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師重教何在?繼於丹、陳果、蒙曼之後,誰將下一個跌落神壇?

2020-12-09 紀星羽國學

中國歷史上,關於尊師重教的典故有:程門立雪、李世民教子尊師、張良拜師等。關於尊師重教的成語有:一字之師、春風化雨、師嚴道尊/師道尊嚴等。關於尊師重教的名句有:

(秦)呂不韋《呂氏春秋》:古之聖王,未有不尊師者也。(唐)李商隱《無題》: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唐)韓愈《師說》:古之學者必有師。(清)譚嗣同《劉陽算學館增訂章程》:為學莫重於尊師。(晚清)康有為《政論集》:師道既尊,學風自善。毛澤東《致徐特立老師的信》: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現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將來必定還是我的先生。

近日看到一篇文章《繼於丹之後,又一位國學大師被趕下臺,網友評價:她也配叫大師?》,說的是蒙曼老師擔任《中國詩詞大會》評委時對於「鋤禾日當午」的解釋被網友所質疑。

筆者在該文末的評論如下:

「文章寫得很好(不論對錯,首先尊重作者原創文章),就是讓人感覺有點怪怪的。作為女性,能上央視的老師原本就不多,為啥老喜歡拿女性老師被趕下講臺來說事兒呢?(包括於丹、陳果等)是不是人紅是非多?亦或是,男性見不得女性好、女性也嫉妒女性好呢?」

不禁想起幾年前在北大被轟下臺的於丹老師、想起跌落神壇的陳果老師。筆者不禁思考,這是什麼學風?

於丹老師、蒙曼老師、陳果老師,她們都是名副其實的才女、大學老師、學者。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錯而能改,善莫大焉。超級學霸也不可能門門課程都拿滿分。

但是,人紅是非多,人們就不能多些包容嗎?非要無限放大她們說錯的地方。說什麼於丹老師的《論語心得》只是中年女人的人生感悟;說什麼陳果老師在公眾面前錯將「耄耋(mào dié)」讀作「毛至」;說什麼蒙曼老師連「鋤禾日當午」都不懂。

其實,比知名學者當眾犯低級錯誤更嚴重的事情是:學風不正

「風」也有教化之意。不能包容他人的錯誤,也體現自身修養不夠。對於他人的錯誤,我們可以善意提醒,但萬不可過度指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因為,若自己去做這件事,不一定能比他人做得更好;即便可以做得更好,也需要在適當環境下通過適當方式去提示對方。

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小人無過,君子常錯。

作為深度國學愛好者,筆者在2016年曾聽過國內某知名學府博導(具體姓名不在此透露)講國學課。他的國學造詣的確令人敬佩,但當他提到他曾在北大演講時數落北大學子「怎麼淪落到要聽於丹的課?「」不久後,於丹就被北大學子趕下講臺……當然,也要感謝於丹老師講了《論語》後,掀起國學熱,讓我們這些國學老師也開始到處講課……」。

筆者不敢妄議他人,尤其是學者。因為要「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本文僅羅列事實,請讀者自己評判)。相較而言,臺灣知名學者傅佩榮老師則在這方面做得很好。

(宋)陸遊《卜算子 詠梅》

2017年7月初,傅佩榮老師到武漢講三天《易經》。課程中,傅老師在講解某卦時提到當年央視最早邀請他去《百家講壇》講《論語》,但後來變成於丹老師講《論語》(他當時的卦象中亦有變卦),之後才由他講《孟子的智慧》。傅佩榮老師說,於丹老師每次見到他都很恭敬。

關於學風,「風」原本還有如「水」一般的品性:潤物細無聲。這種學風,不僅體現在學府,也體現在各種媒體。

近期,某電視臺有個欄目「乘風破浪的姐姐」很火。該欄目邀約了許多知名影視女演員,而這些明星原本就自帶流量,因此,該欄目收視率較高。

但是,不久後,就被一些自媒體將欄目中出鏡的「乘風破浪的姐姐」們簡稱為「浪姐」(你品,你自己品)。「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多好的句子,就這麼被糟蹋了。若靈魂有所應,不知李白會作何感想!

歐陽修《蝶戀花 庭院深深深幾許》

《道德經》中提到「母」字多次,而且每次都與高大的事物「道」同時出現,這說明「道生萬物」與「母親孕育生命」都應該被尊重、更應敬畏生命。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道德經》第一章

意思是:整個混沌宇宙的源頭,天地萬物產生時的各種狀態是不確定的,不能用確切的語言描述,這就叫做「無」。但是,萬物都有其根源,這種根源可以被語言描述的部分,就叫做「有」,也稱之為孕育萬物的母體。

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道德經》第二十章

意思是:我最與眾不同的就是我把遵奉「道」看作是最高貴的行為(回到萬物之母的懷抱則是真正擁有「道」)。

李清照《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道德經》第二十五章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道德經》第五十二章

……莫知其極,則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則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蒂、長生久視之道。——《道德經》第五十九章

冰心先生說:世界上若沒有女人,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

既然人世間最美好的真善美更多是來自女人,那麼,男同胞應該善待女性,女同胞則更應體諒女性!

不論從尊師重教的角度、還是從尊重女性的角度來說,(知名)女講師根本就不應被趕下講臺(除非是原則/政治錯誤)。

李白《清平調 其一》譯文

【注】:

1、師嚴道尊/師道尊嚴:本指老師受到尊敬,他所傳授的道理、知識、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後多指為師之道尊貴、莊嚴。出自《荀子·致士》:「師術有四,而博習不與焉。尊嚴而憚,可以為師。」《禮記·學記》:「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

2、李白《清平調 其一》原文: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3、本文為甲木乙木(紀星羽)原創,歡迎轉發;若轉載請註明出處。文中照片拍攝自某公司自製2020年檯曆。

相關焦點

  • 從國學大師淪為「文化小丑」,於丹與蒙曼經歷了什麼?
    於丹但誰曾想過,在聚光燈下的於丹,終究沒有逃過「此一時彼一時」的命運,成名後的於丹,像娛樂明星一樣上各種節目,憑藉賣書更是賺得盆滿缽滿,一度登上「2007第二屆中國作家富豪榜」,在名利的漩渦中,還能有專研學術的本心嗎?
  • 尊師重教黑板報內容:尊師重教黑板報素材
    第二天,《北京晚報》就刊出文章《王梓坤校長建議開展尊師重教月活動》,引起了讀者強烈反響。12月15日,北師大鐘敬文、啟功、王梓坤、陶大鏞、朱智賢、黃濟、趙擎寰聯名,正式提議設立教師節。1985年1月21日,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作出決議,將每年的9月10日定為教師節。
  • 陳果把哲學當心靈雞湯講,王東嶽玩哲學棋高一著,卻步了於丹後塵
    陳果把哲學當心靈雞湯講,王東嶽玩哲學棋高一著,卻步了於丹後塵在筆者的印象中,哲學是一門無比高深的學問。但凡是能把哲學搞清楚的人,無疑都是「業界大牛」。就當代研究哲學出名的學者而,首推復旦大學陳果、「自由學者」王東嶽。
  • 國學大師蒙曼,實力到底怎樣?詩詞大會上為何被一首唐詩打回原形
    前有美女教授於丹跌下神壇,今有蒙曼才女因詩翻船近些年來,隨著科技的發達、網絡的進步,詩詞再次被搬上熒幕、推上網絡,網絡給眾人提供了平等且自由發揮的平臺,物質生活的提高讓眾人開始追求精神提升,專家學者的妙語連珠被奉為經典。
  • 「復旦女神」陳果:將「耄耋」錯讀成「毛至」,一夕之間跌落神壇
    但是正當人們對這位女神滿懷期許之時,在央視一檔節目上向來以學富五車、才高八鬥示人的陳果卻翻車了,她將「耄耋」讀成了「毛至」,輿論譁然。這一點上,也成為了許多支持者為陳果老師辯護的說辭之一。他們認為耄耋一詞,因為本身就是書面用語,加之在現代社會之中提及少之又少,將其讀錯也無可厚非,並非不能原諒;但反對者則指出,事實上這些古齡稱謂,作為一個基本的文學常識,在中學課本之內便已經都提及到了,曹操的《對酒歌》更是作為其代表作之一,還被要求背誦。
  • 「地評線」天府網評:尊師重教,須營造社會良好風尚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滿腔熱情關心教師,讓教師真正成為最受社會尊重和令人羨慕的職業,在全社會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br><br>  每當教師節來臨,各地都會舉辦表彰大會,召開座談會,評選優秀教育工作者,通過精彩紛呈的慶祝活動和各種形式,表達對教育的重視,對人民教師的尊敬,這些當然都很重要,但我們還是要說,尊師重教重在行動,重在常態化,必須努力在全社會營造良好風尚。<br><br>  尊師重教,需黨委政府引領。
  • 美女教授陳果講課將「耄耋」兩字念成「mao zhi」,後來怎樣
    進一步增加了陳果的知名度。期間,陳果還出版了自己的書籍。人們也給予了陳果許多評價,有「小於丹」這樣的稱呼。認為她和於丹一樣,講的內容都類似雞湯,洗刷人們的心靈,鼓勵人們享受生活中美好事物。因此非常受人們喜愛。但是現在的陳果卻沒有以往那麼火了,網絡還傳出了被「叫停」的說法,因此不禁要問,為什麼現在陳果的熱度不如從前?和陳果相象的於丹也沒有從前的熱度高了?
  • 曾經轟動一時的於丹,寫書銷量600萬冊,卻因一句古文跌下神壇
    21世紀以來,一些專研歷史的教授和學者,試圖通過淺白易懂的語言,教大家認識傳統文化的精髓,一邊解讀歷史,一邊談笑風生,所以傳統文化在近幾年得到了升溫,於是《百家講壇》這個節目便應運而生了。《百家講壇》一經舉辦,就聲名大噪,而且節目的內容越來越廣泛,有很多主講者也憑藉這個節目,走向了很多人都夢寐以求的明星之路。於丹,就是其中的一位。
  • 尊師重教的傳播者
    ——記陝西教育報刊社副總編《教師報》主編呂志軍文/楊芳年他是一位教育新聞工作者,擔負著傳播尊師重教的重任,二十幾年如一日,為了教育事業的發展,不怕艱難險阻,堅持在新聞採訪第一線,他的足跡踏遍了中國的四面八方和陝西的山川溝嶺,寫下了50
  • 陳果:從網紅教師到「萬人炮轟」,一夕間她是怎麼跌下神壇的?
    因此當陳果老師以淺顯易懂的語言去解釋這些理論時,大概大家都會喜歡的。其三,陳果老師的課能夠讓人醒悟。不知大家有沒有看過於丹的《論語》解讀,在筆者看來陳果老師的課與於丹的解讀《論語》有種異曲同工之妙。她們都是自己去組織語言將或枯燥或複雜的知識,解釋得每個人都能聽懂。
  • 西安一學生因手機殺老師,尊師重教我們任重而道遠
    21時50分左右第三次進到老師辦公室,隨後學生們聽到有呼救聲,發現與金某在同一辦公室的周某某倒在辦公室門口,並發現有大量血跡,學校立即將周某某送往長安醫院進行搶救,22時左右周某某經搶救無效死亡,監控顯示21時52分該學生從校門翻出逃離學校。昨天,這個學生已經在扶風縣被警方抓獲,目前,公安經開分局已介入調查。
  • 黃石臨空經濟區·還地橋鎮 營造尊師重教氛圍
    會議要求始終把教育事業作為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終把教育事業作為區·鎮發展的重大戰略,大力弘揚教師愛崗敬業和無私奉獻精神,激發廣大教師開拓創新、奮鬥向上的昂揚鬥志,使尊師重教的氛圍在區·鎮日益濃厚。分享到:相關新聞09-15·黃石臨空經濟區·還地橋鎮 營造尊師重教氛圍09-14·14~18日,我市將有一次較強降水天氣過程09-14·下沉社區黨員幹部拆違建09-14·白鷺戲水【來源:今日大冶
  • 老子為何將「道」與「母」相提並論?這對當今社會有何借鑑意義?
    詳見筆者本月3號原創的《尊師重教何在?繼於丹、陳果、蒙曼之後,誰將下一個跌落神壇?》一文後半部分。因為,老子認為宇宙間最重要的是「道」,比「道」次一級的是「德」,當「道」與「德」都有問題時,就必須強調「法」。同理,正確的三觀順序應該是:世界觀高於人生觀,人生觀高於價值觀。現實社會中,許多人的三觀順序則剛好相反。
  • 廉政微課堂 | 尊師重教何須宴
    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懂得尊師重教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誌,應當鼓勵讚揚。但曾幾何時,由於缺乏節制、約束和自覺,謝師的方式漸漸變了味、出了格、離了譜、過了界,不僅影響了社會風氣,還使少數人走上了違規違紀之路,喜事成了憾事。
  • 尊師重教致敬先賢崇文尚禮立志成才——湖口二中開展小記者學宮...
    九江新聞網訊(鄭影)為引領青少年學生近距離感受國學文化的博大精深,認識古代聖賢對社會進步所作出的巨大貢獻,了解湖口悠久璀璨的文化,進一步激發熱愛祖國、熱愛家鄉、傳承文明、弘揚文化的積極性,12月23日,湖口二中開展「尊師重教致敬先賢,崇文尚禮立志成才」小記者學宮研學活動。
  • 西行紀:元始天尊跌落神壇,弱於大地之心,無緣躋身戰力榜前六名
    然而現在元始天尊跌落神壇,古龍才是西行紀的戰力頂點。作者補充設定時強調,元始天尊略弱於古龍,由於二者也是差距不大,所以古龍只有吃掉奇經後才可真正的打敗元始天尊,否則結局可能是同歸於盡。作者並未吃設定,元始天尊的最強僅限於反派boss中,黑龍追求所謂的愛,古龍也不算反派,所以他們可以無視元始天尊的設定。
  • 隱瞞了20年,著名央視主持於丹和臺灣男演員的關係,「藏」不住了
    說實話其實我剛開始的時候都嚇了一大跳,於丹和張震之間還會有這樣的關係,簡直是讓人難以相信。接下來,就跟著我一起去探究吧。01其實早在20年前,於丹一家跟張震一家子就有聯繫了。於丹要比張震大一些,然後張震的媽媽是於丹的表姐。
  • 《精靈寶可夢》沒有了Mega之後,八代哪些寶可夢可能會跌落神壇?
    雖然說八代是會斷代的一代,但是從目前的種種跡象來看,《精靈寶可夢》八代後續還是很有可能把全國圖鑑給補回來的,且不說什麼《劍2/盾2》,單單是八代的《劍/盾》就有可能不只是玩家想的那樣斷代那麼嚴重,那麼如果有至少600+寶可夢回歸的話,也不是不可能,但是,Mega進化和Z招式的消失應該是板上釘釘的事實了,那麼,設想一下,在沒有了Mega的情況下,假設Mega寶可夢都不會慘遭斷代,那麼,都有哪些寶可夢可能跌落神壇呢
  • 宮崎英高跌落神壇是什麼梗?梗的出處及意思介紹
    宮崎英高跌落神壇近期不斷在網絡帖子中出現,那麼這個詞具體是什麼意思呢,這個梗的來源出處是哪裡呢,我們來一起了解下。在《只狼》發售後,就有一位雲玩家在貼吧中發了一段內容,具體內容是:自己雲通關了《只狼》這款遊戲,並且對這款遊戲進行了評論,各種系統、玩法等方面說的頭頭是道,最後還補一句「宮崎英高,就此跌落神壇」。
  • 復旦美女教授陳果:因讀錯2個字遭全網謾罵,是網友故意找茬?
    復旦女神陳果就是這樣被人們推向神壇,卻又被人們惡毒的語言所傷害,昔日女神講師淪為「學界之恥」究竟是為何?復旦女神陳果憑什麼走紅「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相比好看的皮囊,有趣的靈魂更是這個時代所珍貴的。而復旦大學中就有這樣一位教師,不僅有好看的皮囊更是擁有有趣的靈魂,可謂是集美貌於才華為一身的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