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口中的「千夫指」是什麼意思?許多人對此產生誤解

2020-12-10 清諾晗history

「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這首名為《自嘲》的七言律詩,出自魯迅先生之手。詩的頸聯廣為流傳,也最為人熟知,不得不說這也是全詩的點睛之筆和靈魂所在。

面對「千夫所指」,仍選擇「橫眉冷對」,表達了作者不願妥協的堅定意志。

很多人將這句詩背得滾瓜爛熟,但是卻並不知道「千夫」究竟指的是何人,如果能夠聯繫創作背景和作者的經歷進行深入的分析,或許可以找到答案

魯迅先生的「橫眉冷對」

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魯迅先生在北京大學、女子師範大學等高校任教,期間還曾多次到外地演講,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尤其是廣大的學生群體。

自1906年棄醫從文起,他最初從事書籍翻譯工作,還自學德語和俄語,創作了自己的第一篇古文言小說。

民國政府成立後,他應蔡元培的邀請,校對一些古籍並同時研究佛教思想。

雖然魯迅先生一開始的工作以翻譯古書典籍為主,但是這並不影響他對封建社會的深惡痛絕,或許正是這段時間的研究,才令他意識到當時的社會有多麼需要新思想的注入。

經過一系列的革命運動後,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然而國民政府雖然建立,卻形同虛設,社會思想非但沒有進步,反而出現了「尊孔復古」的逆流。

同一時期隨著國外新思想的傳入,社會也掀起了文化與文學革命,以陳獨秀、李大釗、魯迅先生等為首的新時代作家,發起新文化運動。

新文化運動的最直接目的就是針對封建文化的復闢,同時宣傳科學與民主思想,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奠定思想基礎。

期間魯迅先生在《新青年》上發表了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在新文化運動的領頭人的指導下,青年學生聯合起來反對政府在國際外交上的懦弱表現,最終使帝國主義瓦解中國的幻想破滅

面對黑暗的社會環境和腐敗的政府,魯迅先生一直以來的態度都是抗爭,寧願「橫眉冷對」也絕不低下高昂的頭顱,越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越要堅定內心的信念,否則如何做學生的領袖?如何肩負起民族的未來?

籠罩在黑暗陰霾下的聚會

從此以後,魯迅先生便成為青年學生的航標與核心人物,指導他們的一系列民主鬥爭。

學生們的抗議活動越來越多,在教育部的暗中授意下,魯迅先生因支持鼓勵學生運動而被免除職務,甚至上了政府的「黑名單」。

在多次發生北洋軍閥屠殺進步學生的事件之後,魯迅先生毅然決然地從任職高校辭職,為進行新的革命,開始大量翻譯馬克思主義作品,並與一些進步作家成立了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反對政府的黑暗統治。

國民政府為了控制輿論和對自己的負面消息,立即對這些愛國人士展開行動,通緝並秘密逮捕其中的成員,頒布法律條例來限制書店營業,禁止傳播相關的書籍和刊物,甚至暗殺重要人物。

這些文藝作家不得不東躲西藏,整日過著膽戰心驚的生活。

為了暫時避難,魯迅先生從北京回到上海,隨後與柳亞子一起到鬱達夫家中聚會。

三位先生難得一聚,原本並不想談論時事,但是酒過三巡後鬱達夫還是忍不住吟誦自己的一首詩作,控訴黑暗的政府以及表達革命的決心。

這次的相聚令魯迅先生感慨萬分,回到家中久久難以入眠,在深夜中寫下了《自嘲》這首詩。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是全篇的精髓所在,在那個特殊的時代背景下,這句詩具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

「千夫指」與「孺子牛」

根據以上魯迅先生創作這首詩的時代背景,便能夠更加全面地理解「千夫」指的是哪些人。

首先這是一首對仗工整的律詩,「千夫指」是與「孺子牛」相對應的,都是詩眼,有著非常重要的象徵意義,要放在一起理解。「千夫指」源自於成語「千夫所指」,很多人容易將其理解為動詞,認為這句話的意思是不懼怕被眾人指責,這其實是一種誤解。

魯迅先生當時所做的事情是正確的,符合社會潮流和廣大群眾意願的,又怎麼會被千夫所指呢?更何況如果「千夫指」是動詞,那麼後面的「孺子牛」豈不也應該是動詞?但是顯然「孺子牛」是名詞,而不是動詞。

也就是說,「千夫」指的是廣大人民群眾,而「千夫指」則應該是那些被群眾指責和唾罵的人,聯繫創作背景和魯迅先生的經歷,不難得出這裡指的是國民政府,他們忽視群眾的呼聲,打壓以魯迅先生為首的進步人士,終會遭到正義的審判。

魯迅先生用筆作為武器,點醒了新一代的青年和普通百姓,「千夫」代表著進步力量,團結起來的群眾,是難以被衝垮的。

「孺子牛」出自春秋時期的典故,齊景公和兒子玩耍時,趴在地上裝牛。

「孺子」可以理解為中國的青年和進步百姓,這裡表達了魯迅先生對民族的未來寄予希望,甘心成為「民族的脊梁」為他們撐起通向未來的道路。

這句詩集中表現了魯迅先生對人民的熱愛,以及對敵人的痛恨和不願妥協之意,抒發了他內心堅定的信念和必勝的決心,升華了全詩的主題。

魯迅先生在決定棄醫從文之後,曾寫下「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這樣的詩句,強烈地表達自己渴望拯救國家於危難的理想,希望廣大人民群眾能夠覺醒起來,共同對抗敵人

時隔二十多年,魯迅先生和其他無產階級戰士的努力並沒有白費,寫下「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是因為他看到了希望,沉睡中的人民群眾正在醒來,並且與自己站在了一起。

有了群眾力量的支持,誰還會再怕那些受到千夫所指的人?

相關焦點

  • 魯迅「橫眉冷對千夫指」中「千夫」到底指什麼人?不少人沒弄明白
    在中國,但凡接受過教育的人幾乎都知道魯迅先生。然而所謂的「知道」也僅僅限於讀過他的幾篇文章,或聽得他的一些事跡,或是他「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之稱號……大多人對其本人的一生缺乏了解,以至於對魯迅先生產生了很多的誤解。
  • 魯迅寫的《自嘲》,其中「千夫指」一直被誤解,究竟是什麼意思?
    因為寫新詩還不算難,但是寫律詩就不是誰都可以的了,很容易讓人覺得火候不夠。其實近百年以來,寫律詩寫的好的人可太少了,真的是高手缺失。但也是有的,比如說大文豪魯迅。他之前寫過一篇經典格式的詩。咱們就一起來看看吧。魯迅的文字功底是好的,文言用法也是不賴的,先來看看原文:《自嘲》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
  • 魯迅:橫眉冷對千夫指,這才是「千夫指」正確的理解方式?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小學時期背的滾瓜爛熟,當時只知道大意是:橫眉冷漠的面對敵人,心甘情願為人民大眾做牛做馬。但對「千夫指」究竟是何出處、如何理解?卻不求甚解。《自嘲》這首詩是魯迅1932年10月12日,在聚豐園參加應鬱達夫、王映霞的宴請後所作。
  • 魯迅「橫眉冷對千夫指」中「千夫」何意?很多人理所當然地理解錯
    其實我們僅僅是學習過他幾篇文章,聽說過他的一些事跡,知道他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但關於真正的魯迅,我們知之甚少。魯迅所作的一首詩《自嘲》非常有名,尤其是「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一句流傳最廣,然而很多人卻對「千夫」和「孺子牛」有著錯誤的理解,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它的真正含義呢?
  • 【魯迅名言詩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1、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魯迅·《自嘲》) 解析: 形容對敵人決不屈服,對人民大眾甘心象牛一樣俯首聽命。橫眉,怒目而視的樣子,表示憤恨和輕蔑。冷對,冷落對待。千夫指,原意是許多人的指責。
  •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這首詩背後有這麼多故事
    前言說起魯迅先生的舊體詩,這兩句可能是流傳最廣的了: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兩句詩出自魯迅先生的七言律詩《自嘲》: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魯迅是在什麼環境下寫的這首詩,其背後,又有什麼故事呢?
  •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讀《魯迅的圈子》有感
    #每周讀懂一本書#曉曉2020年第5本《魯迅的圈子》,全書230頁,用時8小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後來再度出國,與魯迅逐漸生疏,但後來據陳自述,只因魯迅名氣越來越大,不想成為魯迅口中的「謬託知己」和「無聊之徒」,這大概就是陳孤高和自尊的一種證明吧。
  •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香菸卻成為了魯迅戒不掉的伴侶
    毛主席評價他「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的方向。」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近乎完美到無可挑剔的人,卻有一個致命的嗜好,那就是吸菸,魯迅先生終其一生也沒有戒掉抽菸的習慣,以至於最後在上海患肺結核去世,享年55歲。一生「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魯迅先生,他的生命又為何像一縷青煙,來去匆匆?讓我們來看一看吸菸是如何影響魯迅的人生的。
  • 魯迅與兩位高手一起吃飯寫首七律,風靡88年,很多人會背卻理解錯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詩很出名,但關於它的創作背景很多人卻並不清楚。此詞寫於1932年10月份,當時很多正直的作家被打壓,魯迅的處境也很險。一日,魯迅和文壇兩位高手一起吃飯時,寫下了這首詩。這兩位高手,一位是鬱達夫先生,一位是柳亞子先生。
  • 魯迅宴席上隨手寫下的一首詩,火了87年,很多人卻理解錯了意思
    我們應該都對魯迅這個人印象深刻,在上學期間,只要學到他的文章必有「背誦全文」噩夢,像是《故鄉》《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早》等,但是也是因為這些背誦的課文讓我們對人生有了更多的認識。從小背了能麼多魯迅的文章,真正能夠了解他是因為兩句詩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 魯迅最經典的七言律詩,第三聯是經典名句
    魯迅先生是白話文學的泰鬥,但他對中國的古典文學也有深入的研究,曾著有研究中國古典小說的學術專著《中國小說史略》,還寫過許多古典詩歌,留下了許多名句。今天我們來欣賞一首魯迅先生寫的七言律詩。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這首詩寫於1932年10月12日,當時,魯迅被北洋政府免職通緝,又受到國民黨政府的威脅與迫害,還受到一些文人的攻擊與陷害。在這一天,鬱達夫同王映霞於聚豐園宴請魯迅,魯迅在席上寫下這首詩。
  • 魯迅先生詩中的「孺子牛」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原來它出自這個典故
    提到「孺子牛」,我們腦中瞬間想到的就是魯迅先生的《自嘲》中寫的詩:「橫眉冷對千夫指,俯身甘為孺子牛。」形容對敵人決不屈服,對人民大眾甘心象牛一樣俯首聽命。這首詩現在被選進小學語文課本裡。我今天要說的不是魯迅先生這首詩,而是「孺子牛」。其實這個「孺子牛」並不是魯迅先生杜撰的,而是歷史上確實有這個典故。這個典故出自《左傳·哀公六年》。
  • 都說,成年後變成魯迅筆下的閏土!很遺憾,我們不過是偷西瓜的猹
    小的時候不喜歡魯迅,每一篇文章不是這個意思就是那個意思,燒腦!人到中年讀懂也感受到了魯迅文章裡的意思,又怕對號入座迴避他的文章!上初一的兒子每每和我討論魯迅的某一篇的時候我假裝不太懂,給他一個侃侃而談的機會!
  • 魯迅沒說過的話大行其道,魯迅真正說過的這些話,很多人卻不知道
    比如說民國大文豪魯迅,他就經常被莫名其妙的安排上一些沒說過的話,甚至還誕生出了魯迅三連表情包。魯迅先生作為民國時期最著名的大文豪,一生當中確實留下了許多的經典名言。可是這些名言人們聽得多了就感覺不新鮮了,於是一些人就自作主張給魯迅加戲,將一些不是魯迅說的話按在魯迅身上。以至於現在魯迅沒說過的話大行其道,而一些魯迅真正說過的話,很多人卻不知道。
  • 「老而不死是為賊」到底是什麼意思?很多人都誤解了
    答:的確是孔子他老人家所說,但這句話被世人所誤解,斷章取義了。這句話是有具體語境的,並非是孔夫子在「口吐芬芳"。話說,孔子有個老相識,名叫原壤。有一天, 原壤的母親死了,孔子聽說了,就帶著弟子前去探望。
  • 魯迅喚妻子小刺蝟,保證對女生目不斜視,卻被罵偷看日本弟媳洗澡
    事事請教日本人,常和日本使館有著聯繫。魯迅被趕走後,一有什麼風聲鶴唳,她就在門前扯起日本旗,改周宅為羽太寓。」一封「決裂信」,牽出文壇謎案1923年7月19日,周作人給魯迅送了一封信。「我想訂正我的思想,重新入新的生活。
  • 異性戀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對社會中與自己性別不同的人產生...
    異性戀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對社會中與自己性別不同的人產生愛慕時間:2020-04-08 15:50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異性戀什麼意思什麼梗?這梗代指對社會中與自己性別不同的人產生愛慕 ①異性戀是一種性取向或性指向,具有異性戀性取向的成員只對社會中與自己性別不同的人產生性慾或愛慕,具有這種性取向的人稱謂異性戀者。 ②異性戀就是一個人持久性的對異性產生情感、浪漫   原標題:異性戀什麼意思什麼梗?
  • 魯迅先生的作詩功夫,也很了不起,感受一下這些名詩名句的力量!
    毛澤東同志曾評價:「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相對來說,我們對他的文學作品中小說、散文、雜文更熟悉一些,對魯迅先生的詩作就了解的相對少些。其實,魯迅先生的詩歌作品也有40多首,並且,有許多是難得的佳作。
  • 李雪健濮存昕2人,演魯迅「似」魯迅,香港演員高雄沒演卻呼聲高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不用多說,大家就知道這位指的就是自1840年後,近代第一"不羈"的文豪魯迅先生了。於我們而言,魯迅先生既是所有中國人心角的一把利刃,更是最熟悉的知交故人。說他是利刃,因為他字字珠璣,說過的話沒有一句不到人們的心坎上,天下人的痛處。為何是故人?
  • 泛性戀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對任何性別皆能產生愛情和性慾的人
    泛性戀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對任何性別皆能產生愛情和性慾的人時間:2020-03-18 16:20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泛性戀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對任何性別皆能產生愛情和性慾的人 ①泛性戀為性取向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