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宴席上隨手寫下的一首詩,火了87年,很多人卻理解錯了意思

2020-12-10 素素帶你聊文化

我們應該都對魯迅這個人印象深刻,在上學期間,只要學到他的文章必有「背誦全文」噩夢,像是《故鄉》《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早》等,但是也是因為這些背誦的課文讓我們對人生有了更多的認識。從小背了能麼多魯迅的文章,真正能夠了解他是因為兩句詩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這句詩出自魯迅作品《自嘲》,當時正是20世紀20年代,處在北京的魯迅正在遭受北洋軍閥的免職通緝,後來逃到上海又被一些文人陷害受到國民黨統治者的威脅,魯迅所處的處境十分的險惡。這首以自嘲為主的小詩其實是魯迅先生的信手拈來的作品,當時受好友鬱達夫夫婦的邀請出席宴會,在宴席上隨手寫下了這首詩,因為與鬱達夫多年交情,所以詩中沒有隱瞞情緒,而是抒發自己的悲憤和自我調侃。

首聯「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來講明自己遇到的壞運氣,處於一個時局動蕩不安的年代,想要翻身逃脫險境但是卻怎麼也擺脫不了反而得到一身傷害,表達了魯迅的無奈。

頷聯「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是寫自己只有用破舊的帽子遮住臉才能夠出安全現在大街上,尋常的生活更像是在載酒的船隻漏水一樣的危險,一不小心就萬劫不復。可知當時魯迅的處境多麼危險,但是他用詼諧的語氣來表達他直面生活的勇氣。

頸聯「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句我們最熟悉,但是我們理解錯了他的意思,「千夫指」不是說魯迅被很多人指責,而是說被群眾指責的對象,意思就是「我要橫眉冷對那些被群眾所指責的惡人」,他還運用「孺子牛」的典故,春秋時期的齊景公讓最心愛的兒子把他當馬騎來表達自己對普通百姓的同情。

最後的尾聯是全詩的精妙之處,「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在我們多大數人看來,這句詩中透露出的詩消極的態度,躲進小樓裡尋找安全,不管外邊的情景如何,但是實際上這是魯迅對自己的調侃,在當時的情況下,他只能躲躲藏藏來拯救自己,但是躲並不是說明他要讓步,而是換成另一種方式對抗。

這首詩是魯迅經典作品的一首抒情詩,當時魯迅備受欺辱,只得四處躲藏,四處碰壁,心情悲憤之下寫的這首詩揭露出當時社會環境對人們的壓榨和欺壓。

你對魯迅最深的一篇文章是什麼?

相關焦點

  • 魯迅與兩位高手一起吃飯寫首七律,風靡88年,很多人會背卻理解錯
    看多了現代人寫的詩歌,咱們不得不承認,如今的文化名人們寫打油詩還行,寫新詩也湊合,但寫起律詩來很多時候只能讓我們搖搖頭。而近百年來,寫律詩真正能算得上高手的確實是太少了。而在這少數人中,肯定少不了魯迅。
  • 魯迅假裝失戀寫下一首詩,讀來捧腹大笑,實則是在諷刺徐志摩
    魯迅作為中國現代文學的重要奠基人,雖然在新文化運動中大力身體力行的提倡白話文,但是魯迅的古文水平也是很高的。這從魯迅的著作《中國小說史略》和《漢文學史綱要》就可以看出來,魯迅真是博覽群書,他讀過的古籍真是汗牛充棟。1924年,魯迅發表了一首現代詩《我的失戀》,表面看是講述了自己四次失敗的戀情,實際上是模仿張衡的《四愁詩》這首古詩寫的。
  • 造地動儀的張衡寫下千古名詩,魯迅仿作一首,卻是為了諷刺徐志摩
    沒錯,除了是科學家,張衡還是個文學家。不得不說古人真是多才多藝,在搞科學的同時,也沒有放鬆對於語文的學習。除了著名的《二京賦》,張衡還有一首流傳千古的詩,你可能沒有讀過全詩,但應該看過其中的句子:「我所思兮在太山。
  • 少年英才王勃,宴席上即興寫下一首詩,成為千古絕唱
    今天介紹的這首《滕王閣詩》就是他看望父親途中參加宴席所作。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高朋滿座,好友如雲,宴席歡暢,酒罷歌停。雕梁畫棟,勾欄精美,惹得晨起飛卷的雲兒也來觀看。寶簾掛珠,教那傍晚絲絲的雨也來輕撫。水中倒映著天上的雲,悠然飄蕩,但不知道昨日的雲朵今天去向何方。鬥轉星移,時光流走,不知道失去了多少個春秋。滕王不在,物是人非,只有水東流。
  • 詩詞大會決賽龍洋再出現口誤,錯用魯迅經典詩形容選手,彭敏笑了
    還有她還曾念對了辛棄疾《破陣子》中的「馬作的盧飛快」,這裡的「的」念「DI」,很多人經常念錯。不過不知道是因為總決賽她太過緊張的原因,還是確實望文生義,在形容小選手韓亞軒時,她用了一句魯迅的詩。當時亞軒正準備與彭敏PK,為了調節現場緊張的氣氛和敏叔開了個玩笑,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向淡定的小亞軒開朗活潑的一面。
  • 蘇軾新婚夜,隨手寫下一首「洞房詩」,不料成千古名句!
    蘇軾新婚夜,隨手寫下一首「洞房詩「,不料成千古名句!蘇東坡給世人留下了狂放不羈、豁達樂觀的印象。那是對生活的態度,也是對自己的寬恕,事實上,蘇東坡一生經歷了許多磨難,嘗盡了人間的酸甜苦辣。蘇軾也是一位非常浪漫的詩人。
  • 小夥把魯迅的詩寫成歌詞,走紅後他表示:希望魯迅的文字早點過時
    不過,近期卻有一位更加有膽識的北大90後小夥,硬是把魯迅的16篇詩作改寫成了歌詞。這位小夥子姓吳,平日裡愛好說唱。他選取了魯迅《野草》一書中的16篇散文詩,其中包括《秋夜》、《我的失戀》等名篇。改好後,吳同學用說唱的方式將它演繹了出來。歌發出來後,受到了不少網友的追捧,很多人甚至稱這是一首可單曲循環的歌,這位吳同學也因此走紅了。
  • 魯迅口中的「千夫指」是什麼意思?許多人對此產生誤解
    很多人將這句詩背得滾瓜爛熟,但是卻並不知道「千夫」究竟指的是何人,如果能夠聯繫創作背景和作者的經歷,進行深入的分析,或許可以找到答案。期間魯迅先生在《新青年》上發表了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在新文化運動的領頭人的指導下,青年學生聯合起來反對政府在國際外交上的懦弱表現,最終使帝國主義瓦解中國的幻想破滅。
  • 魯迅「橫眉冷對千夫指」中「千夫」到底指什麼人?不少人沒弄明白
    這首詩最為人稱道的便是五、六兩句。然而這兩句到底什麼意思,不少人卻理解錯了。其中的「千夫」所指為何,「孺子牛」所指又為何,不少人一直沒弄明白?不少人覺得,「千夫」指的肯定是壞人,而「指」是指責的意思,魯迅先生這是要橫眉冷對這些壞人對自己的指責。
  • 魯迅「橫眉冷對千夫指」中「千夫」何意?很多人理所當然地理解錯
    其實我們僅僅是學習過他幾篇文章,聽說過他的一些事跡,知道他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但關於真正的魯迅,我們知之甚少。魯迅所作的一首詩《自嘲》非常有名,尤其是「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一句流傳最廣,然而很多人卻對「千夫」和「孺子牛」有著錯誤的理解,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它的真正含義呢?
  •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這首詩背後有這麼多故事
    話說回來,就在1932年鬱達夫宴請哥哥鬱華的這次宴席上,作陪的柳亞子先生請魯迅先生寫幅字。過了幾天,魯迅便湊成一首七律送給柳亞子。二、何謂偷得半聯?根據魯迅的日記中說「偷得半聯,添成一律以請之。」魯迅還感謝說: 給你這樣一說,我又得了半聯,可以湊成一首小詩了。」 ( 1956年12月6日《新民報晚刊》受到鬱達夫『華蓋運』的啟發,魯迅得到了「半聯」,就是《自嘲》首聯的出句:運交華蓋欲何求。
  • 蘇軾「洞房」時寫下的一首詩,讀完讓人臉紅,卻成千古絕唱
    而他的詩其實也是一絕,「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寥寥數語便將西湖的美景寫到了極致;「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短短兩句便揭示了最深刻的人生哲理。1075年,38歲的蘇東坡在夢中見到了亡故十年的妻子王弗,想起兩人過去的點點滴滴,一代文豪不禁落淚。
  • 1961年,郭沫若因何翻譯魯迅的這首詩?與毛澤東的指示有關
    例如,他在會見一個日本代表團時,就親筆書寫了魯迅的一首詩,作為贈禮。這就引出了郭沫若翻譯魯迅詩作的一段後話。1961年10月7日,毛澤東會見了以黑田壽男為首的日中友協代表團。他在這次會見中對日本友人說:儘管鬥爭是曲折的,但是日本人民的前途是光明的。中國革命經過無數次的曲折,勝利、失敗、再勝利、再失敗,最後的勝利屬於人民。日本人民是有希望的。
  • 魯迅先生寫下一首詩談愛:小娃子先生,我應該愛誰?
    從古至今,愛情一直是一個大的話題,無論是什麼樣的人也難以逃脫愛情這件事情,各種各樣的故事更是在民間流傳,有真實的,有杜撰的,但是卻總能令人感動的淚流滿面,為故事中人的喜怒哀樂而感到悲哀或歡喜。魯迅先生大家都很熟悉,他為我們留下了許多的文學作品,而在其中自然也是少不了關於愛情的,而今天為大家分享的就是一種這樣的詩。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到底什麼意思?很多人經常用,卻用錯了
    這種在流傳過程中,誤傳了一個字,讓大家理解錯的情況我們也尚且能接受。但杜甫的「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有幾回聞」,明明是諷刺朝中大臣逾越禮制,用皇帝才能用的樂制,如今卻常被人用來誇人彈得好、唱得好。不過也有不少網友表示,詩聖這個詩寫得太含蓄了,諷刺意思從字句上根本看不出來,用錯了也是能接受的,沒什麼不對。
  • 落第十多次的才子,寫下一首極為狂放的詩,被無數人引為座右銘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杜甫的這一句詩,真把李白給寫活了,將鬥酒詩百篇的李白,鐫刻到了時光當中,任江水滾滾東流去,只要翻開李白的詩篇,一股醉人的酒香便迎面而來。或許正是因為如此,很多氣勢豪邁的縱酒之詩,也被人當成是李白之作。
  • 蘇軾嬌媚的一首詩,第一句人人都會用,但很多人卻用錯了地方
    中國自古有句話是「大俗既大雅」,但這隨便把詩人們辛辛苦苦創作的雅詩變成俗詩,這就顯得不太道德了,比如蘇軾曾經寫過一首意境超美的詩,也可以說是最嬌媚的一首詩。但開篇的一名句卻被世人用錯了地方,然後變成了俗詩。
  • 王維很美的一首詩,全詩僅20個字,很多人會背卻不理解
    王維的詩多歌詠山水田園,被後人看作南宗山水畫之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是蘇軾對王維詩歌的評價。從中可以看出,王維對能將景色描繪得如詩如畫,讓人沉浸在美妙的意境中。比如《山居秋暝》中的那句「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 詩詞大會康震:錯用杜甫千古名句開場,這首詩大多數人都用錯了!
    此詩一說,有心的網友可能已經意識到康老師用錯了,事實上這句詩大多數人都用錯了,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杜甫的原詩:《贈花卿》唐.杜甫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從表面來看,這首詩確實是一首看上去這首詩挺像是讚美之作,但是根據這首詩當時的創作背景來看,這首詩其實是一首諷刺詩。杜甫此詩約作於公元761年,當時武將花敬定因在平叛立下大功,回到京城便居功自傲。
  • 詩人隨手寫下一首詩,通篇無一雪字,卻將雪大形容得淋漓盡致
    在詩詞中我們可以領略到古人們的風採,詩詞就好像是跳動的音符,它的迴環婉轉會讓人感嘆「人間難得幾回聞;」詩詞就像是潺潺流動的涓涓細流,會讓人有歲月靜好的愜意感;詩詞界就好像是拂去淚水的一縷春風,讓人在傷心時感到一絲慰藉;詩詞就好像是冬日裡面的暖陽,溫暖地照在我們的心間……詩詞的魅力是無窮的,詩人們想要描寫一個場景,有時候根本就不需要提到某些字眼,就能夠從側面襯託出他們想要表達的意思,而且在用詞和音律方面更顯得貼切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