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想養寵物」,孩子沒有這3個特徵,父母應該拒絕

2020-12-24 美芽媽媽L

文|美芽媽媽(文章純屬原創,歡迎媽媽們轉載分享)

人的天性就是喜歡保護比自己弱小的動物,這樣會讓我們有極大的成就感。孩子也是這樣,面對可愛的小動物,總能激發出他們的善意,希望可以與它一起玩耍,甚至把它帶回家,當成自己的一個寵物。

有些孩子為了讓父母給自己買一個寵物,可以說使出了渾身解數。比如躺在地上打滾,或者向父母保證期末一定會取得一個優異的成績。等到他們的願望達成時,這些承諾全都拋之腦後了。

當然也有一些父母不會被孩子的請求打動,因為他們考慮事情非常全面,明白孩子只是一時衝動,等到興奮勁兒過去之後,對寵物的態度就會發生180度的轉變。

案例:

壯壯是一個非常調皮的孩子,讓父母頭疼不已。這一天他回到家後,向父母表示自己想要一個寵物貓。當父母問他為什麼的時候,孩子表示同學們家裡都有一隻寵物貓,就他沒有,感覺很沒有面子。

這個理由自然無法通過父母的審核,於是孩子被直接拒絕了。沒想到壯壯不依不饒,開始躺在地上打起了滾兒,表示不給自己買,他就躺在地上不起來了。但是父母根本就不吃這一套,任由他在地上躺著。

眼看自己這招不管用,壯壯又換了一招,向父母表示自己在以後的日子裡一定會認真聽話,再也不調皮了。而且小貓帶回來之後所有的事情全都由他一人來做,根本就不用父母管。最終孩子還是實現了他的願望。

剛把寵物貓帶回來的時候孩子十分興奮,每天跟著它一起玩耍,甚至讓小貓鑽進自己的被窩裡,兩個小傢伙一起睡覺。但是沒過多長時間壯壯就有些麻木了,因為照顧小貓實在是太麻煩了,不僅要給它換貓砂,還要洗貓碗。

當熱乎勁過去的時候,小貓在壯壯眼裡也沒有那麼可愛了,反而有些招人煩,時不時的被壯壯踢一腳,連貓砂與貓碗都沒人管了。看到孩子這樣的表現,父母也很失望,最終把小貓送走了。壯壯雖然有些後悔,但是也意識到了養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自己當時太草率了。所以沒有阻止父母的做法。

孩子想要養寵物,必須要擁有這三個特徵

①有耐心

養貓是一件持之以恆的事情,我們要與他相處很長一段時間,可以說是朝夕相伴的好朋友。但是由於小貓沒有自理能力,因此它在生活上的一些事務需要由主人來料理。

我們需要給它換貓砂,給它洗完碗,在小貓生病的時候帶它去醫院治療。這一切都是非常繁瑣的工程,需要耗費我們大量的時間,如果主人沒有耐心,很難完成這一切。所以孩子想要養寵物,必須要有耐心。

②有責任心

其實當我們把小貓帶到家裡之後,就默認成了它是我們的孩子。仿佛媽媽迎來自己的新生兒一般,對它有著非比尋常的責任。我們需要照顧它的安全,並且陪伴它長大。

這需要主人具有責任心,在跟寵物相處的時候時時刻刻保護它的安全。如果孩子沒有這份責任心,根本就養不好寵物,還是放過它吧。

③有愛心

沒有愛心,根本就沒有資格養寵物,這句話需要每一位主人謹記。因為寵物是那麼的天真可愛,仿佛是上天送給我們的一份珍貴禮物。如果主人沒有愛心,對寵物拳打腳踢,這樣的人根本就不配養寵物。

當家長發現我們的孩子有了寵物之後,卻不愛惜它,還是把寵物送回去吧。有一些脾氣比較暴躁的主人甚至會讓寵物也跟著一起暴躁,這樣對大家都不好。

養寵物對孩子有什麼好處呢?

①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正如上面所說,讓孩子養一個寵物必須要有極強的責任心,明白自己應該好好照顧它。其實有些孩子雖然以前沒有責任心,但是在養寵物的過程中,卻逐漸形成了責任心。

因此養一個寵物對孩子還是有好處的,會讓他愛上寵物,不希望寵物受到一點點傷害,對它負起責任,照顧寵物的衣食住行。

②讓孩子不再寂寞

在獨生子女家庭當中孩子是非常孤獨的,他們沒有朝夕相處的夥伴,只能跟電子設備打交道,從遊戲中尋找樂趣。這樣的方式雖然能夠緩解孩子的孤獨感,但是卻會讓他們沉迷進去,在學習上出現明顯的下滑。

當我們給孩子養一個寵物的時候,他就有了一個好的夥伴,願意與寵物朝夕相處,連電子設備都不喜歡了。在與寵物相處的過程中,孩子的寂寞感會逐漸消失,讓他重新對這個世界充滿愛心。

③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對於孩子來說,有一個寵物是讓人非常自豪的事情。仿佛他們成為主人之後就已經長大了,與眾不同了,能夠照顧別人的生活起居了。在與其他小夥伴交談的時候,也會為之自豪。

養寵物也會讓孩子增強一定的社交能力,在小朋友圍在一起聊天的時候,一旦說起了寵物,孩子就有了無限的話題能夠與大家分享。有的孩子甚至能夠主導這次談話,成為被大家矚目的人物。

④讓家庭更溫馨

很多夫妻之所以生下一個孩子,一方面是對孩子的渴求,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讓這個家庭變得更加溫馨。當我們的家裡迎來一個寵物的時候,仿佛又有了一個孩子,會讓家庭的溫馨加倍。

每天看著孩子跟寵物一起玩耍,與自己玩耍,幸福之感不言而喻。慢慢的寵物也會成為家庭的一份子,成為我們不可分離的夥伴。

知心話兒:當孩子向父母提出要求想要養一個寵物的時候,家長不能直接答應,必須要考慮一下我們的孩子有沒有上面這三種特徵。如果孩子表現優秀,我們的確可以考慮養一個。但如果孩子表現一般,家長就要慎重了,因為在這種情況下養一個寵物,無論是對孩子還是寵物,都不會帶來好的影響。

【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美芽媽媽,每天為大家分享育兒知識,成長故事,希望我的感悟能幫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孩子擁有一個幸福美好的童年!

想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當孩子說「想養寵物」時,父母要不要同意?滿足這三點,不妨答應
    外甥女萌生了養寵物的想法,便和媽媽說「想養寵物」,但表姐覺得孩子養寵物只是一時興起,最後還是要自己照顧,於是就拒絕了女兒的要求。孩子因為沒獲得媽媽的同意,就在臨走時,偷偷往外衣兜裡揣了個雞蛋,準備回家自己孵小雞。但生雞蛋放到口袋裡,很容易會破掉的。
  • 孩子想養寵物?家長們別急著答應,不是所有孩子都適合養寵物
    她的媽媽不假思索就答應了,買了一隻小兔子回家。不曾想,就是因為這只可愛的小兔子,她女兒第二天沒能去上學。原來,兔子一買回去,她女兒急不可待的就想要和兔子一起玩,卻被恐懼的兔子咬傷了。印象中一直認為兔子是非常溫順好飼養的動物,直到身邊鄰居家的小朋友真的被咬傷才清楚地認識到,「兔子急了會咬人」真不是一句玩笑話。
  • 父母「吝嗇」會毀了孩子,孩子的這3個「請求」,父母最好別拒絕
    家長的一生會面臨孩子無數的請求,溺愛孩子的家長,是無論孩子什麼請求都會答應。而一些理智的家長會根據當時的情況分析是否對孩子有利,如何再決定是否同意孩子的請求。但如果孩子有這3個請求,家長最好還是別拒絕,否則傷害了孩子就一生都難以彌補。
  • 你對養寵物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幸福度
    曾聽朋友說養海水魚很麻煩,不僅要保證海水比重、PH值、水溫、水質都適宜;要想養出美感,還得有海葵、珊瑚等「配飾」和海缸、造流泵、海水燈、活石等裝備,每一樣很有學問。我提醒她,給孩子養寵物要慎重,要做好「長期作戰」「排除萬難」的準備。就像最近上熱搜的一位媽媽說:「自己再難,也要哭著把給孩子的寵物養下去。
  • 孩子的3個要求,父母不要拒絕,否則長大後容易怨恨父母
    由於離家太遠,小志的父親平常並不怎麼回家,一年只有在小志生日和過年的時候回來,見面的次數也很少,6歲生日那年,父親回家給小志過生日,小志拉著爸爸的衣服說"爸爸,你可以在家陪陪我嗎?同學都說我沒有爸爸,是個野孩子。"
  • 邋遢媽媽養出的孩子,大多有這些特徵,孩子長大後容易被排擠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從孩子身上就能夠看出來父母是什麼樣的,就能知道家庭教育是什麼樣的。一個愛乾淨、講衛生的媽媽能夠無形中影響到孩子,也會讓孩子變得講衛生,懂得收拾自己的東西。同理,一個邋遢媽媽養出來的孩子,也會有這樣的壞習慣,大多數還會有下面的這些特徵。
  • 養孩子VS養寵物的區別,看完沉默了
    朋友進屋圍著兩隻狗折騰了數分鐘,它們才安靜下來,雖然兩隻狗一直在跳來跳去,但朋友貌似能聽懂他們的語言,給予了小動物極大的耐心,兩個寵物儼然是她另外兩個孩子。這讓我想起了我另外一個東北朋友,她也養了一隻貓。她時常對我吐槽,說自己在孩子面前總是忍不住發火。
  • 「媽媽,我就要他手裡的玩具」孩子不合理要求,父母要如何拒絕?
    看到妞妞哭,很多家長就會勸自家孩子把玩具給她玩會,一次兩次妞妞就學會了這招,每次想玩別人家孩子的玩具,要不過來時就哭鬧,一哭鬧別人會覺得不好意思,就會哄孩子把玩具給她玩會。慢慢妞妞在家裡也養成了這樣的習慣,說一不二,她要月亮,父母不敢給她摘星星。
  • 有什麼適合孩子養的小寵物?
    對於孩子的益處,可以培養他的愛心和責任感,感受力和同情心會很好,將來他會成為一個懂得愛的孩子,學會與人交談。有一次,我養了許多貓,兒時是我的伴兒,有一次是出生後4天開始養的(貓媽媽吃了死老鼠),把一個眼藥水瓶子綁上氣門芯來養,我和它們的媽媽一樣,每天都牽掛不斷,看著它們開心地在手中拼命吃奶的樣子,心裡暖暖的,責任感油然而生。
  • 孩子想要養寵物,家長是否該同意?事前最好和孩子溝通這幾件事
    幼小的孩子總是會容易對世間上各種各樣的新鮮事物所吸引到,作為家中的掌上明珠,家長們自然是會盡力去實現的。然而,對於孩子某些方面的要求,家長卻也會感到躊躇,因為他們心裡其實對於未知的事情都是沒有底的。舉個例子,就好比如孩子提議想要養寵物那般,這樣的一個請求並不過分,甚至乎對孩子來說,這不失為一個陪伴孩子健康成長的好想法,特別是對於那些獨生子女來說好處有很多。
  • 這一句話,養廢了多少個中國孩子?90%的媽媽都曾說過……
    巴圖想幫忙一起搭雞窩,宋丹丹也陰陽怪氣:「孩子就沒白養」看到別人家孩子比自家的孩子優秀,宋丹丹直接毒舌:「跟民政局說一下,我換兒子」當然你也別懷疑,這就是中國式家長最喜歡、最擅長的——「打擊式教育」袁景頤的媽媽和宋丹丹的對孩子的言語,就是被大眾稱為「打壓式教育」。
  • 當孩子說:「媽媽,我要玩手機」,媽媽應該怎樣做比較好
    現在是手機不離手的時代,幾乎是如影隨形,當孩子看到大人在看手機時,也忍不住想玩。這時應該怎麼辦呢?是答應孩子還是直接拒絕?別看只是一個小小的舉動,你的回答或者做法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第一種:默許式的回答例如:「你玩具收拾完沒有?」「古詩背過了嗎?」「你先好好吃飯,把飯吃完」等等。父母可能是想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或者找個藉口來拒絕孩子。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可能就會認為「我把爸爸媽媽交代的事情做完,就可以玩手機了」,就形成了講條件式的關係。
  • 教會孩子成為「男子漢」,父母學會這5步,讓孩子有男子漢特徵!
    旁邊的人還會附和說「是啊,這男孩就是淘,得多讓他吃苦才行。」事實上真是這樣嗎?難道我們只有打他、多讓他吃苦才能讓他成為真正的男子漢嗎?在我們小區有個孩子叫浩浩,總是很安靜,很少和其他男孩子在一起打鬧,有時手裡拿個玩具,其他小朋友會去搶,他居然就乖乖讓人搶,總是把他奶奶氣得在旁邊跳腳,說:「你怎麼一點男子漢氣概都沒有?他搶你不會搶回來嗎?」「你總是跟個小女孩一樣,唯唯諾諾的。」
  • 小夥想養只浣熊,但媽媽不同意,於是他想了個妙招,哈哈是個人才
    說起寵物來,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現在大多數人的家裡都養著幾隻寵物,很多的網友都化身為鏟屎官,寵物也成為了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大部分人養的寵物都是貓咪或是狗狗,但總有一些特殊的人,養的寵物都和別人不一樣,像寵物豬、蛇、蜥蜴等等,就像我們今天的主人公一樣,想養一隻浣熊,但卻遭到了媽媽的拒絕。面對媽媽拒絕這位小夥並沒有放棄,而是想出了一個妙招,小編看到的時候,就心想這就是傳說中的「掩耳盜鈴」?,哈哈哈哈哈,真的是太有才了。
  • 媽媽,請你把我的孩子養大
    純潔的、善良的、沒有多少閱歷的。心懷不軌的人最喜歡在這些人身上去檢驗他們騙人的水平。社會中有這樣一種現象,純潔善良的容易被欺騙,狡猾使壞的卻能夠很好地保護自己。不該被傷害的往往會被傷害,應該被好好教訓一下的卻得不到應有的教訓。有些女孩的成長需要付出被欺騙的代價,有些欺騙可能僅此一次就可以毀掉一個女孩的一生。「媽媽,請你把我的孩子養大。」
  • 青春期孩子拒絕和父母對話,嘗試幾種方法,和孩子進行有效溝通
    文|凝媽青春期孩子拒絕和父母溝通?利用3種方法實現良性溝通孩子進入青春期以後,和父母的溝通越來越少,逐漸變得煩躁,讓父母摸不著頭腦。父母一如既往地愛著孩子,孩子為何站到了父母的對立面,把父母當作敵對者?
  • 教育男孩子,父母應該注意這4個原則,孩子長大以後會更優秀
    教育男孩子,父母應該注意這4個原則,孩子長大以後會更優秀。教會男孩勇敢讓男孩從小擁有男子漢的氣質,相信哪一位父母都不希望男孩像女孩那樣扭扭捏捏,靦腆害羞,這樣的男孩子上學的時候被欺負不說,走上社會更難立得住腳。
  • 強勢的媽媽養大的孩子會怎樣?7歲孩子的表現讓人心疼想掉淚
    大部分父母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望,表現在孩子的教育上,自然是對孩子課後學習的嚴厲,只是父母的性格和期望不同對孩子的要求自然不同,在父母的期望標準中,有一類孩子會過得特別辛苦,甚至會因為媽媽的過高要求而丟失自我。
  • 怎麼養出有教養的孩子?道德發育的3個時段,父母記得別錯過
    到底有沒有簡單易懂,貼近生活的描述呢?什麼是教養?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教養可以理解為兩個字:德育(學名道德發展)看到「德育」這倆兒字,有些人會說:「一邊教一邊養嘛。不用你說,我也知道是道德教育。」孩子從兒童長到成人的20年裡,隨著身體和大腦的發育,在不同的年齡階段發展出不同的道德水平。父母在這個過程裡,一邊養孩子身體,一邊教孩子道德。如果孩子還沒長到適當的年齡,道德再怎麼教也沒效果。下面,我們就從孩子1歲到20歲左右,道德發展的3個時間段,來看看人是怎麼「長出」教養的?
  • 「我是你媽媽,不是你的僕人」,孩子自立是解放父母的最好方式
    「對不起,你沒有權限命令我,我是你媽媽,不是你的僕人。」我很明確表達了自己的態度,並且描述了當時的感受,「你這樣說話很沒禮貌,讓媽媽覺得不被尊重,聽了很不舒服。」「你想吃蘋果,想要媽媽幫你切蘋果,你是在請求媽媽的幫助,你必須用請求式語氣對媽媽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