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初的崇拜到厭惡:漫談貓頭鷹

2021-01-20 草原神山

在我國民間,都對貓頭鷹存在著很深的厭惡。貓頭鷹也叫「夜貓子」,我國古書中稱為「鴞」,小編的家鄉稱之為「Tusiguai」,也有的鄰近地區稱之為「Tuciguai」或「Tusigui」,這怪異的名字一聽到就帶著一種陰森恐怖的氣氛。民間俗話說,「烏鴉反哺,羊羔跪乳,牛犢頂母,貓頭鷹吃母」,在以「孝」文化為先的我國,貓頭鷹因為民間傳說「吃它媽媽」的習性,成為了不受待見的一個重要原因。

一、

小編曾聽我的表姐夫講過一個發生在他們家鄉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的故事:話說很久以前,有一戶人家過年前打掃家,那時候打掃家都會打開窗戶,而窗戶都是那種傳統的下面玻璃、上面是糊著白麻紙的,以便通風透氣,散發灰塵,糊新窗戶紙。打開窗戶不久,就出人意料地有一隻貓頭鷹飛進了屋子裡。

我國從南到北,都流傳著「夜貓子進宅——無事不來」的歇後語,但是根據傳統習俗,過年前後不能說不吉利的話,於是這家老太太急中生智,說:「錢夠花,覺夠睡,就是少個Tusigui」。就這樣把一件看似「不吉利」的事「圓」好了。

二、

上世紀90年代初,小編在京郊打工,在一個初夏夜裡的10點多鐘,因為燥熱睡不著,就在宿舍裡和幾個人聊天,突然聽到了十分怪異的貓頭鷹叫聲,同事老馬說,「要死人了」,我說你就胡說吧。他說,不怕貓頭鷹哭,就怕貓頭鷹笑,貓頭鷹發出「笑聲」,肯定要死人的。

小編雖然被那一聲貓頭鷹的「怪笑」嚇得厲害,可還是不相信老馬說的話。但是讓人想不到的是,夜裡12點左右,果真大院裡一個姑娘因為先天性心臟病死了。

據老馬事後解釋說,貓頭鷹如果發出像哭一樣的叫聲,是它沒勾走人的「魂」,所以氣得哭叫,反之就因為成功了而大笑。

真是無奇不有,難以理解。

三、

一直以來,聽說了很多關於貓頭鷹的故事,卻很少見到這種猛禽。前幾年,小編在內蒙古興安盟某地一家比較大的糧食加工企業打工,宿舍門前有很多高大的松樹,白天上班時,一抬頭就往往看見十幾隻幾十隻黑的、黃的、灰的大大小小的貓頭鷹,有時候因為害怕人,就一隻一隻相繼歪歪斜斜、跌跌撞撞地像醉漢一樣飛起來到了別的樹上。而到了晚上,這些貓頭鷹卻耳聰目明,除了棲息時偶爾發出低沉的嗚嗚聲之外,飛行時無聲無息,又快又穩。

剛開始,尤其晚上加班,總覺得毛骨悚然,脊梁發涼,慢慢地也就習慣了,能正確看待這種猛禽了。

四、

實際上,在我國古代,至少在商朝以前,特別是新石器時代,人們對貓頭鷹十分崇拜,包括赤峰市境內的紅山文化群在內,出土了大量的「鴞」形器物。

紅山文化玉鴞
紅山文化玉鴞 赤峰巴林左旗博物館收藏

首先貓頭鷹是猛禽,外形凌厲兇猛,善於飛翔與撲獵,在遠古先民眼中,是勝利的象徵,會選擇把它作為崇拜的載體。或供奉,求得神靈保佑;或者當作護身符,用以驅邪護身;或當作徽標、圖騰,希望能夠藉助於它的威懾力來震懾外族、維護權威。他們生前佩戴、供奉,以求祥瑞;死後隨葬,渴求來世或在另一個世界能像鶚一樣自由飛翔。這正是鴞形器數量如此之多、普及程度如此之高的原因。

安陽婦好墓出土的青銅鴞尊

國家博物館收藏

以後約在西周時期,貓頭鷹因為叫聲悽厲,常棲息於墳樹等原因,逐漸開始被人們厭惡。《詩經·豳風·鴟鴞》中寫道:「鴟鴞鴟鴞,既取我子,無毀我室……」,以寓言詩的形式,控訴了鴟鴞的殘暴和貪婪。至此以後,貓頭鷹作為陪葬品,很少在考古中發現了。

但也有例外,在巴彥淖爾市磴口縣發掘的西漢墓中,卻發現了不少以貓頭鷹為形象的陶倉、陶尊(傭),這一現象當時造成了一些文物工作者的困惑。個人認為,還是當地人解釋了這個現象:原來河套一帶本是匈奴牧馬並伺機南下的重地,後經秦漢多次北擊匈奴,收復了這一地區(當時稱為「河南地」),並進行大規模的軍事屯墾,河套地區成為了糧食產區,並興建了很多糧倉,而貓頭鷹是捕鼠能手,所以以貓頭鷹為形象的陶倉、陶尊成為陪葬品。

陶製鴞倉

巴彥淖爾市磴口縣漢墓出土的陶製鴞倉,看起來還很萌的。#貓頭鷹#

相關焦點

  • 古董承載的歷史,作為古人的崇拜,貓頭鷹為何不再受歡迎?
    這就要說到商代人的崇拜了。在古代,有「玄鳥生商」的說法,商王認為自己是神鳥的後人。這當然是商王對自己身世的一種美化了,只是這種玄鳥到底什麼鳥呢?史上沒有具體的說法。不過,經過考古發掘,多數專家認為所謂的玄鳥,應該就是「鴞」,也就是貓頭鷹,為什麼呢?
  •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中的「玄鳥」其實就是貓頭鷹!
    而在眾多「能與上天溝通」的鳥類中,當時的人們最偏愛鴞,也就是貓頭鷹。從距今大約6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紅山文化開始,到商代晚期,貓頭鷹一直都是我們華夏民族先民崇拜並且喜愛的一種鳥類。紅山文化時期,人們恐懼黑暗,希望在黑暗中得到光明或者看清一切,又希望能夠像鳥一樣飛起來,以避免受到傷害,還希望像雄鷹一樣輕易地捕捉到獵物。而具備這一切的鳥類就是貓頭鷹,於是貓頭鷹成為了紅山文化時期先民們的圖騰崇拜物。目的是希望貓頭鷹能夠給予他們自身與自然界抗爭的神奇力量。
  • 《熊出沒》裡讓人厭惡的性格,塗塗上榜,第一名罄竹難書
    文/速遞君 那麼動畫中登場過許多反派角色,然而有的角色雖然是正派,但性格卻讓我們厭惡,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關於《熊出沒》中那些裡讓人厭惡的性格,塗塗上榜,第一名罄竹難書。
  • 從圖騰崇拜到祖先崇拜——「人類的覺醒」,孝行的具體體現
    如「古人把菊花看作日精」這是對太陽的崇拜的表現。其次,圖騰崇拜是原始人為了增強群體意識、凝結人心同大自然作鬥爭的一種結果。原始社會,為了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能夠生存下去,原始人只能依靠群體的力量,而對某圖騰的共同崇拜在客觀上起到了凝聚個體成群體的重要作用。最後,圖騰崇拜是親屬血緣認同的現實需要。
  • 英國傳說中神秘的「貓頭鷹人」是什麼?本期讓您了解貓頭鷹
    然而在最早的商代,貓頭鷹並不是災難的代表,當然,問題的根源在於商朝時期所有的鳥都受到崇拜。例如,目前在河南省博物館中收集的寶藏《鴞尊》被稱為「史上最呆萌的文物」,這件寶物是商代的代表,如果您去現場仔細查看,他包含貓頭鷹的許多元素。
  • 扶日說海外貓頭鷹的傳說 , 雅典娜寵物、闢邪物貓頭鷹竟有這
    但真能佩戴它的人還是少數,貓頭鷹身份高貴,怎會隨便「施捨」羽毛呢? 英國利茲貓頭鹰鵰塑 扶日攝 既然羽毛那麼難得,那麼,乾脆把靈物的模樣複製下來!我猜,古希臘人一定這麼想過。
  • 英國傳說中神秘的「貓頭鷹人」是什麼情況?本期帶你了解貓頭鷹
    大家對貓頭鷹這種東西的認知,第一次是來自哪裡呢?是《哈利波特》裡為Harry引路到霍格沃茨的海德薇,還是小時候聽爸爸媽媽講的「夜貓子進宅」的故事?現在全世界流行的奇奇怪怪的寵物越來越多,這兩年開始,寵物貓頭鷹的文化漸漸就普及開了。
  • 貓頭鷹真的是不祥之物嗎?鴞卣鴞尊告訴你真實的歷史
    貓頭鷹這不是沉睡的貓頭鷹這是只驍勇善戰的貓頭鷹商代人們崇拜鳥尤其是鴞它晝伏夜行貓頭+鷹身所以後人認為玄鳥可能指的是貓頭鷹商人崇拜貓頭鷹以此為圖騰但周滅商後周武王分封商紂王之子武庚於安陽風雨所漂搖,予維音嘵嘵這是首以母鳥為視角的寓言詩翻譯↓貓頭鷹啊貓頭鷹,你已抓走我小鳥,
  • 貓頭鷹:嚴肅點不要笑,勞資是生氣不是賣萌!
    在70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早期的鴞形目鳥類——也就是貓頭鷹——開始出現。它們幸運地躲過了那次讓恐龍徹底消失的大滅絕,以強大的捕食和適應能力,逐漸演化成了黑夜裡的空中霸主。
  • 貓頭鷹:嚴肅點不要笑,是生氣不是賣萌
    如果說唐代以前對鴞類的曲解還只停留在經史典籍當中,到了唐宋之際,詩歌的流行和傳唱,更是把這種曲解普及到了民間。比如韓愈的「屋東惡水溝,有鴟墮鳴悲」,元稹的「有鳥有鳥名老鴟,鴟張貪很老不衰」等等。明清筆記中對鴞類的偏見也仍在延續。氣成一個球。這是雕鴞的威脅姿態。
  • 貓頭鷹一家:貓頭鷹的成長旅程
    貓頭鷹一家:貓頭鷹的成長旅程《貓頭鷹一家》是一本專注於詳解貓頭鷹的圖畫書。故事主角是縱紋腹小鴞——一種廣布於歐亞大陸的小型貓頭鷹。貓頭鷹喜歡一輩子住在一個地方,所以必須精挑細選。安家不是件容易的事,他找啊找,歷盡千辛,終於找到理想的家。那是一個養羊的牧場,牧場周圍有很多老樹,草不高,因為羊會不停地吃它們,那些木樁就是很好的捕食觀察點。可惜,這裡的洞穴已經有別的貓頭鷹了。
  • 在中西文化中,為什麼總把貓頭鷹當作女神圖騰?
    我是看到下面這個問題後受到的啟發,寫出本篇的內容的貓頭鷹習性上晝伏夜出,現代都市神話往往將其視為鬼魅的代名詞,但當我們翻開遠古出土文物,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都有將其作為象徵純潔的女神圖騰來祭拜。女神和鬼魅從感官上看可謂是天差地別,現代和古代對於貓頭鷹的認識緣何差異如此之大?
  • 送你一隻貓頭鷹吧
    3000多年前,強大的商王朝統治者決定把自己最喜歡的圖騰做成國家級別的文創產品,大到石碑、小到酒杯,統統要加上這個愛與美的化身、莊嚴與智慧的結合——玄鳥。幾百年後,《詩經·商頌》中說「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史記·殷本紀》中說「殷契,母曰簡狄,有娀氏之女。……三人行浴,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生契。」
  • 《咬文嚼字》「點殺」畢飛宇:貓頭鷹不是雙棲動物
    小說中寫道:「妓有九級,由下到上分成私窠、鹼水妹、大姐、小娘、官人、二三、么二、長三、書寓九樣等級。」可以肯定的是「鹼水妹」應當作「鹹水妹」才對。金先生稱,粵語稱舊時專接外國人的妓女為「鹹水妹」,這一稱謂,始見於清代末年。那時,廣東沿海有一種疍(dàn)戶,他們散居海上,以船為家,靠捕魚、採珠、擺渡等為生。疍戶與出入廣東、香港的外國人接觸較多,「鹹水妹」最早指的就是疍戶妓女。
  • 為什麼說不怕貓頭鷹叫,就怕貓頭鷹笑呢
    在鄉下,上了年紀的人他們對貓頭鷹的突然出現還是有所顧忌的。 我們村子裡就一直沿續著這樣一種說法,不怕貓頭鷹叫,就怕貓頭鷹笑。實話實說,我今年都快60歲了,可這60多年以來,一直讓我困惑的就是,怎樣區分什麼是貓頭鷹叫?什麼是貓頭鷹笑呢?我從來就沒有搞明白過。讓我最不能理解的是為什麼老人們都怕貓頭鷹笑呢?原來一個人在他臨終以前,就會有貓頭鷹在他家附近笑。
  • 勞斯萊斯「飛天女神」變成「貓頭鷹」,全世界僅此一輛
    導讀:勞斯萊斯「飛天女神」變成「貓頭鷹」,全世界僅此一輛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時尚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農村老話說:不怕夜貓子叫,就怕貓頭鷹笑,是不是錯怪貓頭鷹了
    夜貓子也就是貓頭鷹,貓頭鷹一般晝伏夜出,白天貓頭鷹都會躲在樹葉間睡覺,因此很難見到,只有到晚上的時候,貓頭鷹才會出來捕食,主要是以老鼠,鳥類或者小昆蟲為食。這種鳥長著一張大臉盤子,長相本身就不討喜,再加上兩個大大的眼睛,還喜歡在晚上出來活動,也難免以前人對它沒有好感。
  • 貓頭鷹父母鬧矛盾要分家,結果可憐的小貓頭鷹就這樣被抓走了
    貓頭鷹父母鬧矛盾要分家,結果可憐的小貓頭鷹就這樣被抓走了俗話說;夜貓子進宅無事不來,這說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貓頭鷹,想必大家都知道貓頭鷹是夜行動物,但它們白天其實也會活動的,而且它們也和我們人類一樣是一夫一妻制。
  • 闢謠:貓頭鷹臨死前會吐出一個「毛球」?這是貓頭鷹的「精華」?
    「神秘」色彩的鳥類,關於貓頭鷹在坊間有著各種各樣離奇的傳說,比如「貓頭鷹笑、死神到」,意思就是如果聽到貓頭鷹的「笑聲」(區別於普通的叫聲),那麼貓頭鷹所在位置的附近,就會有人死去。正是因為如此,貓頭鷹在我國素有「報喪鳥」之稱。除此之外,關於貓頭鷹的傳說,比較為人熟知的就是說:貓頭鷹總是會在臨時之前,吐出一個毛球。那麼,這個說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貓頭鷹的「毛球」究竟是什麼?上圖就是貓頭鷹吐出毛球時的場景,看到圖片,有些小夥伴會與傳說中的「內丹」聯繫到一起。
  • 捕鼠能手——貓頭鷹
    貓頭鷹是一種夜行性肉食性動物,因其頭部長得和貓有幾分相似所以被稱為貓頭鷹,它們的毛大多為褐色,很柔軟而且這毛有消音的作用,兩隻耳朵不對稱,左耳道明顯比右耳道寬闊,且左耳有發達的耳鼓,眼睛又大又圓,瞳孔也很大,這樣方便光線入眼。