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晚,中國太極拳已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與此同時送王船也被列入世界非遺名單中。早在多年前,太極拳一直被視為老年人的專屬,其實這是丟失國學文化教育的現代人對太極拳的誤解,真正的太極拳是以博大精深的中醫學為基礎的全民健身系統,具有很系統而全面的健身方法,非常值得人類去深入了解。你知道太極拳的現場景觀嗎?非常壯觀!每個動作都充滿著藝術元素,一起來看看吧!
太極拳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健身項目, 它融合了中國傳統儒、道哲學中的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核心思想,集頤養性情、強身健體、技擊對抗等多種功能為一體。作為人類智慧與文化的結晶,終於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非遺文化名錄。
現在很多鄉村山清水秀,吸引很多太極愛好者來這裡打拳,形成一道美麗的風景線。頗具藝術性動作的太極拳一直被人誤解為老年人的專屬,其實不然。因為太極拳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親身實踐,無論是提高技藝功夫,還是益壽養生,無論是個人為了人生完善自我者,都能參與太極拳,並從中獲取各自需要。所以,從健身方面來說,怎麼還會分老年人的專屬或者年輕人不能為呢?
這種現場打太極拳的景象,是不是一道很舒服的風景線呢?把人體健身變成一種比舞蹈還有藝術的「武術」,頓然間引起了山野君的興趣,於是就在旁邊靜靜地看前輩們打拳,享受太極拳的藝術之美!
太極拳動作柔和﹑速度較慢﹑拳式並不難學,而且架勢的高或低﹑運動量的大小都可以根據個人的體質而有所不同,能適應不同年齡﹑體質的需要,並非年老弱者專利。我們經常看到老年人打拳,是因為它需要時間的沉澱,而現代人太過於忙碌無時間去學習太極拳,故而會有「太極拳是老年人專屬」的誤解。
結合易學的陰陽五行之變化,中醫經絡學,古代的導引術和吐納術形成的一種內外兼修、柔和、緩慢、輕靈、剛柔相濟的中國傳統拳術。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親身實踐,無論是提高技藝功夫,還是益壽養生,無論是個人為了人生完善自我者,都能參與太極拳,並從中獲取各自需要。已經被列入世界非遺的太極拳,需要我們重新認識太極拳,也需要我們一起來保護老祖先留個我們的寶貴遺產。
太極拳是一種具有漢族傳統文化特色的綜合性學科,它涉及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以及與人體本身相關的,包括古典文學藝術﹑物理學﹑養生學﹑醫學﹑武學﹑生理學﹑心理學以及運動生物力學等,體現東方文化中的宇宙觀﹑生命觀﹑道德觀﹑人生觀以及競技觀。如此看來,太極拳被世界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非遺名錄自然是水到渠成了。你們要不要跟著山野君一起打太極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