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1 16: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生物世界 Bio生物世界 收錄於話題#奇文共賞43個
撰文 | 王聰
編輯 | nagashi
排版 | 水成文
患者需要進行手術時,許多人考慮的是選擇哪個醫院,能否找到專家,但你是否想過,在不同的時間做手術,可能會給患者帶來不同的結局?
有一種說法是外科醫生在生日當天做手術,由於分心或急於完成手術,接受手術的患者預後會有所不同。
2020年12月1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院等單位的研究人員,在四大醫學期刊之一的《英國醫學期刊》(BMJ)發表了一項題為:Patient mortality after surgery on the surgeon’s birthday: observational study 的研究論文。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團隊為了驗證外科醫生生日當天做手術,是否與其他時間做手術有所區別,進行了一項大規模調查統計。
研究人員使用了美國全國有代表性的老年人口醫療保險數據,對2011年至2014年在美國醫院接受了17種常見緊急外科手術之一的65至99歲患者的手術後30天內的死亡情況進行了統計分析。
一共統計了47489位外科醫生執行的980876例手術。其中,有2064個(0.2%)手術是在外科醫生的生日當天進行的。在綜合考慮了諸如患者年齡、疾病嚴重程度、外科醫生專長以及醫院人員配置等因素後,統計數據表明,在外科醫生生日當天接受手術的患者術後30天死亡率為6.9%,而在其他時間接受手術的患者則為5.6%。
這表明在外科醫生生日當天接受手術的人比其他時間接受手術的患者死亡率更高,也說明了外科醫生可能會因與工作沒有直接關係的生活事件而分心。
該研究一共統計了47489位外科醫生執行的980876例手術。其中,有2064個(0.2%)手術是在外科醫生的生日當天進行的。在綜合考慮了諸如患者年齡、疾病嚴重程度、外科醫生專長以及醫院人員配置等因素後,統計數據表明,在外科醫生生日當天接受手術的患者術後30天死亡率為6.9%,而在其他時間接受手術的患者則為5.6%。
論文作者指出,這一現象有幾種可能的解釋。
例如,外科醫生可能會因為生日當天的重要計劃而急於按時完成手術程序。手術期間與團隊成員關於生日的對話交流也可能分散注意力,導致醫療失誤。以及與其他時間相比,如果生日當天與家人和朋友共進晚餐,醫生不太可能返回醫院看望患者以發現是否存在術後惡化現象。
手術在醫療保健中起著根本性的作用,據估計,全球疾病負擔中有11-30%需要手術治療、麻醉或需要同時進行。然而,接受住院手術的患者中有5-10%在手術後死亡,而20-30%的患者會出現併發症。
據估計,在這些併發症中,40-60%被認為是可以避免的,而手術後20-40%的死亡是可以預防的。
醫院的醫療水平、醫生的水平等因素,都會影響到患者的手術效果,之前有研究表明,分心會影響外科醫生的表現,例如完成任務的時間,手術失誤和準確性,但這項研究通過對大規模真實手術數據的統計分析,表明外科醫生生日等外界因素可能會導致醫生分散注意力,從而對患者手術結果產生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
最後,論文作者表示,這項研究也有一定局限性,儘管已經綜合考慮了諸如患者年齡、疾病嚴重程度、外科醫生專長以及醫院人員配置等因素,但像任何一項其他觀察性研究一樣,很難完全消除無法衡量的混雜因素的可能性。例如,外科醫生可能在生日當天只做那些需要緊急手術的嚴重患者,而推遲一些病情較輕的患者。由於缺乏更詳細的信息,該統計無法獲知這些術後死亡的患者的具體死亡原因。此外,這項研究統計的是接受了17種常見緊急外科手術之一的65至99歲患者,因此研究結果並不能推廣到其他類型患者身上。
論文連結:
https://www.bmj.com/content/371/bmj.m4381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手術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