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現場:頗具藝術化的健身動作,終於被列入世界非遺名錄!

2020-12-19 山野幽居

就在今晚,中國太極拳已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與此同時送王船也被列入世界非遺名單中。早在多年前,太極拳一直被視為老年人的專屬,其實這是丟失國學文化教育的現代人對太極拳的誤解,真正的太極拳是以博大精深的中醫學為基礎的全民健身系統,具有很系統而全面的健身方法,非常值得人類去深入了解。你知道太極拳的現場景觀嗎?非常壯觀!每個動作都充滿著藝術元素,一起來看看吧!

太極拳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健身項目, 它融合了中國傳統儒、道哲學中的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核心思想,集頤養性情、強身健體、技擊對抗等多種功能為一體。作為人類智慧與文化的結晶,終於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非遺文化名錄。

現在很多鄉村山清水秀,吸引很多太極愛好者來這裡打拳,形成一道美麗的風景線。頗具藝術性動作的太極拳一直被人誤解為老年人的專屬,其實不然。因為太極拳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親身實踐,無論是提高技藝功夫,還是益壽養生,無論是個人為了人生完善自我者,都能參與太極拳,並從中獲取各自需要。所以,從健身方面來說,怎麼還會分老年人的專屬或者年輕人不能為呢?

這種現場打太極拳的景象,是不是一道很舒服的風景線呢?把人體健身變成一種比舞蹈還有藝術的「武術」,頓然間引起了山野君的興趣,於是就在旁邊靜靜地看前輩們打拳,享受太極拳的藝術之美!

太極拳動作柔和﹑速度較慢﹑拳式並不難學,而且架勢的高或低﹑運動量的大小都可以根據個人的體質而有所不同,能適應不同年齡﹑體質的需要,並非年老弱者專利。我們經常看到老年人打拳,是因為它需要時間的沉澱,而現代人太過於忙碌無時間去學習太極拳,故而會有「太極拳是老年人專屬」的誤解。

結合易學的陰陽五行之變化,中醫經絡學,古代的導引術和吐納術形成的一種內外兼修、柔和、緩慢、輕靈、剛柔相濟的中國傳統拳術。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親身實踐,無論是提高技藝功夫,還是益壽養生,無論是個人為了人生完善自我者,都能參與太極拳,並從中獲取各自需要。已經被列入世界非遺的太極拳,需要我們重新認識太極拳,也需要我們一起來保護老祖先留個我們的寶貴遺產。

太極拳是一種具有漢族傳統文化特色的綜合性學科,它涉及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以及與人體本身相關的,包括古典文學藝術﹑物理學﹑養生學﹑醫學﹑武學﹑生理學﹑心理學以及運動生物力學等,體現東方文化中的宇宙觀﹑生命觀﹑道德觀﹑人生觀以及競技觀。如此看來,太極拳被世界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非遺名錄自然是水到渠成了。你們要不要跟著山野君一起打太極拳呢?

相關焦點

  • 中國太極拳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原標題:太極逐夢終有果 一朝亮翅震寰宇 中國太極拳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太極拳為什麼行? 你對太極拳的印象是什麼?是《太極宗師》中的武功絕學,還是公園裡大爺大媽緩緩出拳的廣播操?又或是武俠小說中張三丰所創的功夫,還是電子遊戲中的某個技能?
  • 「太極拳」「送王船」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以下簡稱「送王船」)兩個項目,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我國共有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冊),居世界第一。
  • 「太極拳」「送王船」申遺成功 中國非遺項目數世界第一!
    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以下簡稱「送王船」)兩個項目,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我國共有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冊),居世界第一。
  • 太極拳被列入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它為什麼行?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18日電(記者 宋宇晟)你對太極拳的印象是什麼?是《太極宗師》中的武功絕學,還是公園裡大爺大媽緩緩出拳的廣播操?又或是武俠小說中張三丰所創的功夫,還是電子遊戲中的某個技能?就在17日晚,太極拳這項在中國家喻戶曉的運動,被列入了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太極拳、送王船成功申遺 中國非遺項目數世界第一
    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以下簡稱「送王船」)兩個項目,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我國共有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冊),居世界第一。太極拳愛好者正在打太極。
  • 北京吳式太極拳傳承人:80高齡仍願為非遺推廣做貢獻
    新京報訊(記者 吳婷婷)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決定,將「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是我國第41個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名錄的項目。受訪者供圖張全亮介紹,吳氏太極拳發源於北京大興區,奠基人是滿族人全佑,定型人是吳鑑泉、王茂齋等為代表的太極拳名家。上世紀70年代初,每周有兩個晚上,張全亮會騎自行車往返30餘公裡到北京城區,追隨吳氏太極拳名家王培生先生系統學練吳氏太極拳。學習四年半之後,張全亮終於將吳氏太極拳請回大興,在這裡繼續發揚吳式太極拳。
  • 太極入選世界非遺,一起來看看南京的太極拳
    ,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中國共有42項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居世界第一。 而且太極拳的身法動作具備一定專業性,在缺乏正確指導的情況下私練,很容易造成關節損傷。
  • 「太極拳」「送王船」申遺成功 中國非遺項目數世界第一
    這三類非遺名錄(冊)成為推動《公約》落地的重要抓手,也是各締約國保護、展示和交流的國際平臺。截至2019年,共有127個國家的549個非遺項目列入,其中64個列入急需保護名錄,463個項目列入代表作名錄,22個項目入選優秀實踐名冊。
  • 自此成為世界的太極拳,真「中」!
    至此,我國共有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冊),居世界第一。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陳學樺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成安林  北京時間12月17日20時35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會議決定,將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成為我省第一個牽頭申報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項目,也是我國第41個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冊)的項目。
  • 祝賀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在秦東這片土地上,有著一大批熱愛並堅守著太極的人們,他們在習武健身中默默地傳承著中華武術精神,踐行和弘揚著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2020年12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通過決議,將中國申報的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太極拳第二次申遺終於宣告成功,對這一中華傳統文化的推廣將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
  • 12年等待 太極拳申遺成功
    歷史將銘記這一時刻,從河南焦作起源的太極拳,正式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分子。消息 太極拳、送王船列入非遺代表作名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會」)第15屆常會於2020年12月14日至19日在線上召開。本屆常會共評審57個國家申報的5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 中國再添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太極拳十二年的堅持,終於申遺成功
    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國家,更是世界第一。自2004年加入《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以來,我國都在積極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至今,我國共有42個項目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7個項目列入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34個項目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1個項目入選優秀實踐名冊。
  • 圈粉4億的頂流IP:12年等待 太極拳申遺成功
    牙買加當地時間12月17日7時30分(北京時間17日20時30分),在金斯敦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會議宣布,將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歷史將銘記這一時刻,從河南焦作起源的太極拳,正式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分子。
  • 「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項目,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太極拳自17世紀中葉形成以來,世代傳承,習練者遍布全國各地,並在海外有著廣泛傳播和傳承。太極拳對於習練者的性別、年齡、體質、職業、民族沒有限制,通過習練太極拳,人們在修身養性、強身健體的同時,也傳承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
  • 圈粉4億的頂流IP:12年等待 太極拳申遺成功 - 東方今報數字報刊平臺
    牙買加當地時間12月17日7時30分(北京時間17日20時30分),在金斯敦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會議宣布,將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歷史將銘記這一時刻,從河南焦作起源的太極拳,正式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分子。
  • 太極拳為什麼行?
    就在17日晚,太極拳這項在中國家喻戶曉的運動,被列入了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一套拳法,怎麼就成了非遺?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太極拳的故事。
  • 圈粉4億人的頂流IP:「中」了 太極拳成功申遺
    牙買加當地時間12月17日7時35分(北京時間17日20時35分),在牙買加首都金斯敦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通過決議,將我國申報的「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專訪太極拳發源地申遺人:希望做好太極拳術語翻譯 助其走向世界
    來源標題:專訪太極拳發源地申遺人:希望做好太極拳術語翻譯 助其走向世界 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申報的「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引發世界關注。
  • 中國太極拳成功申遺!
    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國太極拳成功申遺!太極拳是由我省牽頭申報,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共同推動,成為我國傳統武術類非遺項目中唯一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我國第41個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
  • 太極拳申遺成功!這一晚,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驚豔了世界!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7日晚,我國申報的「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全球太極人聚焦陳家溝歡樂行活動現場 徐宏星 攝這令人歡欣鼓舞的一刻,讓陳家溝成了歡樂的海洋,匯聚在這裡的來自全國各個流派的拳師們歡呼雀躍,熱烈慶祝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