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後,六大名著為何被刪成四大名著,刪掉的這兩本,你絕對聽過

2020-12-05 讀天下史

王扶林導演被稱為中國電視劇行業的奠基者,新中國歷史上首部電視劇《敵營十八年》就是王扶林的傑作。1980年王扶林向央視提出了用電視劇來傳播中國優秀文化的想法,當時正是改革開放初期,大眾的業餘生活開始豐富,央視便決定以四大名著為母本改編拍攝電視劇。直到現在,四大名著改編的電視劇依舊是寒暑假電視臺的常客。

悽美婉轉的《紅樓夢》、浪漫魔幻的《西遊記》、波瀾壯闊的《三國演義》、義薄雲天的《水滸傳》,建國初期被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並定義為四大名著。但在這之前其實中國文學圈公認的名著有六本而不是四本,這其中有什麼奇特的故事嗎?

儘管沒有被評為四大名著,但是這兩本書也是中國文學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它們就是吳敬梓的《儒林外史》和蒲松齡的《聊齋志異》。

有名的範進中舉的故事就出自於《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有別於平常我們看的長篇小說,而更像是非常多短篇小說小故事融匯後組成的長篇小說。作者描繪了一個個個性鮮明的人物,小說將時代背景定義為明朝,但實際上卻是在以明印清,講述清朝康乾盛世時讀書人的生活情景以及他們對功名兩字的看法。

在書中,作者一方面揭露一些寒門學子原本潔身自好卻無法出淤泥而不染的經歷和背後的原因,用以表達自己對八股文科舉制度的不滿和對官場腐敗汙濁的鄙夷;一方面又描述了杜少卿這樣不在乎錢財,只在乎山水朋友之樂的豪門公子和虞育德這樣超凡脫俗的賢者大儒,這些理想化的人物也表達了作者對心中真正儒學的嚮往。

《儒林外史》以其犀利的文筆被譽為中國古代文學史上諷刺小說的巔峰之作,魯迅先生、胡適先生都對這本小說讚不絕口。但是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這本書,作者過於執著於自己心中真正的孔孟之道,不免顯得有些迂腐了。聶小倩和寧採臣之間人鬼情未了的悽美愛情故事出自《聊齋志異》。蒲松齡在民間搜集了幾百個神鬼傳說和志怪故事後進行了改編和文學渲染,將他們融合成了一本短篇小說集。

書中的故事大多數都涉及鬼神,卻是作者以志怪方式表達自己對清朝文字獄八股文的抨擊以及對打破封建禮法思想束縛的純美愛情的嚮往。文豪郭沫若先生看完《聊齋志異》後就稱讚作者蒲松齡「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莫言先生也表明自己的作品紅高粱中有些人物的靈感就來自於《聊齋志異》。

當時新中國剛剛成立,為了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國文化協會要求國內出版社挑選一些古代優秀的文學作品。考慮到《儒林外史》崇尚封建,將孔孟之道視為天下正道;《聊齋志異》大行妖魔鬼怪牛鬼蛇神的邪說,出版社就暫時將這兩本書壓下,先出版另外四本書,結果受到讀者的一致歡迎,繼續出版《儒林外史》和《聊齋志異》的提議也慢慢被人忘記,四大名著的說法也因此成型。

相關焦點

  • 建國後,為何要把六大名著變成四大名著?另外兩本也家喻戶曉
    說起四大名著,我們大家都知道是《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這幾本書,而且這些名著也都被翻拍成了電視劇,但在歷史上一開始並不是四大名著,而是六大名著,只不過在建國之後才變成了四大名著。
  • 建國後,六大名著為什麼刪減為四大名著?刪掉的兩本人盡皆知
    其實,我們古代的名著遠遠不止這四個,最開始的稱謂也不是四大名著,而是六大名著,可能大家有點茫然,一直都知道四大名著,什麼時候變成六大名著了?建國後,六大名著為什麼刪減為四大名著?刪掉的兩本人盡皆知四大名著起源「四大奇書」最開始並沒有四大名著的說法,各家名著小說層出不窮,類型不一,沒有排名界定。為了統一分類,在明代嘉靖年間,著名文學家、史學家王世貞提出「四大奇書」這樣的概念,將當時廣為流傳、受人追捧的幾大不同類型的名作列為「四大奇書」。
  • 建國初的六大名著為何變成四大名著?那兩部為何被刪除?
    其實在新中國成立之前,並沒有「四大名著」這一說,人們公認的明清時期的優秀代表作品是「六大名著」。那為何六大名著會變成現在的四大名著呢?少了的那兩部名著是哪兩部? 以前所說的六大名著,除了包括現在四大名著中的《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之外,還有兩部是大家也很熟悉的,一部是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另一部是吳敬梓的《儒林外史》。
  • 建國後,為何要把六大名著變成四大名著,刪掉的這兩本家喻戶曉
    許多突出的朝代誕生了一批又一批的名著,這些文字不僅記載了古人社會生活的點滴,也能讓今人窺測到前輩的思想和時代背景。在新中國前,六大名著的說法耳熟能詳,可是在建國之後,人們知道更多的則是四大名著——《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而《儒林外史》和《聊齋志異》卻不再出現,兩部著作被有意的忽略,其中有哪些典故,又有什麼深刻內涵呢?
  • 四大奇書、四大名著、六大名著這三位老弟到底是啥關係?
    其實不知道六大名著並不是什麼大驚小怪的事,因為六大名著這個概念被四大名著壓得太狠了。所以也就小眾到很多人都不知道。那麼六大名著具體是那六大名著呢?誒,咱們現在這裡買個關子,你們自己猜猜看。咱們呢先講講四大奇書。怎麼又冒出個四大奇書來,誒,這四大奇書可算得上是四大名著的爺爺輩兒了。
  • 我國原有七大名著,現在是四大,被刪掉的三本去哪了?
    大家都知道古典長篇小說中的「四大名著」。「四大名著」是約定俗成的說法,這種說法的形成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四大名著」的前身是「四大奇書」。奇書的說法最先由明代文學家、史學家王世貞提出。這四書分別是《史記》《莊子》《水滸傳》《西廂記》。
  • 網文界「四大名著」與「新四大名著」,你認可嗎?
    今天推薦網文界「四大名著」與「新四大名著」,你認可嗎?大家一起來看看吧。網文界「四大名著」指的是在網文早期,流傳度廣、知名度大,對現在網文有重大影響的四本經典小說。它們分別是《飄邈之旅》、《誅仙》、《紫川》以及《小兵傳奇》。《飄邈之旅》不用多說,修真小說的鼻祖,裡面的許多設定都是早期玄幻修真類網文的通用模板,其中關於修煉的等級設定更是沿用至今。
  • 我國原有六大名著,刪了兩部,這兩部還被拍成影視劇,名揚四海
    眾所周知,《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和《紅樓夢》等四大名著是中國文學史中的經典作品。此四部巨著都有著極高的文學水平和藝術成就,細緻的刻畫和所蘊含的深刻思想都為歷代讀者所稱道,可謂中國文學史上的四座偉大豐碑。
  • 七大名著為什麼變成四大名著,被刪掉的另三部作品是哪三部呢
    說起明清時期的小說,那就不得不提到現在人耳熟能詳的四大名著:《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這四本小說,在各自的領域,可以說是頂尖的存在,甚至在一定意義上來說,這四部著作代表了中國古代小說的最高水準,即使是現如今,也一直為人所津津樂道。可是你知道嗎?其實在更早以前,不止有四大名著,而是有七大名著。
  • 清代初已有「四大名著」,隨著紅樓問世,有三部「奇書」被清出局
    還有六大名著之說,不過卻很少有人知道,除現在的四大名著外,另有兩部是《聊齋志異》和《儒林外史》,當時和四大名著合稱為六大名著。但是最後,出於條件的限制,只能先印刷四本。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四大名著。而《儒林外史》本就是中國一部諷刺小說,五十多歲的範進中舉因為太過高興,瘋了,這本書是諷刺那個時代的。儒林外史中有名的範進中舉就出現在語文的教科書裡,《儒林外史》最大的價值在於它沒有主角,故事由一篇篇小故事堆積而成。
  • 同樣是神魔小說,《封神演義》為何不是四大名著?
    說起神魔小說,我們第一想到的就是《西遊記》,不管是哪個年齡段或多或少都看過或聽過齊天大聖孫悟空的故事,而且《西遊記》的故事至今為止還在不斷被翻拍成影視劇,不過,所有影視版的《西遊記》中,還是要數央視版的《西遊記》,那絕對是經典中的經典。
  • 我國原有六大名著,後刪減兩部,這兩部人人皆知,還被拍成電視劇
    說到這裡,大家第一個應該想到的便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了吧。我想應該不需要我再介紹,大家肯定是知道四大名著都是哪四本書的,畢竟這四本書是我們每個人從小就開始看的。這四本書能夠得到如此高的評價,那必然是有這個實力在的,書裡面暗含了很多人生哲理。
  • 中華小說千千萬,看四大名著是怎麼煉成的?
    本文轉載自【百度百科:說文解物】,經作者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請與原文作者聯繫中國的四大名著在中國的文學界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在眾多的中國的經典中,為何偏偏選擇了《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這四本書作為四大名著呢?
  • 七大名著變成四大名著,另外三本是哪三本?為何被刪掉?
    後來人們把明清小說專門拿出來,擇其精華列出了七部名著——《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聊齋志異》、《儒林外史》和《金瓶梅》。這七部書代表了中國古典文學創作的最高水平。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七部書變成了四部。主要原因大致是以下幾點。第一,《金瓶梅》是一部少兒不宜的書。
  • 你知道網絡小說三大奇書、四大名著嗎?新四大名著有哪些小說上榜
    如果你是老書蟲,如果你有十幾年的網文閱歷,璀璨認為你應該知道網絡小說的三大奇書、四大名著,可是你知道最新的網絡小說四大名著嗎?你知道新四大名著是哪些小說嗎?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三大奇書、四大名著。單憑開創玄幻修真流派這一條就足以在《網絡四大名著》中佔據一席之地了!《誅仙》《誅仙》作者蕭鼎,這篇武俠(古典仙俠)巨著,被譽為後金庸武俠經典。
  • 彈幕話語下的四大名著
    近日,B站集體上線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四大名著電視劇,網友開啟了彈幕狂歡,經典劇被花樣解讀。彈幕網年輕人眼中的四大名著是什麼樣的?年輕人為何熱捧比自己年齡還大的老劇呢?經典老劇為何能屢屢翻紅?經典作品有了網生趣味  1986年版《西遊記》、1987年版《紅樓夢》、1994年版《三國演義》、1998年版《水滸傳》是四大名著最經典的電視劇版本,劇迷對這四部劇版本的要求也很精細,看首播、原版的呼聲很高,還能區分這四部劇的一剪、二剪、定稿、錄像帶、DVD等版本的細節不同,雖然B
  • 這4部動畫,堪比「四大名著」,最後一部更是雷得人外焦裡嫩!
    ACG界有個所謂的「四大名著」,分別是《絕對雙刃》《聖劍使的禁忌詠唱》《銃皇無盡的法芙娜》和《ISUCA依絲卡》,這四部季番動畫同時播出於2015年1月,又同為校園異能動畫類型,因為極其雷同的後宮套路劇情和不堪入目的製作成為了「名著」。但誰也沒有想到,若干年後,它們的地位竟然開始動搖了!
  • 昔日網絡小說「四大名著」,本本都是經典,如今還有多少人看過?
    說起昔日網絡小說「四大名著」,在當年哪一本都是當之無愧的經典之作,然而時過境遷,如今這幾部小說還有多少人看過呢?其實網絡小說原來並沒有四大名著這個說法,當年站在網文界巔峰的三部小說分別是蕭鼎的《誅仙》、蕭潛的《飄邈之旅》以及玄雨的《小兵傳奇》,這三部小說也合在一起被稱為網絡小說「三大奇書」,後來有人覺得「三大奇書」似乎不如「四大名著」好聽,就在當時比較火爆的小說當中選了一本加了進去,湊成了當年的網絡小說「四大名著」,而後來被選中的這部小說就是老豬的《紫川》。
  • 知道動漫界的四大名著嗎?他們為什麼會被稱為動漫界的四大名著呢
    動漫界的四大名著分別是銃皇無盡的法夫納、絕對雙刃、ISUCA、聖劍使的禁咒詠唱,為什麼會把他們稱之為動漫界的四大名著呢,去看看他們的同期動畫你就知道了,當時各種被碾壓,總有幾個墊底的,會被拿出來公開處刑,而且他們四個,劇情套路差不多,還都是一月番。
  • 網文界十大奇書、三大邪書、四大名著,你都有看過嗎?
    網文界十大奇書、三大邪書、四大名著,你都有看過嗎?網文二十二年,誕生了無數經典小說,但俗話說得好: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網文同樣如此,各種奇奇怪怪的小說紛至沓來,所過之處,無數讀者毒發身亡,於是便有人對這些書進行匯總排列,奇書、神書、邪書之名便隨之而來。當然上面的這些暱稱都是讀者們的隨性而為,其中誇張逗趣成分較多,不必過於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