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一到春天,那樹枝的上花朵就弄得豔麗無比,猶如是一位美麗的姑娘,可是到了暮春時節,經過幾場春雨的洗禮,那花兒便是紛紛從樹枝上掉落,落英繽紛,非常的壯觀,也很是唯美,這個時候其實已經是快要接近夏天。這種唯美的景色,也是讓人無數的詩人為之著迷,為此同樣有很多的詩描寫這一情景,譬如北宋大詩人周敦頤的《題晚春》,那就是一首很唯美的詩,通篇短短的幾句美得令人驚豔。
花落柴門掩夕暉,昏鴉數點傍林飛。吟餘小立闌幹外,遙見樵漁一路歸。
周敦頤,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實,字茂叔,諡號元公,道州營道樓田保(今湖南省道縣)人,世稱濂溪先生。是北宋五子之一,當時著名的文學家、詩人、詞人、散文家、思想家;他寫過篇非常有名的文章《愛蓮說》,這篇文章立意高遠,寫出了完全不一樣的蓮花,把蓮花獨特的品格,還有優雅的外形,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描寫得活靈活現,從而讓這篇文章流芳百世,還常年收錄在了我們初中的課本裡。
這首《晚春》也是一首難得的佳作,通篇也是很唯美,當時周敦頤在任南康知軍。一個暮春之晚,見景色動人而作此詩,時間大概是公元1071年(宋熙寧四年),正是看到了唯美的景色,讓詩人當時驚嘆,從而信手拈來寫下了這麼一首唯美的詩,每一句都很美,讀來也是讓人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第一二句便是直接描寫了所見之景色,以一種極為抒情的口吻來描寫,從而也是讓這首詩顯得極為有趣,」花落柴門掩夕暉,昏鴉數點傍林飛。「,只要一到了這個季節,樹枝上的花朵就紛紛凋謝,花瓣從空中紛紛揚揚地落到地上,我在夕陽的餘暉中把門關上,天邊還有幾隻沒有歸巢的烏鴉在盤旋。這兩句完全是在寫景,寫得極為唯美,也很是有傳神。
第三四句又是重點描寫了當時內心的感受,正是由於看到那些唯美的景色,使得詩人感動不已,」吟餘小立闌幹外,遙見樵漁一路歸。「,剛剛寫完了一首詩,一個人獨立在欄杆邊,望著遠處的美景,這個時候遠遠地看到漁夫和樵夫從外面,一個個地回到家裡。這兩句最有生活氣息,也讓這整首詩更具有生氣,從而與前面的兩句遙相呼應,讓這首詩更加唯美。
周敦頤除了在文學上有著極高的成就之外,還有理學的開山鼻祖,他的思想直接影響了南宋的朱熹,從而這一理學的思想在明清兩朝大放異彩。作為一位思想家,周敦頤的作品裡更多的還有一層哲理,那篇《愛蓮說》裡面就有著很深刻的哲理。不過在這首《題晚春》一詩中,完全是在寫景,並沒有融入進思想,所以這首詩也是宋詩裡比較獨特的一首,更加接近於唐詩,非常的唯美,非常的抒情。
落花紛紛,夕陽西下,數隻寒鴉、獨立於欄杆、歸家的漁夫,還有樵夫,詩人把這種極其平常的風景,還有尋常的事物,經過那麼一組合,卻是讓這首詩充滿了詩情畫意,營造出了一種獨特的美,使得每一句都很唯美,讀來也是朗朗上口,如此唯美的一首詩,其實也是最值得我們去品讀,這也正是此詩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看似很尋常,但是讀來讓人驚豔,寫得也是很巧妙,每一句都很連貫,從而讓這首詩美得猶如一幅淡淡的山水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