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概況】
一位玩家小徐來到寧波某蹦床遊樂場遊玩,在體驗其中一個項目時因動作不到位,導致墜落時腰部受傷,經鑑定構成九級傷殘,小徐將遊樂場告上法庭。據了解,該項目需要玩家從高處自由落體至鋪滿海綿塊的場地上,對於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人來說,具有一定的危險性。除小徐之外,另有一位玩家也在遊玩該項目過程中受傷,目前,該涉事項目已停運。
庭審中,小徐認為該項目場地上沒有充足的海綿塊緩衝,未確保娛樂設施安全可靠,致使自己落下時腰部受傷,遊樂場應賠償全部損失。遊樂場負責人則認為,其已經盡到了安全保障義務,是小徐未聽教練指導,動作不規範,導致受傷,因此不願承擔賠償責任。
最終,高新區法院判決遊樂場承擔70%的賠償責任。理由是本案中,遊樂場未充分告知項目風險,也未充分採取安保措施防範事故發生,應當承擔相應侵權責任;而小徐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因對遊樂項目的危險性具備一定認知,但在遊玩過程中,未按要求始終雙手環抱,對損害的發生也存在過錯。判決後,遊樂場提起上訴,寧波中院經審理駁回其上訴,維持原判。
【主流觀點】
@寧波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民法院:遊樂場作為一種特殊的、具有一定刺激危險性的場所,對場所經營者有著更為嚴格的安全保障義務。僅以張貼警示標誌、張貼安全說明等方式不能起到充分的提醒告知作用,而遊客籤署安全須知書也不能成為遊樂場轉嫁風險的「救命符」。
@人民網:近年來,攀巖、蹦床、晃橋、蹦極等新興網紅遊樂項目,在年輕人甚至兒童中頗受歡迎,但存在的安全風險不容小覷,引發的傷害糾紛案件逐年上升。硬體未必硬氣,軟體更顯疲軟。「新興」不能成為規範缺失的託詞,「遊樂」不能成為風險隱患的藏身處。積極補短板,努力堵漏洞,才能確保「高高興興去玩,平平安安回家」。
【深度分析】
(一)關注點一:對於網紅遊樂項目的基本態度
年輕人喜歡新興網紅遊樂項目可以被理解,然而這些項目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風險必須引起全社會的警惕。
(二)關注點二:網紅遊樂項目安全問題頻發的原因
1.許多消費者缺少一定的安全意識,對於密密麻麻的商家免責條款常常不仔細研究就籤訂;
2. 目前關於這些新興遊樂項目行業標準嚴重缺失,準入門檻太低,項目只要取得了工商營業執照就可以開張;
3. 許多遊樂場館既缺乏專業指導,更缺少防護設施,一旦發生危險,不是束手無策就是處置失當。
(三)關注點三:如何解決網紅遊樂項目的種種問題
1. 儘快制定新興遊樂項目行業規範,這裡的行業規範,既要包括場地設施的相關標準,更要包括專業的教練指導;
2. 加強行政管理和執法監督,對不符合資質、拒不整改隱患問題的,該處罰的必須處罰,該關停的必須關停;
3. 廣大遊客也要提高風險意識,謹慎選擇遊玩項目,仔細閱讀風險告知,不要模仿高危動作。
【考場模擬】
近年來,攀巖、蹦床、晃橋、蹦極等新興網紅遊樂項目,在年輕人甚至兒童中頗受歡迎,但存在的安全風險不容小覷,引發的傷害糾紛案件逐年上升。對此,你怎麼看?
【參考解析】
我認為,年輕人喜歡攀巖、蹦床、晃橋、蹦極等新興網紅遊樂項目是可以被理解的,然而這些項目卻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風險,由此帶來的意外傷害以及案件糾紛必須引起全社會的警惕。
為什麼網紅遊樂項目的安全問題頻頻出現呢?我認為原因主要會有以下幾點:
首先,是許多消費者缺少一定的安全意識。許多網紅遊樂項目看似是一種遊戲,但對於參與者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但通過「趣味」「時尚」「挑戰」這樣的概念一包裝,就淡化了其中的風險。所以消費者僅僅是以一種玩樂、獵奇的心態來參與,對於密密麻麻的商家免責條款常常不仔細研究就籤訂,發生事故後,給自身維權也帶來麻煩。
其次,是目前關於這些新興遊樂項目行業標準嚴重缺失,準入門檻太低。這些網紅遊樂項目經營場所中的設施,大多都是商家自己設計建造的,而行政管理部門對此也缺乏細化的資質要求,在安全標準、承載人數方面幾乎是空白的,項目只要取得了工商營業執照就可以開張了,缺少專業的檢查和驗收。
再次,是許多遊樂場館既缺乏專業指導,更缺少防護設施。許多網紅遊樂項目是屬於特殊玩法,必須由專業的教練指導練習,要講明白什麼動作能做,什麼動作一定不能做,還要做好輔助保護,更要有應急救援的措施,這樣才能以防不測。但現實是許多場館不僅硬體上不過關,軟體上也缺位。一旦發生危險,不是束手無策就是處置失當。
綜上所述,面對網紅遊樂項目的種種問題,相關管理部門必須有所作為。
一是要儘快完善新興遊樂項目行業規範,這是確保行業安全的前提。這裡的行業規範,既要包括場地設施的相關標準,更要包括專業的教練指導,只有標準明確了,才能督促執行。
二是要加強行政管理和執法監督,堅決查處違規違法的場館。對不符合資質、拒不整改隱患問題的,該處罰的必須處罰,該關停的必須關停。只有驅除「劣幣」才能引來「良幣」,才能讓整個行業良性、健康地發展。
最後,廣大遊客也要提高風險意識。很多年輕人喜歡追求新鮮刺激,但是也要做到「三思而後行」,謹慎選擇遊玩項目,仔細閱讀風險告知,不要模仿高危動作。廣大家長更要盡到監護責任,避免兒童受傷。總之,對自己和家人的安全負責,才是我們最應該做的。
切忌盲目追求驚險刺激,事前多思量,就可能避免不必要的危險。無論玩什麼,都要對自己和家人的安全負責,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