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北京小客車指標調控新政明年實施
昨天,北京市交通委發布小客車數量調控新政,新政將於2021年1月1日實施。根據新政,北京將推動個人名下第二輛及以上在本市登記的小客車有序退出,即每人名下只能保留一個指標。新政增加了以「無車家庭」為單位搖號和積分排序的指標配置方式,明年60%新能源指標將優先給無車家庭。
新能源指標配置逐步向無車家庭傾斜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市交通委獲悉,為有效提高本市小客車指標配置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公平性,在保持新舊政策有效銜接的基礎上,結合社會各界意見建議,本市修訂了《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和《〈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實施細則》並予以公布。
新政增加了以「無車家庭」為單位搖號和積分排序的指標配置方式。在2020年6月發布的小客車數量調控政策徵求意見稿基礎上,新政調整了家庭新能源指標佔比,設置了三年過渡期。2021年新能源小客車配置指標數量的60%優先向「無車家庭」配置。2022年度該比例調整為70%;2023年度及以後該比例調整為80%。
一人名下只能保留一個指標
新政明確了每人名下只能保留一個指標,但可向符合條件的親屬轉移。個人名下有兩輛及以上本市登記的小客車的,明年起可以通過小客車指標調控管理信息系統網站線上提出申請,向符合條件的配偶、子女、父母轉移登記車輛。但名下僅有一輛本市登記的小客車的,則無法向親屬轉移登記車輛。
新政發布後,不少市民擔心,是不是明年多出的小客車就無法上路了?並不是這樣的。北京市交通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小客車指標作為有限的社會公共資源,應當確立「每人最多可以保留一個指標」的原則。而車輛作為個人財產,車輛所有人可以一直使用到報廢,需要更新時可以選擇其中一輛申請更新指標。按照現有政策,非營運車輛沒有強制報廢年限。
明年小客車指標配置數量仍然是10萬個
針對市民關注的2021年小客車配置指標數量,交通部門表示,明年小客車配置指標數量計劃不作調整,仍為10萬個,其中,普通指標4萬個,新能源指標6萬個。年度增長數量和具體配置比例,將按程序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正式向社會公布。但需要注意的是,與目前每年配置6次指標不同,新政將每年配置六次改為配置三次,其中5月配置新能源指標,6月、12月配置普通指標。
新政之變
家庭新能源指標佔比設置三年過渡期
明年60%新能源指標優先給無車家庭
變化一
每人名下只能保留一個指標
推動個人名下第二輛及以上在本市登記的小客車有序退出。一人名下擁有多輛在本市登記的小客車的,車輛更新時可以選擇其中一輛申請更新指標,其餘車輛不予辦理更新指標,但允許車主向其名下沒有本市登記小客車的配偶、子女、父母轉移登記多餘的車輛。受讓方無需指標證明文件,配偶需滿足婚姻存續期滿一年;子女和父母要符合「住所地在本市的個人」、親屬關係存續期滿一年的條件。
變化二
取消了申請更新指標的時限要求
原政策規定,申請小客車更新指標的,須在車輛辦理完成轉移、註銷登記之日起12個月內提交更新指標申請,逾期未申請的視為自動放棄。取消時限後,將方便市民根據實際需要安排申請更新指標的時間,也有利於進一步放緩機動車增長。需要提醒的是,一旦申請獲得更新指標後,指標有效期仍為12個月。
變化三
指標配置向「無車家庭」傾斜
在以個人為單位參加普通指標搖號和新能源指標輪候配置方式的基礎上,增加以「無車家庭」為單位搖號和積分排序的指標配置方式。同時,指標配置向「無車家庭」傾斜照顧,通過賦予「無車家庭」明顯高於個人的普通指標搖號中籤率和新能源指標配額數量,優先解決「無車家庭」群體的擁車需求。
變化四
明年60%新能源指標優先給無車家庭
今年6月1日發布的《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以及《〈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實施細則(修訂徵求意見稿)》提出,80%的新能源個人指標將根據家庭積分高低向「無車家庭」優先配置。之後有市民認為,家庭新能源指標佔比過高,影響了正在輪候新能源指標的個人利益。市交通委在聽取市民意見後,就小客車數量調控政策優化方案進行了修改。其中,新政調整了家庭新能源指標佔比,設置三年過渡期,即:除了配置給單位的指標和營運小客車指標以外,2021年新能源小客車配置指標數量的60%優先向「無車家庭」配置,其餘向個人配置;2022年度該比例調整為70%;2023年度及以後該比例調整為80%。
變化五
指標每年配置六次改為配置三次
由每年配置六次改為配置三次,其中5月配置新能源指標,6月、12月配置普通指標。
變化六
單位車指標向高精尖企業傾斜
為促進高精尖產業發展,新政增加了製造業企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以「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為條件申請指標。
變化七
鼓勵存量車「油改電」
為引導鼓勵存量車「油改電」,新政明確持普通小客車指標購置的新能源小客車在出售、報廢后,仍然可以申請普通小客車更新指標。
新政之問
如何辦理名下多車向親屬轉移登記?
申請時段為每年1月1日至3月8日、8月1日至10月8日
如何確定共同申請指標的家庭成員範圍?
配偶、子女、父母作為聯繫最為緊密的家庭成員,相互之間的血緣、婚姻等親屬紐帶更為牢固,有著良好的共同生活起居基礎,其親屬關係和權利義務也有著更為堅實的法律制度保障,在憲法、婚姻法和將於明年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均有明確規定。因此,新政將可以共同申請指標的家庭成員範圍限定在配偶、子女及雙方父母。
如何從個人申請指標轉換為家庭申請?
以個人名義的申請人想轉換為以家庭為單位申請指標,有配偶的,要判斷配偶是否符合「名下無本市登記的小客車」及「住所地在本市的個人」兩個條件,符合條件的夫妻可共同以家庭為單位申請指標;沒有配偶的可考慮和子女或父母共同申請。有配偶的也能和符合條件的子女或雙方父母共同申請。
判斷父母是否可以加入申請,先要看名下是否有本市登記的小客車,只要一方名下有本市登記的小客車,雙方都不符合條件;再看是否符合「住所地在本市的個人」條件,符合的一方能加入申請(不要求雙方均滿足才能加入申請)。
判斷子女是否可以加入申請,除了要符合「名下無本市登記的小客車」及「住所地在本市的個人」兩個條件外,還要看子女的配偶擁有本市登記的小客車情況,配偶有本市登記的小客車的,子女不能作為家庭申請人。
如果配偶、子女及雙方父母均符合相應的資格條件,可以共同以家庭為單位申請指標的最大範圍。如果家庭成員中有多名成員符合作為家庭主申請人的條件,可以組合成多個家庭來申請指標。家庭申請人越多,總積分就越高,獲得指標的概率也更高。
「住所地在本市的個人」是什麼意思?
住所地在本市的個人,名下沒有本市登記的小客車,具有有效的機動車駕駛證,可以辦理1個配置指標的申請登記。住所地在本市的個人包括:(一)本市戶籍人員;(二)駐京部隊現役軍人和現役武警;(三)持有效身份證件且近一年以上在京居住的港澳臺人員和外國人;(四)持有效《北京市工作居住證》的非本市戶籍人員;(五)持有效《北京市居住證》且近五年(含)連續在本市繳納社會保險費和個人所得稅的非本市戶籍人員。
近五年(含)連續在本市繳納社會保險費是指:申請人從申請月的上一個月開始往前推算60個月連續向本市社保部門繳納社會保險費,不能斷月(如有斷月,補繳後有效)。近五年(含)連續在本市繳納個人所得稅是指:申請人從申請年的上一年開始往前推算連續五年,每年在京繳納個人所得稅,且納稅額大於零,可以斷月,不能斷年,以稅款入庫日期為準(如有斷年,補繳無效)。個體工商戶申請指標的,按照個人的有關規定執行
如何辦理名下多車向親屬轉移登記?
個人名下有兩輛及以上本市登記的小客車的,明年起可以通過小客車指標調控管理信息系統網站線上提出申請,向符合條件的配偶、子女、父母轉移登記車輛。申請時段為每年1月1日至3月8日、8月1日至10月8日。提交申請後,經公安、民政等部門審核通過,即可到公安交管部門辦理車輛轉移登記。
接受車輛轉移登記方需要擁有指標嗎?
為方便其家庭成員擁車用車,允許名下有多輛車的個人,可以向其符合一定條件的配偶、子女、父母轉移登記多餘的車輛。受讓方無需指標證明文件。接受轉移登記車輛的家庭成員非必須有駕照。
為何在轉移環節設置親屬關係存續年限?
為有效打擊利用或違反指標管理措施牟取非法利益的行為,維護小客車指標調控政策的嚴肅性,政策規定在辦理夫妻間車輛變更登記、離婚析產車輛轉移登記時,需滿足婚姻存續期滿一年的條件;個人名下有兩輛及以上本市登記的小客車的,在辦理向配偶、子女、父母轉移登記車輛時,受讓方與車輛登記所有人的親屬關係存續期也需滿一年。政策實施後,將借助婚姻、人口信息大數據進行嚴格審核。
案例
如何在指標配置中體現對家庭的照顧?
在計算個人積分時,對家庭申請人以往參與過搖號的次數或輪候的時間均轉換為積分進行累加。計算家庭總積分時,一是充分體現夫妻作為家庭核心成員的因素,夫妻雙方都在搖號的中籤倍率高;二是家庭成員在搖號池中人多的中籤倍率高;三是家庭有老有小、代際數多的,中籤倍率高。
根據家庭積分規則,以當前個人搖號平均階梯積分為5進行測算,舉例說明以家庭為單位申請指標的優勢如下:
以三代同堂大家庭為例,家庭申請人包括主申請人、主申請人配偶、2名子女及雙方父母共三代8人,其中有4人正參加搖號,個人階梯數均為5。即該家庭如參加搖號,中籤倍率是個人首次參加搖號中籤率的126倍,是主申請人個人參加搖號中籤率的25倍多。
以一家三口為例,家庭申請人由主申請人、主申請人配偶、一名子女組成共兩代3人,夫妻均在搖號,個人階梯數均為5。即該家庭如參加搖號,中籤倍率是個人首次參加搖號中籤率的54倍,是主申請人個人參加搖號中籤率的10倍多。以夫妻兩人小家庭為例,家庭申請人由主申請人及其配偶2人組成,只有主申請人在搖號,個人階梯數為5。即該家庭如參加搖號,中籤倍率是個人首次參加搖號中籤率的16倍,是主申請人個人參加搖號中籤率的3倍多。本版文/本報記者劉洋
(文章來源:北京青年報)
(責任編輯:DF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