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可謂是博大精深,尤其是詩詞文化。在詩詞中我們可以領略到古人們的風採,詩詞就好像是跳動的音符,它的迴環婉轉會讓人感嘆「人間難得幾回聞;」詩詞就像是潺潺流動的涓涓細流,會讓人有歲月靜好的愜意感;詩詞界就好像是拂去淚水的一縷春風,讓人在傷心時感到一絲慰藉;詩詞就好像是冬日裡面的暖陽,溫暖地照在我們的心間……詩詞的魅力是無窮的,詩人們想要描寫一個場景,有時候根本就不需要提到某些字眼,就能夠從側面襯託出他們想要表達的意思,而且在用詞和音律方面更顯得貼切生動。
提起柳宗元,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初中的時候學過他的《小石潭記》,將他那種因為悽涼環境而油然生出的悲涼心情表露出來。柳宗元一生留詩文作品達600餘篇,其文的成就大於詩。但柳宗元在詩詞方面的成就也很高,他曾經寫了一首詩,全詩沒有一個雪字,卻將雪大形容得淋漓盡致!下面就讓我們一同走近柳宗元的《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見寄》吧。
《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見寄》[唐代] 柳宗元三日柴門擁不開,階平庭滿白皚皚。今朝蹋作瓊瑤跡,為有詩從鳳沼來。
這首詩的寫作背景:柳宗元當時被貶到永州,後來他就居住在寓瀟岸四無鄰舍的龍興寺內,圍繞著所處環境寫下來這首詩。
詩的第一句主要是說已經有三天沒有打開柴門了,石階上面鋪滿了皚皚白雪,早就不知道它的深淺了。這句話既是說雪下得太大,作者已經足足三日都待在家中,不曾外出了。暗含作者家中沒有人前來拜訪,實際透露出來的卻是他人生境遇的寂寞。
詩的第二聯主要運用敘事抒情的手法。詩人說:為何要把瓊玉般的白雪踏碎??是因為有朋友從京城給我寄了詩來。詩人自從被貶到永州之後,因為朝廷的命令,他也沒有再復職的可能了,而且昔日很多摯友也被貶謫了。他的人生就是很孤獨、落寞。現如今有朋友給他寫信了,他心裏面非常地開心,於是就打開被白雪厚厚掩蓋的門扉。一個「蹋」字既寫出雪之深,同時也能夠看出作者此時愉悅的心情。全詩作者採用以樂景寫哀情的手法,雖然收到信很開心,但是他內心那種被貶謫後的哀愁情思依舊難以排遣。
總結: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會經歷些許挫折和磨難,這應該是每一個人都無法避免的,無論是寒門子弟,還是富裕的豪門子弟。但我們所要做的就是保持樂觀的心態,坦然地面對一切,就像魯迅口中那搏擊長空的海燕一般,即使雙翅被折斷,腳被拴死,我們依舊要用帶血的朱喉酣暢出最淋漓的生命之歌。
喜歡這篇文章的小夥伴們,記得關注筆者哦!
你們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