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街日記》那些溫暖我們的小事

2020-12-10 玉瑩聊時間

《海街日記》是一部由是枝裕和執導,綾瀨遙、長澤雅美、廣瀨鈴、夏帆等主演的電影,改編自吉田秋生的同名暢銷漫畫。

影片講述了在鎌倉生活的三姐妹與同父異母妹妹共同生活,各種各樣的事經過家庭的羈絆逐漸加深了彼此間感情。

乾淨、柔和,微微過曝的處理,清新通透的畫面講述的是四姐妹平淡而又溫暖的生活。

因為自然明媚的光線,讓故事多了一層溫柔詩意的治癒。

蔥鬱的樹木,垂落的花朵,陽光投射下的碎影,仿佛一伸手,摸到的就是盛夏。

夏——與你相識盛夏多少年鎌倉夏《海街日記》中鎌倉的夏天,有不絕的蟬鳴,炎炎的驕陽。

故事在溫柔平淡的生活中開始,性格迥異的四姐妹,在一幢老房子中平靜地看著夏天。

夏天,是最溫柔的時光。

是一個盛夏,似是去年,又仿佛前年。

我們在夏日的光影中相識,相知,將要在這裡聆聽四年的蟬鳴。

六月初的今天,雨洗過碧空,風穿過綠樹,快樂的心,我們在這裡感受西農的綠陰如蓋。

食——與你共飲夏泉食秋果海街食物人生最不可或缺的就是食物,在生活中,尋覓與品嘗美食,是一件能大大增添幸福感的事。

《海街日記》裡的沙丁魚麵包,咖喱飯,五十五年的梅子酒陳釀,無時無刻都在表達著食物對人的治癒和慰藉。

我們熱愛美食,熱愛一切帶給我們幸福感的東西。

是軍訓完初嘗雞排飯的欣喜,酷熱時飲下冰峰的暢爽,是涼皮獨特的爽口,饃饃悠悠的醇香,還有很多很多等待我們去發現的美食,很多很多等待我們去感受的幸福。

樂——與你共度素年錦時海街楽鎌倉每年都有煙花大會,每年這個時候,鎌倉的姑娘們就換上日本傳統服飾浴衣,束好頭髮,提上手袋,踩著木屐,晚上的時候便能看到盛大的煙花大會。

這是在平淡的日子中一個小小的驚喜,平淡無華的流年中也會有燦爛如雲霞的錦繡時光。

馬上就要到端午節了,到這個時候能手捧香粽,手制香囊,感受花香和粽葉帶來的節日氛圍;在6月5號的晚上,我們能在北繡感受到西農民樂團的優美演出,這些在平淡日子中的小小治癒,一直都在我們身邊。

情——與你執手看日出望月落海街情《海街日記》中以溫柔平淡的筆調描述了四姐妹的生活。

她們之間的感情真摯而深厚,在日常的一點一滴中訴說著暖暖的幸福。

是四姐妹在海邊嬉戲,是四姐妹一起放煙花,靜靜地訴說著這些美好的幸福。

我們在大學中,與家人遙遠而不斷的情,與舍友溫暖而歡快的情,與戀人幸福而青澀的情,與老師雋永而睿智的情……我們在這些感情中成長,在這些感情中逐漸成熟,在這些感情中收穫愛與美好。

願我們一直被美好的感情所包圍,一直被愛所羈絆。

溫柔安靜的夏日時光,沒有什麼是不能治癒的。

我們的生活平淡,波瀾不驚,但希望我們在這無言的日子中找的其中的快樂與喜悅,找到其中所蘊含的巨大幸福。

相關焦點

  • 《海街日記》:體會是枝裕和的治癒系主題和「物哀美學」
    於是,從此三姐妹變成了四姐妹,嶄新的故事也在海街中鋪展開來。《海街日記》是一部治癒系電影,它本身除了讓觀眾從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汲取生命力量之外,更重要的是呈現了日本治癒系電影的經典美學:物哀美學。是枝裕和用一如既往溫暖而細膩的筆觸,通過對生活的細節的捕捉,將四姐妹相處的日常一幀幀記錄下來。
  • 《海街日記》:記錄那些美好可愛的人們
    回顧導演的坎城旅程,一路走來,從2001年的《距離》到之後的《如父如子》《海街日記》都在電影節中斬獲了一些獎項,但都未奪得最終大獎,《小偷家族》的成功也算是坎城電影節對於是枝裕和18年來堅持不懈的肯定。
  • 溫暖乾淨的日系電影《海街日記》:日子緩慢,生活美好
    今天給大家安利一部夏日小清新影片——《海街日記》( Our little sister)。夏日必做之事,一定少不了,躺在涼爽的空調房裡,吃著冰凍大西瓜,搭配一部清涼治癒的夏日系電影。這部暖心的片子,沒什麼大喜大悲的故事情節,日本鎌倉真的很美~看的過程中,感覺時光慢了下來,《海街日記》又一部是枝裕和導演的溫暖親情片,電影的畫面是乾淨的鎌倉小鎮,夏日與海風、老屋和四季。
  • 《海街日記》平平淡淡的生活也可以很美好
    這部《海街日記》由枝裕和導演,就如他以往的拍攝風格一樣,這部影片的每一個鏡頭都是那麼溫柔,明亮和乾淨。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是明顯的日系風格攝影,令人心曠神怡。在葬禮上她們結識了她們同父異母的妹妹淺野玲,看著孤單又沉默的玲,她們邀請她一起去鎌倉外婆家同住,故事就這樣拉開序幕……電影開始緩緩講述著她們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每日姐妹之間的鬥嘴,偶爾被浴室出現的蟲子嚇得大喊大叫的姐姐,睡過頭只能拼命奔跑去電車上學上班,和同學們一起足球訓練揮汗如雨的妹妹,一起採摘青梅釀酒,又將之前釀的青梅酒一起喝光,在門框上刻下每個人不同時期的身高
  • 《海街日記》:治癒系影片下日本美學的「物哀」之美
    2015年上映的治癒系影片《海街日記》,由是枝裕和導演,改編自吉田秋生創作的同名暢銷漫畫,同年入圍坎城電影節競賽單元,在豆瓣也獲得8.8的高分。下面我們將從敘事手法、視覺畫面和現實意義來解讀《海街日記》治癒元素,理解「物哀」美學,領略是枝裕和「哀而不傷」的悲憫之心。治癒系影片的散文式的敘事風格。
  • 是枝裕和的《海街日記》
    《海街日記》依然保持著是枝裕和式的風格——在恬淡中講述,卻總能在影迷心中掀起波瀾。「唯美」是觀看完《海街日記》整體的感受。這離不開畫面構圖和音樂的襯託。影片第48:09秒,淺野和同學們一同去海邊幫忙,大家分工合作,後景不時閃現捲起滔浪的大海,配合著空吟的哼唱,烘託了出一種唯美和諧的氛圍。同樣的像這樣的畫面還有不少比如:淺野搭足球隊同學的車從山坡上駛下來,紛落的櫻花和淺野純情的臉龐。以及在後半段的四姐妹穿著浴衣在庭院裡放煙花。
  • 日本電影|《海街日記》背後「家與父」的生命意義
    在此後,是枝裕和的電影始終在圍繞著「日本的家庭倫理觀」以及「合理中控訴不公」為主,而2015年上映的《海街日記》恰好是「後是枝裕和執導」的電影作品。影片改編自田秋生的同名漫畫,故事所講述的是,三姐妹把父親出軌後生下的妹妹接到了鄉下外婆家老房子的故事,在平淡無奇中把生活與哲理娓娓道來。
  • 是枝裕和的少女情懷,細品《海街日記》,感受夏日清涼
    悶熱的夏季特別適合看日本生活片,蟬鳴鳥叫,漲潮的海,蜿蜒起伏的道路,哐哧的火車,整個畫面都慢悠悠,綠油油的。像冰啤酒一樣,消暑解愁。小王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一部電影,就包含了以上所有的夏日元素,是枝裕和的少女情懷———《海街日記》。
  • 《海街日記》:「生活本無意義,意義都是我們賦予的。」
    2015年由是枝裕和執導,由綾瀨遙、長澤雅美、夏帆、廣瀨絲絲等主演的日本劇情電影《海街日記》(Our Little Sister),該片改編自吉田秋生創作的同名漫畫,講述了三姐妹在父親去世後接納同父異母的妹妹共同生活的故事。
  • 好劇推薦《海街日記》
    今年的夏天好像來得特別早,刺眼的陽光,雨季的梅子,古老寧靜的小鎮,太平洋清涼的海風……《海街日記》像是一首寧靜致遠的田園詩,用溫和浪漫的情緒與甜美自然的影像帶我們暫時逃離充滿喧囂焦慮的城市。《海街日記》裡的四姐妹,都經歷著家庭的殘缺和各方面的困擾。或者說是枝的故事從來不是建立在完整的家庭關係之上。完整代表著圓滿,而「圓滿」二字這種等同於「The end」般的詞語,代表著終結,有終結就有「不圓滿」的下個開端。於是,是枝的電影裡,大部分都是普通人的故事,尋常百姓的生活,總與不大不小的悲與喜相伴。
  • 是枝裕和《海街日記》:不止於家,四季更迭中感受海街的生命力
    於是,相較於以往諸如《無人知曉》《步履不停》等極具是枝裕和特色的家庭電影,《海街日記》向我們呈現了更寬廣、更全面的敘事視角和「生命」主題。無論是基於對原作漫畫的尊重,還是出於是枝裕和對「職人」電影的更深理解,《海街日記》中我們看到了更廣闊的「城市」和「時間」格局。
  • 《海街日記》最精美的電影鏡頭記錄最溫情的生活畫面
    此文分享高分日語治癒電影《海街日記》《海街日記》上映於2015年,是枝裕和導演。年前在朋友的推薦下第一次看,最近又看了一遍,好不好請看下面的獲獎列表。人與人之間的溫度,從日常小事、互相理解中慢慢升高,逐漸融化。小拋棄她們的母親給四姐妹帶來了禮物,大姐香田幸在和母親去給外婆掃墓,聽了母親的懺悔之後,慢慢的釋懷了曾經被拋棄的怨恨,與母親和解,將梅子酒送給了她,那僅剩的梅子酒是外婆生前親手做的,一切都是滿滿的回憶,畢竟,是母親的味道。
  • 《海街日記》:一封寫給青春的情書
    在許多漂泊在外的遊子們心中,對於故鄉的回憶也許是他們內心深處最珍貴的記憶,是枝裕和以《海街日記》中四個青春少女的視角在勾勒故事的同時,也同時融入了自己對往昔歲月靜好的思考與留戀。一個風景如畫的家鄉,一幢充滿回憶的老屋,一種恬淡清新的日子以及幸福甜蜜的一家人。
  • 《海街日記》:是枝裕和平淡如水下鏡頭下的歲月靜好
    對於日本這位導演,他的作品總是以展現現代社會家庭中的溫馨主題為主,對他的作品大家可能更熟悉曾獲得金棕櫚獎的《小偷家族》,不過我卻對《海街日記》情有獨鍾。《海街日記》沒有什麼跌宕起伏的情節,有的只是四個姐妹相依為命的日常生活,平淡的就如同我們每天記錄的日記一般,沒有大事發現,但卻是最真實的生活,這也是為什麼電影叫《海街日記》的原因。
  • 好戲推薦《海街日記》
    在《海街日記》中的四姐妹經歷了家庭的殘疾和各種麻煩。或者志的故事從來沒有建立在一個完整的家庭關係的基礎上。單詞「圓滿」相當於單詞「The end」,表示結束。如果有結束,那麼「不圓滿」將有下一個開始。因此,大多數電影都是普通人故事。普通人的生活總是伴隨著巨大的悲傷和喜悅。看似日記般的瑣事,跳出來,卻講了很多。
  • 《海街日記》:他是裕和平與水下攝像機下的歲月一樣輕靜好
    《海街日記》圖中沒有起伏,只有四姐妹的日常生活,就像我們每天記錄的日記,沒有發現什麼大事,但卻是最真實的生活,這就是為什麼這部電影叫《海街日記》。他是裕的分支裕,影片中沒有突出姐妹情深的戲劇性起落情節,只有簡單的生活片段連接著四姐妹的日常生活,在這「海街日記」裡慢慢寫著一種溫柔,一種溫暖。事實上當我看第一次和《海街日記》時,我不明白為什麼父母可以拋棄年幼的孩子去追求自己的幸福,而忽視自己的孩子。
  • 《海街日記》有感|怎樣過好生活?這是最好的答案
    看完《海街日記》後,對「什麼是不錯的生活」,有了進一步的理解。正如電影裡所說:「很多人說生活沒那麼簡單,可是生活本就是一餐一飯,一生專心做好一件事,守著親人留下的宅院,縫縫補補,在四季風物的更替裡緩緩前進的。」
  • 親臨日本鎌倉,感受電影《海街日記》中的景與情
    無論是出於對電影《海街日記》的喜愛,還是在前期旅遊攻略時對鎌倉的嚮往,我們終於還是頂著酷暑高溫,趕著鎌倉海上花火的排期,乘著復古電車來到了心嚮往之的"海街"。長鏡頭下的海街與樸實活潑的古城《海街日記》《海街日記》開篇
  • 是枝裕和《海街日記》,她們比花美
    豆瓣上有人在大導演枝裕和的電影《海街日記》下面留言。我的人生夢想就是:娶大姐為妻,跟二姐做情人,有一個三姐那樣的朋友,再生一個四妹那樣的女兒。想得美,但只是想想都有點小激動呢。無他,實在是電影裡的四姐妹風華千秋,貢獻了一場盛大的美。
  • 五月新鮮的青梅,還有海風的味道:《海街日記》
    如片名《海街日記》,影片細水長流地記錄下四位姑娘的日常生活。沒有驚天動地的大事,都是些茶杯裡的風波,和日式細膩的美。梅雨季中,繡球花大簇大簇地開,被綠得讓人心顫的大葉子溫柔地捧在手心,採一支插進瓶裡就這麼放在祖屋門口,有閒靜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