也有利於幼兒在遊戲中積極探索,大膽想像,玩好遊戲。
其次,從幼兒自身來看。教師需要全面地考慮到幼兒的興趣、需要以及愛好。我們經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遊戲中同樣不例外,教師要只有關注到孩子的各種特點,根據他們的特點去指導他們,這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後,從遊戲特徵來看。教師在指導幼兒遊戲的時候,需要把握遊戲的特徵,在這上面下功夫。而材料,是遊戲的物質支柱,因此,教師在介入遊戲的過程中該選取什麼樣的遊戲材料也是很重要的。首先,教師在材料選擇上應注意幼兒的年齡特徵,並與教育目標相匹配;再儘量提供無固定功能和中等熟悉、複雜程度的材料,這不僅是對於「最近發展區」理論的踐行,也有利於孩子想像力、探索力和創造力的發展。
總之,教師對於幼兒遊戲的指導,並不局限於某一次,而是長期性的。因此,如何引導和推進幼兒遊戲,是教師需要關注到的。幼兒關於遊戲的開展,通常是基於自身的生活經驗和感知,那麼教師在一開始就應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為他們之後更好地進行遊戲打下紮實的基礎,不僅於此,環境的創設和物質、精神支持的提供也相當重要;在這之後,教師還要關心孩子的遊戲意願和遊戲的進程情況,這樣才能確保遊戲的平穩進行,讓孩子能夠在玩中學,學中玩。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